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国标(2020糖尿病标准)
11月新规来袭:糖尿病可报销50%以上 网络平台泄露用户信息或入罪
中国网财经11月1日讯(记者 畅帅帅)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门诊用药可报销50%以上、网络平台致用户信息泄露或担刑责......11月起,一大批新规正式实施,将影响你的衣食住行。
资料图 (中国网财经畅帅帅 摄)
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门诊用药可报销50%以上
近日,国家医保局、财政部、卫健委、药监局联合印发《关于完善城乡居民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保障机制的指导意见》,文件明确保障对象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并采取药物治疗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以二级及以下定点基层医疗机构为依托,对“两病”参保患者门诊发生的降血压、降血糖药品费用由统筹基金支付,政策范围内支付比例要达到50%以上。
意见要求,本文件印发后一个月内各地出台本省实施方案,指导督促统筹地区于2019年11月起开始实施,确保群众年内享受待遇。
网络支付、网络游戏等致用户信息泄露或担刑责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非法利用信息网络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日前发布,11月1日起搜索引擎、即时通讯、网络支付、网络预约、网络购物、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等所造成的违法信息大量传播、用户信息泄露的,可被纳入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的入罪标准,网络服务提供者或承担刑事责任。
“两高”司法解释明确,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致使用户信息泄露,具有“致使泄露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五百条以上的”“致使泄露住宿信息、通信记录、健康生理信息、交易信息等其他可能影响人身、财产安全的用户信息五千条以上的”等8种情形,应当认定为刑法规定的“造成严重后果”。
北京违规发布同一房源超3次将被“拉黑”
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近日出台《关于规范互联网发布本市住房租赁信息的通知》,11月1日起开始施行。
文件明确,住房租赁信息发布人员持有从业人员信息卡。住房租赁企业应于签订收进房屋或出租房屋合同之日起3日内,将合同主要信息录入北京市住房租赁监管平台。
文件要求,房屋照片要与实际相符,租金、佣金等明码标价,同一房源不得由同一家机构(含分支)重复发布,同一房源由多家不同机构发布的应当合并展示,不展示发布超过 30 日未维护房源信息,不得发布法律、法规禁止出租的房源信息。违规发布房源信息3次以上的,不得再通过互联网交易平台发布北京市住房租赁房源信息。
外地车在京一年最多能使用84天
根据《北京市关于对部分载客汽车采取交通管理措施的通告》,今年11月1日起每辆外地牌照车辆一年中只可办理12次“进京证”,每次核发的“进京证”最长使用期限为7天。在“进京证”有效期届满前,车辆应驶出限行范围,否则将根据停放天数相应扣减当年可办理进京通行证的天数。也就是说,新政实施后,外地车在京一年最多能使用84天。
恶意抢注商标将被罚
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有效地遏制商标恶意注册,今年4月2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的决定,围绕规制恶意申请、囤积注册等行为,以及加大对侵犯商标专用权行为惩罚力度这两个方面,对商标法个别条款进行了修改。新修订的商标法将自2019年11月1日起施行。
新修订的商标法一是增强商标使用义务,增加“不以使用为目的的恶意商标注册申请,应当予以驳回”的规定;二是规范商标代理行为,规定商标代理机构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委托人存在恶意注册行为的不得接受委托,一经发现,依法追究责任;三是对申请人、商标代理机构的恶意申请商标注册、恶意诉讼行为规定了处罚措施。
祭祀用品、生活用品上使用人民币图样将被罚
中国人民银行制定发布了《人民币图样使用管理办法》,自2019年11月15日起施行。文件规定,使用人民币图样实行属地管理、一事一批。禁止在祭祀用品、生活用品、票券上使用人民币图样。未经许可使用人民币图样、未按规定使用人民币图样等行为,将由中国人民银行或其分支机构给予警告,并按照相关规定予以处罚。
建设改造完成 11月底前全国范围可“携号转网”
工信部新闻发言人、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闻库10月22日表示,目前天津、江西、海南、湖北、云南五个省市已经于9月19号正式提供“携号转网”服务。其他省市的系统建设改造已经全部完成,正在全国范围内联调联测,11月底前全国范围内正式提供“携号转网”服务。
纳税人注意!70种外部门证明类资料不再需要报送
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新版《全国税务机关纳税服务规范》11月1日起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始施行。新版《规范》从减少各类办税证明、简化办税流程、压减办理时间等方面进行了改进。在精简办税资料方面,70种外部门证明类资料不再需要报送,148个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
安全有保障 旅客未系安全带客车将不允许出站
日前,交通运输部印发《汽车客运站安全生产规范》,自2019年11月1日起施行。
文件明确,汽车客运站经营者应当对进出汽车客运站的人员和行李物品、车辆进行严格检查,确保“三不进站”和“六不出站”。“三不进站”是指:危险品不进站、无关人员不进站(发车区)、无关车辆不进站。“六不出站”是指:超载营运客车不出站、安全例行检查不合格营运客车不出站、旅客未系安全带不出站、驾驶员资格不符合要求不出站、营运客车证件不齐全不出站、“出站登记表”未经审核签字不出站。
排放门槛提高 进口车环保检验新规11月起实施
海关总署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进口机动车环保项目检验的公告》,指出各地海关要按照《汽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双怠速法及简易工况法)》(GB18285-2018)、《柴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自由加速法及加载减速法)》(GB3847-2018)要求,实施进口机动车环保项目外观检验、车载诊断系统检查,并按不低于同车型进口数量1%的比例实施排气污染物检测。进口企业相关车型应符合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环保信息公开要求。
据悉,今年5月1日,我国针对机动车尾气检测实施GB18285-2018和GB3847-2018两项新的国家标准,新国标针对部分车辆增加外观检验、OBD检查、燃油蒸发检测等,柴油车辆增加氮氧化物排放检验等。该标准规定,注册登记、在用的OBD检测在11月1日前仅检测和报告即可,11月1日起正式实施,新生产汽车下线检验于11月1日起实施。
(责任编辑:王晨曦)
糖尿病人怎样确定我吃的对不对?糖尿病人能喝酒么?
