糖尿病莱(糖尿病莱州第一人民医院医生)
糖尿病患者可适量常吃的10种蔬菜
黄瓜
黄瓜爽脆甘甜,含糖量仅1.6%,糖尿病患者可用它代替水果,以获取丰富的维生素C、胡萝卜素、纤维素、矿物质等。
黄瓜还含有丙醇二酸,能抑制身体中糖类物质转化为脂肪,故肥胖的糖尿病患者及合并高血压、高血脂的糖尿病患者可尝试吃些黄瓜。
芹菜
高膳食纤维食物能减缓消化道对碳水化合物的分解吸收,有利于稳定血糖。芹菜就富含膳食纤维,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高纤维素食物让血糖浓度的上升变得缓慢,糖尿病患者吃芹菜可防止餐后血糖值迅速上升,这也保护了受损胰腺的功能。
常吃芹菜可稳定血压,改善血脂代谢紊乱,预防动脉硬化。芹菜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的患者都具有辅助治疗的作用。
苦瓜
苦瓜味极苦且性寒,有清热解暑、清肝明目、解毒的功效。苦瓜肉质柔嫩,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尤其维生素C的含量高居各种瓜类之首。相关药理试验发现,苦瓜中所含的苦瓜皂苷有非常明显的降糖作用,堪称“植物胰岛素”。苦瓜皂苷还有刺激胰岛素释放的功能。所以,糖尿病患者经常吃苦瓜有利于控制血糖。
南瓜
南瓜甘温无毒,有补中益气的功效。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均表明,南瓜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物。南瓜含有大量的果胶,同食南瓜与淀粉类食物,会提高胃内容物的黏度,延缓胃的排空。果胶在肠道内充分吸水后,形成一种凝胶状物质,该物质可延缓肠道对糖的吸收,降低餐后血糖。
银耳
银耳营养丰富,且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被人们誉为“菌中明珠”。银耳热能较低,又含有丰富的食物纤维,糖尿病患者食之有延缓血糖上升的作用。
近年来,相关研究发现,银耳含有较多的银耳多糖,银耳多糖对胰岛素降糖活性有明显影响。从相关动物实验结果来看,银耳多糖可将胰岛素在动物体内的作用时间从3至4小时延长为8至12小时。由此来看,银耳对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有利。
莴笋和竹笋
莴笋和竹笋所含的糖及脂肪均很低。莴笋含胰岛素激活剂,胰岛素激活剂对糖尿病患者有益。竹笋属高纤维素食物,高纤维素食物可延缓糖尿病患者肠道消化食物、吸收葡萄糖,有助于控制餐后血糖。
其他蔬菜
菠菜有促进胰岛素分泌的作用;蘑菇为高蛋白、低脂肪食品,也有降血糖、血脂的作用;西红柿含糖量低,还有抗癌、防癌的作用。
特别提示
血糖若长期控制不当,极有可能引起低血糖、糖尿病足、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并发症。“五驾马车”(控制饮食、运动治疗、健康教育、血糖监测、药物治疗)是控制血糖最有效的手段。具有降糖作用的蔬菜不能代替药物治疗,糖尿病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接受正规治疗,摄入蔬菜也要注意适量。(记者刘峻 通讯员张明)
责任编辑:陈曦
来源:学习强国
糖尿病人适合吃哪些蔬菜?烹饪蔬菜需注意些啥?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老百姓对饮食的追求,不单单是要吃好了,更要吃得健康。现在我们吃饭,若每顿尽是大肉大鱼,要不了几天,肯定是要吃腻的。而且,这样的吃法对我们健康也不利。很容易就导致体重超标、高血脂等问题。
因此,我们健康的饮食,应讲究荤素搭配。现在马上就要到春节了,很多朋友在春节期间就易出现暴饮暴食,导致的胃肠道问题。若此时,我们能吃些蔬菜,一方面可以调节胃口,另一面也能促进消化。对于普通人而言,确实很好。
而蔬菜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更是尤为重要。绝大部分的蔬菜含糖量、升糖指数等对血糖有影响的值都比较低,是糖尿病患者优选的,餐餐都离不开的食物。
同时蔬菜又是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等营养素的重要来源,可以帮助减缓餐后血糖吸收的速度,每天吃蔬菜的量最少保持在1斤左右是合适的。
那么,有没有具体推荐血糖高或糖尿病患者食用的蔬菜?
