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拘糖尿病(刑事案件患有糖尿病还收监吗)
安徽砀山男子拘留期间糖尿病酮酸中毒身亡,检方介入调查
安徽宿州砀山县村民周义涛因涉嫌盗窃被砀山县公安局带走审讯,44小时后死亡。砀山县人民检察院反渎职侵权局卢姓局长12月30日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目前案件还在调查取证阶段,不能简单定性,不方便透露更多信息。
医院体检报告现实,周义涛被警方带走当日“肝胆脾胰未见明显异常”,拘留第二日体检葡萄糖指数为正常人的3倍。安徽天正司法鉴定中心鉴定意见书显示脾窦淤血,膀胱充盈,可见大量淡黄色冰块及尿液,死者系高糖高渗状态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而死。
盗窃嫌疑人拘留期间死亡
死者家属黄先生告诉澎湃新闻,今年10月27日下午2时许,家住砀山县周寨镇47岁村民周义涛在县城朋友家中被砀山县公安局以涉嫌盗窃为由带走。10月29日上午10时死亡,被警察带走44小时的周义涛死亡。
砀山县公安局10月27日向砀山县人民医院提交的《砀山县公安局入所体检通知单》。 本文图片均为受访者黄先生供图
砀山县公安局10月27日向砀山县人民医院提交的《砀山县公安局入所体检通知单》显示,拟入所关押的犯罪嫌疑人孙(周)义涛到贵院进行血压、血糖、肝功能、心电图、B 超、胸片等检查,请医生签名、医院盖章后及时书面回复。
10月27日,砀山县人民医院对周义涛的检查报告单显示,肝胆脾胰未见明显异常。
10月27日16时55分,砀山县人民医院对周义涛超声检查报告书显示,周义涛“肝胆脾胰未见明显异常”。
砀山县人民医院10月28日的临床化学检验报告单显示,周义涛的葡萄糖指数为18.22mmol/L,报告单上参考值为3.86—6.11mmol/L,周义涛葡萄糖指数差不多是最高参考值的3倍。
曾告知警方嫌犯有糖尿病史
10月29日下午5时许,周义涛家属被通知,周义涛已被送至殡仪馆。家属称,周义涛在被带走前,他们曾告知警方工作人员周义涛有糖尿病史,此前还出现过一次糖尿病引发的酮酸中毒现象。不过这一说法尚未获得警方证实。
10月28日,砀山县人民医院对周义涛的化学检验报告单显示,其身体葡萄糖指数是正常值的3倍。
黄先生向澎湃新闻提供的砀山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局提供的慢性病就诊证显示,周义涛2007年持有该证以糖尿病为病种在周寨卫生院领取慢性病费用补偿记录。
砀山县人民医院急诊科10月29日关于周义涛的病史录显示,主诉称:呼吸心跳骤停约5分钟。查病史:患者约5分钟前小便失禁,突然面色发黄,被人发现后送往我院途中,患者面色逐渐变紫。最后体检结果显示,口唇及面部青紫,四肢微凉,双瞳孔散大固定,大动脉搏动消失,听诊无呼吸心跳,两次做心电图示一直显示直线,最终被诊断为“猝死”。
盖有砀山县人民医院公章急诊科10月29日的病史录显示,送往医院抢救心电图一直呈直线。
砀山县人民医院急诊医生薛浩告诉澎湃新闻,周义涛是被警方工作人员开警车送到医院,送来时被告之周义涛已呼吸骤停5分钟。心跳骤停抢救32分钟后仍无心跳,心电图一直呈现直线状态。
检察院介入调查
