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甲骨(糖尿病性甲病)
为什么打胰岛素,吃甲钴胺,手脚还是发麻?保护神经需要联合用药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四肢远端的麻木、疼痛,严重时甚至伤及视网膜导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一些糖尿病患者反应天天吃降糖药,吃甲钴胺,但神经损伤的并没有明显好转,甚至有加重的趋势,其实这是神经损伤加重的表现,往往需要联合用药。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医生,甲钴胺不是修复神经的吗?为什么吃了还是双脚发麻、发冷啊?”
“医生,我原本手脚不疼的,结果吃了你的药越来越痛了,这是为什么呀?”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一种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其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发病率相当高,约50%的糖尿病患者会伴有周围神经损伤表现,大多表现为感觉神经神经、运动神经及自主神经的功能异常,甚至出现脏腑器官的功能障碍。初期可仅表现为感觉障碍,如双侧上、下肢症的异常麻木、蚁走、虫爬、发热、触电样感觉,后期则表现为严重的疼痛,多灼痛、钻心痛等,并且伴有严重的活动功能受限,严重者甚至会影响工作和生活,因此积极防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非常重要。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病理机制周围神经病变机制复杂
目前引起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关键机制尚不明确,但主要与以下3个方面有关。
①血糖控制不佳
血糖控制不佳
临床普遍认为常规治疗控制不佳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血糖控制不佳的表现之一,正是因为血糖控制不佳,才导致神经损伤一直存在,甚至逐渐加重,因此当患者在常规降糖和营养神经治疗下症状仍然有加重的趋势,这提示我们要监测血糖变化,必要时调整降糖方案,其次,还需要联合降低神经损伤的药物,在保护神经的基础上才能有效的修复神经。
②血管发生病理性变化
血管发生病理性变化
血管发生病理性变化也普遍认为是诱发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重要因素,特别是血糖对于周围血管上皮细胞本身就具有一定的侵蚀性和损伤,会导致出现血管斑块等病理性产物,从而导致血管供血不足,当存在血管病变的时候,单纯营养神经的作用非常有限,应该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改善循环的药物。
③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也被认为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的重要诱因,特别是长期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多少会伴随着焦虑和抑郁,因此如果合并有精神障碍的糖尿病患者应该在降糖的基础上加上相关的抗抑郁或者抗焦虑治疗。
常规治疗效果不佳,不妨联合使用下列药物正因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复杂,因此往往单纯的营养神经取得的疗效有限,因此如果患者在降糖联合营养神经的基础上病情依然加重时,我们除了调整降糖方案,不妨可以试试下列药物。
①抗焦虑、抑郁药
普瑞巴林是常用药物
在许多糖尿病指南中抗焦虑和抗抑郁药往往作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一线药物,这些药物除了可以改善精神状态外,还可以选择性的摄取神经递质,减少疼痛传播,可以有效治疗多种神经痛,常用的药物包括普瑞巴林、加巴喷丁、去甲替林等。但需要强调的是这些抗焦虑和抗抑郁药均为处方药,并且有相应的副作用,建议咨询专科医师以明确用药剂量。
②保护神经药
依帕司他保护神经
