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值班(糖尿病患者工作)

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0
文章目录:

特殊时期糖友如何保血糖?居家远程诊疗开始了

来源:人民健康网

赶上疫情,不敢去医院拿胰岛素怎么办?不出门,在室内糖友如何运动?特殊时期,如何保持血糖平稳?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糖尿病患者无法前往医院进行正常复诊和取药。为解决糖尿病患者的诊疗困难,在疫情期间管理好血糖,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糖尿病专委会通过“线上咨询”、“糖教小视频”等方式为糖尿病患者提供居家血糖管理远程支持。

东南大学糖尿病研究所所长孙子林、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副院长刘礼斌、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华飞等七位糖尿病领域权威专家,为近千名糖尿病患者进行了在线问诊咨询;邀请多位专家录制的《疫情期间,糖友用药要注意什么?》、《特殊时期,如何保持血糖平稳》等八期糖教视频,观看量达上万人。

一对一在线诊疗

居家隔离期间,对于糖尿病患者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运动量骤减,同时饮食不加以控制会导致血糖明显升高。针对居家期间的血糖管理,糖尿病专委会推出了咨询微信群,糖尿病患者可以将自己的疑问、困惑,以及血糖监测、用药等任何问题发到群里,有专业医生进行解答。

同时,对个别病情相对复杂的患者,糖尿病专委会值班专家建议,采用华益糖管家的一对一在线诊室在线咨询,在相对封闭的网络诊室,可以在不受其他患者的干扰下与专家进行充分沟通,并根据患者自己提供的检查单、用药史等提供个性诊疗意见。

录制视频讲解提示

疫情期间,由于不能及时与主治医生联系,很多糖尿病患者对于如何调整用药充满困惑,更有糖友根据个人经验盲目调整药物。针对这一情况,糖尿病专委会特别录制糖友相关注意事项,进行详细讲解,并在专家指导下,提示特殊情况下,建议哪些可以适量调整。

事实上,在录制“糖教视频”前,专委会通过问卷调查详细了解了糖尿病患者最关心的问题,并组织专家委员聚焦疫情期间,室内运动方案及注意事项,控糖的饮食建议、糖友用药注意事项以及如何制定个性化控糖目标等重点关注内容,同时通过大家常用的华益糖管家app、华益糖管家服务号、糖友在线等网络平台进行推广。

这个特殊春节,感谢每一个在岗值守的你

保障不缺席,防疫不松劲,快递不打烊……牛年春节期间,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放弃与亲人团聚的机会,在惦念亲情中默默坚守职责;还有许多在异乡打拼的人,就地过年继续奋斗在工作岗位上。这些人,可能是每一个你、我、他。

有一种坚守,是春节我值班。因为大家的付出,这个春节格外温暖。

倾情守护,家幸福国平安

除夕晚上,北京铁路公安局北京西站派出所全员在岗。

警务执勤队的老民警王中绵今年57岁。春节前,妻子因为要照顾老人返回了山东老家,家里只有他和15岁的女儿。除夕当天,王中绵按照警力安排参加备勤、盯岗,直到夜里12点才下班回家。回到家看到熟睡的女儿,他充满了内疚。“虽然不能和妻子、女儿一起过除夕,但坚守岗位是职责所在。”

北京市公安局朝阳分局劲松派出所民警潘磊,今年春节跟远在安徽的爸妈视频,忽然间发现老爸的脸上又多了几条皱纹,瞬然想到已经有9个年头没陪他们过年了。“十年旧梦无寻处,几度新春不在家。我对爸妈说,明年争取陪你们过年!”

北京市公安局朝阳分局劲松派出所民警潘磊跟远在安徽的家人视频(2月9日摄)。新华社发(北京市公安局朝阳分局供图)

暖心坚守,只为你我平安团圆。

大年初二凌晨1点,天津市宝坻区消防救援支队东城北路消防救援站内警铃声响起。熟睡中的消防员何正洋和同事惊醒后跳下床,火速投入战斗。

这是除夕以来,何正洋的第10次出火警。“群众过年,我们‘过关’。”他说,越到过年,任务越吃紧,有时战斗服都来不及脱下,马上奔波去下一个点。除夕、初一这两天,一晚上两三起火情,一忙就是一夜。

2月12日,何正洋在天津市宝坻区消防救援支队东城北路消防救援站执勤站岗。新华社发

何正洋是四川阆中人,过去7年仅回过一次老家过春节,而且还是因为在家乡举办婚礼。今年春节,他原本打算休假,与有身孕的妻子团圆,但肩负的使命又一次留住了他。“老婆,新年快乐,孩子出生的那一刻,我一定陪在你的身边。”跟妻子短暂的视频祝福后,这位硬汉流露出幸福的笑容。

