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糖尿病(18糖尿病一般能活多久)
- 1、我72岁,患糖尿病18年,血糖稳定,我总结了4个要点!建议收藏
- 2、担心被同学发现,18岁大学生忽视糖尿病管理,引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 3、高考后已有多例就医!18岁男生患糖尿病6年,佛山医生:若有此症状,请小心!
我72岁,患糖尿病18年,血糖稳定,我总结了4个要点!建议收藏
#头条创作挑战赛#
我接触过最多的就是糖尿病患者,也看到很多糖友在控糖的道路上,从一开始的迷茫,贴上“糖”的标签,到慢慢学着去接纳和面对,在不断的摸索和亲身体会中,最终寻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控糖方法。李老师就是其中的一位,今天让李老师以自己的角度给我们讲述一下她的“控糖”故事!
我的糖龄是18岁,刚开始确诊糖尿病的那两年,我对“测血糖”非常排斥,感觉好像被血糖给绑架了,那个时候容易走两个极端,要么天天盯着数据,要么就不管不顾,导致血糖波动大,我个人的心情也很受影响。
现在血糖控制稳定下来了,我觉得跟我的心情转变有很大关系,我化忐忑为乐观,我觉得这是老天给我的提示:让我注意身体,只要细心呵护,开开心心得比啥都强。
作为一个老糖友,开始也走了不少弯路,刚开始我这不敢吃那不敢吃,郁闷得很,可即使这样,我的血糖还是迟迟降不下来。
后来,我开始做出了调整,首先要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定时定量吃饭,比如饭后去走路不能马上睡觉等。我改变原来的饮食构成,更接近素食才能控制住血糖。我发现吃了荤菜,或者是菜里油大了,血糖就特别难控制。但我还是会每天喝牛奶吃鸡蛋,我还会吃水果,嘴馋,但量上要控制。然后会测个血糖。
我还会定期去体检,监控心脏和神经,防止并发症发生,也方便及时调整运动饮食计划。
肥胖会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更多的胰岛素,加重肥胖;而肥胖加重胰岛素抵抗,又要求胰岛β细胞分泌更多的胰岛素。这就是恶性循环。
我很早以前就有胰岛素抵抗,喜欢吃甜食还有糕点这些,导致体重超标,肥胖不仅加重了胰岛素抵抗,也加重了我的“控糖”难度,情绪上也很难过!
我下定决心减重之后,积极配合营养师给我的方案,一年半的时间里,体重逐步由肥胖到正常,人也越来越自信了,胰岛素抵抗也有了很大的改善。所以,我建议那些超重的糖友们,一定要减脂,身体状况会改善很多的。
4,早上“手指操”,晚上泡热水脚每天早上起来,我都有做“手指操”的小习惯(可以有效改善血液循环),再用手干梳头,干梳头有助于活血化瘀,增加脑部血液循环的作用。
平时一边看电视,一边泡脚,不能用太热的水,泡15-20分钟左右。每天都如此。在漫长的患糖生涯里,能做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是因为我明白,最大的危险其实是对糖尿病的忽视。如果放任自己,采取“随他去吧,该吃吃该喝喝”的态度,损伤的不仅仅是自己的健康,还会带来家庭负担。
你们患糖尿病几年了?评论区一起交流一下!