在持续性的神经损害下,单纯地服用甲钴胺、维生素B12等营养神经药是不够的,需要加入保护神经不受损害的药物,而依帕司他就是代表性药物之一。依帕司他的主要作用就是抑制葡萄糖转化为有毒的山梨醇,从而防止山梨醇对神经末梢的损伤,抑制神经损伤加重,临床多项研究表明依帕司他可以预防、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明显缓解患者末梢神经障碍,如疼痛、麻木等感觉。但该药对于肝肾功能有一定影响,因此严重肝肾功能不足的患者慎用,其次就是本药较贵,且尚未入医保,建议糖尿病患者酌情使用。
③改善循环药物
α-硫辛酸
周围血管供血不足是造成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重要原因,因此在营养和修复神经的同时,改善末端血液循环也必不可少,最常用的药物是α-硫辛酸,此药物可以增加神经内谷胱甘肽合成,同时消除自由基,从而保护神经和血管功能,改善血管供血状态,从而改善神经的营养和功能状态,许多研究表明在使用α-硫辛酸后许多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出现了明显改善。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α-硫辛酸只有注射剂,因此只有住院才能开具,其标准用量为600mg/次,每日1次,但治疗周期较长,多在3周以上,因此如有需要请咨询专科医师。
④阿片类镇痛药
阿片类镇痛药
阿片类镇痛药就是临床常说的类吗啡止痛药,其属于中枢性止痛药,几乎可以治疗所有的疼痛,但因为副作用较大因此仅作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二线用药,常用的有氨酚羟考酮、曲马多等。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药物都具有成瘾性和较强的副作用,并且都是处方药,因此必须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
总结当常规的治疗不能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症状时,必须意识到要调整降糖方案和联合用药,其中抗抑郁药、抗焦虑、改善循环药、保护神经药等是关键,千万不要放任不管。其次,联合用药方案中许多药物是处方药,因此在使用前请咨询专科医师,切勿擅自用药。
图片来自于网络,侵删
谢谢您的阅读,如果您觉得本文对您有帮助,请麻烦点个赞或者收藏,如果您的家人朋友也有相关问题,请把这篇文章分享给他们,谢谢。想要获得更多的健康知识,关注小五的头条号——小五的健康科普小站,早关注、不迷路呦
#健康明星计划#
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手足外科:做手足修复的“精雕工匠”
南华医院手足外科团队手术进行中。
红网时刻 记者 谭倩 衡阳报道
人之所信者,手足耳目也。手足对于人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保卫断离的手足,如何精准缝合仅有0.2-0.3毫米的血管,考验着手足外科团队的精细化操作。多年来,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手足外科在主任谢松林的带领下,攻克一个又一个医学骨病难题,伴随“针线”飞舞,令无数患者在此得以康复。
近年来,该院手足外科诊疗技术发展迅速,十五项重点特色技术享誉省内外,其中复杂性断指断肢再植、足趾移植拇手指再造、手再造、各种复杂性创伤修复、臂丛神经及周围神经损伤显微修复、各种复杂手足部畸形整复、各种晚期手足功能重建等技术均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不牺牲足趾/趾甲移植再造手指等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科室先后成功开展新技术300余项,70余项技术达到国内外先进、省内领先水平;现年手术量达4000台次,其中断指断肢再植5000余例,成功率92%以上;各种带血管蒂皮瓣、游离皮瓣、肌皮瓣、骨皮瓣近2000例,成功率96%以上;各种形式的足趾移植拇手指再造近500余例,成功率99%,完成的高难度手术病例数和成功率均居省内领先水平。目前已成为湖南省重要的手外科、显微外科专业技术人才培训基地。
“脚趾”竟能变“手指”?衡阳好医生“移花接木”再造中指
传统手指再造往往要“牺牲”一个足趾,足部功能也会受影响。近年来,南华医院手足外科根据许多患者不愿意牺牲足趾和趾甲来再造手指的愿望,不断开展新的再造技术。
几月前,该院手足外科为一名6岁男孩再“造”了一个形态逼真、功能齐全的中指,神奇的是这根手指由身体各部位组织共同塑造而成。
该男孩在春节期间玩鞭炮不慎被炸伤,导致右手中指“撕脱性离断”,入院后手足外科中心主任谢松林紧急召集团队讨论诊疗方案,由于患者尚小,家属有着对保指功能和外形的需求,团队决定采取“不牺牲足趾移植手指再造技术”。在这一难度较高手术中,医生需要从患者身体不同部位“取材”,精细吻合多套动静脉血管和神经,“组装”出一个全新手指。
