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大姐糖尿病(糖尿病的帮凶被发现)

奇妙的本草 0
文章目录:

43岁大姐患糖尿病,体重仅剩74斤!为何糖尿病人总管不住嘴?

还有多少糖尿病病人,吃着药却没管住嘴?

43岁大姐患糖尿病5年,体重仅剩74斤!

李大妈,四川广元人,43岁,诊断2型糖尿病5年,一直以来口服降糖药物进行治疗,但是由于李大妈只吃药不控制饮食,所以最近这年来血糖起起伏伏,控制的一直不理想,并且多次住院,但好在每次都能化险为夷。

但是由于血糖长期不稳定,药物治疗已经无法起到控制血糖的作用,而改用胰岛素注射,但是李大妈仍旧不以为然,依旧不控制饮食,依旧不检测血糖。在李大妈心里,只要打针就可以了,不会对身体造成什么太大的后果。但是让人没想到的是,1个月前,李大妈开始疯狂消瘦,从88斤瘦到了74斤,仅仅1个月就瘦了7公斤。

身体消瘦,体质变差,李大妈患肺炎

除此之外,李大妈还出现了烧心、反酸、嗳气、中上腹部不适等胃肠道疾病。7天前,李大妈一直忙于农作,没有注意身体,日日咳,夜夜咳,实在受不了了,这才去医院进行检查。

后经过医生的诊断,李大妈糖化血红蛋白达到11.2%,严重超过正常值3.0-6.0%,而糖化血红蛋白标志着糖尿病人的血糖控制情况,这说明李大妈血糖控制的非常糟糕。

而由于血糖控制不好,李大妈体质变得非常差,稍有个头痛脑热,病情发展就会非常严重。因此,在入院后不久,李大妈的咳嗽加重,并且出现胸痛的症状,随后医生对其进行了CT检查,显示肺部发生感染性病变,诊断为右肺肺炎。

不过好在经过7天的治疗后,李大妈幸运出院。

有多少人和李大妈一样,得了糖尿病,以为只需要吃药就好,可千万别再这样做了。

一、为什么饮食对糖尿病病人如此重要?

在糖尿病的治疗过程中,第一位就是对血糖的控制,血糖的控制除了药物的合理使用外,最重要的还有患者的饮食控制。

血糖控制水平的好坏,会直接影响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而糖尿病的危害就在于它带来的各种并发症,并发症才是患者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而饮食控制是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控制最基础最根本的手段。

糖尿病患者应当有正确的饮食观念,做到科学的控制饮食,长期坚持下去。

二、BMJ: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有助于缓解2型糖尿病

《英国医学杂志》(BMJ)近期发表了一篇来自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的文章。

研究人员发现,一些2型糖尿病患者连续6个月进行低碳水化合物的饮食,每天摄取的能量中碳水化合物只占不到26%,相比传统饮食,更有助于缓解2型糖尿病。

研究人员对引用上万次的23项已发布的临床试验进行检验,通过对1357名参与者进行两组对照分析,发现糖尿病病人坚持低碳水饮食,可以减轻体重改善血糖,有效减少用药,有效缓解2型糖尿病。

三、运动多的2型糖尿病患者,死亡风险低1/3

除了低碳水饮食外,运动也会降低死亡风险。

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在2020年会上发表的一项新研究,他们通过对4859名平均年龄为59.5岁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16年的观察研究,记录了受试者的健康状况、社会经济状况、健康行为和运动习惯等。

结果发现,和没有运动习惯的患者相比,进行中等量运动即每周消耗0-800卡的人群,全因死亡风险下降25%,每周消耗800kcal的运动量较多患者,全因死亡风险下降32%3]。研究人员表示,这是因为运动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抑制炎症细胞因子的分泌。

把血糖控制好,对糖尿病患者而言十分重要,关系着患者生活质量的高低,还关系着家庭经济的支出,因此患者应当控制好自己的饮食,保持运动习惯,将血糖控制达标,延缓糖尿病和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39健康超能团##清风计划#

参考资料:

