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退役糖尿病(退伍军人有糖尿病补贴吗)

新京报 0
文章目录:

结束8年电竞生涯!uzi宣布退役:去年查出二型糖尿病,身体不允许我再继续战斗

新京报讯 高人气电竞选手uzi今日通过个人社交媒体宣布退役,结束长达8年之久的电竞生涯。以下是其发表在社交媒体的退役声明:

大家好我是uzi,很遗憾的告诉大伙,自豪决定退役了。

因为常年的压力大、肥胖、饮食不规律、熬夜等原因,我在去年体检的时候查出二型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指数已经到了11%,正常应该是小于等于6.5%。这半年我有慢慢的改变作息、控制饮食、减肥、运动和吃药,可是情况没有得到改变,并且因为吃药我的精神状态没有以前那么好了,医生也说如果再继续严重下去,并发症很快就会出现,加上我原本手伤就比较严重,我的身体条件不允许我再继续战斗下去了。

感谢我的粉丝们这些年对我不离不弃的支持和陪伴,谢谢你们一直都在默默地为我加油,鼓励我,成为我这些年最坚强的后盾,真的很感谢你们。

感谢我的家人和婷婷这些年对我的支持理解还有照顾,谢谢你们对我的包容和付出。

最后感谢RNG电子竞技俱乐部,谢谢你们对我的照顾和帮助,很幸运我能成为RNG的一员。虽然我已退役,但我依然是RNG的一分子,会在未来的日子里和RNG一起走下去。

到这里就结束了,谢谢所有人。

2012-2020,再见了我的青春。

编辑 韩双明 校对 李立军

著名电竞选手uzi宣布退役:查出糖尿病,身体已不允许比赛

3日中午,中国著名电竞选手uzi(简自豪)在个人社交媒体宣布退役。uzi表示,自己的身体状况已经不允许自己继续比赛。

uzi1997年3月29日出生于湖北省宜昌市,2012年接触英雄联盟,并迅速成为职业选手。2013年便第一次打进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并取得亚军。

随后他在2018年获得MSI季中赛世界冠军荣誉——16岁出道,21岁拿到世界冠军,这样的成绩让他一举成为了国内乃至世界上最有名气的英雄联盟职业选手之一。

而在2018年的雅加达亚运会,uzi代表中国电竞出战,和队友一起在决赛击败韩国,拿下宝贵的雅加达亚运金牌。

在决赛前,uzi的一封亲笔信《Uzi:让我告诉你电竞和游戏的区别,伤病是顶级运动员的标签》刷屏了社交网络。

“每个零点几秒,我都要点四次鼠标,这可能就是电子竞技和游戏的区别。一场三四十分钟的比赛,有多少个零点几秒?”

“当然,这样的习惯也导致我的身体现在有些吃不消了,手指、后背、肩膀都落下了一身伤病。成为职业选手以来,我每天的生活就是打电竞,没有工作日、也没有假期,久坐加上肌肉始终维持在高度紧张的状态导致我落下了这样的毛病。2015年的时候,情况开始恶化,我的身体好像在主动提醒我:“你该休息了。”

“现在每次训练赛、比赛结束,我都会接受队医至少半个小时的治疗。但我不会改掉我的操作习惯,还是会坚持我所坚持的,因为正是这些‘伤病’成就了我的荣誉。”

“我也相信,世界上所有体育项目的顶级运动员都是一身伤病,都是在历经普通人无法忍受的痛苦才能站上巅峰的。这是电子竞技选手需要承担的代价。”

“是电子竞技教我如何从一个小孩到一个成年人,教我除了技术之外,怎样与人沟通,怎样处理自己的脾气,怎样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在文中,简自豪提到了一个职业电竞选手经历的身体折磨——手指、后背、肩膀都落下了毛病,他的手臂就像时刻有个“烙铁”……

但参加亚运,让简自豪感受到前所未有的使命感的是——“从头到脚换上中国代表团的统一服装,胸口印有五星红旗,后背上是大写的‘China’……”

