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之舞(糖尿病舞蹈病诊断标准)
停不下来的“舞蹈”,竟是高血糖惹的祸
湖南的廖先生最近开始出现左侧手脚不自主扭来扭去的舞蹈样动作,开始以左上肢为主,逐渐加重,累及到左下肢,动作幅度大,且呈持续性,自己想停却不受控制,在寒冷的冬天,也常常累得大汗淋漓,寝食难安,廖先生以为这是由于一个月前打疫苗打坏了神经。多次于当地医院就诊,却一直未控制住不停舞蹈的手脚。
于是廖先生慕名来到了湖南省脑科医院(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脑血管病神经内一区主任涂鄂文主任医师经过仔细询问,发现廖先生长期患有糖尿病,近期血糖明显超标,血糖常常高于20mmol/L。根据这一检查结果,涂鄂文主任初步判断廖先生是得了糖尿病非酮症偏侧舞蹈症,她安慰廖先生疫苗接种很安全,不会打坏神经。
经过进一步检查确认了涂主任的诊断,在涂鄂文主任医师、谭莉副主任医师等诊疗团体努力下,患者通过接受强化降糖药物治疗以及服用减少运动增多的药物后,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终于告别了困扰他一个多月的停不下来的舞蹈症。
涂主任介绍:非酮症高血糖偏侧舞蹈症最早在 1960 年由 BEDWELL首次报道,发病率<1/10 万,80% 分布于亚洲地区。糖尿病为基础病因,偏侧舞蹈是糖尿病少见的神经系统并发症,主要发生于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或既往未发现糖尿病而以舞蹈症起病的人群。多尤以女性多见。
该病多急性起病,表现为偏侧快速、不规则、无目的的舞蹈样动作和面部挤眉弄眼异常表情。不自主舞蹈样动作可因情绪激动加剧,休息时消失。其主要临床特征为:非酮症高血糖,偏侧舞蹈症,头部影像学检查:患侧纹状体区 MRI 表现为 T1WI 稍高信号,CT 为稍高密度影。
这种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锥体外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共同组成。
糖尿病非酮症偏侧舞蹈症治疗的关键在于积极控制血糖。许多糖尿病患者,服用降糖药后没有定期监测血糖,早期血糖升高没有明显不舒适症状,所以容易延误病情。等到出现明显不适症状时,病情往往已发展到一定程度了。一旦出现上述类似症状,一定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明确诊断后及时降糖,可以迅速缓解偏侧舞蹈症的症状。本病预后较好,血糖控制较好之后,影像表现在临床症状消失后 1~3 月左右开始逐渐消失。多条调节运动的神经环路,当上述结构组成的神经环路 r-氨基丁酸(GABA)功能减退或多巴胺功能增强时,易化运动增强。糖尿病患者易并发微血管病变及微循环障碍,高血糖引起的高血液黏度及血一脑屏障的破坏进一步加重局部区域脑组织缺血缺氧。此时,患者因缺乏再合成原料导致 GABA 能神经递质明显减少。此外,无氧代谢导致的纹状体细胞内酸中毒及谷氨酸盐聚集引发细胞毒性水肿,使得高敏感性的豆状核、尾状核的正常活动受损,进一步破坏神经递质的平衡,最终产生舞蹈样的锥体外系症状。
所以,糖尿病患友们一定要控制好血糖,定期监测血糖。关注血糖,和“甜蜜起舞”说拜拜。
通讯员陈俊 刘禹辰 潇湘晨报记者夏盛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爆料微信关注:xxcbwx,24小时报料热线0731-85571188。
糖尿病人患上“舞蹈症”,“舞蹈症”是啥?
