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随礼糖尿病(糖尿病人春节送礼)

东北小生爱江南 0
文章目录:

体制内的70后80后,有被老一代以婚丧礼庆方式随礼割韭菜吗?

体制内悲催的70后80后,好多被老一代通过婚丧礼庆方式随礼割了韭菜,等自己有事的时候,那些人已经消失或联系不上了。

体制内70后80后多是2000年后参加工作的,当时婚丧礼庆等方式办宴席随份子的事普遍存在,特别是北方地区,各种名目办宴席,有时一天会接到好几个片子,随礼名片,随礼的数额也比较多。从开始的100元、200元、300元到后来的甚至有500元或以上的。

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单位负责人的母亲生病住院随钱,姥姥过世随钱,母亲过世随钱,父亲过世随钱,负责人糖尿病住院看望随钱,自己当时作个憨子有时不知道信息,总会有灵通的同事会告诉你或者组织。当时工作接触到上一级县级领导家里有事,不仅忙前忙后,一般也得随礼。还有通过开会、培训、业务工作等等认识的科长、局长、乡长等等,有的比较熟一点的也都会家里有事情给消息,有的刚认识也会给信,名曰领导看得起。

宴席间看到所在区域有头有脸的都被邀请去了,一些年轻新人小白也有不少被请去割韭菜,因为小白都明白,等自己孩子结婚时这些老局长、科长早都退休了,上哪联系?有的高升了,没法给信。还有一些工勤人员领导司机、行政后勤、财务现金等等,印象中单位一会现金,他的岳母过世给消息、本人父母过世给消息,后来都调出这个单位去了别的单位,因为儿子结婚不远几公里到新单位来给消息,看着给的片子当时的心情相当不悦。工资月一个月几百元到2000-3000元,有时一个月随礼都得1000-2000元,甚至有时更多。而自己这些年只有孩子出生和父亲过世,一些朋友得知消息随礼或还礼,咱本身对随过的谁家有什么事主动就去随礼补回,因为咱要面子,不象有一些人知道消息不通知到人都不会来的。

那时候,一些级别高的领导已高就,根本就无法或当时没想到过给消息。一些过去随过礼的局长、科长都退休,退休后有的离开本地找清台人或电话号早已更换,一样都找不到人。有的一些工勤司机之类的更不会来,或者返得礼照得到的差得很多,随三次,他也就随一次。自己大计算了一下,参加工作20多年,这样随过的却失联或无法联系的数额加计达到万元了。

作为一个普通家庭的孩子,对社交不深暗,也不随喜的人,内心深处想如果和所有人都不随礼多好,少些往来,有事情都简单处理个管个事多好,可现实却不是这个样子的。你不随其他人随,让你不得不随;你想少随点,可其他人随得多,逼上梁山,没法不合群。

2013年后,出台了八项规定,随礼的事收敛了许多,做为70后社恐人员、发自内心支持,一些有原则的人确实很少再办这些事情了,特别是70后80后们,他们从过去来走过来的,知道这里面的苦,所以现在进体制90后00后要幸福幸运的多,很少被老一代以随礼的方式搁韭菜了,条件也不允许了。

各位朋友,有被这种方式割过韭菜吗?收回成本没有?

儿子结婚,大姑姐随礼6百二姑姐2万,吃完喜宴大姑姐悄悄拽住了我

在阅读此文前,麻烦各位看官点击一下“关注”,感谢大家的支持。

文丨会发光的暹罗

编辑丨会发光的暹罗

本文为短篇小说,内容纯属虚构,请理性观看。

看着礼单上两个姑姐的随礼金额,竟然相差如此之多,我的内心百感交集,真的没想到二姑姐出手会如此大方。

然而在吃完喜宴之后,大姑姐却悄悄拽住了我,一番话让我不禁泪流满面,也终于明白了亲情的真谛

那么两位姑姐的随礼为何会如此悬殊?大姑姐最后又给我说了些什么话呢?