此后,uzi还签约了耐克,成功为中国电竞“出圈”。

uzi个人声明:

“大家好我是uzi,很遗憾的告诉大伙,自豪决定退役了。”

“因为常年的压力大、肥胖、饮食不规律、熬夜等原因,我在去年体检的时候查出二型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指数已经到了11%,正常应该是小于等于6.5%。”

“这半年我有慢慢的改变作息,控制饮食、减肥、运动和吃药,可是情况没有得到改变,并且因为吃药我的精神状态没有以前那么好了,医生也说如果再继续严重下去,并发症很快就会出现,加上我原本手伤就比较严重,我的身体条件不允许我再继续战斗下去了。”

“感谢我的粉丝们这些年对我不离不弃的支持和陪伴,谢谢你们一直都在默默地为我加油,鼓励我,成为我这些年最坚强的后盾,真的很感谢你们。”

“感谢我的家人和婷婷这些年对我的支持理解还有照顾,谢谢你们对我的包容和付出。”

“最后感谢@RNG电子竞技俱乐部 ,谢谢你们对我的照顾和帮助,很幸运我能成为rng的一员。虽然我已退役,但我依然是rng的一份子,会在未来的日子里和rng一起走下去。”

“到这里就结束了,谢谢所有人。”

23岁电竞选手患糖尿病退役

本报记者 楚 燕 通讯员 黄德玲

6月3日,我国著名电竞选手UZI宣布退役。23岁的他表示,自己患有2型糖尿病,身体状况不允许再继续比赛。消息一出,糖尿病年轻化趋势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昨日,记者采访了厦门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糖尿病科主任李学军教授,他表示,2型糖尿病也叫成人发病型糖尿病,多在35岁-40岁之后发病,但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越来越多年轻人早早患上糖尿病。

警惕这些高危因素

2型糖尿病占糖尿病患者90%以上,与1型糖尿病一样,有较明显的家族史。肥胖、高热量饮食、运动不足及增龄是发病最主要的因素,高血压、血脂异常等也会增加患病风险。

李学军介绍,具备以下因素之一,即为糖尿病高危人群:超重与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家族史;妊娠糖尿病史;巨大儿(出生体重≥4Kg)生育史;6.1 mmol/L≤空腹血糖(FBG)<7.0mmol/L,或7.8mmol/L≤糖负荷2小时血糖(2hPG)<11.1mmol/L,为糖调节受损,也称糖尿病前期,属于糖尿病的极高危人群。

主要危害在于并发症

糖尿病控制不良将产生严重危害,而糖尿病主要的危害就在于并发症。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脂肪、蛋白质代谢异常,长期高血糖可引起多种器官,尤其是眼、心、血管、肾、神经损害或器官功能不全或衰竭,导致残废或者过早死亡。糖尿病常见并发症包括卒中、心肌梗死、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等。

早期诊治很关键

早期诊治是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关键,如等并发症出现后再治疗,不仅会增加治疗成本,还会导致残疾和死亡。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出现糖尿病典型症状并符合以下任何一个条件的人,可以诊断为糖尿病:一天中任一时间血糖≥11.1mmol/L(200mg/dl);空腹血糖水平≥7.0mmol/L(126mg/dl);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水平≥11.1mmol/L(200mg/dl)。对于无糖尿病症状、仅一次血糖值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者,必须在另一天复查核实而确定诊断。

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预防50%以上的2型糖尿病。李学军提醒,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预防糖尿病:保持合理膳食、经常运动;健康人群从40岁开始每年检测1次空腹血糖,糖尿病前期人群建议每半年检测1次空腹血糖或餐后2小时血糖;及早干预糖尿病前期人群;通过饮食控制和运动,使超重肥胖者体重指数达到或接近24,或体重至少下降7%,可使糖尿病前期人群发生糖尿病的风险下降3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