临床上,我们有时会碰到一些不常见、但需要引起大家注意的糖尿病并发症。比如最近我们就收治了一例“糖尿病合并舞蹈症”患者,大家可能没听说过这个病,今天就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这天,诊室走进一位女性患者,她开口说道:“我得,得糖尿病16年了,大夫。”一边说嘴角一边颤动着,右侧肢体也随着不由自主的运动,右胳膊弯曲,右侧肩膀高耸,右腿弯曲向外侧旋着,嘴角也不时抽动。这个体貌特征,让我想起来了书本上的“舞蹈病”。
在张阿姨的叙述下,我们得知:她患糖尿病已有16年,血糖控制欠佳,自己也没重视,今年5月份在没有任何诱因的情况下突然出现了右侧不自主运动,右上肢屈肘抬肩,右下肢外展外旋的症状,于是就诊于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行CT及核磁检查,诊断“脑梗死”,脑梗波及到基底核和纹状体,从而出现了一系列看起来像跳舞一样的症状,临床上把这种症状叫做“舞蹈症”。我们都知道,糖尿病长期血糖控制不佳易损伤大血管,如导致脑血管并发症,而由于脑血管疾患发生的部位不同,如果恰好损伤到某个特定部位,就有可能会导致舞蹈症的发生。
舞蹈症,属于神经系统的锥体外系疾病,该病起病缓慢,开始症状不明显,有乏力、精神不振、头痛等不适症状。
病变改变主要为大脑黑质、纹状体、丘脑底核、小脑齿状核及大脑皮质充血、水肿、炎性细胞浸润及神经细胞弥漫性变性,甚至导致脑组织出现梗死;女性发病率大于男性;可以发生在全身,也可发生在一侧,主要累及面部及肢体远端,表现为撇嘴、吐舌、动作不稳定等共济失调,有的患者可出现肌无力,有的患者伴有焦虑抑郁,有的甚至出现意识模糊、妄想、幻觉、躁动等症状。
张阿姨,经过详细检查,已明确诊断脑梗,考虑波及到纹状体及基底核等部位,出现的症状以及检查化验结果,诊断已经明确,医生建议药物治疗:口服氟哌啶醇片。服药后右侧肢体不自主运动、右上肢屈肘抬肩、右下肢外展外旋、嘴角出现抽动较前明显好转。
药物治疗效果不错,但千万不要忽略了控制血糖,血糖控制不好才是这个疾病出现的根本原因,因此要及时从源头控制,管控好血糖。另外,中西医结合治疗此症效果更佳,从中医辨证论治角度分析,治疗应以祛风滋阴为主,还可配合针灸,通络止痉。
通过上述张阿姨的病例,我们可以看到,糖尿病会引发多种并发症,有的是比较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如微小血管病变之眼底及肾脏病变,有的是大血管病变,如脑血管及心血管病变等;有的是不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如由于大血管病变导致的本病也就是舞蹈症,归根到底也是因为血糖控制不好,损伤了脑血管,进而出现了这种不常见的并发症。
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并发症。还记得在往期文章中,我们还和大家分享过糖尿病合并带状疱疹的病例。可别小看这小小的血糖问题,它会引发大麻烦甚至会危及生命。
因此,我们一定要控制好疾病的源头,管理好自己的血糖,积极预防并发症,推迟并发症的到来,延缓并发症的发展,让自己的晚年生活更加幸福,生活更有质量!
作者/太原糖尿病专科医院 主治医师 初志华
糖尿病不吃药,饮食和运动疗法帮你把血糖降!(糖尿病之24)
#糖尿病# #降糖#
“管住嘴,迈开腿”。是所有内分泌医生告诉糖尿病患者的降糖口诀。
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或饮食控制和运动疗法,可以极大的增强敏感性和改善改善血糖!
管住嘴糖尿病患者饮食要合理均衡,该多吃的一定要多吃,该少吃的一定要少吃。
- 主食要限量,粗细要搭配。
比如大米、面粉、土豆、山芋和藕等含淀粉多的食物要少吃。
- 新鲜蔬菜要多吃,低甜度水果可以吃。
新鲜蔬菜几乎不含有热量和糖分,可以随便吃。
对于低甜度的水果,可以在两餐之间(血糖控制良好时)适量服用。
- 瘦肉、鱼、禽类和蛋类可以吃,加工腌制肉类不要吃。
- 奶类或豆制品天天吃,保证每天必须蛋白质!
- 饮食要清淡,多饮水,少喝酒。
- 定时定点要定量,细嚼慢咽,先菜后肉,最后吃主食。
- 运动最好是有氧运动。
有氧运动定义:当你进行低中强度、节奏平缓、长时间的运动时,氧气充分输送到身体细胞中帮助产能,持续锻炼3分钟以上运动还有余力、还能良好呼吸。
典型的有氧运动:步行、慢跑、越野、滑雪、游泳、骑自行车、打太极拳、跳健身舞、做韵律操等。
- 运动时间要充足
每次运动大于半小时,一周最少五六次。
糖尿病运动要注意:
预防运动性低血糖
避免在空腹时运动
避免使用降糖药的60-90min后运动
运动前血糖<5.6mmol/L时
应进食碳水化合物后再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