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末糖尿病(糖尿病终末期是什么意思)
糖尿病杀手: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
AGEs是以蛋白质、脂肪及核酸的氨基和还原糖(葡萄糖、果糖、戊糖等)为原料,发生非酶催化反应,生成的稳定的共价化合物。AGEs在体内的积聚引发糖尿病的各种并发症。血管的基质成分胶原蛋白糖基化并交联;LDL与AGEs形成AGEs-LDL后,LDL的清除受障碍,体内脂质增加;内皮下单核细胞受体与AGEs结合,单核细胞分泌细胞因子都会增加血管粥样硬化发生的机会。
催化反应生成的稳定的共价化合物术 语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 结 构高度异质性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晚期糖基化终产物是一组在蛋白质 、脂肪酸或核酸的氨基基团与还原糖的醛基之间发生非酶性糖基化反应 (又称 Maillard反应)所形成的一系列具有高度活性终产物 的总称 ,其结构具有高度异质性。
该反应又称为Maillard反应。其具体形成过程如下:①大分子末端的还原性氨基与葡萄糖等还原糖分子中的醛基进行加成形成可逆的Schiff bases,反应迅速且高度可逆。形成的Schiff bases的数量主要取决于葡萄糖的浓度,当葡萄糖被清除、浓度下降时,Schiff bases将在数分钟内发生逆转;②经数天后,不稳定的Schiff bases逐渐发生Amadori重排反应并形成相对稳定的醛胺类产物,此过程发生得较为缓慢,但快于其逆反应,因此Amadori产物能在蛋白质上积聚,并在数周内达到平衡。Amadori产物的数量与葡萄糖的浓度相关。上述两过程的产物统称为早期糖基化产物;③Amadori产物再经过一系列脱水和重排反应产生高度活性的羰基化合物,例如α-乙二酸,3-脱氧葡萄糖醛酮和丙酮醛等。其能同蛋白质的自由氨基反应生成AGEs。生成的AGEs能够跟相邻蛋白上游离的氨基以共价键结合形成AGEs交联结构。AGEs及其蛋白加成产物是很稳定且不可逆的。另外在巨噬细胞、系膜细胞、内皮细胞等许多细胞表面有AGEs的受体RAGE,可以与AGEs结合形成AGE-RAGE,从而激活细胞内信号途径,启动细胞内一系列反应。单核巨噬细胞可以摄取AGEs将其降解为AGEs多肽,该过程可能是通过非特异性结合后的内吞方式进行的,单核细胞还可以通过分泌细胞因子激活细胞外溶蛋白系统。因此血浆中的AGEs通常以AGEs多肽的形式存在,降解形成的AGEs多肽正常情况下主要依靠肾脏清除[1]。
AGEs在体内的积聚引发糖尿病的各种并发症。血管的基质成分胶原蛋白糖基化并交联;LDL与AGEs形成AGEs-LDL后,LDL的清除受障碍,体内脂质增加;内皮下单核细胞受体与AGEs结合,单核细胞分泌细胞因子都会增加血管粥样硬化发生的机会。正常情况下,单核巨噬系统通过内吞方式清除作为衰老标志的糖基化结构并分泌细胞因子刺激新基质合成,糖尿病及肾衰时,体内AGEs含量极高,生长因子的分泌过度,就会造成血管增生、系膜增生、肾小球肥大;系膜细胞在摄取和降解AGEs的同时会合成和分泌基质成分,AGEs含量过高时基质成分过度增加,这些都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相关[1]。层粘蛋白发生糖基化后,其与基质成分(如胶原、硫酸、肝素蛋白质糖苷)的结合力将下降。硫酸肝素蛋白糖苷被糖基化将影响其作为阴离子屏障。神经髓鞘的成分发生糖基化可能与Alzheimer病的发生有关[2]。晶体蛋白发生糖基化与白内障的发生相关[3]。单核巨噬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还会产生其他影响,其中TNF-α、IL-1参与炎症反应,促进溶组织蛋白酶的和成及分泌,IGF-1刺激间质细胞的生长,PDGF为血管平滑肌致分裂原,可以介导系膜细胞基质的合成。AGEs与内皮细胞表面受体的结合使内皮层的通透性增加,增加血栓的形成机会,降低血管的舒张功能。
