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入伏(糖尿病入伏吃中药能治好吗)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注意!高温天气谨防这种病→

入伏后,温度会持续性增高

出现极热的三伏天气

此时顶着烈日

长时间在户外作业或者高空作业

极易导致中暑或诱发热射病

不少人以为,热射病就是中暑

简单消暑即可康复

实则不然

你以为的“头晕眼花”严重者可致死!

↓↓↓

每年的盛夏时节,西安市第三医院重症医学科都会收治不少重症热射病患者。“多器官衰竭通常是热射病致死的原因,而重症热射病的致死率高达80%以上。据统计,热射病患者50岁以下死亡率在20%-70%,5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死亡率可高达80%。近年来热射病发生率逐步增多,更需要引起广大市民的注意。”据科室主任于代华介绍,当人体处于高温环境下,机体调节温度的能力下降,导致患者体温持续高于40摄氏度,进而引发热射病,称为经典型热射病;当患者在高强度体力活动下,机体会产生大量热量,进而导致机体温度升高,并长时间处于高热状态,导致机体调节温度能力下降,高强度体力活动导致的热射病称为劳力性热射病。

幼儿、老人、妊娠、体质弱的人群,以及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者都属于热射病好发人群,而高强度体力活动者和高温条件下工作的人群,如建筑工人、消防队员、运动员等也需当心。

热射病属于一种严重的中暑,会导致患者头晕、头痛、无力、大量出汗;有的患者发病时不出汗,但皮肤干热,出现潮红或苍白的颜色;有的患者会出现对光不敏感,瞳孔早期缩小,后期散大。严重的患者还会造成意识上的障碍,表现为身体不受控制出现抽搐、昏迷不醒、神志不清,不及时医治可能会导致休克、心律失常、急性肾衰竭、多种器官衰竭等症状。

热射病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广大市民朋友们请注意:

当身处户外自身出现或发现同行人出现乏力虚弱、昏迷、意识丧失,甚至全身肌肉不自主抽搐等情况,需立即离开高温环境,迅速到阴凉通风处仰卧休息,解开衣扣、腰带,敞开上衣,然后再喝些凉开水或盐水;

如意识丧失,痉挛剧烈,应让患者侧卧,头向后仰,保证呼吸道畅通,同时快速通知急救中心;

如虚脱者苏醒也应抬送医院,严禁让患者直立行走,禁止乱用药物。

此外,部分特殊人群应尤为注意,如避免让幼儿尤其是六岁以下儿童在高温环境中生活或玩耍,老年人应避免在高温情况下外出。

来源: 西安发布

今日入伏!记得做这三件事

今起

长达40天的三伏天正式开始

三伏又分为初伏、中伏和末伏

俗语说“热在三伏”

今年三伏时间表

初伏:7月11日-7月20日 10天

中伏:7月21日-8月9日 20天

末伏:8月10日-8月19日 10天

天气重点

梅雨季“蒸笼局”还没结束

“铁板烧局”已经指日可待

刚刚入伏,高温就开始发威

炎炎夏日,东郊陵园路梧桐树“绿色隧道”蜿蜒在紫金山的怀抱之中,吸引不少游客前来消暑游玩。

今明两天,随着副热带高压增强北抬,低层切变线偏北,雨带也将随之北抬到淮北北部,我市将以多云天气为主,气温整体较高,预计最高气温将达35℃到36℃,闷热感明显。14日起,冷涡后部高空槽东移南压,我市将迎来一次较明显降水过程,届时气温也将有所下降。

就在昨天下午

隔壁的杭州和苏州纷纷官宣“出梅”

南京的“梅姑娘”何时才能离开

省气象台相关工作人员透露

梅雨区域南北跨度大

相邻两地入梅出梅的时间不一致也很正常

至于南京何时出梅

目前还在观测中

南京市气象台

今天5时发布的高温报告和全市天气预报

↓↓↓

三伏天养生指南

三伏天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

是一年中气温最高

最潮湿闷热的日子

这段时间是养生的好时节

更是一个需要避病的日子

三伏酷暑,人体新陈代谢加快,对氧气和养分的需求量增加;另一方面,由于气压偏低、人体大量排汗,体内水分流失多,使血液黏度上升,血液循环受阻,所以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三伏天这7件事千万别做

1、好吃冷饮

喝常温白开,朴素而养身。如果你能坚持一个三伏天不碰冰饮、雪糕,即使不专门去“冬病夏治”,体内的顽固寒气也能好一大半。

在此给大家推荐两个夏季适宜的消暑祛湿的佳饮:

1、西瓜翠衣汤:西瓜洗净后切下薄绿皮,加水煎煮30分钟,加适量冰糖,凉后饮用。

2、绿豆山楂汤:绿豆150克、山楂100克加水煮烂,加适量冰糖,晾凉饮用。

大家要记得:小口慢饮方解暑!