坎坷半生

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父母都是农民,靠务农为生,上面还有两个姐姐,当初父亲为了生男孩,一连让母亲生了三胎,可都是女孩,再生下去父亲已经养不起了,只能认命。

姐妹三个都是上完初中就辍学在家,帮助父母干农活,大姐和二姐显然不甘心一辈子当农民,同样也是觉得干农活太累,便辞别父母,前往外地去打工,由于我是家里最小的,就没有出去,一直陪在父母身旁

后来两个姐姐都远嫁外地,那时的交通工具并不是太发达,她俩一年也难得回来一次,有了两个姐姐的前车之鉴,父亲说什么也不让我出去,就让我一辈子呆在小县城里,给父母养老。

在媒婆的介绍下,我与邻村的黄大满相识,我俩是同岁,他非常的憨厚老实,对我也很好,就在县城的一家工厂打工,父母都很满意,就这样我俩在相处半年后,就步入了婚姻殿堂,那一年我才二十二岁

婚后没多长时间,我就怀上了孩子,还是个双胞胎,这可把丈夫给高兴坏了,十月怀胎,两个男婴应声落地,这可高兴坏了丈夫,同样高兴的还有我的父母。

原本一切都在向着好处发展,可在我三十二岁那年,美好的家庭瞬间崩塌。事情发生的那天我并不在场,等到我知道的时候,丈夫已经出事,被带走了。

那天丈夫同往常一样在工厂上班,突然我的父亲给他打了电话,称自己受欺负了,让丈夫去给他出气,毕竟是自己的老丈人,话已经说到这个地步,丈夫哪有不去的道理

原来是邻居在建房,父亲和邻居因为一点住房面积发生争执,而邻居家有两个男孩,父亲觉得势弱,这才打电话给丈夫的,等丈夫到了之后,邻居一家都是拿着铁钎,绰绰鄙人。

这种情况下,父亲非但没想着化解矛盾,反而想让女婿给他出气,也不知是在气头上,还是说丈夫想在父亲面前表现自己,一怒之下的他直接进屋拿了菜刀出来,以一己之力抗衡着邻居一家。

邻居料定丈夫不敢动手,言语上依旧十分挑衅,而且这时候父亲也在背后撺掇,让丈夫不要怕,恼怒之下的丈夫,直接挥刀砍了过去,对面哪见过这架势,当即铁钎一丢,就要逃命。

可还是晚了一步,一死一伤,也是这时,丈夫清醒过来,知道自己犯了大错,直接撒腿就跑,留下站在原地满脸错愕的父亲,估计怎么也没想到事情会是这样

最终丈夫被抓获,畏罪潜逃加上没有获得受害人家属的谅解,判了个无期徒刑,终身都要在监狱度过。我非常清楚丈夫的脾气,当天要不是父亲在背后撺掇,他是一定不敢拿刀的。

可以说我也是受害者,从此以后要独自抚养两个孩子,还都是男孩,未来的压力山大,也自从那件事后,我对父亲有了一丝怨念,因为丈夫出事父亲有很大的责任。

两个姑姐

丈夫是家里唯一的男孩,他上面还有两个姐姐,公公身体本就不太好,有心脏病,在得知丈夫出事之后,公公突发心脏病,抢救无效去世,婆婆从此孤身一人,没了依靠。

谁料仅仅两年过去,婆婆也因病离世,很大原因都是伤心过度。而我也因丈夫的事与娘家的联系少了很多,只有过年会去看看,呆一会儿就走,从不留宿。可以说丈夫出事,直接毁了两个家庭。

丈夫上面有两个姐姐,大姑姐是嫁到了农村,距离我家不远,经常回来帮衬着我,对两个侄子也都特别宠爱,二姑姐远嫁外地,对两个侄子同样关爱,平常很少在家,但每年春节回来,都会给两个侄子一人包个大红包

在婆婆去世之后,我和两位姑姐就约定好,以后春节在一起过,三家相互帮衬着,不得不说,两位姑姐对我真不错,真就把我当成了一家人

可后来,大姑姐一家遭遇变故,姐夫患上糖尿病,逐渐半身不遂,就连说话都受到影响,依靠轮椅度日,需要大姑姐一直陪在身边照顾。

我不由得感慨,命运真是坎坷,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好在令我比较欣慰的是,丈夫在狱中表现良好,从无期徒刑转为有期徒刑二十年,生活终究是有了盼头。

时间过得飞快,我的两个儿子都已经二十多岁,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可是由于家庭原因,附近十里八村的村民都不愿将女儿嫁到我们家。