根据方案,手术医生首先以患者左足第一趾作为供区,切取部分组织制作踇甲瓣,再凿取一块髂骨,雕琢成指骨的形状与踇甲瓣巧妙拼接,重建一侧甲襞,一个“逼真”的手指便制作出来了。与此同时,为将供区“左足第一趾”损害降到最低,医生又从患者大腿上取了小一块游离皮瓣,覆盖足趾供区缺损,既能保证其有全层、血运丰富、弹性良好的皮肤,又能让患者后期足趾活动自由。
谢松林介绍,医院当前采用的“不牺牲足趾长度/趾甲美学再造”不需再搬运足趾,而是以最小的代价(第一趾的外形受损),重新创造一个有良好外形、感觉与血供,具有伸、屈、捏、握及对掌功能的拇、手指,术中需要大量血管吻合操作,每一根血管都不能出现问题,否则会造成术后皮瓣坏死等严重后果,这自然也对医务人员的技术提出了很大的要求,因此需要一个成熟的医疗团队来完成。
常用的不牺牲足趾再造手指的方法:虎口加深,腹部带蒂皮瓣 髂骨植骨(髂骨瓣),髂骨皮瓣,游离臂外侧穿支皮瓣嵌合骨瓣,残指指、掌骨延长,(半侧)踇甲瓣 植骨,(半侧)踇甲瓣 第二足趾骨关节 植骨,踇甲瓣供区甲床再生技术,食指拇化等。这些再造方法满足了病人的个性化需要,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没有接不起来的手指”
该院手足外科成立20余年来,在断指再植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伤情复杂、再植难度较大的特殊类型断指再植方面有了创新与突破。在断指再植同时实施组织移植使再植与修复重建结合起来,使断指再植向高层次发展,这显示了该院断指再植技术的极高水平,经过多年的努力,断指的成活率已经得到明显提高,但仍有一些原因导致离断手指无再植条件,尤其是指尖。
近日,该院手足外科又接诊了一例手指指尖完全离断病例,高难度的再植案例再一次考验着的该院的手足外科技术。
该男子为祁东县一名装修工人,工作中不慎被电锯所伤,导致左手拇指甲根部完全离断,入院后手足外科紧急召集团队讨论诊疗方案,常规手术方案为断指再植术,但由于患者断指处理方式不对,放在盐水中浸泡两小时将会导致血管变性而无再植条件。无法再植又该如何处理?
“没有接不起来的手指指尖!”诊疗团队讨论认为,近年来手足外科开展“无再植条件下的离断指尖的保指新技术”能够最大程度恢复手的长度和外形。为了保全该男子的手指,手足外科和麻醉医师并肩作战,借助显微镜、运用精湛的显微外科技术和丰富的临床经验,采用甲骨复合体原位回植固定、双V-Y推进皮瓣重建甲骨复合体血运、凡士林纱布覆盖甲床来进行保指。术后在精心的治疗和护理下,手指指尖保住了,恢复了原先的长度和外形。
术后3个月,该男子手指恢复良好,已经可以正常工作、生活。其家人对手术过程及愈后恢复给予了高度评价,心怀感激。
主刀医生许云华温馨提示:断指后该怎么办?一般情况下,只要正确做好急救措施,手指断后6—8小时都有可能接回。医生提醒市民,一旦发生断指意外,千万不要慌,肢体离断伤的现场急救要做到迅速止血、包扎、妥善保存断肢(指)迅速前往有再植能力的医院手术。
糖尿病足伤口经久不愈真闹心? 这支团队解忧愁
为满足近年来糖足患者的诊疗需求,南华医院手足外科从2015年开始,先后派人员前往北京世纪坛医院、杭州邵逸夫医院进行糖足慢创方面的学习,并于2019年成立慢性疑难创面诊疗小组,现逐步形成治疗糖足的“VSD 植皮技术”“人工真皮技术”“各类皮瓣修复技术”“抗生素骨水泥技术”“横行骨搬运技术”“功能性截肢术”六大手术核心技术和五大非手术核心技术,采用“一体化”诊治模式,帮助糖足患者花小钱治大病。
50岁的刘阿姨患2型糖尿病十余年,近几个月来血糖控制欠佳,三个月前开始出现左足背红肿、溃烂伴渗液,在当地医院反复治疗无效,后经多方打听慕名来到该院手足外科就诊。
患者入院后该科副主任、慢性疑难创面小组组长陈彦名、副组长呙程怡护士长根据患者病情共同协商后决定采取了“一期扩创,抗生素骨水泥填塞术”,清除坏死组织,控制感染,促进基底肉芽生长。患者手术后一周出院,出院三周后再次入院按计划行二期骨水泥取出,并运用高分子微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有效稳定创周环境、促进创缘真皮组织爬行生长。此外,结合合理的营养搭配、体位安置、皮肤管理等综合性的护理措施以更好的保障伤口愈合的进度和时间。一个月时间,在手足外科疑难慢性团队精细治疗下,刘阿姨足部伤口痊愈,行走功能保留完好。
由于疗效显著,近三个月来,有60多位糖尿病足患者慕名前来治疗,该科慢性疑难创面诊疗小组针对这些患者的不同情况,制定了个体化方案,降低医疗成本、缩短治疗周期,成功解决足部坏死问题,现部分患者已康复出院。据了解,近两年该科累计完成糖足患者(wager3级以上)诊疗300余例,开展手术200余台,为广大糖足患者带来了福音。
治疗神经损伤,甲钴胺需要吃多久,用药时要注意什么?
