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毛糖尿病(多糖糖尿病病人能吃吗)
肥胖多毛不孕 当心多囊卵巢综合征
本报讯 (记者 楚燕 通讯员 陈锋)小玲(化名)体形偏胖,平时月经不准,婚后3年没有怀孕,到医院一查,医生说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经过治疗,最近她终于如愿怀上了宝宝。厦门市妇幼保健院妇科内分泌专家提醒,如果女性月经不规律、体毛多、容易长痘,要警惕多囊卵巢综合征。这种疾病不仅影响生育,还与糖尿病等多种慢性病关系密切。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卵巢里缺乏长大成熟的卵泡,没有正常排卵,影响女性激素分泌,从而出现内分泌失调,常见的症状主要有:月经异常、长痘、肥胖、体毛增加、皮肤黝黑粗糙以及因不排卵造成的怀孕困难。
需注意的是,月经异常往往表现多样、原因复杂,不一定都是多囊卵巢综合征引起的。已经来过月经的女性,出现月经延迟或不规律出血,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可能性才比较大。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首先要存在月经异常,再考虑是否有面部痤疮、多毛、脱发等表现,另外还需检查激素六项、彩超等,才能综合诊断确定。
肥胖的女性血糖、血脂代谢紊乱几率增大,容易内分泌失调,进而引发卵泡发育障碍,出现月经异常、高雄表现等一系列问题。肥胖不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决定性因素,不过,临床研究发现,减脂对于女性恢复规律月经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多囊卵巢综合征不仅引起月经紊乱、不孕,还会带来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远期影响。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往往需要接受激素治疗。对于非生育要求的患者,推荐短效避孕药,这是高雄激素和不规律月经的一线治疗药物;对于合并代谢综合征的患者,还需针对血糖、血脂异常、胰岛素抵抗、血压偏高等情况,相应地采取降脂、降压药物联合治疗,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对于有生育意愿的患者,可以通过前期的激素调整后,配合促排卵药物,达到排卵和生育的目的。
医生提醒,药物治疗只是第一步,患者还需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科学运动、按时作息等,才能更好地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
来源: 厦门日报
血糖2.89mmol/L,这位“体毛增多、胡须明显”的女性患者到底啥情况?
转自:医学界
撰文丨河北省人民医院 于晓东
青年女性、男性化发展、身体多毛、月经不规律,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激素调节异常?马上进行激素筛查?今天,就让我们通过一个病例,来了解这种罕见的内分泌疾病。
患者女性,23岁,8年前开始出现反复餐前饥饿、心慌、头晕、出汗、乏力,进食后好转,多次就诊于当地诊所查随机血糖偏低(具体数值不详),未予重视。4小时晚餐前无明显原因再次出现上述症状,伴一过性意识丧失,持续约2-3分钟,无大小便失禁、口吐白沫、反应迟钝、抽搐、恶心呕吐等不适,紧急送医查随机血糖2.89mmol/L。
查体:T 36.4℃,P 78次/min,R 20次/min,BP 126/69mmHg。身高158cm,体重48kg,腰围72cm,臀围92cm,体质指数19.2 kg/m2,神志清楚、查体合作。
面部、四肢体毛严重,胡须明显,面部毛孔粗大,痤疮增多,颈部皮肤变黑、甲状腺未扪及异常,心肺腹查体未见明显阳性体征。
基于查体结果,仔细询问既往史及个人史:既往生长发育正常,12岁月经初潮后即月经不规律、量少;父母体健,非近亲结婚,家族无相关疾病病史。
接诊后完善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血清抗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抗胰岛素抗体(IAA)、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垂体激素六项、激素检测、甲状腺激素、骨标五项、生化全项、血尿便常规、风湿结缔组织病免疫指标、心电图、心脏超声、甲状腺超声、泌尿系及妇科超声等基本检查。
相关结果回报:
OGTT:胰岛素显著升高、分泌高峰后移,高胰岛素血症,糖代谢异常。
入院后规律1日监测7次血糖,餐前血糖3.5-4.2 mmol/L,餐后2小时血糖9.5-12.7 mmol/L。
糖化血红蛋白9.7%,GADA、IAA、IGF-1未见异常。
激素检测:睾酮4.25ng/ml ↑,雌二醇、孕酮、垂体激素六项、甲状腺激素未见异常。
血尿便常规、骨标五项、生化全项、风湿免疫相关指标、心电图等均未见异常。
妇科超声示:双侧卵巢多囊性改变。余超声结果未见异常。
▎相关讨论:
患者反复餐前血糖偏低,进食后好转,近期出现餐前一过性意识丧失,考虑低血糖所致,以“低血糖(原因待查)”收入院。完善内分泌基本检查后,结合OGTT、糖化血红蛋白及日常血糖监测结果可明确诊断“糖尿病”。
患者为青年女性,少时发病,既往未予重视,与患者沟通后,外送完善基因检测,结果回报INSR基因杂合突变可能。联合高胰岛素血症、多毛症、黑棘皮、高雄激素血症、糖尿病及突变基因结果,考虑什么疾病呢?