周义涛家属对澎湃新闻称,已于11月2日向砀山县检察院提交控告书,要求追究涉案人员刑事责任,砀山县检察院渎职局于11月5日正式向家属询问情况,11月7日通知家属,尸检由安徽天正司法鉴定中心执行。
安徽天正司法鉴定中心受安徽省砀山县人民检察院委托,于11月7日至12月4日进行鉴定。死者家属向澎湃新闻提供的安徽天正司法鉴定中心法医病理司法鉴定意见书中显示,周义涛系高糖高渗状态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而死。
12月30日,安徽省砀山县人民检察院反渎职侵权局卢姓局长告诉澎湃新闻,目前案件还在调查取证阶段,不能马上定性,不方便透露更多信息。
12月30日,澎湃新闻多次在办公时间致电砀山县公安局政工室,工作人员均表示正在开会不方便接受采访。
“上市公司”自称“百年药企”,兜售“降糖神药”,北京警方刑拘24人
一家自称能根治糖尿病的药企,自称是上市公司、百年药企,他们专售特效降糖神药,这药到底有作用吗?记者打电话前去一探究竟。
接通电话的是“深圳松茂堂”销售人员,他们自称是按祖传秘方研制生产的治疗糖尿病特效药“葛洪唐安双瓜糖肽粉”。宣称该药可根治二型糖尿病,一个疗程四个月,费用4800元,还说可以有专人指导患者用药。
刘大爷今年68岁,受高血糖困扰多年,在网上看到这款产品能根治糖尿病后,满怀期待的刘大爷通过电话订购了3盒,支付费用1398元,销售人员告诉刘大爷,吃了他们的产品,其他药品都可以停了。
半个月时间,刘大爷血糖指到了9毫摩尔每升,这是他四年来最高值了,属于糖耐量异常,很容易再次引发糖尿病和其他并发症,甚至有生命危险。
刘大爷报了警才发现,被骗的还不止他一个人。
接报案后,北京市公安局机动侦查总队会同法制、刑侦、网安总队及丰台分局成立专案组,全面开展工作。案组通过梳理110警情回访事主,查询犯罪团伙的资金流向,初步查明了以徐某某、王某为首的生产销售假药团伙。
这一团伙在互联网平台投放广告、发布网文吸引客户。文章以“神奇降糖秘方,糖友必看,从根消除高血糖”等内容博人眼球,并以科普文章的形式引出百年药企“深圳松茂堂”并宣传其祖传的“化糖秘方”。通过虚假宣传、推介,谎称“葛洪唐安双瓜糖肽粉”为药品,可根治糖尿病。
在掌握了犯罪团伙组织分工及作案特点后,专案组于5月21日开展统一收网行动。
行动中,警方共抓获涉案人员24名,现场起获“葛洪唐安双瓜糖肽粉”等涉案产品1300余盒,虚假宣传材料千余份。经过深入调查,胡某某是“深圳松茂堂”的法人,其生产销售的“葛洪唐安双瓜糖肽粉”包装上注明产品类别为固体饮料,属于食品类。经专业部门检验鉴定,“葛洪唐安双瓜糖肽粉”不含任何降糖成分。
深圳松茂堂”法人胡某某与徐某某、王某勾结,签订销售协议。2020年10月以来,徐某某、王某在河北等地租赁办公地点,雇佣话务员经过专门“话术”培训,每天回拨点击网文和拨打热线的事主电话,骗取事主信任并进行推销。他们以每盒40至50元的价格从胡某某处进货,后以每盒598元的价格通过快递的形式对外销售,从中牟利,警方初步核实涉案金额170余万元。
目前,徐某某、王某、胡某某等24人被公安机关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工作中。
记者:李越 摄像:梁炜
来源:法治进行时
利用精神残疾女孩做低俗直播,三名主播被刑拘!
