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男士(糖尿病男士感染hpv)

药师方健 0
文章目录:

中年男子查出糖尿病,通过4个方法有效降低血糖,1年后医生让停药

在临床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糖尿病患者,即使血糖已经很高了,但还是抗拒使用降糖药治疗。问其原因,都说一旦用了降糖药,就必须终身使用停不了,就好像染上了毒瘾一样。有这种想法的人不在少数,但笔者可以肯定地告诉大家,这也是糖尿病患者的认知误区之一。一旦确诊为糖尿病,的确需要终身治疗,但并不代表需要终身用药。上周,内分泌科门诊就有一名糖尿病患者在医生的建议下停用了降糖药。

这名患者林某,今年47岁,1年前体检时被查出患了2型糖尿病,当时血糖高达23mmol/L。看到这样的结果,就连医生也吓坏了,幸亏发现及时,不然什么时候发生意外都说不定。林某在医生的指导下,在这1年里开始了包括服用降糖药物在内的降糖治疗。就在上周,在连续多次复查血糖都达标的情况下,医生建议林某把降糖药停了。林某是如何做到的呢?

这4个方法降血糖,不亚于降糖药的功效

1. 控制饮食

由于日常从事体力工作的缘故,林某在发现糖尿病之前饭量相当大,几乎每顿都要吃三两饭,而且特别喜欢喝粥。医生告诉他,首先要在饮食方面做出改变,例如食物宜粗不宜细,饮食宜少不宜多。具体来说首先是多吃粗粮少吃细粮,就是以荞麦、玉米、红薯和芋头等粗粮来代替米饭、面包等细粮,而米粥由于经过熬制更容易被吸收,所以餐后血糖也会上升过快,糖尿病患者应避免食用。同时在饮食量上也要控制,可以升高血糖的主食如米饭,最好不要超过二两,而可以多吃蔬菜来增加饱腹感。

2. 增加运动量

林某工作之余特地坚持每天锻炼,通过持续运动,可以使全身肌肉组织动员起来,哪怕只是轻运动的散步,都能够在消耗热量的同时,增强肌肉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可以达到降低血糖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增加运动还可以控制体重,提高身体里分泌的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有研究显示,肥胖者降低5%的体重,可以降低70%的糖尿病发病率,所以控制体重也是有效降低血糖的方法之一。

3. 增加维生素的摄入

林某以前很少吃蔬菜水果,生病后开始注意多吃新鲜蔬果了。通过改善饮食,可以增加维生素摄入,其中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C,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能够防止血管硬化,动脉斑块形成,从而可以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什么食物维生素含量丰富?其实就是蔬菜水果类食物,适当增加蔬菜的摄入,在血糖控制良好的情况下再有限度地添加水果,可以增加维生素摄入。

4. 多喝水

平常应多喝水,这里说的水是指白开水或者纯净水,而不是饮料或者酒精。多喝水可以增加血容量,稀释血液中糖分,同时多喝水多排尿也可以使糖分从尿中多排出,从而可以降低血糖,所以每天最好摄入1.5-2L水,但这个方法不适合肝肾功能不全或者有心功能不全的糖尿病患者。

最后,我想说,如果你也是一名糖尿病患者,如果你也不想吃药,可以坚持按照上面的方法去做,或许能够收获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喜,如果你没有糖尿病,也可以通过改善生活方式预防糖尿病,保持健康。

参考文献:

[1]《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

#科普有料##南方健康#

辟谣:糖尿病不应该忌口和常年吃药,对身体不好

很多慢性病人不愿意长期吃药,担心西药有副作用;也有不少糖尿病人不愿意忌口,认为身体需要多种营养,包括甜食,忌口对身体不好

真相是什么呢?

我们先不讲乏味的道理,用事实说话,先看几个病例:

糖尿病20年不听劝,肺脏快被细菌吃光了

这是一位50岁男子,咳嗽发热一天,医生听诊他的肺脏乱七八糟,开了胸部CT检查:

CT片显示,他的肺脏烂出好多大小不等的空洞(红箭头),尤其是左肺,几乎没有正常肺泡组织了,支气管也牵拉扩张、扭曲,还有多发的树芽征(蓝箭头),这是典型的活动性肺结核。

他才咳嗽发热一天,肺脏病变怎么这么严重了?

