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甩开糖尿病(跑掉糖尿病)

爱燃烧网 0
文章目录:

跑步,助你甩开糖尿病

跑步是良药。

本周三,我国著名电竞选手简自豪(ID:uzi)在微博上宣布退役。

因为常年压力大、饮食不规律、熬夜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这位97年出生的电竞选手查出2型糖尿病。他表示,自己的身体状况已经不允许再继续比赛。

作为一个新兴的运动项目,电竞不同于传统体育,是依靠电子设备进行人与人之间的智力对抗运动。

因此,电子竞技久坐不动导致的各种健康问题成为了电竞选手职业道路上的绊脚石,需要引起这个行业的重视。

今天,我们不聊电子竞技,而是说一说跑步对糖尿病患者的益处。

糖尿病与“胰岛素抵抗”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糖尿病患病率急剧增加,现已是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数最多的国家。其中,90%以上的糖尿病患者为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也叫成人发病型糖尿病,多在35~40岁之后发病。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2型糖尿病的发病出现低龄化的趋势。

不同于1型糖尿病患者基本丧失了产生胰岛素的能力,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产生胰岛素,有的甚至产生过多,但是胰岛素的作用效果差,机体对胰岛素敏感性低,即“胰岛素抵抗”。

导致胰岛素抵抗的原因有很多,除了不可避免的遗传因素,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肥胖了。而肥胖主要与长期运动量不足和饮食能量摄人过多有关,80%的2型糖尿病患者诊断时伴有肥胖。

治疗2型糖尿病,可以从胰岛素抵抗入手。增加机体对自身胰岛素的敏感性,使胰岛素被充分利用,使血糖能够重新被组织细胞所摄取和利用,从而稳定血糖。

除了通过胰岛素增敏剂等药物治疗,还可以通过饮食和运动增加胰岛素敏感性。

跑步对2型糖尿病的益处

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在1974年至2006年期间对累计19347名健康成年人进行了跟踪调查,发现有1015名成年人在此期间患上2型糖尿病,与不跑步的人相比,有跑步习惯的人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要低28%。

同时,随着跑步距离、频率和运动量的增加,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也随之降低。

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除了常规的药物和饮食治疗,运动也可以起到改善的作用。

一方面,运动有助于将糖转移到肌肉中进行储存,并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另一方面,长期运动可以帮助控制体重,减少内脏脂肪,也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同时,运动后释放的多巴胺使我们感到轻松愉悦,帮助我们缓解生活压力,改善睡眠和疲劳,也可以间接地缓解糖尿病带来的不适。

注意事项

2型糖尿病患者在跑步前,需要注意一下几点:

  • 1. 在开始跑步前,请先咨询医生的建议。
  • 2. 刚开始时应循序渐进,以快走和慢跑为主,在跑步前后注意热身和整理运动。
  • 3. 饭后30分钟左右进行,每周4-5次,每次15-30分钟。
  • 4. 在跑步一段时间后,每周还可以增加2-3次力量训练。
  • 5. 为安全起见,跑步中应随身携带糖果、运动饮料等含糖食物,避免过度消耗诱发的低血糖。
  • 6. 跑步并不能代替药物,要按时吃药。

此外,还要合理饮食,注意休息,避免久坐不动,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结语

跑步的好处太多了,不仅对2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有预防和改善的作用,还可以减脂增肌、调节情绪、改善睡眠、释放压力,让你每天精力充沛。你所需要做的就是保持专注,保持动力,坚持跑下去!

