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玻璃(糖尿病玻璃体混浊可以恢复吗)
肺磨玻璃结节,具备哪些特点要考虑恶性?晚几天手术行不行?
今天是国际护士节,一位泌尿外科的病人回来复查,还给护士送了鲜花!
有的人善于交际,会很轻松地把帮助过自己的人变成好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这类人往往运气和财气也会多一点。而事实上,她的运气还真不错!因为尿血查出肾癌,而肾癌手术前又查出肺癌。
庆幸的是这两个癌症都是早期!虽然多花了几万块,毕竟顺利康复,已经快3年了,复查一切正常。
商场得意的女士,身体却藏了两道催命符这位女士家里开了私房菜会所,还有一家小金店,很有气场的一个人,对自己和家人的身体健康也很重视。
这次因为小便呈鲜红色两天,彩超和增强磁共振检查确诊右侧小肾癌,马上住泌尿外科准备手术,结果手术前胸部CT,又发现了一个磨玻璃肺结节:
很多人对肺磨玻璃结节不陌生,因为这个实在很常见,很多人都有,如果是纯磨玻璃结节,<1.0cm的可以随访观察。
但这位女士的结节达到1.7cm,并且不是纯的,在半透明的磨玻璃影内,可见白色实性成分,提示为混合磨玻璃结节,而且内侧缘可见两条小血管供血(红色箭头),在靠近胸膜的一侧,可见线样胸膜牵拉,这就符合恶性混磨的特点了。
是的,关注豪大夫关于肺结节系列文章的读者就能知道:边界清晰的混合磨玻璃结节,伴有胸膜牵拉,要考虑肺腺癌!
这位女士在肾癌手术后两个月,又回来做了右侧肺癌微创手术,病理是浸润性肺腺癌,中高分化!目前已经快3年了,恢复很好!
这些年不管是医生还是老百姓,大家对肺结节都很重视,还有医疗公司开发了专门筛查肺结节的智能机器人,目的就是要有效阻击肺癌。因为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处在恶性肿瘤第一位,是个黑色双冠王。
而很多肺癌早期可以表现为磨玻璃结节,我们下面展示一些手术成功的磨玻璃结节样肺癌,供大家参考。
病例1,胆管结石住院,发现混合磨玻璃结节
这位老人73岁,胆绞痛住院,完善检查发现左侧混磨,跟上面那位女士很相似,体积更大,手术病理是肺腺癌,中高分化:
病例2,糖尿病肾病住院,查出混合磨玻璃结节
这位女士55岁,因为腰膝酸软,尿蛋白阳性住院,完善检查发现右侧肺腺癌,已经手术一年多了:
以上3个病例,共同特点是:混合磨玻璃结节,边界清晰,伴有胸膜牵拉,并且可见供血血管。一般见到这类肺结节,医生就不会推荐定期复查了,恶性证据比较充分,可以考虑择期手术治疗了。
有时候会听到一些质疑,说其他疾病住院,为什么要做肺部CT,属不属于滥开检查?其实这些全面检查是有必要的,比较肺部肿瘤发病率太高。当然如果实在不想做,或者近期刚做过,可以跟医生沟通,拒绝这个CT。
这方面的研究有很多,比较公认的影像学指征主要有3类:
1.大于8mm的混合磨玻璃结节,复查无变化,或者实性成分增加。上面这几位病人都属于这类情况。
2.大于15mm的实性结节,综合判断无法排除恶性;或者直径介于8-15mm之间,伴有分叶、毛刺、胸膜牵拉等恶性征象时,可以考虑积极一点。
3.纯磨玻璃结节,复查发现逐渐增大,或者密度增加提示进展的。
当然了,上面这些指标不是硬性规定,还要参考病人的意愿、肿瘤史、年龄,还有结节的位置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
我是影像科豪大夫,分享小病例,传递正能量,欢迎关注!
#湖南医聊超能团##清风计划#
磨玻璃结节就是肺癌吗?医生用CT片详细说明,前3种不要紧
磨玻璃结节的诊断,相对比较简单,今天用4个病例的CT片解释一下,很容易学,大家读个2、3遍都能学会。
肺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症,我国每年约有80多万人查出肺癌,为了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医生们找到了螺旋CT胸部筛查的方法,使我们能够早期发现恶性肺结节,并予以根治。磨玻璃肺结节,是其中很常见的一种类型。
但是,磨玻璃结节不一定是肺癌,我们下面看4个病例,很简单!
