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63(糖尿病63岁空腹8点正常吗)

肿瘤的真相与误区 0
文章目录:

63岁李叔因血糖过高死亡,医生忠告:这3种素食,糖友需尽量少吃

李叔今年63岁,退休后依旧保持规律的生活,饮食也较为清淡。

但他依旧在2年前的体检中被查出罹患糖尿病,医生给他开具了降糖药服用,并叮嘱要控制饮食。

回家后,李叔开始严格控制自己的饮食,还配上了运动,但血糖只稳定了一段时间就又开始忽高忽低的。

这让李叔十分难受,开始自暴自弃,觉得只要不吃肉就好了,素菜又恢复成爱吃的重油模式,包子继续顿顿吃。

不加控制的饮食模式进一步加重了他的病情恶化,最终李叔因为高血糖导致的多器官衰竭而离世了。

李叔的例子令人惋惜,不少糖尿病有和他一样的困扰,日常的饮食不知该怎么控制,明明已经很克制了,但血糖还是持续上升。

一、糖尿病多是吃出来的,这3种素食糖友尽量少吃

糖尿病是个无法治愈的慢性疾病,一旦确诊患者需要终生服药控制病情。没有积极控制病情,会引起诸多致死率、致残率高的并发症,给患者的生活带来极大影响。

数据显示,目前全球约有5.37亿糖尿病患者,平均患病率为10.5%。我国占了1.25亿,患病率为11.9%,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自然·医学》上发表的一项分析显示,全球每年约有1410万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可归因于11条不良饮食习惯。换算一下,约有7成的糖尿病是吃出来的

无独有偶,《糖尿病与新陈代谢》上发表过一项涉及11万名平均年龄56岁的受试者的研究指出,经常吃健康食物,对降低身体脂肪、调整血糖、降低炎症以及2型糖尿病的发生风险均有好处

研究人员分别对受试者的饮食信息进行了收集,将经常吃的17种食物分成了三类。

  • 健康的植物性饮食:水果、坚果、茶和咖啡、蔬菜、全谷物以及豆类;
  • 不健康的植物性饮食:果汁、土豆、精制谷物、含糖饮料、糖果以及甜品;
  • 动物性食物:肉蛋奶、动物脂肪、海鲜、其他动物性食物。

通过分析发现,经常吃健康的植物性饮食与2型糖尿病发生风险降低相关。反之,经常吃不健康的植物性食物,罹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较高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营养科潘丹峰副主任医师表示,控制饮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能够降低血压水平,更好地控制血糖,调整血脂水平。

对于罹患糖尿病的患者来说,日常不一定要全部吃素,尤其是这几种素食,一定要尽量少吃。

1、特殊豆制品

生活中很多豆制品都是深加工的食物,如素鸡、素火腿等,这些食物内的热量非常高,经常食用很容易导致身体肥胖、血糖上升。

2、素包子

素包子也是不少人认为的健康食品,在上班的路上或者是公司休息室里匆匆几口就能搞定,这样做很容易导致餐后血糖大幅度上升。对于罹患糖尿病的患者来说,并不是不能吃素包子,而是控制进食的速度,建议充分咀嚼后再咽下,可一定程度降低食物的升糖速度。

3、素菜荤做

有些人觉得素菜过于清淡,在制作时会添加大量的调味品,这样做会导致食物的升糖指数显著增加,且会让身体摄入大量的油、盐、糖,对血糖控制极为不利。

二、这六种蔬菜比降糖药还管用?降糖食物是真的吗

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的副主任阮光锋表示,不少糖尿病患者在日常会各种寻找所谓的降糖食物,想要通过吃这些食物来降糖,但这些降糖食物其实并不靠谱。

1.秋葵

秋葵是很多人所推崇的降糖食物,传言称其内里的秋葵素对糖尿病以及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有一定作用。但这些实验都是基于细胞、动物身上进行的,所得到的结果不能直接推论至人体,且研究中使用的是提取物。

不考虑其他因素,想要通过吃秋葵达到有效剂量,需要吃几十斤甚至更多,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2.白萝卜

传言称,白萝卜内的芥子油成分可帮助分解脂肪和降糖,对降血糖有好处。

不可否认,白萝卜内的确有芥子油成分,该物质在十字花科蔬菜内十分常见,目前没有任何明确的证据表明它具有降血糖作用。甚至有一些研究还发现,芥子油摄入过量与糖尿病风险增加相关。

3.南瓜

南瓜能降糖的说法来源于南瓜内的膳食纤维、南瓜多糖成分,网上的说法称这些成分可控制餐后血糖上升的速度,增强饱腹感。

这个说法并不严谨,不少南瓜品种的含糖量很高,在吃南瓜的同时没有减少主食的摄入量,同样会导致餐后血糖上升。

4.魔芋

魔芋是近几年十分新兴的降血糖食物,传言称其内里的魔芋葡甘聚糖成分可降血糖。该物质是一种水溶性膳食纤维,吸水后可膨胀多倍,且无法被身体消化吸收,食用后有很强的饱腹感。

