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量子糖尿病(韩国量子治疗糖尿病)

人民网 0
文章目录:

一杯量子水可治糖尿病?“老年养生”如何搭上量子科技

在科幻电影中,“量子科技”往往是逆转剧情,穿越时间的神秘科技。近日,记者发现,“神奇的量子技术”突然以高价“三无瓶装水”的身份出现在老年人市场。不少商家在保健医疗领域向老年人兜售起这种“一杯下去力大无穷,一个月下来糖尿病康复80%”的水。

然而,记者调查发现:这类产品以“量子科技”作为宣传噱头,声称具有保健和医疗作用,但在实际效果、安全质量、政策法规等方面存在重重问题。这些骗术就是套上一个科学理念来骗人。量子技术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量子通信、量子计算机和量子精密探测,暂时还没有与日用品扯上关系。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苏小真

“量子水”不止一家

彼此宣称对方为“骗术”

近日,有市民被推介来自白云区某电子科技公司的“量子科技”,并被其宣传的强大作用吸引。该市民亲属告诉记者,“当时家人听完就信了,向这个电子科技公司买了一箱‘三无’瓶装‘量子’水和‘量子’汗蒸房服务,花费逾千元。”令市民疑惑的是,被冠上“量子科技”之名的产品竟然是一堆透明的没有任何商品标签的塑料瓶装水。

记者从网络平台搜索发现,销售量子系列产品的不在少数。量子水、量子袜层出不穷,几乎每一款都宣称具有医疗上的神奇效果。不少“量子”产品通过中医馆向消费者推荐而得到客源。

不少商家推出“量子医学”概念,声称能对人体的健康具有巨大作用,但所提及的技术原理不尽相同,并互相宣称同行均是“骗术”。记者通过企业查询平台了解到,这些企业均未备案相关的专利号。

永越科技的赖先生透露,所谓的量子器材其实是通过一个“箱子”似的能量加载器,“通过一个底部的转换器将一些能量加载到箱内的器材中”,同时能改变分子结构的排列顺序。赖先生说:“市面上70%~80%的产品都是通过购买我们的设备来制作的。”但记者发现,这些硬件并无专利号,亦无任何商品生产批号。

“很多人夸大说法,其实是胡说八道,所谓的‘量子技术’只是促进气血循环,就像热敷、冰敷。”同样生产“量子”设备的顺馨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顾先生则告诉记者,所谓量子技术,并没有那么复杂,更不可能治病。

记者为此进行走访调查,发现这些“量子”产品存在多个疑点——

疑点1:治疗作用天马行空 没有商品生产许可证

记者以经家人推荐后希望购买“量子水”为由来到一电子科技公司。在推荐“量子水”时,工作人员吴先生说,“量子水是功能水,兼具保健和治疗作用,需要配合汗蒸的量子房使用,量子房使用13次为1980元,量子水以每瓶10元左右的成本价出售。”

吴先生说:“这瓶水只需装在裤袋中便能让人‘力大无穷’;只要把它放到饭旁,饭就很香;放到茶旁,茶很香;放烟旁边,尼古丁没了……此外,包括糖尿病、三脂高,一个月的整套流程,相关身体指标能恢复到70%~80%,三个月就能停药。”

记者发现,吴先生提及的量子房和量子水以及系列冠上“量子”之名的产品并无商品生产许可证。

疑点2:专利号无从查询 背后原理说不清

吴先生称,量子水可以“穿透人体的全身机能”,而量子房则以汗蒸的方式激活了全身的细胞。“量子水水源是鹤山,但只是普通的水。这是一种量子植入技术,可以用在水瓶,也可以用在量子房,像小瓶子里的水摇一摇就能让普通水变成量子水。”当记者质疑是否有相关专利号证明时,吴先生表示,这是台湾地区引进的技术,并展示了一张指示不明的台湾地区专利纸,但专利已经过期。

不久后,吴先生对量子水的原理又补充了酸性体质论,说量子水可以调整和激活细胞。在2018年11月,凭借“酸碱体质理论”名噪一时的理论创始人罗伯特·欧阳在法庭上承认自己是行骗。

而量子科技领军人物潘建伟亦曾向媒体表示,“量子调控技术目前的实用化产品,仅限于量子保密通信相关设备及系统,其他诸如香皂、鞋垫、茶杯等生活用品,均与量子技术毫无关系。”