除了一些富含淀粉的根茎类蔬菜,或者也可以成为薯类,如山药、土豆、地瓜、莲藕等,要当成主食来吃,其他大部分蔬菜都是可以吃的,每天可以换着种类来吃,每种蔬菜的营养特点不同,换着吃或搭配着吃摄取得营养素更均衡。
如果非要推荐的话,特别提醒深色蔬菜的摄入,所谓的深色蔬菜指深绿色、红色、紫红色等蔬菜,它们相对于浅色蔬菜而言,具有一定的营养优势。
如菠菜、油菜、紫甘蓝、红苋菜、王菜、西红柿、西兰花、秋葵等,颜色相对较深的蔬菜,深色蔬菜中类黄酮化合物含量丰富,能够抑制肠道糖苷酶的活性,减慢多糖、双糖水解为葡萄糖的速度,从而有利于延缓和控制餐后血糖。
此外,菌藻类食物也可成为糖尿病患者餐桌上的常客,如蘑菇、香菇、木耳、紫菜、海带等,它们的营养价值也比较高,富含丰富的蛋白质、活性多糖、钙、钾等无机盐和丰富的B族维生素,对糖尿病患者整体的营养状态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再说说关于蔬菜烹饪的注意事项:
1、绿叶蔬菜先洗后切,可流动水清洗,不建议长时间浸泡,减少蔬菜中水溶性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流失。
2、缩短蔬菜的加热时间,减少营养素流失,可以急火快炒,但油温不宜过高,不要等到油冒烟了才下菜,不过一些含有天然毒素的扁豆等蔬菜还是要充分加热的。
3、如果胃肠道功能允许,可以生吃的蔬菜如西红柿、黄瓜、生菜、胡萝卜等可以选择生吃。
4、蔬菜不宜长时间储存也不宜反复加热,所以吃多少买多少,吃多少做多少。
5、烹调蔬菜时注意盐、油的量,不宜过多,可以适量放些醋,在酸性条件下,蔬菜中维生素的稳定会增强一些。
总之呢,对于血糖高或者已经诊断为糖尿病的朋友来说,蔬菜的摄入量、种类的搭配以及烹调方式都很重要,要多一些关注。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糖尿病人必吃的3种肉菜,营养还能稳血糖!学会了,吃肉不担忧!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请问,这样的画面熟悉吗?
家里有人说:“糖尿病人不能吃肉,肉一吃血糖就飙!”然后你看着餐桌上那盘诱人的红烧肉,只能默默夹起几片青菜。糖尿病患者真的要和肉“绝缘”吗?其实,这是一大误解!不仅可以吃肉,而且选对了肉,还能稳血糖、补营养。今天这篇文章,就带你认清糖尿病人的“3种宝藏肉菜”。别担心,吃对了,血糖也不会“翻车”!
鱼肉,简直是糖尿病人的“黄金搭档”。它不仅蛋白质丰富,脂肪含量低,更重要的是富含Omega-3脂肪酸。为什么鱼肉对糖尿病患者特别好?
因为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风险很高,而Omega-3脂肪酸就像心脏的保护伞。它能降低坏胆固醇,减少血管炎症,让血管畅通无阻。更妙的是,鱼肉的升糖指数(GI值)极低,几乎不会导致血糖大幅波动。
怎么吃鱼更健康?