目前有关魔芋可降血糖的证据十分有限,我们不能武断地下结论。

5.苦瓜

苦瓜是降糖食物中较火的一种,主要是因为其内里含有的苦瓜素

和秋葵一样,针对苦瓜素可降糖的研究都是在动物、细胞上进行的,且使用的是提取物,对人体是否有同样的作用还需要更多的研究佐证

6.西蓝花

传言称西蓝花内的铬元素可改善糖耐量,起到降血糖的作用。铬元素是一种多价金属元素,在自然界内广泛存在。目前没有任何大型的随机对照研究证实补充铬元素可防治糖尿病,普通人在正常饮食下一般也不会缺铬。

实际上,世界上根本就没有所谓的降糖食物,人只要吃了东西血糖就会上升,食用后会让血糖下降的食物是不存在的。但不同的食物消化吸收的速度也不同,造成的血糖上升自然也不同,糖尿病患者日常要注意保持膳食摄入均衡,在这个前提下多吃一些低升糖指数的食物

三、超一半人不知道自己得了糖尿病,预防胜于治疗

数据显示,世界上每10个人中就有一位糖尿病患者,每5秒钟就有一人因糖尿病而离世。

第三军医大学内科硕士蒋永源表示,我国2011~2021的10年时间里,糖尿病患者从9000万增加到了1.4亿,同比上升了55.56%。其中还有7283万名患者没有确诊,不知晓的患病率达到了51.7%超半数的人不知道自己身患糖尿病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李延兵表示,糖尿病患者早期一般会有这些症状表现。

经常有心慌手抖、出冷汗等低血糖症状;时常感觉疲倦、乏力、虚弱等;皮肤上出现异常难以自愈的伤口、疮、疖等;皮肤异常干燥瘙痒,使用药膏后也无法缓解;皮肤的感觉较为迟钝,感觉四肢麻木、迟钝,部分患者会有蚂蚁爬行的感觉;出现不明原因的肢体末端溃烂视力下降以及白内障进展迅速等。

蒋永源提醒,预防糖尿病要注意这几个要点。

首先就是要保持饮食健康,日常要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可多吃些水果蔬菜、全谷物,减少高糖、加工食品的摄入;

其次要保证身体有足够的运动量,坚持运动对保持体重,控制血糖均有好处;

还有就是要定期进行体检,体检可及时发现身体存在的异常,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糖尿病是现在十分常见的疾病,对此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日常保持好的生活习惯并定期体检,发现异常及时干预。

参考资料:

[1]《11万人研究发现:经常吃这些食物,更容易患糖尿病!竟不是油和肉……》.健康时报.2023-12-26

[2]《苦瓜、西兰花、萝卜能降血糖?真的存在降糖食物吗?》.果壳.2020-04-03

[3]《超一半人不知道自己得了糖尿病!出现这些症状要警惕→》.科普中国.2023-12-28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63岁患糖尿病22年,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控糖技巧分享给大家

我今年63岁,患糖尿病22年,我是在一次体检中发现自己血糖高,在这20多年中,长期的与糖尿病做斗争,摸索出了一些个控糖的技巧,效果还是不错,我现在空腹血糖在6.0左右,糖化控制在5.8左右,没有发生合并症,现将我饮食控制血糖的经验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

第一,饮食控制是控糖最重要的内容,平日把控制饮食作为糖尿病的最重要的工作来做,每日吃好三顿饭,每顿饭主食不超二两,如果饿了,就准备一些个干果,吃几个或者吃点黄瓜或西红柿,这样血糖就能控制在正常的范围

第二,饮食品种尽量多样化

我尽量做到饮食品种多样化,粗细搭配,荤素搭配,用各种豆类和杂粮做成杂粮米饭或杂粮粥,在饮食中,既要保证蔬菜,水果,主食各方面的均衡摄入,还要保证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如果主食摄入不足,那么人缺少能量就会损伤大脑的细胞。如果长期的没有蛋白质饮食,那么人体缺少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蛋白质是人体生长代谢的重要物质,通过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可以保证肌肉健康和强壮,同时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所以饮食中必须保证有足够的蛋白质。什么都要吃一点,但不限制品种,只限制数量不多吃。

第三,选择升糖指数低的糖尿病饮食

在生活中认真的选择食品,选择升糖指数低的营养丰富的食品,比如牛奶,鸡蛋,豆类,瘦肉以及鱼虾等,多吃绿叶蔬菜,不吃高糖、高盐、高脂肪的食品,点心和饮料一点都不能吃。

