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饭店(糖尿病饭店点餐吃什么)

糖尿病之友 0
文章目录:

十款饭店点餐食谱,糖尿病患者及家属必学

目前各大酒店还不能落实营养配餐,糖尿病患者外出就餐就是门大学问。现推荐10款能量在500~600千卡,蛋白质为20~30克,碳水化合物相当于100克(2两)主食的套餐。糖尿病患者在酒店可以借鉴这种套餐搭配方式点菜,尽量做到营养合理,膳食平衡。在家也可以按照这些食谱制作。

第一套

主食

杂粮米饭:荞麦米50克,燕麦米20克,糙米20克,黑豆10克。

菜品

三文鱼苦瓜拼盘:三文鱼100克,苦瓜100克,木耳3克,橄榄油5克。

醋汁鲜蚕豆洋葱:蚕豆50克,洋葱20克,陈醋适量。

牡蛎豆腐冬瓜汤:豆腐50克,牡蛎50克,冬瓜100克。

第二套

主食

荞麦薏苡红豆饭:荞麦米60克,薏苡仁30克,红豆10克。

菜品

炖黄鳝魔芋丝豆豉:黄鳝鱼150克,魔芋丝50克,豆豉10克。

橄榄油拌茼蒿拼圣女果:茼蒿150克,圣女果50克,橄榄油5克。

紫菜蛋花汤:鸡蛋25克,紫菜15克。

第三套

主食

玉米渣粥:玉米渣子20克。

香菇白菜包子:面粉80克,白菜120克,猪瘦肉50克。

菜品

西芹拌腐竹:西芹100克,腐竹15克,橄榄油5克。

第四套

主食

奥灶面:荞麦面条100克,草鱼120克,香菇50克。

菜品

炝菠菜:菠菜200克,调和油10克。

芝麻酱拌魔芋丝洋葱:魔芋丝100克,洋葱15克,芝麻酱15克。

第五套

主食

大米饭:大米100克

菜品

葱烧海参胡萝卜:海参100克,大葱100克,胡萝卜50克。

鲜蚕豆炒鸡蛋:鸡蛋50克,鲜蚕豆100克。

五行汤:牛蒡100克,白萝卜50克,胡萝卜25克,萝卜缨100克,香菇50克。

第六套

主食

杂粮米饭:糙米60克,薏苡仁15克,绿豆15克。

菜品

扒鲍鱼冬瓜:鲍鱼120克,冬瓜100克。

拌三丝:金针菇100克,青椒丝100克,洋葱25克。

豆腐丸子紫菜汤:猪瘦肉25克,豆腐50克,紫菜5克。

第七套

主食

杂粮面粉发糕:玉米面60克,荞麦面30克,黄豆粉10克。

菜品

鲑鱼头炖豆腐木耳:鱼头200克,豆腐50克,木耳3克。

肉末焖茄子:肉末25克,茄子200克,油10克。

鲜牛奶:250克。

第八套

主食

杏仁牛奶:牛奶250克,杏仁粉30克,芭尔糖适量。

蒸紫薯150克(或蒸南瓜块200克)。

菜品

橄榄油拌马齿苋150克,橄榄油10克。

茶蛋:1个。

第九套

主食

山药奶:牛奶250克,山药50克,芭尔糖适量。

土豆饼:土豆泥250克,奶粉30克,葡萄干10克,鸡蛋1/2个,面粉10克,油适量。

菜品

圣女果100克。

拼盘:蚕蛹50克,苦瓜100克。

第十套

主食

胡萝卜奶:牛奶250克,胡萝卜50克,芭尔糖适量。

全麦面包:120克。

菜品

奶酪益生菌酸奶沙拉:西兰花150克,圣女果50克,洋葱15克,西芹15克,奶1酷~2片,益生菌酸奶适量。

(作者: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附属医院营养科老主任 孙淑芝)

