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烟瘾(糖尿病人烟瘾很大长期吸烟)
“烟瘾”不同,方法通用!4个技巧助你快速戒烟
“吸烟”这件事在我们国家被很多人尝试,然而“戒烟”这件事却不被大家重视。值得所有人注意的是:我们国家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烟草生产国和消费国,同时也是“最大的烟草受害国”。告诉您一组令人“恐惧的数字”,我们国家每年死于吸烟相关疾病的人数就超过了100万人,这个数字早已经超过了(交通事故 艾滋病 自杀 结核)的总死亡人数。随着年代的延伸,这个数字还在持续增加,值得每一个人重视。
烟草中含有几十种致癌物质,其中所含的多种毒素会降低你身体的免疫功能,损伤细胞的DNA,增加多种癌症的发病风险,而且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
吸烟所造成的伤害,完全是一种“遍及全身的伤害”。随着吸烟量和烟龄的增加,很容易增加身体患高血压、冠心病、慢阻肺、脑出血、糖尿病、牙周疾病以及不孕不育的发病风险。
吸烟者和不吸烟者相比,患相关疾病的风险明显增加。而且,吸烟不仅会影响吸烟者自身的健康,还会影响家人和朋友的身体健康,因为有一种烟叫“二手烟(三手烟)”。单纯每年死于二手烟的人数就超过了10万,在这其中还有28%的个体是儿童。
正因为如此,就算你不为自己的身体健康考虑,就当是在保护自己的家人和朋友,“戒烟”也该是早做之事。换而言之,戒烟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在提高社会的文明健康程度,不吸烟的人其实是在给我们的社会做出贡献,为社会的发展奉献价值。
为什么烟那么难戒?很多人觉得吸烟只是一种习惯,其实不然,“吸烟成瘾”是一种严格意义上的“疾病”,还是一种高复发型的慢性精神疾病,官方定义为“烟草依赖”。
烟的确很难快速戒掉,这是由于吸烟受心理因素、生理因素以及社会环境因素等方面共同限制(影响),尼古丁本身就是一种“能让人上瘾的物质”,戒烟之难特别正常。
- 必须要有“主动戒烟”的意愿:
戒烟成功的必备条件是“戒烟者自己要有戒烟的意愿”,如果戒烟不是源于自己内心,那这项“事业”很难进行。
- 做好戒烟的“相关准备”:
- 将自己的“戒烟原因”在心中默念,在戒烟的不同时期帮助自己强化戒烟的意愿,也帮助自己做好“克服戒断反应”的心理准备。
- 既然已准备好要戒烟,那就不要给自己“留后路”。在你的戒烟初期,请向你身边所有的家人和朋友宣布:我已经开始戒烟了,请你们支持、帮助、监督我。
- 多学习“戒烟成功者”的经验和方法,学习那些对自己有用的方法,给自己制定一套“符合自己需求的戒烟方法”。
- 多和那些“不吸烟的朋友”在一起,避免出现“别人在你面前吸烟”的状态。
- 给自己制定“阶段性戒烟计划”,在每个阶段成功之时给自己“足够力度的奖励”,例如买自己很喜欢且很贵的那块手表等。
- 从戒烟之日开始,扔掉关于“吸烟”的所有烟草和吸烟用具,不给自己留“复吸”的机会。
- 闲暇时间,多去那些“禁止吸烟的无烟公共场所”,例如图书馆、剧院等地方,远离各类吸烟者。
- 让自己充分忙碌起来,不能留给自己太多“清闲的时间”,休闲时间也要找事情做。
- 如果戒烟属实困难,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药物戒烟”:
如果通过生活中的“基础戒烟方法”并不能帮助你自己戒烟,那建议您找医生诊疗,通过外界方法帮助自己戒烟。
- 给自己规定“戒烟的完成时间”:
每个人对于烟草的依赖程度不同,加上生活环境、生活习惯以及个人的意志不同,戒烟所需要的期限也不一致;给自己制定一个“完成的时间”,一般戒烟的关键时长为3—6个月。
科学戒烟,应做到“心理 行为干预 药物辅助干预”,全面下手方可成功。希望您的身边无烟,社会无烟,全民健康。
注:王思露原创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糖尿病患者吸烟真的一点好处都没有吗?| 世界无烟日
医脉通编辑撰写,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每年的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今天让我们来聊一聊糖尿病患者吸烟的话题。
最初的无烟日定在4月7日,然而我们希望下一代免受烟草危害,因此从1989年开始,世界无烟日改为每年的5月31日,因为第二天就是国际儿童节,以此来警示各位烟民。
不戒烟会怎样?