文图 | 33
上一篇已经为大家详细阐述美国糖尿病协会(ADA)2014年出版《成人糖尿病患者管理的营养治疗建议》中营养素的部分,本篇将为您继续讲解营养治疗建议中饮食评估的内容。
ABCD阅读说明:
A代表该建议建立在特别强大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上,可信度很高。
B代表该建议建立在比较完善的队列研究上,可信度较高。
C代表该建议建立在没有完善对照的研究上,可信度一般。
E代表该建议为专家意见或临床经验。可信度排序:A>B>C>E
营养治疗的效果
A营养治疗适用于所有1、2型糖尿病患者,是整个治疗方案中的能发挥作用的重要组成部分。
A糖尿病人应该接受个体化的医学营养治疗(MNT)以实现治疗的目的,最好在熟悉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的注册营养师(RD)指导完成。
A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通过碳水化合物计数法来参与高频率的胰岛素治疗的教育项目,有助血糖控制。
B对每日接受固定剂量胰岛素服用/注射的患者,坚持按时按量摄入碳水化合物有助血糖控制,降低高血糖风险。
C简单的糖尿病饮食计划如份量控制或健康食物选择,可能更适合健康认知能力和计算能力较弱的2型糖尿病患者和老年糖尿病患者。这也可能是一种有效的老年人的膳食计划策略。
B糖尿病患者在诊断之后应该接受国家标准的糖尿病自我管理支持(DSME)方案。
B由于营养治疗能够降低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开销。
A并有助于降低糖尿病人A1C水平。
E营养治疗应被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能量平衡
A超重或肥胖的成年2型糖尿病患者,要在减少能量摄入的同时保持健康的饮食模式来减轻体重。
A适度的减脂可能会带给部分糖尿病人一些好处(例如血糖、血压和/或血脂的改变),尤其是在糖尿病早期。为了达到适度减脂的目的,持续紧张的生活方式的改变措施需要实施,例如营养治疗、运动和行为的变化。
宏量营养素的最佳配比
B证据表明,并没有一种适合所有糖尿病患者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理想能量比例。
E因此,宏量营养素的目标摄入量应根据患者当前的饮食状况、偏好及代谢目标做个体化的推荐。
饮食模式
E各种饮食模式(不同食物的组合)都可用于糖尿病管理中。在向糖尿病患者推荐饮食模式时要考虑患者的个人喜好(例如,传统,文化,宗教,健康的信念和目标,经济学)和代谢目标。
血糖指数和糖负荷
A用含有蔗糖的食物替代等能量的其他碳水化合物会产生相似的血糖效应,因此应尽量降低蔗糖类食物的摄入量以避免高营养的食物被替代。
非营养型甜味剂与低能量甜味剂
B在不从其他食物中摄取额外能量的情况下,食用非营养型甜味剂替代能量型甜味剂,能减少能量和碳水化合物的总摄入。
酒精
E建议成年糖尿病患者饮酒要适度(成年女性每日不超过一杯,成年男性每日不超过两杯)。
C饮酒可能会增加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风险,特别是正在使用胰岛素或胰岛素促泌剂的患者。需加强对患者低血糖的认知及管理教育。
钠
B同普通人群一样,推荐糖尿病患者钠的摄入量不超过2300毫克/天。
B对于合并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应根据个人情况进一步减少钠的摄入量。
微信订阅号:qingtangshenghuo 欢迎关注
糖尿病人到底能不能吃无糖食品?一文讲清楚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引起的以血糖升高为特征的代谢病。
长期的高血糖状态,会引起多系统损害,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器官慢性进行性病变、功能减退及衰竭。2020年,世卫组织发布的报告显示,糖尿病已成为10大死亡原因之一。
从确诊开始,糖尿病患者就踏上了漫长而艰难的控糖之路,日常随处可见的甜食、糕点、饮料等统统成为禁忌。然而近几年“无糖”之风兴起,无糖汽水、无糖糕点平时随处可见,遇上传统节日很多商家更是推出无糖汤圆、无糖月饼、无糖粽子……来吸引控糖人的眼光。
那么,糖尿病人真的可以随意吃“无糖食品”吗?11月14日,世界糖尿病日,小荷医典带你揭开真相。
一、患上糖尿病,真的是因为吃太多糖?很多人以为糖尿病是吃糖导致的,在确诊时会有这样的疑问:“我平时也不爱吃糖啊,怎么会得糖尿病?”其实这是一个常见的误区。
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它的发生可能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自身免疫等有关。
1型糖尿病多是由于先天自身的免疫功能缺陷和遗传引起。
2型糖尿病除了遗传因素,起病和病情进程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包括饮食习惯、生活作息习惯、年龄、微生物感染等。
患有糖尿病的人确实需要严格控制糖的摄入,但如果单纯地将糖尿病的发病归因于吃糖是片面的。
二、糖尿病人可以随意吃“无糖食品”吗?1.什么是无糖食品?