如何甩开肥胖和糖尿病,“吃好、吃对”很重要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平

10月17日,由河南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办的“第四届中原肥胖与糖尿病论坛”在郑州开幕。来自省内外内分泌学科领域的知名专家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为论坛带来了精彩的学术讲座,全省各地内分泌科医学同道通过155个分会场共同分享了这场学术盛宴。

近年来,我国肥胖和糖尿病的患病率逐年攀升,肥胖人口已接近2亿人,糖尿病人口1.3亿人,中国已连续十年成为全球糖尿病第一大国、儿童肥胖人数位居全球榜首。作为人口大省的河南,我省肥胖和糖尿病的患病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均较低。

“肥胖带来的不仅是体型上的改变,还会引发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心脑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以及诱发女性妊娠期糖尿病,导致巨大儿、出生缺陷儿的出生率提高。”与会专家均表示,减低肥胖发病率、患病率,责任重大,意义深远。

“减肥”是目前公众普遍关注的话题,如何减掉多余的脂肪?怎样减肥才不会让健康“打折扣”?河南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袁慧娟接受记者采访时,给出了“多管齐下”的减肥方式——

首先是生活方式的干预。这里包括饮食的控制,运动的管理和心情的管理。“饮食管理是重中之重,占到了七八分的减肥这样一个重任。”袁慧娟建议,对于生活在中原地区的居民来说,要尽可能减少主食和油脂的摄入,适当增加蔬菜和蛋白质的比重,这对于减重非常重要。一日三餐最好按照“5:3:2”的比例来安排,也就是“早餐要极度的丰富,晚餐相对最少”这样的热量配比。同时,吃饭的时候,建议最好是“先蔬菜、再蛋白、最后主食”这样的饮食顺序。

由此看来,减肥不等于“节食”,而是要“吃得好、吃得对”。目前,营养专家最为推荐的饮食方案“地中海饮食”,这种特殊的饮食结构强调多吃蔬菜、水果、鱼、海鲜、豆类、坚果类食物,其次才是谷类,并且烹饪时要用植物油来代替动物油,尤其提倡橄榄油。同时,减肥还有一些断食疗法,针对不同的人适合不同的断食疗法,对于减重尤其是对于没有很多疾病的健康人群来说是非常有效的。

管住嘴、迈开腿。运动对于减肥也非常重要。“我们提倡大多数的健康人群可以通过有氧运动加上无氧运动这样一个比重来进行,这样不仅可以减重还可以保持肌肉的含量,对于整体的健康是非常有利的。”袁慧娟说。

心情的调整十分关键。“临床上,我们发现肥胖的个体尤其是超级肥胖的个体,大多存在或轻或重的精神方面的问题,所以还需要心理科的医学同道来帮助我们共同治疗肥胖的病人。”袁慧娟说。

除了生活方式干预以外,一些医疗手段的干预对减肥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和药物的支撑。比如,医院内分泌科采用的膳食干预、肠道菌群调整、菌群移植、西药治疗、中医药针灸、胃肠外科减重手术等全方位多元化的综合诊疗体系,针对不同病人采取个体化联合的共赢治疗手段,这样不仅可以达到减肥的目标,而且对于患者长期健康及生活质量改善都会有一个良好的影响。

编辑:彭长香

糖友们一不小心主食吃多了,怎么办?

得了糖尿病,越是不能吃多,越是想吃,考虑不要浪费,餐后收尾是每个糖友们都喜欢做的事,就是那么一口两口,一不小心,主食吃多了,害怕血糖飙升怎么办?

人多吃饭香,一不小心吃多了

有些糖友吃多了主食,会通过追加药物或者胰岛素的剂量来降糖,保持血糖的稳定。这种做法非常容易增加血糖的波动性,而且增加了低血糖风险,长此以往血糖紊乱一定会增加并发症的产生。

忽高忽低,一样会加快并发症的产生

对于糖友们最好是能做到少食多餐,定时定量。如果真的有一餐主食吃多了,最好选择增加运动的方式来促进糖代谢,我们的肌肉是经典的三大胰岛素敏感组织之一,可以消耗体内近50%的血糖。所以当我们吃多了,最好的解决办法是想发设法把血糖用掉,就是运动。建议餐后一小时必须运动,天气好就在室外走步运动,要迈开腿,甩开双臂,动作幅度尽量大一些。天气不好也一定要在室内运动。这样消耗用餐后体内多余的热量,达到控制血糖的效果。

动则生阳,合理运动是最安全的控糖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