吸烟有害健康,这是人尽皆知的信息。吸烟与肿瘤、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糖尿病微血管病变、过早死亡的风险增高相关。因此,在糖尿病防治指南中,明确写道糖尿病患者应该停止吸烟和使用烟草类制品。研究表明,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戒烟有助于改善代谢指标,降低血压和白蛋白尿。
但是,烟民总是很难放下手里的香烟,如果吸烟者罹患了糖尿病,他们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1.大血管病变:同样是糖尿病患者,吸烟者相比不吸烟者动脉粥样硬化风险增加2-3倍。而相比非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的冠心病风险翻倍,因此,吸烟的糖尿病患者相比不吸烟的非糖尿病患者来说,冠心病风险会增加4-6倍。
2.微血管病变:吸烟引起早死,增加糖尿病肾病、关节活动受限以及外周神经病变和阳痿等情况的发生。
3.胰岛素作用:吸烟能增加儿茶酚胺、生长激素和皮质醇激素的分泌,这些激素拮抗胰岛素作用,另外,吸烟还阻碍血管中血液的流动,减少皮下组织对胰岛素的吸收,因此不利于胰岛素作用的发挥。不过,相关的临床研究显示这方面的影响非常低,因此实际中吸烟对胰岛素作用的影响较小。
糖尿病吸烟者会不会更少?
全世界的烟民非常多,而其中的糖尿病患者也不在少数,那么罹患了糖尿病之后,吸烟的人数会不会减少呢?
糖尿病患者的吸烟比例在不同的国家有所不同,而且变化很大,但是糖尿病患者的吸烟比率相比非糖尿病患者来说,并没有差异。虽然临床医生常常告诫患者要戒烟,然而他们对香烟中的尼古丁上瘾,现实生活中很难真正戒烟。
吸烟对于糖尿病可能有好处,真的吗?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吸烟真的一点好处都没有吗?有烟民指出,戒烟不仅仅需要应付尼古丁戒断症状,而且根据以往的经验,戒烟一段时间之后体重还会增加,而再次吸烟有助于减肥。
长期吸烟的人已经对烟草中的尼古丁形成了精神依赖,当他们被剥夺了“吸烟”的乐趣,便不得不忍受那种不愉快的尼古丁戒断症状,这往往诱使人们想要吃甜食来调节并改善情况,而甜味的碳水化合物一方面含有较多的能量,另外一方面对血糖影响较大,反而不利于血糖控制。因此,戒烟往往以失败告终。
而患者也发现了这个现象,尼古丁被认为可以减少吃甜食的欲望,许多刚刚被诊断为糖尿病的患者甚至在最初的几个月增加了吸烟量,患者认为香烟有助于他们减少糖的摄入量以及控制饮食。那么,这算是糖尿病患者吸烟的好处吗?错!吸烟没有任何好处。
戒烟也需要技巧
说了这么多,是不是应该马上去戒烟!但是这真的挺难的,那么,需要各位烟民下狠心去做,同时也需要一些小技巧。
1.减少获得香烟的机会:吸烟越久越难戒。因为已经形成一种惯性行为,戒烟的人有时候把烟送嘴边,点着了火,才想起自己正在戒烟。所以,如果你准备戒烟,应该把手头所有的香烟都放在不能轻易拿到的地方,锁在柜子里,或者干脆扔掉。
2.表决心:一般养成一个习惯至少需要21天,那么坚决戒烟也需要坚持21天,首先要告诉身边的亲戚朋友自己戒烟的决心,同时也让他们知道如何帮助你,比如不要给你递香烟,不要在你面前抽烟等,同时也监督你戒烟。
3.转移注意力:戒烟的头一周是最艰难的,当发生戒断症状时,可以采取转移注意力的方式,立马停下手中的事情,去做一样自己感兴趣能吸引注意力的事,一般几分钟之后烟瘾就过去了,这个时候就不那么想吸烟了。
4.参加体育运动:对于脑力劳动者来说,运动可以缓解疲劳,而戒烟也可以加强运动,运动可以缓解紧张的倾向,有助于控制烟瘾。而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运动也是必不可少的治疗手段之一,有助于控制体重,调节血糖。