为了给儿子说媒,我可是没少下功夫,就在我一筹莫展之时,大儿子竟然领了个女朋友回家见我,原来女方是儿子的初中同学,两人在上学时期关系就不错。

女方也没有提什么过分的要求,只要彩礼二十万,另外再建一座房子,由两人独自居住。这些都不算什么,房子早晚都是要建的,毕竟未来两个儿子成家,不可能都住在一起

可我这么多年来,手上哪里有什么钱,也就存了不到十万块钱,二姑姐得知情况后,借给了我八万块钱,让我先用,给儿子安排婚事。

大儿子知道我的难处,便主动去找女方父母沟通,最终女方同意,彩礼只要八万,房子可以以后再建,我的小儿子为了避嫌,决定独自到外地打工租房住,只在春节回家。

看到两个儿子如此懂事,我非常欣慰,可也实在撑不住了,希望丈夫早日改过自新,能有个肩膀供我依靠。

儿子婚事

终于到了儿子结婚的那天,看到一众亲朋好友赶来,我的内心百感交集,已经有很长时间没这么高兴过了,能亲眼看到儿子结婚的这一刻,以前就算再累再苦也不算什么。

那天我非常忙,一直等到下午两点,喜宴结束才抽出身来,也是这时,我去看了下记账的礼单,没想到竟然收了有快十万块钱

再仔细一看,二姑姐一个人都随了2万,乃是所有亲朋中随礼最多的,我的心不由得颤抖起来,之后看到大姑姐,礼单上是六百元,虽然比二姑姐少了太多,但我还是非常感动,因为这些年大姑姐帮我不少

就在我看礼单的时候,突然大姑姐抓住了我,把我叫到了里屋,我知道大姑姐一定是有话说,可没想到,大姑姐的一番话竟然让我泪流满面

“妹妹,我知道你这些年独自抚养两个孩子苦啊,好在我那不争气的弟弟再有几年就要出来,你一定要坚持下来。”

这话直接说到了我的心里,眼角已经不经意间有泪花闪现,紧接着,大姑姐又对我说:“我的情况你也知道,你姐夫身患重病,需要我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的照顾,压力实在太大,没办法帮衬你太多,还请你多多见谅。”

听闻这话,我受宠若惊,刚要解释,大姑姐就打断了我:“今天我只拿了六百礼金,因为我知道那东西都是有来有回,若是给的多了,日后你还礼的压力也大,这里有两万块钱,你收下,就当是这些年,我们家亏欠你的,我替弟弟补偿你。”

我万万没想到,大姑姐竟然这么说,连忙谢绝她的好意,可大姑姐心意已决,放下钱后就走了出去,这一刻,我再也忍受不住,独自在屋子里放声大哭,一半是多年来的委屈,一半是对大姑姐的感激。

就在大儿子结婚没多久,二儿子也结婚了,女方从小父母离婚,跟着爷爷奶奶长大,结婚时无依无靠,没有索要任何东西,我也是没想到,两个儿子的婚礼竟然进行的如此顺利。

结语

几年后,丈夫终于出狱,在家务农为生,虽然不挣什么钱,但人在就好,我的后半生有了依靠

我也给两个儿子说了说,让他们等以后条件好起来之后,一定不能忘记两位姑姑的帮助,尤其是大姑,未来能帮一点就是一点,同样我和丈夫也是,两位姑姐的情谊我俩一定铭记终生。#MCN首发激励计划#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骗子一天认8个“干爹干妈”?检察官揭秘其中真相

近日,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张燕驱车1个小时,再次来到了当地麻沟村(化名)。几名老人看到警车,围过来和她打招呼,“闺女,你来啦。”

2019年,张燕办理了一起诈骗案,犯罪团伙用蛋白粉冒充“包治百病”的神药高价出售,受骗者清一色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该村的受骗情况最严重,共有282位老人被骗。

两年多时间过去,这些老人过得还好吗?