据了解,所有能作用于人体,起到对人体各项生理机能指标实现改变因素的成分,都必须经过严格的毒理实验测试和临床症状测试,而且要经过最短三年的观察期,确定对人体无害或者副作用可控才能正式进入市场流通环节。

吴先生对此解释道,“我没有说我是药,只是一种矿泉水,用不着药监。”记者通过企业查询平台了解到,广州市善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经营范围虽包括营养健康咨询服务和亚健康调理,但不含医疗服务,且法律法规禁止经营的项目不得经营。而其展示的瓶装水可追溯到广东盛广莲量子科技有限公司,其经营范围显示包括氢、量子、生物技术的研发、应用推广、技术咨询以及销售,但其医疗器械商标信息仍等待实质审查。

证实:“量子”技术并未应用到生活中

中科大上海研究院专门开辟“墨子沙龙”科普微信公众号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无论是科学背景、资源投入,还是实验建设、人才培养,量子方面的研究都是一个门槛相当高的事情,因为量子系统非常脆弱,研究量子的实验以及相关技术条件也就非常严苛。

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量子调控是在单个量子的层面上进行操控的,这些物质和能量的基本单位非常小,“就拿单个原子来说,如果要在实验中控制它,需要极高的真空环境,加上昂贵的激光冷却系统降低原子的热运动,才可能对其进行操控。”

量子技术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量子通信、量子计算机和量子精密探测,暂时还没有与日用品扯上关系。“墨子沙龙”上写道:名词的堆砌毫无逻辑可言,没有科学文献的支撑,也没有任何能证明效果的实验数据。

“从疗效来说,不可能因为一瓶水就治愈糖尿病或停药。”广州市中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中医师赵志祥告诉记者,所谓的量子技术其实是给老人建立了一个虚假的理论体系来糊弄消费者。从目前的医疗水平来说,糖尿病一旦确诊,不可治愈,只可控制。

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非药品严禁宣传有治疗和预防疾病的功能和疗效,但在所谓的“量子水”产品中,很多都出现了非药品宣传疗效的情况。记者已将上述情况通过广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12331投诉举报热线反映,对方表示将对投诉情况进行了解。

量子水可治糖尿病?实际效果、安全质量存在重重问题

神奇量子水 一杯下去力大无穷?

据媒体报道,“神奇的量子技术”突然以高价“三无瓶装水”的面目出现在老年消费者市场。不少商家向老年人兜售起这种“一杯下去力大无穷,一个月下来糖尿病康复80%”的水。实际上,“量子科技”仅仅是宣传噱头,在实际效果、安全质量、政策法规等方面存在重重问题。

远红外、纳米、量子……这些名词常被保健品营销人员用于虚假营销的说辞,看似高端大气上档次,实则利用了人们对这些科学概念的不了解大行忽悠。拿量子技术来说,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量子通信、量子计算机和量子精密探测领域,暂时还没有与日用品扯上关系。面对看似科学的概念,老年人在关注健康的心理作用下,精神上稍有松懈,营销攻势就容易得逞。

据相关部门统计,我国每年营养保健品营销额超过2000亿元。又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的调查表明,70%以上的保健品存在虚假宣传、夸大功效的现象。如果不对野蛮生长的保健品营销市场进行监管,轻则抽干老年人的积蓄,重则损害他们的身体健康,加强整治虚假营销已迫在眉睫。

“量子水”等保健品的买卖纯属自愿,而且老年人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在买卖过程中,尽管保健品在宣传时会夸大其词,但一些营销公司都懂得如何规避风险。譬如,宣传人员在进行产品营销的时候,“一瓶水就治愈糖尿病或停药”之类的承诺多是口头保证和承诺,不会留下书面证据。

面对“量子水”这种假借技术外衣进行包装行骗的现象,加强对老年人的身心关怀固然重要,但长远来看,还需要尽力提高老年人的辨别能力。老年人多爱看报纸和电视,接触新媒体相对较少,因此,我们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科普,甚至可以考虑将诈骗故事改编成戏剧和影视,以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

当然,老年人的辨识能力无法在短时间内得到显著提升,所以还应该从市场监管的角度打击暴利营销和虚假宣传,有关部门要切实落实属地责任,将监管职责落到实处。消费者的子女和亲属一般会积极参与抵制骗术,相关部门可以开通举报热线,让不合格保健品无处遁形。