建议选择脂肪含量低的鱼类,比如鲈鱼、鳕鱼、鲤鱼等。烹饪时少用油炸,多蒸、煮、清炖。比如,一碗清蒸鲈鱼,滴几滴生抽提鲜,既美味又健康。
特别提醒:
虽然深海鱼脂肪酸含量高,但带鱼、鲑鱼等脂肪较高的鱼类,不适合每天吃太多。每周吃2-3次鱼肉即可,适度最好。
糖尿病人吃肉,最怕的是什么?脂肪过高、热量超标。但鸡胸肉却堪称完美。它脂肪含量极低,富含优质蛋白,能帮助糖尿病患者维持肌肉质量,还不会给血糖增加负担。
为什么鸡胸肉特别适合糖尿病患者?
研究表明,鸡胸肉含有较多的亮氨酸,这种氨基酸有助于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帮助糖尿病患者更好地控制血糖。同时,优质蛋白还能延缓胃排空,让血糖上升得更慢、更平稳。
怎么吃鸡胸肉?
千万别直接白水煮!那样吃,不仅味同嚼蜡,还容易让你对肉类失去兴趣。试试用低盐腌制,搭配黑胡椒烤制,或者切成小块炒蔬菜。比如“黑椒鸡胸肉粒拌菠菜”,既有嚼劲又健康,关键是搭配蔬菜还能补充膳食纤维,对血糖控制更有帮助。
特别提醒:
鸡胸肉虽好,但也要注意搭配。如果搭配高油或高糖的调料,比如糖醋酱或炸制,反而会适得其反。
糖尿病患者常常有这样的烦恼:总是感觉疲惫无力,甚至容易贫血。那么,瘦牛肉就是你的“能量补给站”。
为什么牛肉适合糖尿病患者?
瘦牛肉富含高质量的铁和锌,这两种矿物质是糖尿病患者身体代谢的关键元素。尤其是铁,它能帮助改善贫血,让你不再因为缺铁而感到疲劳。更重要的是,瘦牛肉的蛋白质含量高,能提供持续的能量支持,而不会让血糖快速上升。
怎么吃瘦牛肉?
推荐“西红柿牛肉汤”。牛肉切块焯水,再加入西红柿炖煮,不仅味道鲜美,还能补充维生素C,帮助铁的吸收。此外,牛肉炖萝卜、清炒牛肉丝,都是健康又稳血糖的好选择。
特别提醒:
购买牛肉时,要挑选瘦肉部分,比如牛里脊或牛腱。肥牛片虽然美味,但脂肪含量高,糖尿病患者还是少碰为妙。
光知道吃哪种肉还不够,关键是掌握吃肉的“黄金法则”。以下几点,糖尿病患者一定要记住:
1.控制量:一次吃肉不要超过一掌心的大小(约100克)。吃太多蛋白质,也会增加肾脏负担。
2.搭配蔬菜:每次吃肉时,都要搭配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比如菠菜、芹菜、胡萝卜等。膳食纤维能减缓糖分吸收,帮助平稳血糖。
3.减少油脂:避免油炸、红烧等烹饪方式。少油、少盐,健康又控糖。
4.远离加工肉:香肠、腊肉、培根等加工肉类含盐量高,且可能含有反式脂肪,不利于血糖控制。
学会吃肉,糖尿病饮食不再是“苦行僧”很多糖尿病患者一听到“控制饮食”,就以为要一辈子与美食无缘。其实,控制饮食并不是“什么都不能吃”,而是学会选择。鱼肉、鸡胸肉、瘦牛肉,这三种肉类不仅能满足口腹之欲,还能帮助你稳血糖、补营养。
最后,送你一句话:
健康的饮食不是用来“委屈”自己的,而是用来“宠爱”身体的。从今天开始,学会科学吃肉,让肉菜成为你控糖路上的好帮手。
参考文献
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糖尿病的饮食建议
美国糖尿病协会(ADA):糖尿病患者的膳食指南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糖尿病膳食指南》
《柳叶刀》:《饮食结构与糖尿病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