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外糖尿病(请问医生糖尿病)
号外丨糖友们,你们平时监测的餐后血糖可能都偏高了
糖尿病人称“富贵病”,中国糖尿病现状也比较严重,据统计,中国有10%的人患有糖尿病或者属于糖尿病前期,也就是说每10个人就有一个即将成为或者已患糖尿病。这个数据相当吓人的,发病率也是非常高的了!如果不引起重视稍不注意就会成为“小糖人”。
为什么要说糖友们平时监测的餐后血糖偏高呢?
是因为血糖有静脉血糖和指尖血糖之分,而静脉血糖才是诊断糖尿病的标准。
我们平时监测血糖一般是测指尖,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会选择指尖呢?第一是因为方便测量,相对于其他地方,手指指尖更容易监测。
第二是因为指尖有丰富的毛细血管,采血快,无过多组织液渗出,测量结果相对准确,但是也含有丰富的神经末梢,痛觉明显,但可以选择手指及手指部位避免此问题。
第三是因为实验表明,指尖血糖和静脉血糖差值比起自身其他地方来说较小,可信度高。
为什么说我们平时测量的餐后血糖都偏高呢?糖尿病诊断标准空腹血糖3.9mmol/l-6.1mmol/l或餐后血糖11.1mmol/l,其实说的是静脉血糖值,并非指尖血糖值。
原因是指尖血糖用血也是用静脉血,但是当营养物质被小肠吸收入静脉血,通过下腔静脉回流至心脏,再通过心脏泵血,把血液送至全身,而在指尖毛细血管丰富,属于动静脉交汇点,相对于手肘部位糖分消耗更少,自然血糖值更高。
值得注意的是:指尖血糖是用的全血,未经处理的血液,内含红细胞,白细胞等血细血胞,而医院检查的血糖抽取的静脉血通过离心机分级,去除了血细胞等其他杂质,只留下血浆,所以又叫做血浆葡萄糖。但是由于血细胞没得葡萄糖含量比起血浆较低,分离后血浆葡萄糖浓度相对较高,所以静脉血糖较高。
在空腹状态下,其实指尖血糖相较于静脉血糖来说是偏低的,一般在10%-15%左右,如果本来空腹血糖就比较低者,这个影响其实也就可以忽略不计了。
号外号外!糖友新药获批,能减轻你的疼痛,方便更实用~
指导专家
James M.Rusnak博士 辉瑞全球产品开发首席开发官
樊碧发教授 中国医师协会疼痛科医师分会会长、中日医院疼痛科主任
刘 敏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
新药来袭,是吗?
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相关的神经性疼痛?
是的,赶紧来看~
新药上市,来揭秘
美国制药巨头辉瑞(Pfizer)近日宣布: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已批准Lyrica CR(pregabalin,普瑞巴林)缓释片CV作为一种每日一次的药物,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pDPN)相关的神经性疼痛管理,以及用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管理。Lyrica CR未获得批准用于纤维肌痛的管理。
辉瑞全球产品开发首席开发官James M.Rusnak博士表示:Lyrica CR的开发是为了给患者提供一种每日一次给药方便的有效治疗选择。该药将为患者和医护人员提供一个重要的选择,来管理这些经常人患者虚弱的疼痛疾病。
规格用药,有讲究
Lyrica CR缓释片规格:有82.5mg、165mg和330mg。
用药方面:Lyrica CR缓释片每日服药一次,晚饭后服用,该药需吞服,不可分割、压碎或咀嚼。治疗pDPN疼痛时,起始剂量为165mg/天,一周内最大剂量为330mg/天;治疗PHN时,起始剂量为165mg/天,一周内最大剂量为330mg/天,最大给药剂量为660mg/天。
药物疗效,有证实
Lyrica CR治疗PHN的疗效和有效性在一项随机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中得到证实。
该研究共入组了801例PHN患者。由于pDPN和PHN均为外周神经性疼痛,因此PHN的数据支持了pDPN和PHN这2种适应症。该随机研究包括一个6周的单盲剂量优化期,紧接着13周双盲期。在PHN研究中,Lyrica CR治疗组疼痛强度实现至少50%改善的患者比例为73.6%,安慰剂组比例为54.6%。
安全性方面:Lyrica CR治疗组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头晕、嗜睡、头痛、疲劳、外周水肿、恶心、视力模糊、口干、体重增加。
处方信息,用药指南
Lyrica CR缓释片完整的处方信息和用药指南:
Lyrica是全球最畅销的镇痛药,已上市剂型包括胶囊和口服溶液,每日服用2-3次,该药在今年上半年创下了25.26亿美元的骄人业绩。目前,Lyrica已被批准用于治疗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神经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脊髓损伤相关神经痛、纤维肌痛相关神经痛以及特定成人癫痫患者部分性发作。
特别注意:服用Lyrica胶囊和口服溶液的患者,可转换至Lyrica CR缓释片(每日服药一次),转换规则详情请搜索:Lyrica CR缓释片完整的处方信息和用药指南。
(由于是全英文注解,小编就不为大家解释啦...)
健康提示
如何早发现两种疼痛?