(转自:医学界)
女生多毛怎么办?
多毛症是指女性面部或身体毛发过度生长。
多毛症患者的面部,胸部,下腹,背部,上臂或大腿可能长出粗黑的毛发。
多毛症一种是与激素(雄激素)有关的病症。
多囊卵巢综合征 是多毛症最常见的病因。
多囊卵巢综合征 指的是一种常见的激素失调症,会导致卵巢产生过量的雄激素。
卵巢可能肿大,并分布有囊肿(液囊)一般的小卵泡。
多囊卵巢综合征 的症状包括多毛症;痤疮:月经不调,停经或月经过多;停止排卵以及不孕不育。半数以上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还会超重或肥胖,但这种现象并不常见,有些女性依然体重正常。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出现多毛症的情况很常见,通过调理治疗多囊一般能得以改善。
但如果只有小腿和前臂的毛发生长过多,则不将其视为多毛症。
女性体内的激素变化(比如口服避孕药或怀孕时)可能使毛发生长同步进行,即生长和脱落比平常更加频繁,面部和身体毛发过多一般是由于体内雄激素过量导致。
女性体内,雄激素则由卵巢和肾上腺分泌,但女性体内的雌激素会降低雄激素对女性的影响。
雄激素会加快皮脂的生成,导致皮肤出油并生痤疮。
雄激素过多会导致排卵和月经不调,甚至出现闭经。
如果雄激素水平极高(比如长出肿瘤),可能导致如男性般的秃发,声音低沉,肌肉发达,阴蒂肥大以及胸部缩小。
这里给大家理出几个容易因为雄激素影响导致多毛的部位
1、嘴唇上部胡须部位
2、胸部
3、下腹
4、大腿内侧下背
5、胸部和胸骨
6、上腹
7、上背
很多女性因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原因同时患有胰岛素抵抗,即胰岛素控制血糖水平的能力严重不足。
作为补偿,胰腺会产生更多胰岛素,胰岛素水平过高将刺激卵巢产生过多雄激素,导致多毛症,痤疮和排卵不规律。
胰岛素抵抗可能导致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以及皮肤过度生长且发黑(黑棘皮症,一般发生在颈部和皮肤褶皱处)。
如何治疗多毛?
避孕药(口服避孕药)
避孕药是很多医生治疗雄激素过高导致多毛症的选择,这类药物可阻止排卵和减少卵巢产生的雄激素。
药物中的雌激素导致肝脏产生和释放更多与雄激素结合的蛋白质(性激素结合球蛋白)并减少雄激素的活动,但这类激素药物往往伴随着较为严重的副作用,可能引起头晕,呕吐,入睡困难。
抗雄激素药物
螺内酯通常与避孕药一起开具,它能够直接阻碍雄激素对毛囊的影响,已被用于治疗多毛症,其副作用包括皮肤干燥,胃灼热,头痛,不规则阴道出血和疲劳。
类固醇药物
医生可能开具低剂量的类固醇治疗过度活跃的肾上腺。
一些服用此类药物的女性会在白天感到头晕,情绪生变或失眠,长期使用有严重的副作用,包括肥胖,皮肤和骨质疏松,以及对传染病的抵抗力降低。
中药调理
中药调理治疗可以通过改善体内激素水平阻止多毛情况的发生,并且减慢现有毛发的生长速度,多囊卵巢综合征经过调理之后可以清除多毛情况,中药治疗没有副作用,但一般需要接受大约1-3个月的治疗,毛发的生长速度才会大幅减少。
如果已经出现月经不调,或自青春期开始出现严重的多毛症,那建议是去做一下激素六项和b超检查一下是否患上多囊卵巢综合征,提早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可阻止痤疮和多毛症的恶化。
患上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女性有出现代谢综合征的风险。代谢综合征是指女性发展出多种心脏病危险因素。
患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女性经常会出现代谢综合征,即使在青春期亦然。
多囊女性还会增加患上糖尿病的风险(尤其是有胰岛素抵抗的女性)也会增加心脏病,胆固醇异常和子宫内膜癌风险。
如果您被确诊患多囊卵巢综合征,您和您的医生应讨论此病的长期健康后果和应该进行的任何其他测试。
肥胖通常与 多囊卵巢综合征 有关。脂肪组织产生过量的雌激素,这会导致脑下垂体分泌的 FSH 不足。
FSH 不足阻碍排卵,可能使多囊卵巢综合征恶化。
此外,肥胖与胰岛素抵抗的发展或恶化有关,可能进一步增加卵巢分泌的雄激素。
多毛症通常是因为多囊卵巢综合征导致。如果年轻时诊断出多毛症和多囊卵巢综合征,早治疗是相对容易控制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