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晚餐糖尿病(晚餐糖尿病人能吃红薯吗)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患者吃晚饭有讲究,晚饭应该吃什么?营养师都说清楚了

现在糖尿病越来越常见,在糖尿病的治疗中,膳食管理是非常重要的控糖环节,吃多了血糖升得快,病情会加重,吃少了饿得发晕,更是让人十分难受,晚饭是许多糖友们都容易吃错的一顿饭。那么糖友们晚饭怎么吃?吃什么更好?

有些糖友们为了控制血糖,晚饭吃得很少或者干脆不吃,这是非常错误的做法。晚饭是提供一整晚能量的保障,糖尿病人本身吸收糖的能力就比较弱,如果晚上摄入的能量不够多,在睡觉的时候很有可能因为血糖过低而发生糖昏迷,严重的还可能致命。

所以糖尿病患者的晚餐不仅要吃够,更要吃得“讲究”。

首先,糖尿病患者的晚餐应该吃得早一些,尽量在睡前两个小时以外,在休息之前给肠胃留足够的时间消化吸收。

如果吃得太晚,在休息的时候胃肠道仍然要进行消化工作,这样十分影响我们的睡眠状况,对于中老年人来说睡眠时间本来就大大缩短,如果不能保证睡眠的质量,身体就得不到充足的休息,长期下去会大大影响糖友们的健康状况。

其次,糖尿病人的晚餐要吃得清淡,注意荤素搭配。不光是糖,油脂也是糖友们需要控制的一个方面,因为糖尿病的多种并发症都与心血管疾病息息相关,而油脂过量摄入会加速心血管老化,更容易诱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一旦病情变得复杂,治疗起来就会更困难,人的生活质量也会大大下降,严重危害糖友们的健康。

另外,主粮注意粗细结合,多吃高蛋白食物。晚餐既要吃饱,又要控制血糖上升,这可让许多人十分发愁。但是营养师告诉大家,只要在主粮中,把一半的大米换成糙米、燕麦米等粗粮,就可以很好地实现控制血糖,增加饱腹感的要求。

此外,大家还要多吃一些高蛋白食物,比如鸡蛋、牛奶等,让糖友们的身体汲取到足够多的能量来满足一晚上的需求,牛奶中含有的赖氨酸还有安神助眠的效果,十分适合晚上食用。

最后,糖尿病患者们应该注意定时地监测血糖,根据血糖的状况来有针对性地调整饮食,这样控糖就会更加快速、有效,少走弯路。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研究证实:晚饭吃得太晚易患糖尿病

新华社北京6月16日新媒体专电 英国《每日镜报》网站6月14日刊载题为《科学家说明有助于减轻体重的最佳晚饭时间》的报道称,一项新的研究结果表明,吃晚饭的时间太晚会增加体重上升的风险。

研究发现,临睡前才吃晚饭还会导致血糖水平上升,进而增加患糖尿病的可能性。

研究人员针对同一组人群,对比了他们在下午6点和晚上10点吃晚饭的结果。

据估计,全球超过21亿成年人存在超重或肥胖问题,这让他们更有可能患上糖尿病和高血压等可能致命的病症。

此前的一些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天中较晚的时候摄入热量与肥胖和代谢综合征存在着关联。

这份新研究报告的通讯作者、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博士乔纳森·全(音)说:“这一研究揭示了晚餐吃得较晚如何让葡萄糖耐受性变差并减少脂肪的消耗量。”

他还说:“进餐时间太晚所产生的影响因人而异,取决于通常的就寝时间。研究表明,进餐时间晚对有些人的影响可能比其他人更大。我们观察到的一顿饭对代谢产生的这种影响如果长期存在,那么吃饭时间晚可能会带来像糖尿病和肥胖这样的后果。”

研究人员对比了20名身体健康的志愿者(10名男性、10名女性)在晚上10点和下午6点吃晚饭的消化情况。这些志愿者都是在晚上11点就寝。

研究人员发现,如果晚饭吃得较晚,志愿者体内的血糖水平较高,而且燃烧的脂肪也较少,哪怕他们在这两个不同的就餐时间吃的是同样的饭。

研究报告的第一作者、同样来自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顾晨娟(音)博士表示:“平均而言,相对于晚餐吃得较早的情况,晚餐吃得较晚会让葡萄糖的峰值水平高出大约18%,整夜燃烧的脂肪数量减少约10%。我们在健康志愿者身上看到的这种影响在肥胖或糖尿病人群的身上可能更为明显,这些人群的新陈代谢本就受到损伤。”

报道介绍,此前也有其他研究表明吃饭时间晚会给身体带来一些影响。不过这个研究团队表示,这是对此展开的最为详尽的研究之一。

他们说,所有志愿者都佩戴了活动追踪器,在实验室期间每个小时都要被采集血样,接受睡眠分析和体脂扫描,此外还要吞食含有非放射性标记的食物,以便研究人员确定他们的脂肪燃烧率。

乔纳森·全还说:“我们还需要做更多的实验来观察这些影响是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继续存在,以及造成这些影响的更多的是饭后马上睡觉等行为,还是身体的昼夜节律。”

晚饭吃太晚,会增加中风、糖尿病风险?晚饭怎么才能吃得健康?