平台也要承担连带责任。部分营销公司不仅线下兜售产品,还多方扩展产品营销渠道,依托互联网进行销售。平台理应承担责任,让“量子水”之类的非法商家失去生存的土壤。

韩中锋 来源:中国青年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治脑梗、糖尿病、皮肤病......“量子神鞋”又出江湖,千万别信

“穿太赫兹量子鞋,改善亚健康和慢性病……”大姑在家庭群转载的一篇文章,引起了杨羽的注意。因为怕家人被这种“假概念”欺骗,一向不掺和群内事的杨羽,私下给大姑讲了半天道理,才打消了她买鞋的念头。

除了被假概念迷惑,老人还容易被擦边球式的虚假宣传所蒙蔽,最终买到名不副实的产品。有些商家抓住了老人辨别能力差的弱点,甚至还以招商为名发展下线,老人稍不注意可能就会遭受损失。

造概念

称“神鞋”能治病 量子产品皆假

对于家里的微信大群,杨羽向来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长辈们不时转来的养生文、鸡汤文,她几乎从不点开,偶尔才会回复一个点赞的表情。但前两天,大姑转发了一篇介绍“太赫兹量子鞋”的文章,言语中还表露出想给家人买鞋的意思,这引起了杨羽的注意。

太赫兹量子鞋宣传图

以“太赫兹”“量子”来命名,听起来就像是骗子产品。文章关于鞋子的介绍更是十分夸张,这双鞋不仅能“促进血液循环”,还能治疗“脑梗、糖尿病、皮肤病、肩周炎、咽喉炎、鼻炎”等十多种疾病。在杨羽看来,一般的健步鞋能促进血液循环还好理解,但治疗肩周炎、鼻炎什么的,又从何说起呢?

文章称,鞋子之所以能达到治病的效果,是因为它安装了“太赫兹芯片”,能够产生量子能量,使人体细胞每秒发生上亿次的振动,剥离垃圾和毒垢。为了证明这些说法的谬误,杨羽特意查了科普文章。关于太赫兹,中科院院士姚建铨曾公开辟过谣,称太赫兹技术一般应用于检测、雷达和通讯方面,说它能治病“完全是胡闹”。关于量子的辟谣文章就更多了,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范桁表示,量子是一种特性,并不是一种成分,只有在非常极端的科研环境下才能观测到量子效应。目前量子科技尚未走进日常生活,所有打着“量子”旗号进行营销的日常生活产品都属于虚假宣传。

但即使把辟谣文章发给了大姑,她依然对量子鞋的功效半信半疑。后来,杨羽终于找到一篇海淀法院的判决报道,其中提到,有不法商家虚构“太赫兹能量鞋”能够治疗各种疾病的事实,高价售卖产品,诈骗金额近5万元。商家所卖上千元一双的“治病神鞋”,其实只是售价60元的普通鞋。看到量子鞋的宣传被定性为诈骗,杨羽的大姑这才恍然大悟,打消了买鞋的念头。

法院已有公开判决,太赫兹能量鞋能治病实为诈骗

扯虎皮

蹭大医院名头 实则毫无关系

除了被假概念迷惑,老人还容易被擦边球式的虚假宣传所蒙蔽,最终买到名不副实的产品。小段前两天回家看望妈妈,临走时,妈妈特意嘱咐小段带上几瓶“协和医院生产”的维e乳。一问才知,妈妈之前看到小区团购群有卖维e乳的广告,卖家称是北京协和医院生产的。因为觉得协和医院的名气大,妈妈一口气买了十瓶。

小段印象中曾看过“协和医院从未生产过维e乳”的辟谣文章,觉得事情有些不对劲。一查才发现,辟谣声明已经追溯到了2019年。当时,市面上出现了不少打着协和医院旗号的维e乳产品,协和医院为此特意发了声明,表示医院从未生产过维e乳产品,只有硅e乳,并且产品名不是“协和”,而是“精心”。

小段看了看妈妈所买的维e乳产品,瓶身上的品牌名字也并非协和,而是“八韵草”。产品能跟“协和”二字产生联系的,是瓶身底部的研制厂家“北京协和生物医药化妆品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在网上一查,有不少“八韵草维e乳”的宣传文章称,该公司是隶属于北京协和医学院的下级企业单位,产品也是公司与北京协和医学院共同研发的。

在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官网上,小段找到了“院校所属高新技术企业”信息。其中的企业包括北京协和药厂、北京协和制药二厂、天津市协和医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等,但并未找到北京协和生物医药化妆品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的名字。