本文为《糖尿病之友》原创,关注糖尿病之友公众号(tnbzy2013),欢迎转发收藏,转载需注明出处,未经授权禁止用于商业目的

学会这5个方法,糖尿病患者在饭店既能吃到好吃的,血糖也不会升高

很多糖友有这样的经历:每次外出用餐都会导致血糖升高,要两三天时间才能稳定下来。为了避免血糖升高,甚至看到自己特别想吃的食物,也不敢吃。

今天给您分享5个方法,可以帮您解决在外就餐血糖超标的烦恼。

1.荤素菜品数量相当

一桌菜肴中素菜数最好不要少于荤菜数,可以用豆制品来代替荤菜,以深颜色的蔬菜为佳,至少有一盘绿叶菜

荤菜尽量选择瘦肉类菜肴为主,少选或不选如猪脑、肥肠、肥肉等高脂食物。

各类菜肴以“能清蒸则不炖炒,能炖炒则不煎炸”为原则。

并告知后厨少放糖、少放盐

2.选粗粮当主食

由于饭店的各种面食容易添加油、糖等辅料,建议选择粗粮主食。

粗粮富含膳食纤维,能延缓葡萄糖的吸收、饱腹感强,有调脂、减肥的功效,如荞麦扒糕、蒸玉米、杂粮米饭、红薯、山药等。

3.千万不要一醉方休

著名的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说:一杯酒是健康,两杯酒是快乐,三杯酒是放纵

糖尿病患者最好不要喝酒。如果为了不使大家扫兴,可以选用少量红酒(优选干红)、啤酒、黄酒等低度酒,但要减少相应热量的主食。

如果可以的话,最好选择白开水,也可选择绿茶(不含糖)、红茶(不含糖)、苦荞茶、豆浆等健康饮品。

4.把菜夹在盘子里再慢慢品尝

外出就餐一不小心就会吃多了,导致血糖升高。

为防止进食过多,糖尿病患者可根据平时饭量,将各种食物先夹到盘子里后再慢慢品尝。蜻蜓点水般地吃,多样性地品尝。

这样既可以一饱口福, 又不至于吃得过多。

5.先吃蔬菜

先吃蔬菜再吃其他食物,可以起到纤维包裹的作用,更好地防止餐后血糖升高。

如果为了照顾大家的口味,菜肴油、盐的含量比较高时,可通过蘸水的方式去掉部分油脂、盐的量

总结:外出用餐尽量多吃些蔬菜、豆类、豆制品、瘦肉类和粗杂粮,少吃油腻菜肴,这样的一餐总热量摄入就不会太离谱,血糖更容易控制。

欢迎留言,分享您“在外用餐,如何控糖”的话题!

作者: ysy

杭州一饭店老板一家六口4个人查出2型糖尿病!医生说,和他们共同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有关

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

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在12.8%,基本上10个人里就有1个是糖尿病。尽管病人数量很多,但是知晓率并不高,有将近60%的人并不知道自己已经患了糖尿病。

而糖尿病患者往往不是死于高血糖本身,而是死于相关的并发症。比如糖尿病眼病、糖尿病足、神经血管病变、心血管疾病等。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主持工作)任跃忠主任医师说:“糖尿病说到底是一种‘生活方式病’。我们在门诊中发现,不少来看病的患者出自同一个家庭,他们有着同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时间一长,都患上了糖尿病。”

做菜时放油像放水一样夫妻俩先后患上糖尿病

60多岁的周阿姨(化名),老家在上虞,每隔三个月左右,她都会和老伴一起赶到浙大二院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MMC),找内分泌科副主任郑超主任医师复诊。

她对这对老夫妻的印象很深刻,“夫妻俩都是糖尿病患者,每次给周阿姨看完病,再给他老伴看,回去以后他们也是一起吃药,互相检测血糖。”

五六年前,周阿姨体检发现血糖值超标,被确诊为糖尿病。没过多久,老伴也查出了糖尿病。

两个人都没有糖尿病家族史,却先后患上糖尿病,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医生仔细询问了他们的情况后,发现了问题所在。周阿姨和老伴年轻时家里条件不好,吃的饭菜都没什么油水,现在条件好了,烧菜时放油跟放水一样,刹不住车。夫妻俩平时吃的也大多是荤菜,大鱼大肉不离桌。日积月累,两个人慢慢吃出了糖尿病。

确诊后,周阿姨和老伴开始吃药控制血糖,日常饮食也开始注意忌口,但血糖依然控制得不理想。

原来,周阿姨的儿子觉得,父母为了控制血糖,这个不能吃那个也不能吃,担心他们营养不够,就买了各种各样的滋补品往父母家里送。

“这些都是好东西,吃一点对身体肯定有好处。”抱着这样的想法,周阿姨和老伴每天从早到晚不停地吃补品,冬虫夏草每天3-5根,海参1-2条,还有燕窝、鱼胶、铁皮石斛,只要是市面上贵的好的滋补品,他们都没落下。

“偶尔吃点滋补品或许不会直接导致血糖升高,但是他们每天吃太多,无形之中能量摄入就高了,所以血糖一直控制不好。”郑超主任医师说,停了这些滋补品后,经过一段时间的饮食控制并配合用药,夫妻俩的血糖值终于回归正常。

每天都在一起吃饭一家6口4个患上糖尿病

在浙大二院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因为同样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导致夫妻共患糖尿病的并不罕见。不仅夫妻之间,其他家庭成员也会出现类似的情况,这在临床上称为“家族聚集性糖尿病”。

郑超主任医师遇到过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一家6口人,4个患上了糖尿病。

40多岁的吴先生(化名)在杭州开了一家小饭店,他既是老板又是大厨,烧得一手好菜,店里生意很好。平时,吴先生的爸爸、岳父、岳母在店里忙,每天都在一起吃饭。或许是因为每餐都吃得太丰盛,几年下来,4个人的体重都噌噌往上涨,尤其是吴先生,身高1米75的他体重已经突破200斤。

去年8月,吴先生和家人的体检结果出来,他和他的父亲、岳父岳母都被确诊为2型糖尿病。当时吴先生的空腹血糖超标3倍多,血压也超标,不得不住院治疗。后来,他和家人一直在浙大二院MMC随访,每次都是4个人一起来。