病例1,3.0cm磨玻璃结节,炎症这是网友医生分享的一个典型病例,中年男子,体检发现左肺尖磨玻璃结节,长径接近3cm:
这是个纯磨玻璃结节,边界比较清晰,有分叶,里面有小血管穿行,很像磨玻璃样的肺腺癌,但仔细观察,这个结节密度很淡、很均匀,里面的小血管没有增粗、僵直等异常变化,可以抗炎治疗后复查看看。
他后来复查CT,这个磨玻璃结节完全吸收了,说明是个炎症性结节。
像这类纯磨玻璃结节或混合磨玻璃结节的炎症,单纯从CT影像上很难与磨玻璃样的肺腺癌区分,但它们有个明显的临床特点:病程比较短、没有进行抗炎治疗。
所以此类病例首次发现,一般不急于手术,可以口服抗生素10-14天,3-4周复查一下,炎症性结节会吸收、变淡。
病例2,磨玻璃结节5mm,非典型腺瘤样增生这是一位中年女士,体检发现5mm磨玻璃结节,随访观察3年没有明显进展:
她去年做了手术,楔形切除,病理是非典型腺瘤样增生(AAH)。
什么是非典型腺瘤样增生(AAH)?
单排非侵袭性的不典型上皮细胞衬覆与肺泡壁(单一的附壁样生长),属于轻、中度不典型细胞局限性增生,一般≤5mm,无间质性炎症和纤维化改变。
非典型增生和原位腺癌都属于腺癌的浸润前病变,算不上真正意义的肺癌,且绝大多数是惰性病灶,可以长期随访观察,发现进展再手术也不晚(很多人可以一辈子不进展)。而如果它们进一步发展,就会依次进展为微浸润腺癌、浸润性肺腺癌、转移扩散。
非典型腺瘤样增生的CT特点:
1.病灶多<5mm,少数可达1.0cm,为纯磨玻璃影,没有实性成分,长期随访形态稳定;
2.病灶密度较低,CT值一般<-650HU;
3.病灶没有恶性结节的CT影像(比如分叶征、胸膜凹陷征等)。
病例3,磨玻璃结节1.3cm,原位腺癌这是一位中年女士,糖尿病并发症住院,完善胸部检查发现左肺上叶1.3cm纯磨玻璃结节,密度比较淡,CT值约-650HU:
这类病灶如果首次发现,可以先随访观察,如果是炎症,复查会吸收变淡。她3个月后复查,结节没有变化,因为靠近肺外围的胸膜下,手术难度小,加上病人很焦虑,选择手术切除,病理是原位腺癌(AIS)。
什么是原位腺癌(AIS)?
病灶为局限性,沿肺泡壁呈鳞屑样生长,无间质、无血管、无胸膜浸润的小腺癌(≤3cm)。它与浸润性肺腺癌最大的不同,就是异型细胞没有“腿”,不会跑,不会转移,切除后不复发。
而且原位腺癌多属于惰性病灶,可以多年不进展,首次发现可以先随访观察,也许过些年会比手术切除更好的治疗办法。
原位腺癌的CT特点:
1.病灶多>5mm,少数可达1.5cm;
2.可呈纯磨玻璃影或混合磨玻璃影,如果是混合磨玻璃影,需要医生通过薄层图像分析实性成分的形态特点等细节;
3.少数病灶可以有1-2个恶性征象,比如毛刺、分叶等;
4.病灶长期随访形态稳定。
鉴于上面的影像特点,对于初次发现的肺部纯磨玻璃结节,通常是不着急手术治疗,建议先3个月复查,炎症性结节可以吸收(如本文第一个病例)。
病例3,磨玻璃结节2.2cm,浸润性肺腺癌,高分化下图是一位中年人,咳嗽半个月,胸部CT发现2.2cm磨玻璃结节,有分叶,有支气管穿行和微血管征,手术病理是浸润性肺腺癌(高分化):
对于病灶直径>1.5cm的纯磨玻璃病灶,伴有恶性征象,尤其是短期复查或抗炎治疗不消失,可以积极一点,毕竟已经达到浸润性肺腺癌的级别了。这类病灶即使是恶性,通常也分化很好,大部分不需要后续化疗,定期随访即可。
上图这位病人手术快2年了,复查恢复很好。但即便预后良好,仍然建议此类病人手术做详细的病理检测和免疫组化分析,以便检出气腔播散、筛状生长等可能提示预后不良的成分,以便指导后续精准治疗,争取最大程度获益。对待癌细胞,谨慎一点是必要的。
什么是 浸润性肺腺癌?