每一个被骗的老人,都有挥之不去的孤独

75岁的王大爷和老伴育有4个孩子,都在外务工,留他们在农村居住。三儿子前年在越南修铁路时不幸去世,王大爷和老伴很少互相提起这件事。只是有时候,两人坐在院坝里,会突然沉默起来。

“这蛋白粉呀,本来是想买来治疗他的高血压的,后来发现被骗,他当场就犯了高血压。”王大爷的老伴打趣道。王大爷在一旁附和着说,“蛋白粉‘甜眯眯’的,后来我只能当成糖水喝。再说,后来钱不是又退给我们了吗。”

王大爷一家的收入,主要依靠政府每个月发放的125元的养老金,以及孩子们逢年过节给的孝敬钱。

因为这事儿,王大爷当时连着怄了几天气。还好孩子们没有责怪他,春节过年的时候,又默契地多孝敬了些钱给夫妇俩。王大爷最终缓过了劲儿,现在心里也没气了。

“你这算啥子哟。”一旁的陈大爷插嘴道,“骗子给我说他卖的这款蛋白粉在中央电视台7点整黄金时段打广告,我为了治头痛买了500块钱的蛋白粉,晚上从6点半开始就守着电视,后来《新闻联播》的音乐一起,我才想起来,7点钟咋会放广告呢。”

陈大爷今年67岁,大女儿常年在广州务工,小女儿在江津城里工作。他长期一个人在家,老伴儿也在城里照顾小外孙,周末偶尔回来一趟。

“大外孙正在上大学,小外孙还在幼儿园,都是花钱多的年龄,我怎么好开口向孩子们要钱。”陈大爷种了几十棵花椒树,去年忙了三个月才采摘完,手掌上划得满是小口。花椒最后按2块钱一斤的价格,卖给了贩子。老伴和两个女儿回村后,才听说自家老爷子攒下的一季“花椒钱”,被骗了个一干二净。

一连好几周,大女儿和小女儿轮番对父亲进行“教育”,告诫他以后不要再上当受骗,最后连哄带骗把陈大爷拉进了医院做了一番检查。临走前,两个女儿还把500块钱悄悄地放在了陈大爷的枕头下面。

91岁的邱婆婆也花了1500块钱,买了12桶蛋白粉。邱婆婆的精神状况很好,耳聪目明,唯独风湿这个老毛病困扰了她多年,手指和腰上最严重。用她的话说,“天晴落雨都痛”。邱婆婆把骗子称为“大闺女”,骗子说蛋白粉对治疗风湿有奇效,邱婆婆就买了。不仅是她,邱婆婆的两个儿子也入了坑。

邱婆婆曾生育了6个孩子,如今四世同堂,拍全家福时整整站了4排。邱婆婆的老伴在3年前去世,现在一个人住,自己煮一日三餐。老人家心态很好,得知被骗后竟也没怎么生气。“他们今年没有来了。”

那堆满褶皱的笑容里,有着说不出的落寞。

骗子一天认了8个“干爹”“干妈”

谈起被骗时的情景,老人们记忆犹新。

2019年10月10日,田里的农活已经忙完了,王大爷跟妻子悠闲地躺在大门口的摇椅上。有两个陌生人找到他,说要在村里开超市,想用50元一天的价格租下院坝做开业宣传。

王大爷为人和善,从没跟人吵过架。虽然并不认识,但他还是回屋端出板凳和茶水招呼客人。王大爷的身体不好,患有严重的高血压,不能干太重的农活。坝子闲着也是闲着,他与老伴商量了一下,决定租给他们。

隔天一大早,王大爷发现自家院坝支起了一个简易的大棚和舞台,摆满牙刷、纸巾、电饭煲等物品。听了游行车“免费送礼品”的吆喝,村里的老人半信半疑地来到现场。到场的都如愿拿到了一包纸巾,老人们个个喜出望外。

所谓的“工作人员”有3个人,中等年纪。王大爷回忆,他们都非常能说会道,“大爷大妈”“老辈子”招呼个不停,一个劲儿地把小礼品往老人手里塞,还跟大家摆龙门阵(扯家常),哄得老人们非常开心。这一天,“工作人员”小芬(化名)认了8个“干爹”“干妈”。

他们的话术几乎如出一辙——公司“王总”即将在村里开超市,他是个精明又仗义的生意人,为给乡亲们送福利,所以安排他们进村开展“有买有送”活动。

“有买就有送!”但具体送什么,怎么问他们也不肯明说。

有位老人选了一瓶食用油和一包盐,付了18块钱。“工作人员”将东西打包好之后,当即把18块原封不动地返还给了老人。原来“有买有送”就是不要钱,这让老人们顿时“恍然大悟”。