[1]刘园园.浅谈糖尿病饮食控制的重要性[J].基层医学论坛.2013-07-12

[2]Joshua Z Goldenberg, research investigator, Andrew Day, physician, Grant D Brinkworth professor,el at all.Efficacy and safety of low and very low carbohydrate diets for type 2 diabetes remission: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published and unpublished randomized trial data.BMJ 2021;372:m4743

[3]运动多的2型糖尿病患者,死亡风险低1/3.医学新视点.2020-10-06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57岁大姐糖尿病离世,卫生组织呼吁:2种早餐尽快停用,别贪吃

随着我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升,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的衣食住行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在当今有很多人都养成了不良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根据医学研究调查发现,我国患有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糖尿病的人群越来越多。因此我们应该提高警惕,在日常的生活改变不良习惯,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在网上有这样一则新闻,一位五十七岁的大姐因患有糖尿病而离世。该新闻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因此卫生组织呼吁广大百姓,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并提高防患与治疗意识。尤其要注意这两种早餐一定要尽快停止食用,千万别因贪吃而加重病情。

一、血糖

1. 血糖的概念

我们所说的血糖其实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葡萄糖是我们人体进行一系列生命活动的动力来源。葡萄糖的转换分解为身体提供能量,进行正常的生命运转与生产活动等,保证人体内部的血糖保持在一个正常的平衡状态。医学临床上规定人体的正常血糖值是在八十到一百二十毫克之间。

2. 血糖的测量

对于血糖的测量,通常是采用血糖测量仪。它的操作相对比较简单。通过在试纸上滴入血液,将粘有血液的试纸插入到仪器内,就可以得出血液的血糖值。但要注意的是测血糖的时间不同,反映出的血糖含量也不尽相同。对于很多患有糖尿病的患者来讲,要经常进行测量血糖,避免血糖出现异常时被忽视的问题出现。

3. 低血糖

我们身体的血糖浓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血糖浓度的高低会随着我们摄入食物的不同或者身体的不同行为发生波动。我们常说的低血糖通常是指血液中糖分浓度是低于七十毫克的情况。一般低血糖的原因主要是使用降血糖的药物过多,导致血糖迅速下降。另一种则为缺乏食物的摄入。很多人会在剧烈运动或者长期未食用食物时产生低血糖的现象。

通常当人出现低血糖时,一般会出现头晕目眩的感觉,严重者会四肢无力,出现昏倒的症状。如果长期处于低血糖的状态就会有记忆力衰退,反应缓慢等症状,严重者会出现昏迷甚至死亡的后果。所以在身体出现低血糖症状时一定要提高警惕,及时进行治疗,避免病情进一步的恶化。

对于低血糖的治疗方式有很多,对饮食不规律或者消耗过多的人群来说,低血糖时可以通过及时补充糖分进行缓解。但是常年低血糖的患者需要进行药物的治疗,同时调节饮食习惯与生活习惯。在医院进行专业系统检查后,听从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严重者可以通过注射葡萄糖来缓解病情。

4. 高血糖

我们生活中常说的三高中,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数高血糖了。因为长期不规律的饮食习惯和缺乏锻炼,会使身体的糖分远远超过正常的健康水平,出现高血糖的症状。一般当血糖的数值超过一百三十毫克时我们称之为高血糖。高血糖对身体带来的危害也是极其严重的。

高血糖的患病原因极其复杂,主要可以概括为五大类。分别是:遗传因素、偶发性高血糖、不良的生活习惯影响、疾病的引发、早期糖尿病等。对于遗传因素并不陌生,很多患有高血糖的患者都是因为家族史。但当今众多的糖尿病患者主要还是因为不良的生活习惯与环境的作用下才诱发的高血糖。

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是偶发性高血糖,就是在进行血糖测量之前摄入过多的糖分导致血糖数值极高,被以为是高血糖。其实高血糖还有可能是疾病所引发的,冠心病的患者极可能会诱发高血糖的发生。最后就是高血糖还有可能是糖尿病的前兆,要及早进行检查与治疗,避免病情的加重。