“无糖”不代表糖含量为0。
根据GB28050-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规定,“无糖或不含糖”是指固体或液体食品中每100克或100毫升的含糖量不高于0.5克。
也就是说,如果某产品标上了“无糖”,是指每100克或100毫升产品此含糖量不超过0.5克。
市面上的无糖食品,一般会是不添加蔗糖(甘蔗糖和甜菜糖)、葡萄糖、麦芽糖、果糖等的甜味食品,但是可以含有糖醇(包括木糖醇、山梨醇、麦芽糖醇、甘露醇)等蔗糖替代品。
糖醇的血糖生成指数较低,吸收更慢,不会引起血糖快速上升,所以被广泛用于糖尿病人食品中。但是,糖醇并不是不含能量,例如木糖醇热量为每克2.4千卡,吃多了还是会造成超重肥胖,糖尿病人也不能无限量地食用。
2.比控糖更重要的是控制总能量
日常摄入量和消耗量保持平衡,是维持健康体重的关键,也是调节和控制血糖的重要因素。
如果【能量的摄入>能量的消耗】,短期可能导致血糖的升高,长久则会引起超重和肥胖,导致胰岛素抵抗,使血糖更加难以控制。
反之【能量的摄入<能量的消耗】,则会导致体重下降甚至消瘦及营养不良的发生。
所以,无糖食品并不代表可以尽情食用,糖尿病患者想要控制好血糖,关键还要看总能量摄入。
3.无糖食品中,这些不利于控制血糖
淀粉
如果无糖食品中包含大量淀粉,那么在进食后,淀粉仍会在体内转变成葡萄糖被人体吸收,血糖仍然会明显升高,所以糖尿病患者要控制食用。
油脂
无糖月饼、无糖汤圆等包含各种馅料:黑芝麻、豆沙、红豆等,为了保证馅料的口感和风味,在制作过程中可能会使用油脂,仍属于高脂肪、高能量食物。
例如,100克(3颗)的黑芝麻汤圆中含的能量大概是272千卡,12.7克的脂肪,多吃就会增加能量的摄入。
盐
研究显示,过多摄入加工肉类(包括加工畜禽肉类),可增加 2 型糖尿病发病风险。
虽然一些加工肉中可能不包含糖,但是为了延长加工肉的保存,商家会使用大量的亚硝酸盐和硝酸盐,过多摄入加工肉类(包括烟熏、烘烤、腌制),可能会增加 2 型糖尿病发病风险。
例如常见的腊肉、腊肠、火腿等,糖尿病患者也要限制食用。
三、糖尿病患者如何健康饮食?对糖尿病患者而言,无糖食品并不意味着能放心地大量食用,要想控制血糖,最好的饮食方法还是少吃任何加工食品、包括“无糖食品”,多吃全谷、豆类和新鲜蔬菜。
调整营养素结构,控制能量摄入,有利于血糖控制及改善肠促胰岛素分泌、维持理想体重并预防营养不良发生。糖尿病患者可参考下图进行健康饮食管理:
图源:小荷医典
除了掌握科学的饮食方法,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生活方式也是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的重要保证。
图源:小荷医典
参考资料:
[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J]. 中华糖尿病杂志,2021,13(4):315-409.
[2]中国营养学会糖尿病营养工作组. 《中国2型糖尿病膳食指南》及解读 [J] . 营养学报, 2017, 6:521-529.
内容编辑:杜瑜
医学审核:陈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