第四,科学配置巧搭配食品

实验证明,食品的加工烹调的方式不同,升糖指数差别也是很大的。食品加工越精细,升糖的指数就会越高,反之,血糖生成指数就比较低,比如糙米,麦麸,全麦比精制的大米,白面的升糖指数要低,食品配置加工方法不同,营养成分也不一样,比如:胡萝卜要是加油炒胡萝卜素的保存率才为90%,如果加肉炒的话,那么胡萝卜素保存率可以高达95%,如果生吃胡萝卜,胡萝卜素就损失很多。

在日常生活中,要讲究食品的配制加工方法,我配制食品的原则主要是以下几点:

1,每天保证吃一顿杂粮饭

2,食品的类别尽量多样化,杂粮饭或者是粥的品种要在十几种

3,按顺序选择食品,我尽量是要先喝汤,然后吃菜,再吃肉蛋奶,最后吃主食

4,用餐的时候尽量细嚼慢咽,我做过实验,慢慢吃血糖就升的比较慢

总之,控糖还要摒弃不良的生活习惯,不吸烟,不去外面吃饭,不点外卖,不喝酒,早睡早起不熬夜,这样血糖都能够控制平稳的。

杜先生63岁,患有糖尿病六年,并伴有三年的高血压

杜先生63岁,患有糖尿病六年,并伴有三年的高血压。一年多前,他开始出现双腿水肿、尿液泡沫增多,并感到全身无力。经过医院检查和肾穿刺活检,确诊为膜性肾病Ⅱ期。初步治疗是使用激素、环磷酰胺和泼尼松龙片。治疗一个月后,他的检测结果显示:血浆总蛋白49g/L,白蛋白28g/L,胆固醇8.8mmol/L,低密度脂蛋白6.8mmol/L,24小时尿蛋白9.2g。肾功能正常,无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他一直用胰岛素和降压药物,但效果不理想。最后,经介绍,这位患者于2023年11月来寻求中医药帮助。

初诊时,他感到非常疲惫,食欲不振,双腿水肿明显。大便稀软,一天两次。舌苔薄,舌淡红,脉象弦。于是,我采用以下药方:黄芪、炒党参、当归、丹参、川芎、莪术、三棱、茯苓皮、怀山药、鸡血藤、仙鹤草、炒白术、炒枳壳、芡实、虎杖、黄芩。同时,加入雷公藤多苷片,并逐渐减量使用泼尼松龙片,同时继续糖尿病和高血压的药物治疗。

在这种治疗方案下一个月后,24小时尿蛋白降至4.1g,水肿显著缓解,食欲增加,精神状态改善,血压和血糖也得到了良好控制。因此,我们继续该中药方案和雷公藤多苷片,进一步降低泼尼松龙的剂量。

再一个月后复查,24小时尿蛋白降到1.8g,血浆总蛋白为49.2g/L,白蛋白为29g/L。水肿消退,但食欲有所下降。此时,舌象变为红舌,苔薄腻,脉细弦。我调整了方子,去掉黄芪和炒党参,增加炒扁头衣、黄芩、虎杖、佛手、藿香。继续治疗,并建议患者饮食中增加蛋白质摄入。

又经过一个月的治疗,患者出现了肺部感染和肝功能异常。在抗生素和护肝药治疗下,感染得到控制,肝功能恢复正常。然而暂停雷公藤多苷片后,24小时尿蛋白一度上升至4.6g,血浆总蛋白49g/L,白蛋白25.7g/L。患者感到喉咙不适、口苦、大便稀烂、疲乏,并出现轻度水肿。舌淡红,苔薄腻,脉细弦。我开具新的药方:藿香、紫苏梗、茯苓、薏苡仁、丹参、蒲公英、黄芩、莪术、鸡血藤、仙鹤草、玄参、炒二芽。

患者服用新的中药方后,胃口变好,精神状态也得到提升。我建议他重新使用雷公藤多苷片,并逐步增加剂量,同时继续减少激素的使用量。到了2024年9月时,他的泼尼松龙片和雷公藤多苷片减至最低量。复查显示,血浆总蛋白58.2g/L,白蛋白34g/L,24小时尿蛋白降至1.8g,血压和血糖均控制良好,肝功能和血常规皆正常。

今天分享的这位膜性肾病患者,与此前分享的案例类似,都患有糖尿病,并接受过激素和环磷酰胺治疗。由于无法耐受这些药物的副作用或治疗效果不佳,转而借助中医药和雷公藤多苷片。中医治疗的基本原则是补益脾肾、活血化瘀,而对于水肿的患者会加入利尿消肿的中药如茯苓皮、车前草、泽泻、猪苓等。雷公藤多苷片有助于修复肾细胞,减轻尿蛋白漏出,但需要根据个人情况谨慎使用,慢慢增加剂量。很多老年患者容易抵抗力低下,加上曾用过免疫抑制剂,较易发生肺部感染。而雷公藤多苷片对肝功能也有一定影响。我通常在处方中加入益气补血的中药,如生黄芪、当归、鸡血藤、丹参、仙鹤草等,可以增效减毒,使治疗更加顺利,病情得到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