从化验单里我们找到了答案,原来他是个糖尿病人,20年了,经常有多饮、多食、多尿症状,却担心药物副作用,不肯按时服用降糖药,他觉得少吃点药可以减轻西药的副作用,结果导致血糖忽高忽低,身体小毛病不断,最近三年症状加重,开始注射胰岛素,仍然没有定期检测血糖,也经常故意忘记打针。

肺脏是含有丰富血液的器官,长期的高血糖,让两片肺叶像蘸了糖一样,37℃的气道处于高糖环境下,就像夏天切开的西瓜或者甜粥,很容易招惹细菌和病毒。

于是一批结核杆菌闻着气味飘过来,在安家落户,生根发芽,形成了很多空洞、结节、纤维灶。

他慢性咳嗽好几年了,有时痰里还带脓血,一拖再拖,结核杆菌在这里繁衍了一个王国,肺脏就烂掉了……

到这个程度,肺功能的破坏已经不可逆转了,寿命也会受到影响,甚至会继续进展。

糖尿病人为何要控制好血糖?

我国糖尿病人非常多,据调查,多达1.139亿中国成年人患有糖尿病,4.934亿人处于糖尿病前期,糖尿病人如果不能控制好血糖,可以发生多种合并症,其医疗支出是非糖尿病的2.3倍(其中50%的费用是用于控制糖尿病并发症),而肺炎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在糖尿病人中因为肺炎住院者占26%,在糖尿病晚期的直接死亡原因中,肺炎占8%,需要重视。

其实不止是结核杆菌会盯上糖尿病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支原体、肺炎克雷伯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病毒和腺病毒也常常会引起糖尿病人的肺炎,血糖控制不良,气道免疫功能减弱,军团菌、奴卡菌、放线菌、曲霉、毛霉的感染机会也显著升高。

下图是一位55岁男士,糖尿病数年,未规范治疗,发热1天,第一次CT只看到小斑片影(红色箭头),提示少量肺炎:

结果仅仅4天后,炎症范围迅速扩大,发生了脓毒性肺栓塞,血液培养找到肺炎克雷伯菌。

糖尿病人容易发生肺炎的机制是什么?

1.高糖环境下,人类肺泡巨噬细胞(肺部免疫细胞)对病菌的识别及黏附能力降低杀菌能力下降,肺局部防御功能下降;

2.糖尿病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明显增加,使胶原蛋白降解减少,在肺泡外聚集,导致肺组织弹性减退,顺应性降低,还会导致各种炎性因子(如白细胞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α)分泌和释放增加,损伤肺血管内皮,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肺通气及弥散功能受到影响,病原微生物容易在肺内聚集;

3.糖尿病人呼吸道黏液纤毛清除功能减弱,并引起支气管痉挛,使呼吸道分泌物潴留,病原微生物容易在局部驻留繁殖。

本病例来自网络

上图是一位中年男子,有多年糖尿病,尿糖( ),因为头疼、咳嗽、发热4天,CT发现右侧大面积肺炎,最终确诊为军团菌肺炎。

军团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尤其是空调冷却塔、温泉洗浴、潮湿土壤等处,在欧美地区占获得性肺炎的前三位,免疫力低下的人(比如糖尿病)更容易发病,并且往往进展很快。不过这个有敏感的抗生素,及时诊断可以治愈,但大约一半病人进展快,需要转重症监护室,病死率不算低。

糖尿病合并肺炎该怎样处理?