如今减少AGEs的药物主要用于减少交联的形成,氨基胍是研究最多的一种AGEs抑制剂。氨基胍是一种小分子亲核性肼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性,能够消灭羟自由基并切断AGEs的交联,还能降低胆固醇和三酰甘油的含量,减少外源AGEs在体内的堆积,其主要从两方面发挥作用:①氨基胍的一个氨基能与Amadori产物中的还原性羰基发生加成反应形成一种不活跃的物质,消除羰基,阻止Amadori产物进一步重排;②在AGEs形成过程中,Amadori产物需由活性α-二碳基中间体的帮助,而氨基胍末端的两个氨基能与活性α-二碳基中间体结合形成三嗪类化合物,从而阻断Amadori产物向AGEs的变化[4]。但氨基胍及其化合物在临床试验中发现有不良反应,无法在临床实践中应用,故以退出临床研究的舞台。
另一种研究较多的药物为美国Alteon公司的ALT711(4,5-二甲基-3-苯乙酰基噻唑嗡氯化物,DPTC),该化合物结构较稳定、活性较高。ALT711可以裂解AGEs及其交联结构。ALT711与AGEs结合形成一个易于发生自发裂解的结构,由此可以切断胶原和其他大分子形成交联结构的桥(分属两个不同蛋白分子的双羰基键共价连接组成的),这样交联在一起的蛋白分子又会重新游离,恢复其自身功能。游离出来的蛋白一个带有羧基,一个带有醛基。由于蛋白本身带有具有活性羰基,裂解后可以再次发生交联。ALT711的优点在于其相当于一个催化剂,将交联裂解后本身的结构不发生改变,因此停止给药后仍能发挥作用,一旦裂解后的蛋白再次发生交联,ALT711能再次裂解交联结构。有专家认为如果在反应体系中加入AGEs的抑制剂,双羰基被裂解后,抑制剂与单羰基反应,这样就无法再发生交联[4]。在Ⅱ期临床试验中ALT711取得了正面的结果,有望应用于临床。
吡哆胺为维生素B6的一种天然成分,研究证明其对AGEs的生成亦具有抑制作用。与氨基胍和ALT711不同,其主要通过对Amadori后的反应(post-Amadori)发挥作用。吡哆胺作为一种亲核试剂捕获生化副反应中产生的活性羰基。在生理环境下,吡哆胺与乙二醛或羟乙醛能快速反应生成Schiff bases,Schiff bases再经分子内反应环化为一个半缩醛胺加合物,两个半缩醛胺加合物最终形成含呱嗪环的五元环加合物[5]。通过这种方式,吡哆胺抑制了核糖核酸酶(RNase)与乙二醛或羟乙醛反应,保护了RNase的活性,抑制了赖氨酸残基的修饰。吡哆胺也抑制牛血清白蛋白和乙二醛或羟乙醛的反应中CML的形成。吡哆胺对人体的不良反应很小,因此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药物。
除上所述,人们还发现了其他AGEs抑制剂,正在进行临床研究的主要有Alteon公司的ALT-462,ALT-486,ALT-946;Novo disk公司的NNC39-0028,Otsuka公司的OPB9195。另外还有像吡哆胺类的常用药肌肽,阿魏酸钠,2,3-二氨基酚嗪,C型利尿钠肽等。
糖尿病到最后都是咋去世的?医生叹息:去世前,身体有这4个征兆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分享更多的专业健康知识,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感谢您的支持。
人们总是对疾病的末期非常好奇,尤其是那些常见的慢性病,比如糖尿病,糖尿病的终末阶段是怎样一个过程?