二、糖尿病

1. 糖尿病的概念

糖尿病在生活中并不陌生,糖尿病主要是指由各种因素导致机体内部的胰岛功能减退,出现代谢紊乱的症状。糖尿病患者必须经常通过血糖仪的测量进行监测,及时掌握血糖值的数据,避免病情发作,危害生命健康。

2. 糖尿病的症状

糖尿病的症状较多,可以概括为两大类。一类是代谢紊乱的病症表现,另一类是急性或者慢性的并发症的现象。首先糖尿病患者会出现多尿的症状,这是因为体内的血糖含量过高,过多的糖分难以被肾脏内部消化吸收,就不断积累成为尿液,当体内的血糖不断升高,尿液也会随着不断增加,就出现了尿多的现象。

其次是口渴,这与上述的症状紧密相连。血液中的糖分过高,就会导致尿液的增加,当尿液不断地排出体外,会使身体内部处于缺水的状态,产生口渴的症状。两者处于恶循环的状态,喝水增多又会增加尿液,尿液增加反过来就会产生口渴,如此以往,不断持续。

接着就是多食的现象。多食的原因主要是,当人体处于饥饿状态时,产生饿的感觉,就会有进食的想法。一些糖尿病患者体内缺少胰岛素,身体对于葡萄糖的吸收能力较差,体内有葡萄糖但是难以利用。身体就会产生饥饿的错觉和进食的想法,导致患者不断进食。

再次就是糖尿病患者会出现体重下降。虽然糖尿病患者会有多进食的行为,但因为体内缺少胰岛素,对于糖分的吸收能力不足,就会产生摄取糖分不足的现象。长期摄取不足,就会使身体的体重不断下降。建议患有糖尿病的患者一定要及时治疗,采取治疗措施,避免体重不断降低,降低身体的免疫力。

根据医学临床研究发现患有糖尿病的患者还会出现身体乏力的症状。这也和身体缺少胰岛素,身体难以有效摄取糖分有关。身体长期不能利用充足的糖分就会使机体产生乏力的感觉,精神混沌,难以集中注意力,对生活缺乏兴趣等。

最后就是会出现视力下降的问题。这主要是血糖和晶状体之间的关系变化所导致的,当身体处于高血糖的状态下时,晶状体的屈光度发生变化,对于视觉的反应变得不明感,产生视觉模糊、视力下降等症状。

3. 临床表现

糖尿病的危害众多,要及时发现糖尿病的症状,尽早治疗避免病情加重。除了上述常见的糖尿病症状外,还有一些临床上的病症也要引起关注。第一就是急性并发症,在很多情况下,患者会出现食欲下降、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有的患者还会有呼吸不畅、头晕、嗜睡的问题出现。

对于一些慢性病来讲,糖尿病还会促使肾脏发生病变。最为明显的就是出现多尿的症状,同时尿液也会出现蛋白尿的问题。糖尿病患者的神经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像麻木、刺痛等,影响四肢的正常运转,严重的会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根据医学研究结果,一些糖尿病患者的免疫力会进一步衰退,加大患病的可能性。

三、对糖尿病患者有害的食物

1. 2种早餐尽快停用

我们都知道一日之计在于晨。很多人都十分注重早餐的健康,认为早餐会对身体产生很大的影响,糖尿病患者更应提高警惕与重视。对于早餐的搭配,医生建议千万不要食用这两种早餐,分别是:咸菜和馒头;火腿与面包。

首先第一种咸菜与馒头,是很多人群特别是北方人常进行的早餐搭配。搭配不仅清淡美味,还相对比较方便快捷。但是这样一个简单的搭配对糖尿病患者极其有危害。咸菜中含有较高的盐分,长期大量摄入就会导致体内的渗透压升高,阻碍身体的新陈代谢。人在吃咸后还会不断喝水,加快了排尿,恶性循环,对身体极其不利。