消防救援站里,像何正洋一样坚守岗位的30多名消防员,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庆祝新春佳节。

这个春节,无论在哪,总有一群人守护着你的平安。

除夕当晚9点多,深圳市龙岗区爱联社区一栋居民楼出现电力故障,十几户居民的正常用电受到影响。作为龙岗供电局龙城供电分局计量班的副班长,司红鑫与班组成员立即赶到现场,进行电力抢修。

2月12日,深圳龙岗供电局龙城供电分局计量班副班长司红鑫(左)与班组成员在巡视电力设备。新华社记者 王丰 摄

这个春节,龙岗供电局的值班力量扩充到往年的3倍,司红鑫所在班组主要负责龙城等三个街道数十万居民的安全用电。春节期间,司红鑫每天都会与驻点电工通电话询问街道的电力状况,并与班组成员开车到社区、城中村巡视。

“万家灯火,我的心更敞亮。”司红鑫笑着说。

暖心值守,我奋斗你安康

2月14日大年初三一大早,没有鲜花和佳肴,王立夫和马聪颖夫妻俩给彼此一个简单的拥抱后,便上岗了。

作为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外区巨源镇卫生院的医生,道外区的一家隔离宾馆是他们的工作场所。冒着零下20多摄氏度的严寒,王立夫每天早上6点起床,穿上防护服、隔离衣,戴上手套、护目镜,对隔离人员进行核酸采样、测温、消毒,到每层楼的公共区域进行环境消杀……马聪颖负责疫情信息登记和汇总。

2月13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外区巨源镇卫生院医生王立夫在隔离点为隔离人员测温。新华社发

隔离人员中,老年人居多,且大多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经常有老人感到身体不适,需要帮助。“只要接到电话,我们立刻上楼查看,24小时待命。”王立夫说。

疫情防控哪吃紧,哪就是“家”。

今年春节假期,位于北京的科兴中维1200余名员工全员在岗,投入新冠疫苗生产、运输和新生产线的建设工作,服务全球新冠疫情防控。

1997年出生的杨洋工作在科兴中维制剂车间的灯检岗位上,灯检是疫苗包装过程中重要的检查步骤之一。杨洋每天的工作就是对设备进行检查和及时维护,从而保障灯检的顺利进行。最近的他每天早上8点之前就开始检查设备,直到晚上8点以后,灯检工作结束了才回宿舍。“过年当然想回家,但能为疫情防控做贡献,我和爸妈都觉得很骄傲。”

哪里需要我们,我们就在哪里。

“看到患者脸上的笑容,我觉得付出的一切都值得,这是最好的新年礼物。”北京天坛医院ICU护士冯雅笛的除夕,是在医院度过的。除夕夜,她陪着两岁的小患者牛牛一起玩,给牛牛揉肚子。牛牛看到冯雅笛的帽子很好玩,便伸出小手摸了摸冯雅笛帽子上的小花,脸上充满了灿烂的笑容。

北京天坛医院ICU护士冯雅笛在医院与患者互动(2月11日摄)。新华社发(北京天坛医院供图)

在封闭的ICU里,感受不到外面的繁华和喧闹,医护人员们守护着患者,在坚守中迎来农历新年。北京天坛医院重症医学科医生张琳琳在朋友圈里写道:“大年初一,我们用努力工作给大家拜年啦!”

就地坚守,小别离大奉献

今年不是聂华辰第一次在外地过年。作为一名退伍老兵,在部队时他就无法回家过年。但是,这位39岁的河南汉子聊起在老家的父母和妻儿,眼眶依旧泛红。

聂华辰是顺丰速运深圳区福星营业部收派员,老家在开封市通许县四所楼镇真会村,8年前来到深圳顺丰成为一名“快递小哥”。今年初,营业部征集员工春节安排时,聂华辰第一个报名,申请留守值班。

在深圳福田区一小区,顺丰速运深圳区福星营业部收派员聂华辰(左)为客户派送快件(2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 摄

“今年留在深圳的人多,要收派的件也多。我跟媳妇商量好了,今年就不回家过年了。”聂华辰说。

一个人过年,聂华辰把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除了按照排班收派件以外,他还参与义工服务,为城市贡献一点自己的力量。

国家邮政局统计显示,除夕和初一两天,全国快递处理超过1.3亿件,同比增长223%。这个数字背后,正是无数“快递小哥”的坚守。

坚守异地,更是为了守护心中的那份光亮。

大年初二,贵州纳雍县维新镇坪子社区第一书记吴穷来到果园,和种植大户一起检查樱桃树的生长情况。

贵州纳雍县维新镇坪子社区第一书记吴穷(中)和坪子社区村民一起制作糍粑(2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乌蒙山区腹地的毕节市纳雍县,曾经是贵州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之一,也是贵州最后一批实现脱贫摘帽的地区之一。