这个问题不仅是医学上的探索,更是每个病患者和家属心中的疑问。来,让我们用一个临床病例来揭示这个问题的实际情况,这样学习会更加有效。
赵杰,一个普通的办公室职员,他的生活平淡无奇,平日里最大的乐趣就是下班后到公园里看人们下棋。
这天,他像往常一样坐在长椅上,享受着夕阳的余晖,耳边却突然传来了几位老人关于糖尿病如何导致人去世的激烈讨论。
故事里的赵杰由于突然对这个话题的兴趣,决定第二天去医院找到负责他父亲病情的医生——孙医生,询问这个问题的真实性。
孙医生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内分泌科医生,对糖尿病有深入的研究。赵杰带着一腔疑问,走进了医院的门诊部。
在孙医生的办公室,赵杰直截了当地提出了他的问题。孙医生微微一笑,示意赵杰坐下,然后开始认真地解释糖尿病患者在末期可能出现的一些生理变化。
他提到,虽然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尽相同,但通常有四个征兆表明糖尿病已经严重到了生命威胁的阶段。
孙医生解释,由于糖尿病患者的身体不能有效利用葡萄糖,患者会感到持续的疲劳和力不从心,这种疲劳不是普通的累,而是深到骨髓的疲惫,即使休息也难以恢复。
孙医生指出,糖尿病会损害血管,包括那些供应眼睛的微细血管,随着病情的加重,患者的视力可能会急剧下降,甚至在短时间内出现严重的视网膜问题。
孙医生强调,如果一个糖尿病患者频繁出现各种皮肤问题,如难以愈合的伤口或者持续的感染,这可能是糖尿病已经到了一个危险的阶段。
肾脏是清除体内废物和过多液体的关键器官,糖尿病严重时可能导致肾功能衰竭,孙医生指出,患者可能会出现蛋白尿、足部肿胀等症状,这些都是肾功能受损的明显标志。
通过这四个征兆的详细解释,赵杰对糖尿病的末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孙医生用他的专业知识,为赵杰揭示了这个广为流传的疾病背后的科学真相,让赵杰感到既震惊又获得了宝贵的知识。
接着上文中孙医生对糖尿病末期的四大征兆的解释,赵杰带着一腔焦虑与新知返回了家。
但他不只是将这些信息当作耸人听闻的事实接受,而是开始深入思考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应用这些知识,尤其是关心他父亲的健康状况。
孙医生在和赵杰的对话中还提到了一个很少被人重视,但极其重要的观点——糖尿病患者在饮食管理上可以采用的非传统方法。
他提出,除了严格的血糖控制和常规的低糖饮食外,适当引入一些特定的发酵食品,如纳豆、酸奶,可能对糖尿病患者的肠道健康有非常积极的影响。
这一观点在常规糖尿病管理中并不常见,因为大多数人认为糖尿病患者需要避免所有复杂的饮食计划。
赵杰听后感到非常新奇,决定为父亲尝试引入这些发酵食品。他从网上查找相关的研究,并咨询了几位营养专家后,开始小心地调整父亲的饮食结构,每天引入一小份纳豆或酸奶。
几周下来,他注意到父亲的体力有所回升,且血糖日记显示血糖波动在一个更加稳定的范围内。
这个简单但有效的改变让赵杰对糖尿病的日常管理有了更深的见解。他意识到,对于慢性病患者而言,医生的建议固然重要,但患者和家属在生活方式上的小小创新同样可以带来意想不到的正面效果。
孙医生得知赵杰采纳了他的建议后,也非常高兴,他鼓励赵杰继续观察并记录下父亲的健康变化,这些实际的案例对于他未来给予更多糖尿病患者建议时将是宝贵的资料。
同时,孙医生也提醒赵杰,每个糖尿病患者的情况都是独特的,引入新食物或改变饮食习惯前最好能有医生或营养师的具体指导。
故事的最后,赵杰问孙医生:“如果糖尿病患者想要尝试更多类似的非传统饮食方法,应该如何安全地进行?”
孙医生耐心地解释说,开始任何新的饮食计划前,最好先做一个全面的身体检查,评估患者的具体健康状况和药物使用情况。
同时,定期监测血糖和关键生化指标,确保这些饮食改变不会带来副作用,而是真正地帮助患者改善健康。
通过这种方式,糖尿病的管理不再是单一的药物治疗,而是一个全面的生活方式调整,更加注重个体的差异化需求和长期的生活质量提升。
关于因糖尿病去世的征兆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1]李林怿,万毅,刘奎,等.基于机器学习的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风险预测模型研究[J/OL].空军军医大学学报,1-11[2024-09-18].
风靡日本的《饮食术》:人生百岁时代,我仍可自力更生,优雅老去
小朋友天真无邪地说:祝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长命百岁;
爸爸妈妈欣慰地说:父母老了,健康的身体是他们好好生活的首要前提;
父母则倚着床头自语自语道:活那么大岁数干嘛,竟给儿女们找麻烦;
百岁老人则笑着说:我的日常生活依然可以亲力亲为,自力更生。
看到最后这句话,你想到了什么?