对糖尿病患者来说不单单是咸菜不健康,馒头也应该尽量少食。馒头含有较高的淀粉,当人体摄入后,会在人体内消化分解成糖分,极易引起血糖的升高,不利于控制血糖,建议这两种食物尽量不要食用,更不要一起搭配食用。

第二尽量不要食用面包和火腿。很多年轻人早上时间比较匆忙,没有时间做早餐,经常会选择在超市买面包和火腿肠进行食用,但是这对糖尿病患者来讲并不是很健康。首先面包一般含糖量较高,并且含有较多的防腐剂。这些对于人体健康都十分不利,很容易引发血糖值的升高。

另外火腿中包含较多的盐分,会提高渗透压,使人体代谢困难,加重了身体的负担。因此建议,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尽量少食用这些食物,选择比较清淡,含糖量较少的食品。

2. 尽量不要饮酒

医生建议糖尿病患者应该尽量减少喝酒。酒中酒精含量较高,长期饮酒不仅会加重身体的负担,还会麻痹神经,致使血糖和血压的升高等。对于一些糖尿病患者,空腹喝酒还会进一步出现低血糖的状况,损害肠胃。

3. 油炸食品

油炸食品一般都是经过高温热油的烹炸,食品的脂肪含量和热量极高,糖尿病患者的肠胃相对较弱,食用该食品后极易造成消化不良,腹胀等问题。同时高温的油炸食品使患者更难进行控糖,糖尿病患者应该尽量少食或者不食该食品。

四、缓解与治疗糖尿病的方法

1. 饮食治疗

对糖尿病患者来说最好的治疗和缓解糖尿病的方法就是改变原有的不良饮食习惯,做到膳食平衡。首先明确哪些食物不应该食用。对于一些高油脂、高糖分、高胆固醇的食物应该尽量减少摄入或者说不摄入。对于饮食的时间也要极其注意。尽量晚餐早一点吃且少食,禁止食用夜宵等。

2. 运动治疗

运动是除了食疗之外较好的方式,不仅可以缓解糖尿病的症状还可以很好的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提升免疫力。可以通过慢跑、羽毛球、瑜伽等方式进行运动,注意一定要适度,不要过多的锻炼,避免身体内部的血糖值出现较高的波动。

3. 监测血糖

监测血糖很关键,因为体内的血糖值是不断变化的。它会根据人体的活动情况、食品的摄入情况出现不同程度的波动。对于一些患有糖尿病的患者来说一定要经常进行血糖的测量。一般在饭后的一段时间后就要进行一次血液的测量,及时进行药物的注射或者服用,时刻监督血糖值的变化,避免影响身体健康。

总结

人体的血糖和血压的实时监测十分必要,他们的数值是反映我们人体健康水平的标志,通过观察它们数值的高低及时进行监测治疗,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患有糖尿病的患者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血糖变化,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做到膳食平衡和睡眠的充足。

早餐更要提高注意。医生建议糖尿病患者应该尽量在早餐不吃馒头和咸菜、不吃面包和火腿。避免过高糖分、过高盐分的摄入,避免影响人体的渗透压,使体内的血糖难以控制。同时还要少吃油腻的食品、少吃高糖分的食品和水果,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保持健康。

18年,42岁女子患糖尿病,坚持吃阿卡波糖,1年后情况如何

参考资料:

1.杨雪.低血糖的因素分析[D].延边大学,2022.

2.何兰萍,王琼莲,欧阳淑一.糖尿病低血糖因素分析[J].四川医学,2010,31(08).

3.苏兴华.糖尿病低血糖患者的观察及分析[J].中外医疗,2012,31(04).