2020年2月,在纳雍县审计局工作的吴穷调任纳雍县维新镇坪子社区第一书记,进入脱贫攻坚的“战斗一线”。今年的春节,是坪子社区的村民全面摆脱贫困后迎来的首个春节。吴穷放弃和家人团聚,走访慰问群众、排查登记返乡人员,和村民们一起过除夕。

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众多扶贫干部就地坚守,只为让更多人尽快富起来。

大年初一晚10时,哈尔滨工业大学生命科学中心依旧灯火通明,十余名教师和学生在实验室进行实验。

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于领在实验室进行实验(2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思琪 摄

博士三年级学生于领坐在实验台前,正手持移液枪,将灭活病毒、酶、引物依次加入试管,她的研究方向是细菌和噬菌体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

“我们要争取早日实现新突破,为保障人们生命健康贡献力量。”于领说。

来源:新华视点

每天一杯奶茶 金华25岁姑娘喝出糖尿病

这几天,“我想要秋天的第一杯奶茶”莫名奇妙火了。很多人的朋友圈纷纷被它刷屏,画风也很清奇。不过,奶茶可不能多喝。这不,金华一位25岁姑娘晓雅(化名)就因每天一杯奶茶,喝出了糖尿病。

“医生,我最近总是口渴,喝了很多水还是不解渴……”前几天,金华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郑伟英正在坐诊,一位姑娘一进来就嚷嚷开了,满脸忧愁。

一番了解后,医生给她测了血糖,发现明显升高,其后确诊为糖尿病。

“啊?这不是老年人才会得的吗?”晓雅一听就懵了,自己年纪轻轻,家里也没有糖尿病家族史,怎么就会得上糖尿病?

郑主任追问之下才得知,原来晓雅的作息非常不规律,每天吃饭基本靠外卖。她还是个十足的奶茶控,把奶茶当水喝,每天至少1杯。最近2年,体重已增加了40多斤。“这次真的是甜到忧伤了!”晓雅悻悻地说。

眼下天气越来越凉,很多奶茶控已纷纷调侃,“适合喝热奶茶的季节又到了!”

你知道一杯奶茶里,什么含量最高吗?“是糖和脂肪。”郑伟英主任说,《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建议,一个成年人每天的摄糖量不要超过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脂肪摄入量大约50g至60g。根据相关调查,一杯600ml的奶茶中,含糖量约58.86g。好喝的奶盖茶,平均的脂肪含量达到6.3g/100mL,最高可达41g的脂肪。一般人主餐基本不会减少,奶茶只是作为一种饮料或者调味品,无形中额外增加很多热卡摄入,长期高热卡摄入导致糖尿病的发生。

晓雅则说,奶茶中,她最爱的是含奶盖的,下单时经常都是点双倍奶盖。这下,她后悔莫及,以后她不仅要戒奶茶,很多东西都不能随便吃了。

【浙江新闻 】

那么,糖尿病人在秋季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医生也给大家做了科普:

1.注意节制饮食

秋季气温下降,出汗减少,容易导致各种消化液分泌增加,人们食欲大增,这是血糖升高的因素之一,对于糖尿病人来说,不可为了一时的食欲大吃大喝,要控制食物的摄入量。

2.注意昼夜温差大导致的感冒

一旦感冒,患者的肺部就比较容易受到感染,使血糖急剧升高,让病情失控。早晚记得增添衣服,防止着凉导致感冒。

3.晚饭一定要吃

入秋以后,夜长昼短,如果晚饭或晚点不能维持整个夜间所需能量,就容易发生夜间低血糖。晚饭最好保持小量低糖,晚饭可以搭配粗粮食用。

4.主食不能只吃粗粮

对于糖尿病人来说,粗粮富含膳食纤维,膳食纤维食用过量,可能会出现上腹不适、嗳气、腹胀、食欲下降等问题。膳食纤维食用过量还可能影响微量元素的吸收,如钙、铁、锌等。糖尿病饮食中主食要尽量做到粗细粮合理搭配,把粗粮和细粮掺和起来吃。

5.尽量少吃点心

中秋佳节将至,很多人已经吃上了月饼。但是糖尿病人尽量不要吃,实在想吃,吃四分之一即可。其他标注“无糖”的点心也不代表可以放心吃,这些点心一般是米、面粉做成的,碳水化合物在体内转化为葡萄糖。

值班主编:杨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