一位患三叉神经痛的朋友跟华子说,医生提供的药物治疗方案,是用卡马西平止痛,然后又嘱咐她长期服用一种药物叫作甲钴胺。但她奇怪的是,她老伴患有糖尿病,也在长期服用甲钴胺。这是什么药,怎么不同疾病的人都需要长期吃,要吃多久呢?
华子说,甲钴胺实质上是维生素B12的活性物质,在人体内不仅可以促进红细胞的发育和成熟,还有营养神经的作用。用于神经痛、神经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外伤等疾病导致神经损伤的辅助治疗。
无论何种疾病造成的神经损伤,都会造成神经细胞的轴突变性、神经元变性、脱髓鞘等病理改变,从而引起疼痛、运动障碍(乏力、运动不协调等)、感觉异常(麻木、针刺、蚁走等感觉)等症状。
甲钴胺可以直接进入神经细胞,促进神经细胞的代谢,促进细胞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可以促进神经细胞轴突的运输功能以及再生,有利于神经细胞髓鞘的形成,修复受损的神经细胞,从而改善神经损伤的症状。
人体的神经细胞是一种高度分化的细胞,其寿命与人体的寿命几乎等同,一旦死亡就不可再生。即使没有死亡,只是受损伤,修复的速度也较慢。损伤程度不同,以及不同人体质上的差异,神经细胞修复的时间通常在3~6个月。
华子自己就曾经因为拔智齿损伤了下颌神经,右半边的嘴唇麻木,服用甲钴胺大约一个半月后,嘴唇麻木的症状才消失。
神经损伤的症状减轻至可以耐受或是消失后,即可停药。不过如果持续用药1个月,仍然不见有症状改善,也可以停药。
很多人担心“是药三分毒”,甲钴胺长期服用时,会不会出现什么不良反应?总体来说,甲钴胺的不良反应很轻微,极少数患者在服药后可能会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反应,但症状通常不重。
大约有千分之一的人可能会过敏,出现皮疹。如果发生过敏反应,就要立即停药并就医。对孕妇、哺乳期用药的安全性尚不明确,非必要不建议用药。儿童与老人用药时,需要在医生指导下酌情减量。
甲钴胺实质上是维生素B12在人体内代谢后的活性物质,两者的作用基本相同。而维生素B12主要存在肉类食物中,比如猪、牛、羊、禽类、鱼类、奶制品和鸡蛋,都有较多的维生素B12。而蔬菜和水果中,几乎不含维生素B12。
所以多吃肉摄入维生素B12,会代谢出甲钴胺也可以产生营养神经的作用。
不过维生素B12的吸收需要与胃分泌的内因子结合,有消化不良的人、纯素食者会导致身体的维生素B12不足;还有部分人有高血脂、高血尿酸以及肾功能不全等疾病,需要限制吃肉,也会缺乏维生素B12。对于这些人,服用甲钴胺的效果会更好一些。
总结一下,甲钴胺是一种营养神经的药物,可以促进神经细胞修复。各种疾病所造成的神经损伤,都可以使用甲钴胺作为辅助治疗用药。用药时间通常为3~6个月,或是症状好转后停药。不过在使用时,如果持续服用1个月,症状仍没有改善,就不建议继续服用了。
药物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对用药有疑惑,请咨询医生或药师。我是药师华子,欢迎关注我,分享更多健康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