任跃忠主任医师也接诊过不少类似的“家族聚集性糖尿病”病例。“前不久,有一对来自宁波的父子,儿子读小学四年级,父子俩都非常胖。他们家庭条件很不错,每餐都是大鱼大肉,儿子更是饮料当水喝,平时也不爱运动,结果双双查出2型糖尿病。”

同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容易导致“家族聚集性糖尿病”

大部分“家族聚集性糖尿病”的患者,往往是一些年龄偏大的患者,年纪在60岁上下的比较常见。这说明长期共同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对糖尿病的发生发展有着明确影响。

郑超主任医师介绍,“家族聚集性糖尿病”往往有几个特点:

首先,“家族聚集性糖尿病”的患者基本上都没有运动的习惯,比如一家人里面,其中一个人不愿意运动,整天窝在沙发上,另外的家庭成员也会受其影响,懒得运动。

其次,在饮食习惯上,“家族聚集性糖尿病”普遍都是吃得太好,每餐大鱼大肉,油脂摄入过高。一家人每天一起吃饭,长期如此,糖尿病就会悄无声息地找上门。

郑主任说,糖尿病人要控制饮食,并不是说很多东西不能吃,最关键的是能量平衡,也就是所谓的“吃动平衡”。摄入的能量及时把它消耗掉,促进新陈代谢,这样其实对健康是有利的。怕的就是吃进去也不运动,又没有合理控制饮食,这才最容易致病。“中国人最喜欢高碳水饮食,永远都觉得吃饭首先要吃饱。实际上,健康的饮食要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和需求,合理搭配各种食材,这样才能做到膳食均衡。”

很多人得了糖尿病后很绝望,认为这是无法治愈的疾病。其实有不少新发病人,完全是因为生活方式引起的,只要纠正过来,其实是可以逆转的。一般来说,体重减轻10%,很多不好的代谢指标都会慢慢好起来。当然,糖尿病越早干预效果越好,部分早期患者在良好的自我管理下,到后期有可能可以在一段时间内少用药或停用药。

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非常重要

目前,临床上针对糖尿病的口服药种类有很多,每一类药都有它自身的特点。但对糖尿病人来说,具体适合用哪种药物,还是要根据病人的β细胞功能情况、胰岛素抵抗情况、目前血糖情况以及体重、原先用药情况等,由医生来综合判断。

“当然,药物治疗是一方面,更重要的还是要养成好的日常生活习惯,患者的自我管理始终是第一位的。”

任跃忠主任医师建议,首先,对于病人来说,得了糖尿病以后,首先要保持一个比较好的心态。因为糖尿病虽然不能根治,但是它可以控制得很好,只要很好地控制,糖尿病病人仍然可以享受正常人的生活,基本能保持原有的生活质量。很重要的是,千万不能轻信一些偏方,去寻求一些不切实际的治疗。

第二,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要加强锻炼,注意饮食控制,饮食方面也不是说一定这个不能吃、那个不能吃,主要强调的是均衡饮食,很多东西都可以吃,但是要总量控制,不能吃过头。最好每天要有半小时到45分钟左右的锻炼时间,每个星期最起码有五天。

第三,加强对糖尿病知识的了解,自己最好能够进行血糖监测,如果有条件,自己买血糖仪在家里做监测,可以有意识地提醒自己。比如像糯米饭、粽子、汤圆这些升糖指数高的食物尽量不要吃。另外,稀饭尽量不要吃。还有一些含糖的饮料最好不要喝,油炸的尽量少吃。

第四,先吃菜肉再吃主食。食物种类和数量一样,仅仅是进餐顺序不同,也会影响血糖水平。先吃菜肉,再吃主食,对糖尿病患者来说能减少血糖波动。

第五,非常重要的就是要跟医生很好地配合,遵照医生的医嘱。在并发症没有发生之前,就能够长期地把血糖控制好。至于具体用药,一定要根据病人的情况,医生会按照规范,结合病人自身的特点,进行个体化治疗。

送出20个糖尿病诊疗名医号下载快抱App报名预约

由于糖尿病在早期没有明显异常症状,大部分糖尿病人在开始的时候并不会重视自己的疾病。往往等到出现了相关并发症,才意识到疾病的严重性,但为时已晚。

实际上,要想远离和控制糖尿病并不难,合理饮食、适度运动、规范治疗,大多数糖尿病患者都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11月14日联合国糖尿病日来临之际,浙大二院MMC任跃忠和郑超主任医师,各送出10个名医号,为糖尿病患者量身定制个体化方案。

不久前,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MMC)落户浙大二院。(MMC)是由宁光院士牵头发起成立,通过践行“一个中心,一站式服务,一个标准”原则,对代谢性疾病患者实行全过程的标准化管理。

在浙大二院MMC,患者从问诊到检查化验,再到后续的配药、健康指导,整个就诊流程都在同一个区域内完成。

报名方法:下载“快抱”App,留下自己的姓名、年龄、电话号码,并简述病史,工作人员会短信或电话联系,通知活动具体地点及相关事项。就诊时,请带好身份证、市民卡、相关检查资料等。

首席记者 | 俞茜茜

视频记者 | 仲伟

通讯员 | 方序 鲁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