5.嚼口香糖:想吸烟时总想吃东西,为了避免过分摄入能量,这时候可以尝试嚼口香糖,为了提神可以选择喝茶或者喝咖啡,总之,换一种方式,习惯就好。
坚决对二手烟说“NO”
作为不吸烟者,却很可能被动吸烟,即所谓的“二手烟”,这已经成为了社会问题。有研究者对美国加州的老师群体进行了长达17年的追踪调查,在基线时,70.2%的非吸烟者反馈自己被动吸烟,而追踪调查数据分析显示,排除了干扰因素之后,暴露在二手烟环境中的时间越长,二手烟浓度越高,最后罹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越高。
另外,目前很多横断面研究显示,吸烟者相比非吸烟者来说,体重相对较低,然而,有强有力的证据表明,重度吸烟者可能面临更胖的危险。还有多项研究表明,吸烟与腹部肥胖有关,即使调整了BMI,这种相关性仍然存在,这一点也有助于解释在一些频繁吸烟者中,尽管他们的BMI整体较低,但是其代谢综合征风险高这样看似矛盾的结果,很可能这些患者总体重并没有超标,而存在腹型肥胖,反而危害更大。
总之,为了个人健康,为了家人健康,为了孩子健康,请戒烟,对二手烟说:“NO”。
参考文献:
[1] Ian A. MacFarlane. The smoker with diabetes: a difficult challenge. Postgrad Med J (1991) 67, 928 – 930.
[2] Luohua Jiang, Jenny Chang, Argyrios Ziogas,et al. Secondhand smoke, obesity, and risk of type II diabetes among California teachers. Annals of Epidemiology 32 (2019) 35e42.
丈夫烟瘾大 全家身体差
来源:人民健康网
吸烟不仅会令自己的健康受损,家人也会受到殃及。近日,我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科研所、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等单位在1000万余对夫妻中进行的研究显示,丈夫吸烟,妻子易患糖尿病,且丈夫烟瘾越重,妻子患病风险越高。
这项研究共纳入2015~2016年国家孕前免费检查项目中来自全国31个省市地区的1076余万对夫妻,妻子年龄在20~49岁。研究者将吸烟定义为,每日吸烟至少1支且至少1年。夫妻均不吸烟占73.08%,仅丈夫吸烟占26.61%,仅妻子吸烟占0.08%,双方均是烟民占0.22%。研究显示,与夫妻均不吸烟相比,丈夫吸烟,妻子患糖尿病的风险增加9%;若双方都吸烟,风险会增加28%。丈夫每日吸烟10支以下、11~20支和大于20支时,分别增加6%、13%和25%的风险。在同样的丈夫吸烟量下,胖女性比瘦女性更可能得糖尿病。研究还发现,在已经得了糖尿病的妻子中,仅有2.93%的人知道自己患病,97.07%的人茫然不知。
该研究团队早前曾对500万对夫妻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丈夫吸烟,妻子患高血压的风险也会增加。有的丈夫会“体贴”地说,不在爱人面前吸烟,这种做法其实于事无补。因为,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残留在丈夫的衣服、头发、皮肤上,“三手烟”同样会伤害妻子及其他家人。
研究者指出,家庭导向的戒烟干预非常重要,少吸、尽量戒烟,以降低烟草对家庭成员健康的影响至关重要。今年8月,泰国制定的一则法律引发全球热议,其新版《家庭发展及保护法》规定:在家吸烟将被视为家暴,罪名一旦成立将面临法律制裁。(徐 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