这位百岁老人对自己这么有信心吗?是啊,一百岁了,她走过的桥比我们走过的路多,她吃过的蔬菜品种比我们想象的数量多,良好的生活习惯她保持的时间比我们看手机的时间还要长。
有关长寿,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调查,而有研究指出:比起天生的体质,后天的饮食等生活习惯对寿命的影响更大。
于是,这本《饮食术》一经问世,便风靡日本。如今,这本教科书级的饮食方法也来到了我们身边,连小学生都忍不住要多翻几遍。
风靡日本的科学饮食教科书:健康的差异取决于每天的“饮食方法”。
《饮食术 》由日本牧田善二所著。
牧田善二,AGE牧田专科医院院长,糖尿病专科医生,医学博士。著有《减糖瘦身菜》《权威名医教你最强减糖法:越吃越瘦的101道减糖料理》《糖尿病就得这么治》《糖尿病的存与亡》《被90%日本人所误解的控糖措施》《不想变老就请减AGE》等作品。
他称不上什么作家,从医38年,总结出68项健康饮食的具体措施,诊治病患达20 万人次。
看到这里,你可能也会问:AGE究竟是什么?
牧田善二给出了合理的答案:
困扰职场人士的疾病和身体不适,九成以上都是血糖值的问题,而AGE竟然是罪魁祸首。
AGE中文名称为终末氧化产物,当食品中的蛋白质、脂质与葡萄糖结合,就会形成大量的AGE。
这本书中,作者给出了符合人体机制的科学饮食方法,其中控制血糖是首要关键。而要想避免陷入“肥胖—衰老—患病”的怪圈,只有掌握符合医学原理的正确饮食法,这其中,减肥才是重中之重。作者甚至强调:如果真想减肥的话,与其运动,不如改变饮食!
不管是一日三餐的合理搭配,还是外貌、精神、体力的长久保持,甚至是恢复机体原有的免疫功能、远离癌症、保持长寿的原则,作者统统给出了“秘诀”——科学、合理、健康的饮食。
至此,如果你没读懂我的文字,那就自己去书中寻找解决的方法吧!
肥胖的根源是什么?不是油,也不是肉,而是糖类。
说到肥胖,它不分年龄、不分男女、不分地区,大概是当下很多人的困扰。然而,回想如何让自己胖至此的过程,总与美食有关,试问:有多少人可以抵挡得了美食的诱惑?就像那首歌里唱的:
天生丽质难自弃,可惜吃啥都不腻!
努力,我要努力,我要变成万人迷!
卡路里卡路里卡路......
停!停!停!
你是真的觉得最爱的裙子系不上扣子、体重秤数字蹭蹭上涨,与你摄入的高卡路里的食物有关吗?
医学新常识告诉我们:肥胖与热量(卡路里)无关。
自助烤肉午餐、一碗牛肉板面,对于正在减肥的人来说,他极有可能会选择后者,尽管他真的很想狠狠宠自己一回,就这一回——美美地吃顿烤肉吧!
但即便如此,除了钱包里可以省下更多的零钱,对于减轻体重,恐怕要让他失望了。
因为吃进我们嘴巴里的大鱼大肉看似油腻, 它却不会直接储存在人体内,更多的则是随大便排出。但糖类就不一样了,它会100%地被人体吸收,一旦过剩,就会转换为甘油三酯,以脂肪细胞的形式滞留在人体内。
我们不是专门学习生物化学的,对于食物在体内发生的微妙变化,当我们看不到、想不明白,那就只能听听专家怎么说,看看书上怎么写了!
抛开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糖类)的板面,各种面包甜点、仙贝蛋糕、咖啡饮料,甚至是甜度越来越高的各种水果、鲜榨果汁,一旦摄入过多,无一例外地会让人体内的糖类越来越多、让我们的身体越来越胖。
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当今社会的胖子越来越多,甚至是小学生超重的都随处可见。
那么,如何才能拥有苗条的身材,或者让自己成功减肥呢?
- 在摄取同样的食物量的情况下,少食多餐。
假如,你可以将一日三餐分为一日五餐、六餐呢?关键是要控制急剧增加的糖类对血糖值的影响,“暴饮暴食”绝对是糟糕透顶的做法。
三餐之外,来点零食也是可以的。但空腹状态下切忌吃水果、喝饮料等,因此此时摄入的果糖不会作为能量源被使用,而是被马上转换为脂肪存在于人体内。
此时,坚果、可可含量大于70%的巧克力、水煮鸡蛋,都是不错的选择。
人们常说,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事实证明:饭后马上进行散步、下蹲等轻微运动,在控制血糖值上升的同时,可以切切实实地预防肥胖。
不过,千万不要妄想通过运动达到减肥的目的,这里可以告诉您:靠运动减少的体重是有限的。那些喊着“减肥靠运动而不是美食”的人不过是控制不了自己的食欲,而且,运动可以增长肌肉,而这需要相当大的运动量,并非坏事,但请不要和减肥捆绑在一起。
头要大了!这真是一个难以说得清楚的话题。明明是很多人都懂的道理,为什么还要拿出来讲呢?