湖南长沙的解放西路以酒吧一条街而闻名,大约两年前,23岁的精神残疾女孩小辉开始游荡于此。因外形特别,她被各路短视频网红主播看中,带着做直播。她被称为“海公主”,和一名男性主播“十二少”上演“浪漫爱情”。
小辉住院期间的照片
然而,残酷的现实却是,有网友发现,“海公主”曾被剃去头顶的碎发,在冬日夜晚的街头被人摘去帽子打趣。更有多次直播中,她和不同的男性主播亲吻,甚至被摸隐私部位。今年12月9日,患糖尿病的她对着镜头喝下五瓶酸奶,后被送进ICU。
22日,当地@天心发布 通报:
针对近日网传“精神残疾女孩被主播利用做低俗直播”情况,天心公安分局迅速开展调查。
经查,网络主播胡某振(男,26岁,山东淄博人)、邢某壮(男,27岁,山西临汾人)、靳某彭(男,32岁,河南平顶山人)在明知阳某辉(女,23岁)身患疾病的情况下,在岳麓区莲花镇等地出租房屋中,以打赏分成为条件,安排其在虎牙直播平台网络直播中喝啤酒、亲吻、过量食用含糖饮料等,制造低俗直播效果,吸引网民观看打赏,违背公序良俗,妨害社会管理秩序,损害他人身体健康。
12月22日,胡某振、邢某壮、靳某彭被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同时,经核实,涉事主播虎牙直播平台账号“户外王子东”已被封禁10年,抖音平台账号“小猪佩奇”“小猪户外”已被永久封禁。
同日,虎牙平台也发布公告,4名主播直播间被永久封禁。
公告
虎牙平台近期关注到,有警情通报与澎湃新闻报道:主播靳某鹏(网名:时代-张大千)、王某(网名:户外-王子东)、邢某壮(网名:户外一山)、胡某振(网名:锦绣小猪)存在严重不当的直播行为。经平台核实,该四位主播在虎牙的直播间(房间号:10163825、11353201、23165211、22315494)因直播违规,已于5月11日、7月9日、9月18日、11月10日被虎牙平台永久封禁。
经平台核实,警情通报与媒体报道中涉及的2021年12月有辱他人形象、危害他人身心健康的直播内容未发生在虎牙直播平台。同时,我们对通报中指出的可能有其他不当行为的相关主播立刻进行了排查与封禁,并与公安机关取得联系,提供相关名单,配合公安机关进行全网涉事人员排查。
对于相关直播内容,虎牙平台定会严厉打击。如果“被封主播 ”借助他人直播间进行直播,一旦发现,平台也将立刻封禁对应的直播间。
谁在利用?谁在纵容?
小辉的残疾证 本文图片均为受访者提供
小辉母亲介绍,小辉11岁被确诊为精神分裂症,后被鉴定为二级精神残疾。她时常离家出走,家里无力照看(父亲年迈,母亲外出打工养家,另一孩子也有精神疾病),这也是小辉流落长沙未能被家人及时找回的原因。这样的遭遇,让人同情。
找上她的主播早就看出了小辉“不正常”,但他们不是伸出援助之手,或者联系相关部门帮助小辉回家,而是看到了“商机”,将其带走“接安排”,这明显是一种出于流量目的的消费和利用。而诸如与男性主播拥抱、接吻,甚至被主播触摸隐私部位,更涉嫌违法犯罪了。
2020年12月,小辉遭剃发后在深夜被直播掀帽子取乐。
就直播传播规律以及小辉的情况来看,她之所以被“相中”,说白了就是主播们精准拿捏了部分直播受众的猎奇心理。主播们的亲密行为,是建立在小辉无法选择、无法拒绝基础上的一种“霸凌”。一些人热衷看这种直播和打赏,助长了主播利用残疾人、消费残疾人的气焰。
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说,平台都不应该为这类肆无忌惮的“病态”流量提供空间。它是纵容主播对精神残疾患者的直接伤害——对人的尊严和身体权利,也是在进一步激发网络直播空间的人性阴暗面,加剧将低俗当卖点的不正之风。
一位精神残疾患者在直播间被主播任意摆布,当成吸引流量和眼球的道具,甚至闹出生命危险,这已然突破了社会公序良俗的底线。在这个问题上,公众再怎么敏感也不为过。平台和主播必须拿出捍卫底线的行动,明确“恶搞”与创作的边界,划清伤害与“玩笑”的界限,维持直播间正气,引领正向价值观。
小辉住院后,曾与她一同直播的主播们借助他人账号,仍活跃在平台之上。且除了和小辉,涉事多名主播的日常直播也大多被指低俗。对此,应该来一次系统梳理和界定,给那些剑走偏锋的“病态”流量、屡教不改的主播们敲响警钟。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澎湃新闻』 ● 往期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