1,3年以内
2,3~10年
3,10年以上
担心被同学发现,18岁大学生忽视糖尿病管理,引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18岁的吴远(化名)是一名大一学生。11月10日,吴远突然晕倒在学校寝室,同学立即拨打120救护车将他送到长沙市中心医院(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急诊科就诊,被诊断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情非常危急,经过急诊科重症监护室抢救2天后才脱离危险,转入内分泌科继续治疗。
11月12日,记者在长沙市中心医院(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内分泌科见到了正在输液治疗的吴远。吴远介绍,初中时,自己就被诊断为1型糖尿病,医生反复告知需终身依赖胰岛素治疗。他也一直坚持治疗,血糖控制得比较平稳。进入大学后,他不希望同学知道自己患有糖尿病,于是小心翼翼地隐瞒自己的病情,原本餐前需要注射的胰岛素,他总是和同学们一起吃完晚饭后回到宿舍躲在厕所里偷偷注射,或者干脆不注射。由于担心被同学发现,他也不再坚持测血糖。这次在寝室晕倒,是因为胰岛素用完了,他没有及时到医院去开药。几天后,开始出现多饮、多尿、精神萎靡等症状,他也没去医院检查,直至昏倒在地才被同学发现送进医院。
内分泌科主任、主任医师邵挥戈介绍,吴远入院时,查随机血糖34mmol/l(正常值11.1mmol/l)血酮体7.3mmol/L(正常值0.3-0.6mmol/L),血气分析PH值6.83(正常值为7.4±0.05,PH≤7.35为酸中毒,PH≥7.45为碱中毒),被诊断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情危重,立即收入急诊重症监护室抢救,2天后才脱离生命危险,目前仍需住院观察治疗一段时间。
邵挥戈表示,11月14日是15个联合国糖尿病日,近些年来,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青少年糖尿病患者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其中2型糖尿病青少年患者多与缺乏运动、饮食过度、体重超重有关,家长应引起重视,通过积极治疗、控制体重、合理锻炼、均衡膳食是可以恢复正常血糖水平的。但是青少年糖尿病多数为1型糖尿病,需要终身胰岛素治疗,坚持自我监测血糖,学会饮食运动管理,每3-6月医院复诊,监测糖化血红蛋白评估血糖控制水平,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胰岛素剂量,切不可因为学习工作不便、或害怕别人知道病情而中断、耽误治疗。否则,长期高血糖容易出现慢性并发症,如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尿毒症等,并且突然中断胰岛素治疗可引起酮症酸中毒,危及生命。
记者梅玫 通讯员张贻宇秦璐
来源: 潇湘晨报
高考后已有多例就医!18岁男生患糖尿病6年,佛山医生:若有此症状,请小心!
成年人患糖尿病大家都不陌生
但青少年也有糖尿病患者
近年来
2型糖尿病
在儿童和青少年中的
发病率有增多的趋势
佛山18岁男孩小方
在六年前
就已确诊了糖尿病
小方今年18岁,刚刚参加完今年的高考,从小就偏爱高油、高糖食物,六年前,体型肥胖的他,开始经常出现口干的情况,短期内体重也跌得比较厉害,还有频繁夜尿。12岁的小方,就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
通过注射胰岛素和药物治疗,再加上积极控制体重,目前小方的血糖保持稳定。小方的体重已减到160斤,最近每周都能减重4-5斤,小方说,他的目标是140斤。
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 王运林:
小方目前在逆转的过程中,后期他的胰岛培养细胞功能会恢复3-5倍,预计,两三个月之后,体重恢复到正常的状态,胰岛素敏感性也会好很多。
随着中高考结束和暑假来临,最近接诊的糖尿病患者里就有七八个学生,有些还是在上初中的年纪,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王运林介绍。
青少年肥胖率的上升是糖尿病发病率增加的一个关键因素,不良的饮食习惯、加上缺乏运动、学业压力大等都影响到血糖调控。王主任特别提醒,糖尿病的表现是“三多一少”,即为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少。青少年和家长,要重视糖尿病的预防和早期发现,而通过积极治疗和生活方式的调整,青少年糖尿病是有可能实现逆转的。
正确认识体重
学会自我评估
体重是评价人体营养和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我们应该了解什么样的体重是正常体重。衡量是否超重肥胖,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面去评判:
1.BMI——身体质量指数,是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肥胖程度的重要标准。定期测量BMI有利于及时评判自身体重状态。
中国成年人体重判定标准
如:身高1.60米,体重60千克
BMI=60÷(1.6×1.6)=23.4375
23.4375在BMI值18.5~23.9 之间,因此体重正常。
2.腰围(WC)——重视控制腰围,预防腹型肥胖。围绕肚脐的腰部水平围长,是反映脂肪分布和脂肪总量的综合指标。腰围的正常范围:男性不超过85cm,女性不超过80cm,大于则代表超重或者肥胖。
3.人体成分分析——目前家用的体脂秤可以很好的分析出人体成分,想要更加精准可以去医院用专业的人体成分测试仪器。体脂率男性的标准是15%-20%,女性为25%-30%,内脏脂肪等级为1-10个等级,大于则为超重或者肥胖。
提醒各位家长
不要给孩子摄入
过多高油脂、高糖的食物
要让青少年儿童保证“吃动平衡”
保持一个健康的体重很重要
另外,如果家族成员有糖尿病史的
也要留心血糖水平
定期体检!
(记者:李丹、先伟豪)
来源: 小强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