北京协和医学院的院校所属高新技术企业中,没有北京协和医药的名字

多方搜索之下,小段终于找到了八韵草产品的官方销售公众号。拨打其中的客服电话之后,小段原本是想让客服在言语中“自露马脚”,但客服人员的回应却让小段有些惊讶。客服表示,八韵草维e乳的生产厂家确实是北京协和生物医药化妆品公司,但公司只是名字里有“协和”二字,跟协和医院以及协和医学院都没有关系。

“那市面上有微商打着协和医院的名字卖你们的产品,你们也不管吗?”面对小段的质疑,客服表示,这种个人的宣传行为公司也无法管理,只能由消费者自行判断。

设骗局

声称免费加盟一问还要花钱

记者调查发现,“量子鞋”和“维e乳”的卖家在宣传时造概念蹭名头,不仅仅是为了卖货。有的商家还会把这些产品包装成一种赚钱的新手段,把买家忽悠成下线继续扩大宣传,甚至让人花大价钱“批量拿货”。

“近来火爆朋友圈的量子鞋好做吗?今天我们抛开它的功效,单从赚钱的模式来分析一下……”在一篇宣传文章中,卖家自称量子鞋的“新零售团长”,面向全国“火热招商”。团长强调,成为品牌代理后可以售卖商城里的所有产品,无需加盟费,不用投资就可以开启创业模式。

事实真的如文章所说,不用投资就能卖货赚钱?记者添加了这名团长的微信,询问成为代理的方式。这才知道,加盟其实并非免费,必须要首先购买一双鞋才可以。团长还“贴心”地建议,不用买商城里最贵的300多元的鞋,买便宜的一样算作加盟。“加盟之后,我会发给你一个二维码,其他人扫你这个二维码买鞋,就算是你卖出去的,每双鞋提成百分之20。”

“如果我成为了代理,要怎么去给别人宣传呢?”这时,团长又发来了一长串量子鞋的介绍,称“转发即可”。记者看到,宣传语里又是各种伪科学理论,比如 “量子微粒子进入细胞高频振动”之类。

在一家短视频平台上,记者看到了一个标题为“量子鞋火爆招商”的视频。配文写到,“买一双鞋去推广,不开体验店,全力以赴拼命干,一年至少赚30万以上。不敢给别人说赚100万,怕把别人吓着了。”从视频博主的其他动态来看,这名博主很有可能是成为了量子鞋代理下线的中老年人。但她所发布的量子鞋视频既没人点赞,也没人回复,宣传效果不佳。离“一年赚几十万”目标,看起来还差得远。

成为量子鞋的代理,只需要花一双鞋的钱。而想要代理维e乳,代价就有些高昂了。记者咨询了多名招代理的“医美护肤”商家,商家均表示有协和八韵草的产品可以代理,但需要一次性付一笔拿货款。根据拿货量的不同,可以享受不同档次的优惠。“39800元可以享受全国零售价的4.2折,69800元是3.8折,98000元是3.5折。”

建议

子女多关爱 平台应监督

“老人会被这些虚假宣传所骗,其实是可以理解的。”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教授张昕认为,老人之所以会相信这些声称能治病的产品,是因为老人对健康有需求,而商家正是抓住了这种心理,“老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健康方面的问题,有的还很难治愈。这时不良商家用虚假宣传给他们营造出一种希望,老人就很容易掉进陷阱。”

在张昕看来,老人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辨别能力较差,有时被骗了还不自知。这时候,子女更应该去关心老人,尝试用另外的办法满足他们的需求。“比如给老人买一些正规的保健品,给他们提出一些锻炼和饮食的建议等等。”

为了让家人不要受骗,杨羽自行找了一些辟谣信息发给了家人,但效果并不好。张昕认为,年轻人在与长辈打交道时,最好不要直接指出长辈认知上的错误,而应该采用迂回的方式,旁敲侧击地将道理告诉老人。“现在的一些辟谣公众号,也应该多琢磨老人喜欢看什么样的文章,什么样的话容易让老人听进去,有时候光讲道理是没用的。”

除此之外,张昕也建议网络信息平台尽到一定的监管责任,对于发布虚假宣传内容的用户和卖家,应该作出下架和封号的处罚。

(原标题:“量子神鞋”又出江湖!别让虚假宣传迷了老人的眼)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 莫凡

流程编辑:u008

版权声明:文本版权归京报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