一日三餐,你最重视哪一餐?

“早餐吃得好,午餐吃得饱,晚餐吃得少”,晚餐,似乎最不受人们重视。一些减肥人群,也希望能够通过省掉晚餐的方式来达到减重目的。但事实上,效果可能出人意料。

一、不吃晚饭,真的可以减肥吗?

南方医科大学从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关于调查减肥是否能减肥的调查报告。其调查将志愿者(肥胖人群)分为:不吃晚饭组、均匀少吃组。

其中,不吃晚饭组,只允许在 8:00~16:00之间吃东西,同时限制整体热量;而均匀少吃组仅采用限能量饮食:随时可以吃但需控制整体热量。

经过长达一年的调查,研究人员发现,不吃晚饭 控制整体热量有一定减肥效果,但从全过程来看,其减重效果基本与“均匀少吃组”持平。

由此看来,仅靠不吃晚饭就想减肥是行不通的。长期不吃晚饭,反而会给身体带来负面影响。

二、长期不吃晚饭,容易惹来四个麻烦

指的明确的是,晚饭并非“可有可无”,通过以下几点,了解不吃晚饭带来的危害。

1、更容易长胖

研究表明,即使是在专业人员监督的情况下,不吃晚饭的行为,绝大部分的人都难以坚持下去。极少部分的人即便能坚持不吃晚饭,可以减轻体重,但很快进入瓶颈期。这时恢复一日三餐或者多吃点,体重就会迅速反弹,有的还会超过之前的体重水平。

2、影响睡眠

长时间不吃晚饭,会使得身体得不到营养补充。这时可能使得晚上难以入睡,有时候睡到半夜就被饿醒。这样不仅会影响睡眠,可能半夜肠胃“空空荡荡”,去找宵夜胡吃海喝起来,导致体重迅速加重!

3、伤肠胃

长时间不吃晚饭,除了会有以上影响,还可能会伤害我们的肠胃。胃酸的主要作用是消化食物,长期不吃晚饭,多余的胃酸无处可去,便会开始“消磨”我们的胃黏膜;有时顺着消化道直上口腔,“顺带”损害我们的消化道。

4、营养短缺

长时间不吃晚饭,极其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晚饭是我们度过“漫漫长夜”的“法宝”。如果长时间不吃晚饭,这时候机体会损害身体部分蛋白质来补充营养。这样“拆东墙,补西墙”,极可能导致身体发育不良、影响长个;精神不振、面黄肌瘦。

三、晚饭想吃对,3个细节要注意

在了解不吃晚饭,不仅减不了肥,还会影响身体健康后;这时就该了解怎么样吃完饭,更有利于我们的身体。

1、晚饭时间不要太晚

晚饭中的“晚”并非越晚越好。日本大阪大学在《自然》杂志发表了一篇关于“晚饭时间与心脑系统死亡率有关”的调查。

调查将参与者分为,8点前吃晚餐组;8点后吃晚餐组;和规律晚餐组。经过长时间的调查发现,晚上八点后吃晚餐或者不规律时间吃晚餐的人群,中风和脑出血等心脏病死亡可能性直线上升,死亡率甚至高达44%。

另一项发表在《糖尿病护理》(Diabetes Care)杂志上的研究也表明,晚餐吃太晚,会影响胰岛素分泌,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从而损害葡萄糖耐量,最终增加糖尿病的患病风险。

由此可见,晚饭什么时候吃,对身体健康很重要。目前建议,晚饭进食的最佳时间是下午5点到7点。超过8点吃晚饭,会增加心脑血管等疾病死亡率!此外!睡前一小时吃晚饭分泌的血清褪黑素,比睡前4小时吃晚饭的血清褪黑素高出3倍……

2、科学进食

了解什么时间适合吃晚餐后,就不得不了解吃点什么样的晚餐更加健康了。晚餐最好吃7到8分饱即可,要是吃太多会增加身体消化负担,还会加速长胖多吃蔬菜给胃“吃饱的感觉”。米饭和肉按1:1比例吃;蔬菜为米饭的2-3更佳。

晚餐的主食最好吃薯类、大豆类;肉类多吃鲜嫩的鱼虾等;多吃富含纤维素、纤维素的蔬菜例如菠菜、红薯叶子、油麦菜等。

3、饭后合理运动

晚饭吃得健康,饭后消食也对我们的健康大有裨益。

南京第一医院研究团队通过调查发现,部分糖尿病患者,饭后2小时内进行中强度运动,可以有效降低高血糖,而且夜间也不会引起低血糖等症状,可以辅助缓解糖尿病和高血糖等症状。

因此建议,晚饭后容易血糖升高的人群,可以饭后散步20-30分钟,为身体提供足够能量同时,消耗食物转化多余的葡萄糖,降低糖尿病的风险。

综上,晚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要正视晚餐对我们的作用,坚持吃好每一顿饭。

参考资料:

[1]《南京学者研究称,晚饭后走20分钟可降低餐后高血糖,且不增加夜间低血糖风险》·中国循环杂志·2019-07-08

[2]《连续一年不吃晚饭会怎么样?南方医科大学做了个真人实验》·生命时报·2022-05-29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