1.对于轻症肺炎病人,通常建议尽早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无需行病原学检测;

2.中重度肺炎患者需根据临床特征选择病原学检测方法,同时行经验性治疗。48~72 h后对初始抗感染治疗反应及病原学检查结果进行评估。当病情无改善、病原学检查阳性时,应仔细评估阳性结果的临床意义、是否有并发症及其他部位感染,必要时调整抗菌药物治疗方案;病情无改善且病原学检查阴性时,需要进一步完善病原学检查及排查非感染性疾病。

这部分内容大家粗略了解就好,当遭遇不明原因肺炎时,最重要的是配合医生,服从专业安排!病原学检测和经验性治疗同样重要,医生会整体考虑!细心的读者可能注意到最近今天全美洋葱中毒事件,沙门氏菌爆发,类似事件能找到病原体就能找到治疗办法。

提醒一个细节:糖尿病合并肺炎病人在住院期间的血糖管理尤为重要。如果住院期间血糖水平持续且明显高于7.8 mmol/L,为高血糖状态,提示患者需要接受或调整降糖治疗。

糖尿病人怎样预防肺部感染?

1.规律服用降糖药,定期检测血糖;

2.控制饮食,适当锻炼;

3.听从医生指导,科学注射肺炎疫苗;

4.保持皮肤清洁,加强口鼻卫生。

口鼻、皮肤皱褶等处经常会有一些病原菌定植,保持卫生可以减少感染机会;对住院病人做好卫生清洁也可以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

我是影像科豪大夫,分享小病例,传递正能量,欢迎关注!

参考文章:

糖尿病合并肺炎诊治路径中国专家共识,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20,43(8):639-647

#糖尿病的真相##全美洋葱中毒波及43州#

超22万男士遗传学研究表明,糖尿病可致阳痿

近年来多项观察性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与勃起功能障碍(俗称阳痿)有关。

12月20日,美国人类遗传学杂志在线发表的一项大规模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提示,2型糖尿病可能是勃起功能障碍的病因之一,胰岛素抵抗是潜在的致病机制。

通过孟德尔随机分析,研究者发现,有2型糖尿病基因倾向的人勃起功能障碍风险增加,这种风险主要与胰岛素抵抗有关。

这意味着,通过改善生活方式降低糖尿病风险的措施,也可能有预防勃起功能障碍的效果。未来的研究可探讨哪些降糖药物可用来治疗勃起功能障碍。

研究人员发现,第6号染色体的一个区域与勃起功能障碍形成有关,而这个区域与下丘脑功能失调有关。这个关联基因位点位于MCHR2SIM1两个基因之间的6q16.3,其中rs57989773是主要的变异。进一步分析显示,rs57989773与勃起功能障碍有关,每个C等位基因对应的勃起功能障碍风险增加20%。另外,rs57989773还与晕厥、体位性低血压、尿失禁、血压、肥胖、男性性行为有关。

除了2型糖尿病,该研究还显示,收缩压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可能也是勃起功能障碍的病因。然而,吸烟与饮酒与勃起功能障碍无关。

该研究覆盖英国生物样本库队列、EGCUT队列、PHB队列中的共22万余例男士,其中6000多人存在勃起功能障碍。

来源:Jonas Bovijn, et al. GWAS Identifies Risk Locus for Erectile Dysfunction and Implicates Hypothalamic Neurobiology and Diabetes in Etiology. Am J Hum Genet. Published online December 20, 2018. DOI:10.1016/j.ajhg.2018.11.004

欢迎购买《中国循环杂志》指南增刊和《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2018》!

《中国循环杂志》指南专刊,邀请来自国内各相关领域的资深专家,对过去一年近 30 个重要指南进行了详尽解读,愿能为广大心血管医生带来新知识、新理念、新思维。

长按图片,显示识别二维码,或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购买流程:

欢迎关注“阜外说心脏”微信公众号

“阜外说心脏”—患者教育大讲堂由全球最大的心血管疾病诊治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推出,采用网络直播的方式,向广大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科学、规范、靠谱的心血管疾病自我管理知识。

每天一个微视频,助您心血管健康。

关于非法网站冒用我刊名义进行征稿的特别提醒

近期我们发现一些网站冒用“中国循环杂志”名义征稿,并承诺“职称论文权威快速发表”。

我刊郑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国循环杂志》投稿,一定要登录中国循环杂志官方网站:

http://www.chinacirculation.org

进入“作者投稿”,在“作者投稿管理平台”中投稿。

本刊联系电话:010-68331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