不过,你确定你都明白了吗?比如:
——吃的顺序不同,肥胖的状态也不同:先吃菜、再吃肉(蛋白质),最后吃米饭(糖类)。
——积极食用海藻和菌类:含糖量几乎为零,而且膳食纤维丰富,还能调节肠内菌群、提高机体免疫力,对预防大肠癌也有很大帮助。
——水果尽量在早餐吃,而且要少量,不要打成果汁。比如早餐常吃的香蕉,含糖量其实非常高,再打成果汁的话,一根香蕉恐怕是不够的,至少三根、四根,此时摄入的糖类更多了。
——蜂蜜代替白糖等甜味剂,喝酒既不会升高血糖也不会令人发胖。源于蜂蜜作为天然产物,具有白糖不具备的抗氧化作用;这里说的酒主要是指葡萄酒,其所富含的多酚具有强大的抗氧化功效。
最后想说一句:肥胖不是我们所期待的,但如果方法正确,就可大大避免。
你觉得呢?
人为何会衰老?因为人自呱呱坠地的那一刻就开始老化了。
葡萄糖同氧气一般,是人们赖以生存的两种物质,然而,也恰恰是这两种物质在体内的“糖化”与“氧化”,才导致了衰老。
从出生起,我们的身体便在“变焦”“生锈”。
前面已经提到,蛋白质 脂质 葡萄糖=AGE,这才是所有疾病及衰老的真正元凶!
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说,衰老的最大表现是什么?肉眼可见的无非是皱纹、色斑,而从生物学的角度讲,这正是皮肤的胶原蛋白变质后的表现。也就是说,如果注意防止AGE的增加,就可以预防糖化、控制氧化,也就是说,可以尽量延缓衰老、远离衰老。
那么,如何控制AGE的增加呢?一要避免吃原本AGE含量就多的食物,二要避免在体内形成AGE,也就是说要避免摄取形成AGE所需的糖类。
- 醋或者柠檬腌制的食品可以减少AGE,源于醋可以控制血糖的上升。
- AGE在高温烹调时会大量增加,比如油炸薯条,现在你明白为什么一直在普及“非油炸食品”了吧!再比如同样的一块牛肉,煎烤牛排就要比炖牛肉的AGE含量高。如果不能做到生吃,最好是煮,之后是烤、炸。
- 含有大量“肌肽”物质的鳗鱼、肌肉、金枪鱼等,是天然的抗氧化食品,如此,在抑制体内AGE 形成的同时,延缓衰老的进程。
- 还有富含B族维生素的各种肉类、糙米、大豆、香蕉等,它们都有着很强的抗AGE效果。
- 另外,红葡萄酒、蓝莓中的“花青素”,大豆中的“异黄酮”,洋葱中的“芦丁”,可可含量大于70%的巧克力中的“可可多酚”,都可以让人重拾青春。
这里不得不提的是,通常所说的猪蹄、鸡皮等富含胶原蛋白的食物,千万不要以为吃进肚子里就会有预料之中的效果,那是因为胶原蛋白不会通过食用直接发挥作用,而是在自身体内合成。而且,摄入过多的动物蛋白时,我们最该担心的是会不会长胖!
归根结底,减少合成AGE所需的各种成分,只要减少糖类的摄入,唯有此,才能让我们的身体尽可能少的发生各种不和谐的微妙变化,才能让我们留住美丽、永葆青春。
人为什么会生病?因为与生俱来的免疫机能越来越差。
我们都知道,人刚生下来时,由于胎传母体,他们天生具备防范疾病的免疫力,也就是常说的抗体,它可以帮助机体对抗普通的细菌、病毒,以及其它病原体。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抗体的能力逐渐下降,此时,如果不及时接种疫苗、形成抗体,人就很容易生病了。
癌症就是典型的由于免疫力低下而引起的疾病。不止癌症,风湿、哮喘、糖尿病、心梗、脑出血,以及抑郁症、骨质疏松等等,几乎所有病症都是免疫力低下引起的。
说到此,忽然想到困扰很多人的“过敏性鼻炎”。
究根结底,是我们的免疫系统出了问题,而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可归咎于不良饮食习惯——那些所谓的食品添加剂、农药等化学物质被大量吃进身体里。
在这些“非天然食品”中,灌装咖啡和清凉饮料位居榜首,其次为蛋糕和甜点这样的糖类集合食品。除非食物中毒,否则这些“慢性中毒”的食品的摄入是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的,他们只知道“甜食好吃,而且令人愉悦”。
说到此,你知道为什么很多人在食用甜食后会感到幸福、愉快吗?或者是在悲伤的时候,来一块甜点,心情似乎马上好起来?