“免费”的名头对老人有很大的诱惑,第二天,来到现场的老人比更多了。王大爷惊奇地发现,瘫痪多年的二叔坐着轮椅也来了。

“今天我们王总来了,给老辈子们带来了好产品,你们就瞧好吧。”“工作人员”们笑脸盈盈。伴着一阵喧闹的音乐声,自称是超市老板的“王总”穿着一身西装,踩着点走上了舞台。

“我进村的时候,在路边看到一个儿子殴打他的老父亲,老爷子头发都全白了,不孝子打老汉(方言,指父亲)要天打雷劈的。我马上下车跟他儿子讲道理,他起初是油盐不进,后来把话总算是听进去了。我走的时候给了几百块钱,把老爷子感动得不行。人生在世谁又没个难处……”“王总”拿着话筒,声情并茂地讲述着。

“王总”说,他也是这个村子里的人,小时候家里十分困难,幸好他的恩师一直帮助他。讲到这里时,他的声音哽咽了,眼眶微润。台下有老人欣慰地点点头。

“没有我的恩师就没有我的今天,过几天我恩师过生日,我带老辈子们都去吃酒,不交份子钱,纯粹地为我恩师添福贺寿!”“王总”一番话说得激情昂扬,老人们在台下纷纷鼓掌叫好。

有孝心、热心肠、生意成功、知恩图报——一个完美人设就这样立了起来。

紧接着,“王总”话风一转,向大家隆重推荐一款“骆驼牌”蛋白粉产品。“这个蛋白粉能治高血压、风湿病、脑血栓、前列腺炎、糖尿病等各种病症,非常出名,连脑瘫都可以治!”

“只有花10块钱买了预订卡的人,明天才有资格买蛋白粉,这10块钱明天也会退还给大家,这么做只是为了考验大家的诚意。”他一再强调,让老人们把钱都带上。

对这个“王总”,老人们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亲切感。“他说明天能退款就肯定能退款,摆明了想给大家免费发蛋白粉。”1个,2个,3个……老人们纷纷买了预订卡。

第三天,“工作人员”果然把10块钱退给了老人。

“原价385元一桶的蛋白粉,今天500元两桶卖给大家,先到先得。大家记住是‘有买有送’,我们明天还在这里等着大家!”工作人员拿着大喇叭不停地吆喝。

老人们拿着钱涌上前,争先恐后地交钱。有的老人买了6桶,有的老人买了2桶。

然而,“工作人员”没有当即把钱立刻退还给他们。“我当时还想,没关系,明天他们还会来,那天实在太忙了。”邱婆婆说。

隔天,老人们又早早地来到院坝,现场人去“棚”空。迎接他们的只有未来得及收拾的大棚,和一脸懵圈的王大爷夫妇。

如何避免“骗了这村骗那村”?

“就算他们不退钱也没关系,蛋白粉这么神奇,能治好我的病就好。”即便如此,怀着这种想法的老人也不少。

但残酷的事实是,“王总”口中所谓价值500元的“骆驼”牌蛋白粉,每罐成本不足10元。

“他们都是彻头彻尾的骗子!”老人们获悉真相,源于隔壁村的“东窗事发”。诈骗团伙潜入隔壁村,“如法炮制”了一场蛋白粉骗局。一个寡居老太太为治病买了一堆蛋白粉,儿子知道后立刻报警,老太太一时气急攻心差点中风。

消息在麻沟村很快传开,老人们这才知道,“包治百病”的蛋白粉根本没有一丁点用。

经查,2019年1月至12月,犯罪嫌疑人汤某、杨某等12人先后前往重庆市江津区、永川区,四川省泸州市,贵州省赤水市等地的农村地区,以将在当地新开大型超市的名义吸引空巢老人聚集,参与免费赠送礼品活动,并以多次售卖商品后退款的行为,给老人强烈的“购物即返款”心理暗示进行诈骗。