1、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一直以来,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通常在早期就可出现,起病隐匿,需要糖友们每年要做相关检查。
变现:以感觉障碍为主,症状为手脚的麻痹、疼痛、寒冷、烧灼感等,其中以脚麻多见,出现下肢足背前半部分对称性的麻痹,也有一部分患者在脚麻的同时出现手指麻痹,或针刺样疼痛,也多呈对称性。
因此,当糖尿病患者出现双足或双手对称性的麻痛感时,要警惕是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可能。
2、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概念:神经是人体最娇嫩的组织,疱疹病毒对神经造成的伤害很难自我修复,可能两三个礼拜过去皮肤上的疱早就治好了,但病毒导致的神经痛没治好,给留下来了,就是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注:两种病痛的最终确认请到医院,找医生诊断。
本文主要的参考资料:健康时报网2017年10月19日《辉瑞止痛药Lyrica CR(普瑞巴林)缓释片获FDA批准》,生物谷,2017年09月14日《得了带状疱疹,先去疼痛科》,2017年02月13日《有种手麻,是糖尿病闹得》
本期编辑:小超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内容,欢迎微信搜索“糖来糖往”或“jksb2016”关注我们哦。
更直接的方法就是点击文下链接即可关注。
重大突破!山西完成两例胰肾联合移植手术 糖尿病肾病患者有福音
山西青年报记者 程锐
日前,山西省第二人民医院连续开展省内首例、第二例胰肾联合移植肠引流术。经过精心治疗,两名患者先后于9月11日、9月21日出院。这标志着山西就此成功完成两例胰肾联合移植肠引流术,山西省第二人民医院填补此项技术空白,胰腺移植技术已跨入全国先进行列。
35岁的刘某患有I型糖尿病致慢性肾功能衰竭,于2018年8月10日到山西省第二人民医院肾移植透析中心一区入院治疗。53岁张某患有慢性肾衰竭,II型糖尿病,于同年8月13日到肾移植透析中心二区入院治疗。糖尿病肾病是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是造成肾功能衰竭最常见原因之一。随着病程延长,约半数以上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蛋白尿,肾脏损害日益加重,最终导致肾功能衰竭。
胰肾联合移植是目前提高这类病人生活质量及生存期的治疗方法。成功的胰肾联合移植可纠正尿毒症和控制血糖,更有益于稳定或改善神经障碍、糖尿病胃轻瘫和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该治疗方式的优点是患者只接受一次手术可以同时治愈糖尿病及慢性肾功能衰竭,同时移植肾远期存活率也高于单纯肾移植患者。
但同时,胰肾联合移植肠引流术属于外科手术中高风险、疑难危重手术。我国胰肾联合移植起步较晚,全国能开展该手术的移植中心为数不多。成功的胰肾联合移植后,患者可完全摆脱血液透析及胰岛素注射。
在山西省第二人民医院肾移植透析中心主任武小桐的指导下,该中心一区周华主任、二区王振兴主任带领团队认真评估患者身体状况、配型结果及个人意愿,多次与患者家属沟通、释疑。最终,手术团队敲定治疗方案为:胰肾联合移植肠引流术。
“只有‘胰腺’、‘肾脏’两个器官同时移植,才能同时解决糖尿病和尿毒症这两大问题。目前肾移植手术技术非常成熟,但胰肾联合移植并发症风险极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达10%~30%,考验更大。”周华主任介绍。
术前,器官移植团队充分准备,周密安排,制定各种突发情况应急预案。8月15日、16日,在手术室、麻醉科的配合下,器官移植团队分别为这两名患者实施同种异体胰肾联合移植术,手术方式选择了国际最先进的利用患者髂动脉搭桥的腔静脉回流肠内引流的胰肾联合移植术。
“胰腺的修整”是整个手术成功的关键。为减少术后出现胰漏、出血等并发症,移植医师精心修整胰腺,仅修整胰腺就耗时3个小时。术中,器官移植团队精密合作,两例胰肾联合移植术均历时6个小时顺利完成。
手术的顺利完成只是第一步,防范术后多种并发症风险是手术是否成功的关键。山西省第二人民医院肾移植透析中心医护团队密切关注两名患者病情,对移植肾功能、胰腺功能等数据采取实时动态监护。各班值班医生、护士实时汇报患者病情变化、各项化验指标变化。经过精心术后监测治疗,2018年9月11日,35岁的患者刘某出院。9月21日,53岁患者张某出院。
“胰肾联合移植能阻止移植肾糖尿病肾病的复发,同时纠正糖代谢紊乱和尿毒症。只需一次手术和一次大剂量免疫抑制剂治疗,也使移植成功率提升。”王振兴主任解释。
周华、王振兴所在的山西省第二人民医院是山西省最大的肾脏移植医院。该院已累计开展肾移植手术近1800余例。自2007年至今,该院已完成亲属活体肾移植术170余例。此前,该院曾成功开展山西首例ABO血型不相容亲属活体肾移植手术,填补了山西省器官移植领域该项技术空白。此次胰肾联合移植肠引流术的开展,为广大糖尿病肾病患者带来了福音,也是山西省第二人民医院器官移植技术方面的重大突破。
目前,两名患者一般状况良好,移植肾功能、移植胰腺功能均恢复正常,血肌酐、血糖等指标均在正常水平,各项身体机能恢复良好,告别了胰岛素及透析治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