这是因为,人体在摄取糖类后,血糖值上升,从而分泌大量的血清素和多巴胺,而后者更是被很多人称之为“快乐激素”,甚至会让男女间产生一见钟情的感觉(PS:下次相亲时,可以提前为对方准备一盒巧克力,哪怕一块“爱的糖果”)。
事实上是,你中毒了,糖类中毒!!大量的糖类会影响身体各个器官和系统,从而降低人的免疫力,导致疾病的发生。
这就要求我们:
- 远离“非天然食品”,因为它会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
- 吃饭七分饱,此时更容易激活长寿遗传因子;
- 细嚼慢咽,而且要多食用坚硬的食物,比如各种坚果,千万不要以为广告词里的“好松软”“好丝滑”意味着对身体有益;
- 各种食品添加剂、甜味剂、防腐剂,多被认为是致癌的,可导致各种疾病;
- 减少盐分的摄入,橄榄油被认为是最好的食用油;
- 做好保暖,可多食生姜、辣椒等,因为体温下降会直接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此时更易患上各种疾病。
对比古人,现代人的平均寿命的确提高了,但并不能代表他们拥有更顽强的生命力,也许是医疗水平提高了呢?而要想恢复原有的免疫机能,那就从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开始吧!
三十岁的年纪,人们会说:“能活到六十岁就不错啦!”
六十岁的年纪,人们会说:“我的要求不高,再活二十年足够了!”
百岁老人则笑着说:“如果可以,我还想活更久。”
“年轻人”并非不懂世间美好,如果可以,谁都想多点幸福、少点烦恼,就这样长长久久地生活下去。也许,他们总有难言之隐呢?又或许,这是让人觉得多么违心的说法。
不过,即使不能长命百岁,对于百岁老人自力更生的生活状况还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就像如果有人告诉你“这样做可以长寿”,你真的不打算尝试一下吗?
书的最后,作者在调查了包括意大利、日本等国家在内的全世界的长寿老人后总结出了《百岁老人共同遵守的10个原则》:
- 多吃豆类;
- 多吃蔬菜,吃各种蔬菜;
- 多走坡路;
- 活到老工作到老;
- 拥有人生价值;
- 彻彻底底的健康体检;
- 不宜吃得过饱;
- 享受饮酒之乐;
- 吃巧克力;
- 选择医生。
看似简单的原则,遵守起来却比登山还难,即便是作者牧田善二本人。回到普通人身上,如果不是大病一场,哪怕是小小的感冒发烧后,恐怕很少有人会主动为了保持健康而做点儿什么。然而,病好之后他们似乎又得了“失忆症”,真是好了伤疤忘了疼!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喊了几十年,难道依然只是个口号吗?
当然不是!处境不一,想法有异!
既如此,此刻唯愿你享受食物带给我们的乐趣的同时,不只要开开心心的,还要幸福满满的、健康大大的。
人生百岁时代,愿你依然可以自力更生,不拖累子女,不麻烦朋友,优雅、惬意地老去。
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
读这本书,是在小宝的“一再央求”下,果然,民以食为天。有关吃,吃什么、怎么吃,如果还能顺便长命百岁,男女老少,皆乐此不疲。尽管,这个年纪的他对如何长寿还未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所以,成年后的我们更要重新审视自我饮食习惯,为了健康,唯有改变。
第一次写如此“有嚼劲儿”的“观后感”,但凡看到这里的,已经可以说明你对自我健康的重视程度。但如果食之无味,我很抱歉,不妨自搭灶台、独品烟火!
——END——
Hi,我是木子,喜欢阅读、喜欢写作,喜欢散步、喜欢发呆。愿与你分享生活中的每一道风景、每一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