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大料(糖尿病食料)
研究发现著名中药草果可显著降低血糖
中新社昆明11月5日电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5日发布消息称,该所天然药物新药研发团队陈纪军研究组在天然源抗糖尿病药物挖掘过程中,首次发现草果提取物能显著降低db/db小鼠的空腹血糖和随机血糖,且对小鼠摄食量、体重无明显影响。
糖尿病是继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后影响人类健康的第三大疾病,全世界患者高达4.63亿,其中90%以上为2型糖尿病。糖尿病的临床治疗药物主要包括胰岛素类和口服降糖药物,然而因低血糖风险和各种副作用,亟需研发结构类型多样、作用于不同靶标的新型降血糖药物。
草果为姜科豆蔻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草果的干燥成熟果实,是著名中药和传统香料,入药具有燥湿温中,截疟和祛痰等功效,市场年需求量在6000吨以上。(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药草果中发现新型降糖活性成分
来源: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昆明11月8日电 (记者赵汉斌)记者8日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获悉,该所天然药物新药研发团队发现了中药草果具有新型降糖活性成分,不但为新型降血糖先导分子的发现提供了化学和药理学依据,还为拓宽草果的新用途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糖尿病的临床治疗药物主要包括胰岛素类和口服降糖药物,然而因低血糖风险和各种副作用,亟须研发结构类型多样、作用于不同靶标的新型降血糖药物。”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陈纪军研究员介绍说。
草果为姜科豆蔻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草果的干燥成熟果实,是著名中药和传统香料,入药具有燥湿温中,截疟和祛痰等功效。在天然源抗糖尿病药物发掘中,陈纪军研究组首次发现草果提取物能显著降低小鼠空腹血糖和随机血糖,且对小鼠摄食量、体重无明显影响。
研究组以活性筛选和液相色谱质谱分析为导向,围绕与糖尿病密切相关的靶点α-葡萄糖苷酶、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等,系统开展了草果降血糖活性成分研究,从活性部位发现了2,6-环氧二芳基庚烷、链状二芳基庚烷、黄烷醇-脂肪醇杂合体、黄烷醇-单萜杂合体、黄烷醇二聚体等5类结构类型多样的化合物115个,其中新化合物66个,丰富了草果的化学成分。
他们还发现,草果含有的78个化合物对α-葡萄糖苷酶具有抑制活性,18个化合物对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具有抑制活性。而结构新颖的黄烷醇-脂肪醇、单萜杂合体则是糖尿病靶标双重抑制剂。
系列研究成果先后在天然药物研发领域《植物化学》《生物有机化学》等五种著名国际期刊上发表。
大寒养生 防风驱寒试试这三宝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周洁莹 通讯员李凯欣)二十四节气中最后一个节气——大寒将至。南方中西医结合医院副院长、治未病专家彭康教授介绍,大寒节气也是一年之中最干燥的时期,白天平均空气湿度一般低于50%,中医学认为,大寒气候干燥寒冷,寒气过盛,容易诱发肺系疾病,如感冒、咳喘、鼻塞流涕等。
过了大寒,又是一年,大寒与立春相交接,是一个由冬到春的过渡时期,即冬天结束、春季到来的转折点,此时,养生也需“转轨”,以适应春天生发特性而准备。
大寒时节养生,仍要防风驱寒,应对"小寒大寒,冷成一团"的寒冷刺激,保护心肾之阳,畅通气血。特别是一些血管弹性较差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患者,更易遭受寒冷刺激,血管功能失调,出现心悸、胸闷、头晕、手足麻木的情况,易发生心肌梗塞、脑卒中等。同时,也要注意滋阴润燥,助阳生化。
所以,大寒时节吃些什么好?
艾叶
艾叶味苦、辛、性温,入脾、肝、肾经。具有温经止血,散寒调经,安胎的功效。它气香味辛,温可散寒,能暖气血而温经脉。
现代实验研究证明,艾叶具有抗菌及抗病毒、平喘、镇咳及祛痰、止血及抗凝血、镇静及抗过敏、护肝利胆等作用,能防治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与哮喘。民间传统的艾叶食物也很多见—— 艾叶茶、艾叶汤、艾叶粥、艾蒿馍馒、艾蒿糍粑糕、艾蒿肉丸等。直接用水煎服,每日3-10克也可以驱寒。
姜黄
为姜科植物姜黄的干燥根茎。其味苦、辛,性温,归肝、脾经。具有活血行气,通经止痛的功效。
现代研究,姜黄素能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度,降血脂,降压等作用,还能保护胃黏膜和护肝作用。
姜黄粉在南亚地区是常见的香料和食用色素,也是咖喱的主要配料之一。
若是驱寒,姜黄用水煎服,每日3-10克即可。
乌药
为樟科植物乌药的块根。味辛,性温。归肺、脾、肾、膀胱经。具有温肾散寒,行气止痛的功效。
现代研究表明乌药能兴奋大脑皮层,促进呼吸,兴奋心肌,加速血液循环等。
天台乌药作为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特产,常被当地民众作为保健食品,煎汁服下或切片晒干,常年泡茶喝。
作者:周洁莹
来源: 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