2、湿发入睡

夏天时,人洗澡特别勤。有的人头发湿漉漉的就睡觉,导致“湿邪”在不知不觉中入侵身体。所以,一定要把头发擦干再入睡。

3、空调吹背

从外面一身汗回来或者在运动后,对着空调使劲吹凉风,湿气会借机顺着张开的汗毛孔进入人体,损伤阳气。

在空调房里穿衣服,要尽量过肘过肩,女性注意不露腰。

4、熬夜纳凉

很多人喜欢熬夜,从中医角度来说,睡眠不足就是脾虚的症状,表明体内湿气过重。

三伏天应该注意补一个午觉,二三十分钟都可以。但如果过了1个小时,就会影响晚上睡眠了。

5、久坐不动

有些人不爱动,但是,久坐会导致供血不足,加重乏力和肌肉酸痛,影响湿气的排除。适当排汗可以加速人体新陈代谢,有助于人体“排废祛湿”。

美国糖尿病学会2016版指南中明确指出:所有人都应该减少久坐时间,特别是避免久坐超过90分钟。

久坐还容易导致腿脚肿、下肢血栓形成,加速脊柱老化。

建议大家每隔半小时,就起身活动活动。

6、盲目进补

天气炎热并不适合进食滋补之品,这一时期稍稍不注意,进食不适当的食物就很容易上火。

但可以适当进补西洋参,特别是汗出过多,人觉得很疲惫、心慌的时候,适合用西洋参泡茶饮,对苦夏者很有利。

7、日光暴晒

三伏天烈日高照,阳光中的紫外线,会引起皮肤脱皮、红斑,严重的甚至会起水疱。

过度暴晒,紫外线会破坏胶原、弹力纤维,让皮肤提前衰老,甚至引发皮肤癌。此外,强烈的阳光还会损伤眼睛。

上午10点到下午2点紫外线最强,这个时段要特别注意防晒。

伏天要做的3件事

1、热水洗澡:祛湿邪

很多人在进入伏天后,会感到四肢乏力、全身发困、浑身酸困、汗出过多而黏腻不爽。有时候吃东西,也感觉没有胃口,吃下去难以消化,整天肚子胀胀的。

造成这一切的原因就是湿邪。而对付湿邪的一个很好的办法,就是洗热水澡。

进入伏天后,大部分人就会把洗热水澡这个习惯给忘记了,觉得夏天要洗冷水才够清凉。其实天气越热,热水洗澡就显得更有必要,而且洗完以后身体会觉得神清气爽,并不会觉得出汗难受。

2、吃丝瓜:赛人参

伏天吃丝瓜赛人参,这是因为丝瓜里边含有人参所含的成分——皂甙,非常适合伏天食用,解暑防燥。

翠绿的丝瓜,无论是做清汤,还是做排骨、鸡汤,都能除油解腻,令人胃口大开。

天热的时候,凉拌丝瓜最好。选颜色深、有光泽的嫩棱子丝瓜,去皮,切条。做凉拌丝瓜不用酱油、醋和味精,只用少许盐和香油,这样才能突出丝瓜的原味。入口凉丝丝的,嫩脆多汁、满口清香。

3、伏天开空调:26℃最适合

空调致病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室内外温差过大。虽然人体有一定的体温调节能力,但这个能力是有限度的。

专家建议,室内外温差在8℃~10℃左右最适宜,所以26℃左右的室内温度是比较合适的。

一般开空调两三个小时后,应该开窗户透透气。

天气炎热

注意防暑降温和饮食卫生

别太贪凉

充分休息少熬夜

一起平安一夏

转自:南京日报

来源: 哈尔滨新闻综合频道

伏天来袭,糖尿病人安全过夏要注意这6点

一夏无病三分虚,夏季尤其是入伏以后,暑气蒸腾,人的身体状态会受到很大影响。健康人在夏季尚且要注意避暑养生,糖尿病人在夏季就更要注意,避免因不恰当的生活习惯,对身体造成进一步伤害。

糖尿病人做好以下5点,可安然度过夏天

1、谨防蚊虫叮咬

蚊虫叮咬在夏季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但对糖尿病患者来说,却存在很大的感染风险。

糖尿病人由于血糖较高,伤口不易愈合,因此在平时都会特别小心避免受外伤。被蚊虫叮咬后,挠痒痒时容易抓破皮肤。所以,糖友们在夏天首先要做好驱蚊驱虫,避免蚊虫叮咬。当不慎被叮咬后,可以用清凉油、花露水等缓解瘙痒,尽量不要用力挠。

2、及时补充水分

糖友尤其是老年糖友,在失水后往往口渴的感觉不如常人明显。夏季出汗多,糖尿病人要注意及时补充水分,避免体内水分大量丢失造成脱水。

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浓度高,需水量本身就较大,缺水后,血液浓缩,发生血栓、高渗性昏迷、肾功能障碍等事件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

糖友们在夏季可以及时补充温开水或茶水,不宜用含糖饮料或碳酸饮料补水,也不宜一次大量饮水。

3、注意清洁当心感染

糖尿病患者发生感染的概率本身就高于常人,加上夏季气温高、出汗多,发生感染的概率会大大加大。男性糖友在夏季易发生念珠菌感染,女性糖友易发生尿路感染。

建议糖友们夏季选择宽松、吸汗的棉麻衣物,且经常换洗,降低感染的发生概率。

4、注意护脚

夏季天气炎热,赤脚的机会多,出汗、赤脚等因素会导致足部外伤、感染的可能性加大。糖友在夏季尽量选择透气、舒适、宽松且能给足部充分保护的鞋子,如网网运动鞋等。尽量避免赤足在户外或沙滩走动,以免造成足部外伤。

5、注意保存胰岛素

没开封的胰岛素保存温度在2—4℃,开封后应在25℃以下保存,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胰岛素变性而失效。

夏季气温较高,没开封的胰岛素可以放到冰箱的冷藏室中保存,开封后的胰岛素可以放到阴凉通风处保存,或放置在凉水中保存。

不建议将胰岛素放入冷冻室或放置在阳光下、车内等温度较高的地方,当胰岛素出现性状改变时,应停止使用。为保证胰岛素应用剂量的准确性,建议将胰岛素在室内放置到常温后应用。

6、谨防中暑

糖尿病患者较常人更容易发生中暑,建议糖友们尽量避免在一天中的高温时段(11时—14时)外出,当出现头晕眼花、大量出汗、肌肉痉挛、心跳加快、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应及时到阴凉处休息,并饮用水或葡萄糖。

一夏无病三分虚,已经进入三伏天,糖友们要做好生活方式干预,避免出现身体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