磨玻璃结节中浸润灶大于0.5cm,肿瘤细胞除贴壁生长方式外,还有腺泡状、乳头状、微乳头状和/或实性生长方式以及肿瘤细胞浸润肌纤维母细胞间质。
据浙江大学舟山医院曹捍波教授团队的总结,在一组197例≤3.0cm的浸润性肺腺癌中,纯磨玻璃型占2.9%,混合磨玻璃型占60.2%。
总结:肺部磨玻璃病灶,可以是炎症、非典型腺瘤样增生、原位腺癌、微浸润腺癌、浸润性腺癌,对于浸润性腺癌,要保持谨慎乐观,遵从当地医生指导,不给癌细胞死灰复燃的机会。
我是影像科豪大夫,希望这篇肺部磨玻璃病灶论述能为朋友们解答一些疑惑,如有疑问可在留言区咨询,我的建议仅供参考。
参考文章:
早期肺腺癌CT表现及处理策略探讨,曹捍波,影领学苑。
#健康大V创造营##湖南医聊超能团#
中西医结合治疗见效!两次病危的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
央视网消息:2月17日,新冠肺炎确诊患者钱先生出院,出院时,钱先生激动地说:“先后两次告病危,我这条命是医生抢回来的,感谢你们!”据湖北省中医院急诊科主任李刚介绍,钱先生从确诊为新冠肺炎开始至今一直坚持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药全程干预,效果显著。
照片中间为钱先生
病发:患者先后两次病危
1月25日,61岁的钱先生因持续高热、呼吸困难被送至湖北省中医院光谷院区急诊科抢救。“当时被送来时,肺部CT显示双肺内见散在斑片状、磨玻璃样密度增高影,核酸检测阳性,确诊为新冠肺炎”,李刚回忆道,末梢血氧饱和度为80-90%,低于93%就是重症患者,综合他的呼吸频率等体征钱先生被告病危。
新冠肺炎、急性呼吸衰竭、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多年糖尿病病史,钱先生的状况让抢救工作十分棘手。经过李刚团队近5个小时的救治,钱先生脱离了危险。三天后,钱先生体温恢复正常,体征稳定。“虽然看似度过了危险期,但是临床上一些新冠肺炎患者可能会出现第二次‘炎症风暴’,还是要以防万一”,当时,李刚将自己的担心与钱先生进行了沟通。
正如李刚之前所担心的一样,钱先生出现了第二次“炎症风暴”。2月4日,钱先生出现了反复高热,体温最高达39度,还有呼吸困难、胸闷等症状,再一次被告病危。经过李刚团队的抢救,钱先生再次顺利度过危险期。
经过十多天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和调理,钱先生的体温维持正常,肺部阴影明显减少,呼吸不畅、胸闷、乏力、食欲不振的症状明显减轻,2月17日上午,钱先生顺利出院。
治疗:稳定、合理、营养、中西医结合
“稳定、合理、营养这三个关键词是我们救治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所遵循的原则”,李刚解释道。通常情况下,人体受到病毒入侵,大量的免疫细胞就会被激活分泌更多的细胞因子以清除病毒。但是新冠肺炎病毒会激发部分危重症病人免疫系统且造成免疫系统失衡,引起炎性因子风暴导致疾病恶化,对人体组织和细胞造成严重损害。所以在救治新冠肺炎患者时首先要让人体免疫系统稳定下来,要抑制过度的炎性反应和消除过度的活性氧簇。与此同时,合理、及时地使用激素,遵循“短程、中小剂量”原则,抑制患者过强的免疫反应。
最关键的一步是要保证患者的营养供给。新冠肺炎患者,特别是重症患者住院周期长,对营养支持的要求高,根据患者病情早期及时地进行肠内和肠外的营养支持治疗是成功救治的关键之一。比如进食优质蛋白粉、经中心静脉肠外营养等方式都可以高效保证患者的营养供给。
据了解,中医药治疗贯穿了钱先生的整个病程。“我们根据钱先生不同病程的不同病症,开具了我院的‘肺炎2号’、‘肺炎3号’、‘肺炎4号’和‘肺炎5号’方”,李刚说,钱先生能够转危为安,治愈出院,中医药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讯员 胡梦 万凌翔)
责编:李林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