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试纸(糖尿病试纸测试标准)
这种监测血糖的方法既省钱,又对管理糖尿病有帮助
我是一名2型糖尿病患者,患病46年,平时在监测血糖的同时,也监测尿糖。但我发现很多糖尿病患者只重视监测血糖,从来不监测尿糖。
可能是不知道监测尿糖的好处,或不知道监测尿糖的方法,今天给大家普及下。
为什么推荐大家测尿糖
故名思义,尿糖就是尿里含的葡萄糖,地上的尿液如果含糖高,蚂蚁会成群结队来吸吮,尿糖高的尿液的泡沫会比较多,解在尿桶里,不到3天桶底下有一层白色的污垢。这些都是尿糖高的表现。
- 监测尿糖方法简便。尿糖监测成本低,自己在家里就可操作,无痛苦,不耗血,成本低。
- 为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糖尿病患者每种降糖药物用久了都会产生依赖性(胰岛素抵抗),需要更换降糖药物,要了解某种降糖药物的降糖效果,监测尿糖既快捷、又方便。监测结果可以供调整治疗方案作参考。
- 为保护肾脏指明方向。科学研究发现,人体肾脏有座大坝,医学上称之为“肾糖阈”。血糖若低于8.9mmol/L时尿里就出现糖分说明“肾糖阈”减低,尿糖就会溢出体外。糖尿病患者血糖越高尿液就越多,丢失的糖分也越多,患者为了扭转这种局面,就得服用六味地黄丸、金水宝、肾宝片等护肾药物,减少尿液外泄,使营养物质不流失或少流失。
如何监测尿糖
监测尿糖的方法很简单,到医院或药店买1盒尿糖试纸,尿糖试纸比血糖试纸便宜很多。
选一个干净的塑料杯,两头的小便不要用,将中间的尿液收入杯中(半杯即可),将尿糖试纸插入杯中,待片刻,将杯中试纸沥干取出,待片刻,观察试纸的颜色,与试纸盒上颜色进行比对:
- 若是绿色的为阴性,说明尿里不含葡萄糖;
- 若是黄色,说明尿里含少量葡萄糖(约 );
- 若试纸呈红色,说明尿里含糖率比较高(约 - );
- 若呈红砖色( 加号及以上),证明尿里含糖率相当高,必须采取措施进行控制。
所以说监测尿糖很重要,它是“晴雨表”,是“透视镜”,是“指示灯"。
我的经验是:1.每天测尿糖,不用每天测血糖;2.如果发现尿糖有 ,我会加测血糖,然后调整治疗措施,如果不监测尿糖,我就不知道血糖已经升高了。
作者:邓焕新
怀化市糖尿病康复协会荣誉会长
中国医师协会《华夏医魂》丛书特邀编委
中国糖龄王
血糖试条可以验尿查血糖?有上当受骗的没?
什么情况!谁告诉你们血糖仪可以用使用尿液的!小编听到这个消息时也被弄懵了。血糖,顾名思义指的是血液中的葡萄糖,一般指血清中的葡萄糖;而尿糖,则是指尿液中的葡萄糖。健康人的尿中是没有葡萄糖的,可是因为糖尿病人的血糖过高,肾脏就把过多的葡萄糖从尿中排出,于是尿中出现了葡萄糖。只有当血糖达到一定的高度才能从尿中漏出糖,肾脏能够从尿中排出葡萄糖的最低浓度,称为"肾糖阈"。正常人的肾糖阈为8.9~10.0mmo/L.也就是说,血糖大于"肾糖阈"时,尿糖就会出现阳性,在化验单上显示 、 、 、 , 越多,说明尿中的葡萄糖含量越多。
所以说血液是测量血糖最准确的样本,尿液并不能直观反映血糖指标,因此仅用尿液来测血糖肯定是不行的,而不用试条测尿液可以得出血糖结果简直是无稽之谈!基本上所有的血糖仪均使用末梢全血为样本,需要配合相应型号的试纸使用。血样加入到试纸对应区域,血糖仪才能在倒计时结束后出现血糖结果。血糖试纸和血糖仪是配套使用的,缺一不可。
微信公众号tnbtbzc(糖尿病同伴支持),关注您健康
80%的糖尿病人犯了三个错,导致血糖监测不准,请看这4个方法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自我血糖监测是糖尿病日常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能够反映实时血糖控制水平,和降糖药物对血糖的影响及时发现,低血糖能助于我们调整治疗方案。
那么,测血糖就需要把钱花在刀刃上,80%的糖尿病人犯了这三个错,导致血糖监测不出来,看看你有没有犯错?
1、糖尿病人怕痛,采血针调得不到位, 采血量不足,导致读取数值偏差大。
2、糖尿病人未用酒精棉签消毒,立即测血糖这是很严重的错误,因为手指酒精粘片在消毒过后,会导致血糖出现误差。
3、糖尿病人把血糖试纸放在潮湿的地方,这也是一种错误的。血糖试纸受潮后会导致血糖检测出现误差。
4、测血糖不可挤手指,有的糖尿病测血糖时手指出血不足,就使劲挤,这样因为血液中的血未吸满,挤手指采血等造成读数误差。
1、空腹血糖监测时间不对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空腹血糖可以反映出基础胰岛素的分泌水平,以及头天晚上禁食及用药量是否合适?
所以严格来讲,过夜禁食8~12个小时后,并适于早晨8点之前才所测出的血糖,才算是空腹血糖。超过 12 小时的超空腹状态以及午餐前、晚餐前的血糖都不能称之为空腹血糖,其结果可能因空腹时间太久而偏低,或者也可能偏高
2、餐后血糖监测,不要吃完东西立马测血糖 有些糖尿病人理解的餐后血糖是吃完饭后马上测的血糖,这是完全不对的,而正确的时间应该是从吃第一口饭算起的两个小时后的血糖。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血糖监测记录非常重要,切记只测量不记录的错误方法,其中记录的内容除了监测结果外,还应包括对应的饮食运动及用药的情况。这些资料记录下来,不仅对自我总结控糖规律有益,还可以为医生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四、稳定血糖,尝试吃2物,多做1事,或不再为血糖不稳定犯愁1、多吃糖分少的粗粮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吃高纤维的食物可以有效降低我们的血脂和血压。所以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就要多吃一些含有高纤维的食物。其中,含糖分少的粗粮,比如麦片,就是很不错的选择。经常吃它的话,不仅可以使我们的血糖稳定在一定水平,还能让我们远离便秘的困扰。
2、多吃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在日常生活中多吃一些含有高蛋白的食物,其中豆制品就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糖尿病患者经常吃可以补充人体所需要的氨基酸,还能有效地稳定血糖水平,减轻糖尿病带来的不适症状。
3、条件允许尝试喝控糖茶 血糖偏高的人平时要增加喝水量,每天保证2000毫升的水分摄入,多喝水能稳定血糖值。还可以在水中放入一些养生的食材。《黄帝内经》中也曾记载,蒲公英、苦丁、大麦、罗汉果等食材搭配起来泡水喝,能够促进代谢,稳定血糖,药食同源的道理如下: 蒲公英:清火凉血、消炎消肿、清理血液垃圾 苦丁:清热解毒、祛血毒、祛风湿、活血 罗汉果:止咳化痰、杀菌消炎、活血润肺。
由此可见,为了真实反映患者目前的血糖水平,必须按照上述提到的操作误区,采用正确的方式按照步骤一步步来。另外,专业医生的指导意见也很重要,对患者病情的控制意义重大。
重在科普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