来自广东的42岁的黄纯圆,是当地一所大学里的宿管阿姨。虽说和大学生有年龄上差距,但她却和学生们相处得十分融洽。同学们也会时不时会给她送来些水果和零食,一声声亲切的“刘姐好”也让她感觉自己仿佛瞬间就年轻了20岁。而她对工资也没有太高的要求,够自己交保险就行。这样简单知足的生活,让她每天都乐呵呵的。

2018年5月,正在宿舍楼前挥舞双手锻炼身体的黄纯圆,出了一脑门的汗,汗水像是断了线的细珠子,顺着鬓角往下滑。等回屋擦干头发后,她开始一杯接一杯的喝着水。她发现自己最近的变容易出汗,每天的喝水量明显比以前增多不少,去厕所的次数也多了起来。黄纯圆丝毫没有在意,心想多喝水毕竟也不是什么坏事。

直到1个月后,她慢慢发现自己口干的频率多了起来,有时候还会被喉咙干醒,身体变得愈发的乏力。或许是晚上没有休息好,她经常性一觉睡醒,发现眼前的事物都是雾蒙蒙的有些模糊。这一连串的症状,也引起了她心里的不安。趁着换班的时间,黄纯圆立马来到了附近的医院。

医生经过了解后,立马有针对性的开了检查。结果显示:入院的随机血糖来到8.9mmol/L,糖化血红蛋白为8%,餐后2小时的血糖值14.1mmol/L,已经达到了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为了帮助她更好的稳定血糖,医生给她开了阿卡波糖作为降糖药物。

可面对糖尿病的诊断,黄纯圆却始终想不明白自己的病因。于是在和医生一项项排查中,终于将罪魁祸首确定为她经常吃的高糖水果和各类零食。或许是和年轻人待一起时间久了,管不住嘴的黄纯圆也慢慢眼馋同学们手里的零食。平时也会自己去校外买一些,来当自己打发时间的“消遣物”。

于是医生耐心的叮嘱她,控制血糖是一场持久战。除了按时吃药以外,还需要改变你现在的生活方式。“管住嘴,迈开腿”的双管齐下,才能帮你更好的稳住血糖,否则放任血糖的持续升高,可能就会引发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最后也不忘提醒她,一定要定期来医院复查。

黄纯圆领到药后,便回到了家。等第二天准备换班时,黄纯圆和对班王大姐再次说到这件事。“你也别往心里去,现在的医生就是喜欢唬人。血糖稳定住就行了,这西药一直吃谁知道有没有副作用呢?”听到王大姐的话,黄纯圆也觉得有几分在理。于是吃完了药以后,也没有再去医院复查,只是控制了自己的嘴瘾。

时间转眼来到9月的新学期,正在巡视各个宿舍情况的黄纯圆,准备爬楼梯时突然变得呼吸急促,额头上豆大的汗珠顺着发丝往下掉。双腿有些困重的她,立马扶着墙缓一缓。路过的同学本想搀扶她一把,但他突然闻到了一股腐烂水果的酸臭味。尴尬的黄纯圆立马挥手说自己没事,等自己查完寝后立马回去仔细刷牙漱口,但似乎也没有得到改善。

黄纯圆不知道的是,她身上的症状其实是酮症酸中毒的表现。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的一种急性发症,代表患者体内的胰岛素不足,血糖控制不稳定,引起了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的紊乱。像黄纯圆嘴里的烂水果味、呼吸急促和乏力,都是典型的症状。除此之外还有频繁的恶心呕吐、口渴多饮,严重时会出现意识模糊和昏迷。

于是被口臭困扰的黄纯圆,只好再次来到医院。当医生发现她的入院血糖再次升到9.2mmol/L时,立马开始询问她平时的用药情况。看黄纯圆满脸涨红,说话支支吾吾,医生心里也明白了。于是再开了降糖药,叮嘱她这次一定要好好重视了,郑重地把药单交到她手里。

这次的就诊经历,也让黄纯圆心中感慨万分。她也明白了血糖控制不佳,会给自己的生活带来这么多不便。于是回到学校后,黄纯圆开始打心底重视起来,没事就往医务室跑,让医生给自己测测血糖。至于零食再也没碰,每天的主食也控制在了一拳大小,进行少食多餐。坚持了两个月,发现自己的血糖终于稳定下来后,她心中的石头也落了地。

2019年8月暑假,吃完午饭的黄纯圆换上了跑鞋,变来到附近的公园里准备透透气。刚顺着公园跑完一圈,她慢慢发现自己的小腿变得不受控,两脚一软扑倒在地上。周围的路人立马上前准备将她扶起,但她只觉得视力变得越来越模糊,径直昏死过去。路人赶紧拨打了120,等救护车把她送到急救中心。

