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差别(糖尿病对比)

央视新闻 0
文章目录:

央小新小百科|糖尿病的1型、2型和并发症

据统计

2021年,全世界约有5.37亿成年人患有糖尿病

其中大约90%为2型糖尿病

你知道糖尿病1型和2型之间的区别吗?

糖尿病容易引起哪些不良后果与并发症?

《央小新小百科》下集

带你一探究竟!

戳视频↓

这些问题的答案

你get了吗?↓↓↓

胰岛素抵抗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1型糖尿病患者需要终身依靠的“外援”是什么?

糖尿病复杂多样的并发症有哪些?

据统计

2021年,全球糖尿病导致大约670万成年人死亡

平均每5秒钟

就有1人死于糖尿病

糖尿病已成为仅次于癌症的

第二大“健康杀手”

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

要早早提上我们的健康日程

远离“甜蜜负担”

共同面对这场全人类的

抗“糖”挑战!

监制丨唐怡

制片人丨毕磊

策划丨何芊漪

编导丨陈毅

脚本|周佳艺

分镜设计丨周佳艺 朱灵萌

动画合成|郑瑞

统筹|刘莹 戴广宇 武贺

顾问|武曦蔼

糖尿病和高血糖有什么区别?有这3大区别

一提到高血糖人们就会想到糖尿病,其实高血糖并不等于糖尿病,糖尿病是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两者有很大的区别。

糖尿病和高血糖有什么区别

区别一、定义不同

血液里面的葡萄糖浓度被称为血糖,正常情况下血糖会不停的变化,尤其是吃完饭后血糖会升高而且胰腺分泌大量的胰岛素,促进了身体对葡萄糖的吸收,葡萄糖会作为热量而被消耗。做完饭1个小时后血糖会慢慢的下降,一般吃完饭两个小时左右就能让血糖恢复到正常。但是摄入太多糖分时,一些葡萄糖就不能被消耗,从而在血液里面存留,太多的葡萄糖必须有大量的胰岛素来促进吸收,这样会让胰腺处于疲劳状态,进而引起胰脏功能衰退,不能正常的分泌出胰岛素,升高了血糖。糖尿病主要是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患者的内分泌系统发生紊乱,从而让糖代谢功能失调。

区别二、病因

引起高血糖的主要因素有:不合理的饮食结构、活动量太少,身体过度肥胖,吃了太多甜食,有一型或者二型糖尿病家族遗传史,患有急慢性肝炎,尿毒症加抗肝硬化以及肾小球硬化等。引起糖尿病的主要因素有遗传、不良的生活方式、身体过度肥胖、年龄以及精神上受到刺激或者肠道菌群发生失衡等,一般发生在中老年人身上。

区别三、危害

长时间处于高血糖状态,血液会变得粘稠而且容易凝固,这样会让红细胞失去一定的柔韧性而变得越来越硬,有多个红细胞重叠粘在一起时,会堵塞细小血管,从而形成了血栓,增加了患上心脑血管疾病的几率。糖尿病给身体带来的危害是比较凶险的,要是没有得到控制的话,会让并发症遍及全身重要器官,比如肾脏、大血管、微血管、眼睛和心脏等,甚至会危及到生命。

温馨提示

不管是糖尿病还是高血糖,患者必须要控制总热量的摄入,合理的搭配饮食结构,采取少量多餐原则,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养成定时拉大便的好习惯,戒掉烟酒。患者要定期去医院监测血糖,主要监测餐后两个小时和空腹时的血糖,每三个月需要做一次糖化血红蛋白,必须严格按照医生嘱咐用药,同时防备好低血糖。

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有什么区别?糖尿病人吃水果要注意什么……权威解答来啦!

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有什么区别?患者要注意什么?

1型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并破坏了自身的胰岛细胞,导致胰岛素功能异常引发的疾病,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

2型糖尿病是最常见的糖尿病类型,是由于多种不良因素引起身体无法有效利用胰岛素,而导致疾病。通常发生在成年期,尤其是中老年人群。

1型糖尿病患者必须依赖胰岛素,2型糖尿病主要通过生活方式改变、药物和胰岛素来治疗。

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应该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规律的胰岛素注射,定期监测血糖和酮体水平,防止酮症酸中毒的发生,保持血糖在合适范围。饮食上,注意补充水分,合理安排饮食,避免血糖大幅波动,同时保持规律适度运动。

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要坚持按医嘱服用降糖药物/注射胰岛素,定期复查血糖,调整药物剂量,同时避免低血糖。饮食上控制总热量摄入,补充水分,保证充足的睡眠,坚持有氧运动,控制体重。同时要定期检查眼底、肾功能、神经系统和心血管健康,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

糖尿病患者吃水果有哪些注意事项?

两餐之间适量进食水果,以低升糖指数(简称GI)水果为宜。

即使是低糖水果,糖尿病患者也需要注意食用的量。

夏季可以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有助于控制血糖。

适度运动,但避开高温时段。

文字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布会

编辑:陈秀超 王成凤

来源: 健康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