“汤某等人将成本极低的蛋白粉包装成‘神药’,高价‘卖’给被害人后携款逃离,该案仅江津区就涉及16个村,被骗人数多达300余人。”张燕介绍。

瞄准外出务工多、青壮年人少的偏远农村,犯罪团伙流窜作案,被骗者人数多且分布广——据检察官分析,空巢老人屡屡被骗的背后,有骗术狡猾、病急乱投医、缺乏子女陪伴三个不同层次的原因。

据介绍,汤某等人的诈骗模式可分成“前棚”“后棚”两个阶段。“前棚”为1至2天的预备阶段,用免费发放小礼品和先购物再退款等方式,吸引老人到场参与活动,给人以强烈的“购物即退款”的心理暗示。“后棚”为1至2天的实施阶段,团伙成员假扮超市老板现身,虚假夸大蛋白粉的功效及价格,并借助购卡筛选对象实施精准诈骗。

“诈骗团伙的目标明确,专门针对农村的空巢老人。”张燕说,这些老人们年纪较大,绝大多数不与后辈同居,外界信息接收渠道单一,防骗意识较差。再加上老年人上当受骗后应对能力差,很少采用报警等手段维权,“如果不是有子女果断报警,恐怕还会有更多老人上当受骗”。

张燕还介绍,“实际上,遇上有子女带着父母来‘闹’的,该团伙会选择悄悄将其拉到一旁退款了事,这也是该案迟迟未‘暴雷’的原因之一。”

与此同时,该类犯罪追赃挽损也存在困难,让很多老年人“血本无归”。到案后,犯罪嫌疑人仍以“有买有送并不是承诺退款”“不过就是利润高而已”等理由百般狡辩,既拒不承认犯罪事实,又拒不承认退还被骗人损失。经检察官反复释法说理,部分嫌疑人认罪认罚,并根据其指认退还相关被害人9万余元,约占全部犯罪金额的一半。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2020年9月10日,经江津区检察院提起公诉,汤某等12人因犯诈骗罪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至六年不等,并处罚金五千元至四万元不等。

“一边是套路繁多、花样翻新的诈骗名目,一边是身处信息孤岛的农村老年群体,这堪称犯罪领域的‘降维打击’。”重庆市检察院相关负责人表示。

他介绍,当前农村地区诈骗犯罪主要呈现诈骗对象主要针对老人妇女,诈骗方法主要利用知识缺乏,诈骗类型主要采取团伙犯罪,诈骗形式主要选择流窜作案四个主要特征。“现在,即使是偏远农村生活,空巢老人的经济条件也普遍好了,过去城里常见的‘保健品’诈骗,在农村也越来越常见。”

一项数据表明,重庆市60岁以上老年人达721万,占总人口21%,人口老龄化率居全国第六位。而对中西部外出务工省份来说,如何在广大农村老年人面前设置一道“防骗墙”,建立反诈骗快速反应、联防联控机制,这是一项亟待解决的基层社会治理难题。

“事后打击不如事先防范”,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检察院将宣传预警放在全民反诈的最前线,与当地镇政府、公安机关达成共识共建反诈骗普法宣传。2021年以来,“莎姐”检察官深入留守老人数量较多的农村、城镇地区,将法治课堂开到村社,开展“送法活动”10余次,覆盖3千余人次,有效降低受骗的概率。

“这次回访发现,随着当地镇政府尤其是公安机关反诈骗普法宣传的持续加强,老百姓防骗意识大为增强,再加上疫情防控的原因,近一年来连商品推销的都很少见到。”张燕说。

不仅是“走穴卖保健品”,忽悠老人的骗术层出不穷。张燕说,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呈现出高发趋势,在投资养老项目、“民族资产解冻”、网络链接病毒等新型诈骗面前,老年人普遍防范意识弱,很容易上当受骗。

5月7日,全国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办公室召开全国专项行动推进会,通报各地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部署启动和宣传发动情况,分析专项行动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部署打击整治环节的阶段性目标任务,推动全国专项行动依法有力有序开展。会议强调,要坚决铲除养老诈骗问题隐患,坚持宣传教育、依法打击、整治规范“三箭齐发”,依法严惩养老诈骗违法犯罪,延伸治理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涉诈乱象问题,为广大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接下来,重庆市公检法等各单位还将继续全力投身开展“反诈防骗”法治宣传活动,着力打造防诈“金钟罩”,筑牢全民反诈“防火墙”。

来源: 重庆长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