然而等医生发现昏迷的黄纯圆的入院血糖,已经低到只有1.5mmol/L时,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立马联系了黄纯圆的家属,同时将黄纯圆推进急救室进行抢救。直到黄纯圆的丈夫赶到时,急救室外的红灯已经亮起。

家属在门外焦急的来回踱步,心里只希望老天能保佑抢救成功。直到过了5个小时,丈夫看到被白布盖住的黄纯圆被推了出来。医生身体微倾,语气遗憾的向家属宣告抢救失败。黄纯圆的丈夫瞬间如同遭遇雷击,连滚带爬扑倒在病床前声泪俱下。

护士们连忙上前,试图安慰眼前男子的情绪,却反而被一把推开,丈夫已经悲伤到泣不成声,大声质问道:“你们到底是怎么抢救的?我妻子一直都没生过什么大毛病,之前确诊糖尿病后就一直按时按量用药,也坚持锻炼,再没有熬过夜,饮食也变清淡了。之前复查明明病情都出现好转了,怎么会好端端的突发低血糖猝死呢?你们给我一个解释!

医生心里也感到十分的惋惜,但同时对于病因也是百思不得解。如果真像他所说的这样,那么黄纯圆出现低血糖的病因究竟是什么呢?于是医生等家属情绪平复后,详细的了解起黄纯圆这1年来的饮食和用药情况

得知是在吃阿卡波糖后,医生轻叹了一口气,语气惋惜道:“这阿卡波糖虽好,但任何药物都有副作用啊。我接诊过许多和你妻子一样的糖尿病患者,吃阿卡波糖时都忽略了这一个关键点。不仅会让疗效不佳造成肝肾的毒性,甚至还会出现低血糖这种严重的并发症啊!如果能注意这1点,用药才会成为一件让人放心的事情……

经过医生的询问后才得知,原来对于像黄纯圆这样经常运动的糖尿病患者,过度运动是出现低血糖的一个重要因素。当人在运动时,身体对能量的需求会有所增加,肌肉会摄取更多的葡萄糖来提供能量。

而阿卡波糖会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在运动过程中,如果没有及时调整饮食或药物剂量,就容易使血糖下降过快。即使是慢跑,但运动时间过长,身体的能量消耗也比较大,而此时药物作用还在持续,血糖得不到及时补充,就会引发低血糖。

拿黄纯圆举例来说,当体内的血糖过低时,大脑得不到足够的能量供应,会出现一定的功能障碍。先是引起头晕、视力模糊等症状,严重时就会出现意识丧失。这些情况不能及时纠正,就可能重演黄纯圆的故事。

在生活中,除了运动因素外,还有其他几种常见的引起低血糖的原因。

1.饮食的不规律。如果某一顿饭吃得过少或进食时间延迟,尤其是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在药物作用下就容易出现低血糖。2.饮酒。酒精会抑制肝糖原的输出,而且会增强降糖药的作用,饮酒后容易让血糖降低。3.肾脏功能的减退。随着年龄增长或其他疾病的关系,肾脏对药物的代谢能力改变,可能使得药物在体内蓄积,增加低血糖的发生。

从黄纯圆的案例可以看出,糖尿病患者在就医过程中,不能仅仅关注血糖的控制,还要全面考虑各种因素对血糖的作用。对于药物的使用,必须严格遵循医嘱。同时,在生活方式发生变化,像是增加运动量、改变饮食习惯时,要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后续的方案。

注意到生活中细节,才能在控制病情的同时,避免因为低血糖等并发症而带来的后果,给自己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提供了保障。黄纯圆的故事,应该让每一位糖尿病患者和家属都深刻反思,重视起对于糖尿病的长期管理。

(注:《18年,42岁女子患糖尿病,坚持吃阿卡波糖,1年后情况如何》人名均为化名,部分图片为网图;文章禁止转载、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