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复工(糖尿病患者复诊注意事项)

网信滨海 0
文章目录:

企业复工 | 保障全国糖尿病药品供应 诺和诺德有序复工复产

复工情况

诺和诺德(中国)制药有限公司

从开发区企业诺和诺德(中国)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诺和诺德”)了解到,该公司在充分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已于2月10日正式开始有序复工复产,以保障全国糖尿病人的胰岛素成品及注射器械供应。

诺和诺德是全球糖尿病治疗领域的领导者,25年前进入中国,在上世纪90年代就完成了生产、研发、销售的全产业链布局。位于开发区的天津生产厂1995年成立,是诺和诺德公司战略性生产基地之一,面向中国及全球市场供应胰岛素耐用注射器械和胰岛素成品,并向中国市场供应公司其他生物制药产品。

对话

诺和诺德全球公司副总裁兼天津生产厂总裁尼尔森

逐步恢复正常生产

在津发展充满信心

“在疫情防控期间,诺和诺德从未中断产品的交付。”在无尘车间内,诺和诺德全球公司副总裁兼天津生产厂总裁尼尔森表示,作为一家医药公司,诺和诺德以确保患者健康为核心宗旨,员工的健康安全也至关重要。春节前,公司已经成立了应急响应小组,着手采购防护物资,也得到了诺和诺德丹麦总部以及全球同事的全力支持。"我们每天为员工和现场供应商提供口罩。在生产线上,特别是需要面对面工作的环境下,我们也为员工提供了护目镜,还安装了临时的隔板。"

“在整个防疫和复工复产的过程中,公司得到了天津开发区、滨海新区和天津市层面的及时指导,让我们的安全和供货有了强大的支持。”尼尔森说,“公司制定了逐步恢复到正常生产的计划,既确保中国糖尿病患者的用药安全,也保障员工的健康和安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中国政府采取了前所未有的应对措施,良好的趋势已经呈现。对诺和诺德在中国和天津未来的发展,我们充满信心。去年,公司新投资的生产线已经到厂,接下来,在逐步恢复到正常生产的同时,我们也将稳步推进新生产线的各项工作。”

对话

行政专员袁方

解决员工“吃饭问题”

春节期间,一直关注着新冠肺炎疫情新闻的袁方心里有些不安,作为负责食堂管理的行政专员,她早早意识到,这会影响公司员工的吃饭问题。

诺和诺德的厂区里共有两个食堂,分别能容纳300人和240人,通常在午餐时,每桌都会坐满,员工来来往往,是典型的人员聚集区。

根据滨海新区的防疫规定和公司安全管理专家的意见,袁方把所有可行的方案都汇总在一个表格中,从卫生、品质、低风险等几个层面评估,达到标准就打钩,优中选优。最终,食堂里的每张餐桌都被编号并装上了蓝色的隔断,确定了“定点定时定位”的用餐模式。为进一步降低风险,原先的自助餐也改为了套餐,袁方和厨师长、食堂经理多次沟通,重新设计了菜单和装盘方法,水果也要保证是带皮的整果。

2月10日,公司第一批员工复工,“改造”之后的食堂迎来首次考验。午餐时间被分为了5个时段,员工分批用餐、固定座位,避免了人员聚集。然而,也有一些小问题显现出来:有的员工忘了自己的座位号,在门口查询时耽误了时间;有的在排队领餐时忽略了保持安全距离……

方案还要再细化。为了让员工迅速对号入座,袁方想到了发卡片的办法。“不同颜色对应不同时段,像工作证一样,上面写着座位号和用餐时间,也能方便食堂登记人员分辨。”此外,地面上的排队指示线也迅速画好,间隔为1.5米。

随着越来越多的员工陆续复工,企业的用餐人数已经由2月初的40多人增加到目前的150多人,供餐也从刚开始的一个食堂只提供午餐变为两个食堂提供每日4餐,居家办公的袁方比平时更忙了。

现在,袁方手里的“疫情期间食堂管理方案”已经足足写到了15页,还有14个表格记录方案的执行,直到现在仍在不断修改完善中。“我们要为全面复工做好准备。”她说。

对话

厂务专员王欣

为生产提供支持保障

1月24日零时,天津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当天下午,厂务专员王欣就拿到了公司最新的任务清单,开始布置升级消毒、生产消耗品保障等工作。她立即协调了一批消毒用品,放置在前台、保安室等区域。

1月底,公司上下已经在为防疫持久战做准备。疫情对厂区的清洁工作更是一大考验,去哪里筹集足够的物料是当时摆在王欣和同事们面前的最大难题。

“我们梳理了物料的库存,有些只能维持两三周,真的是很着急。”她告诉记者,当时所有人的状态都非常紧张忙碌,“要迅速响应,做出决定,拿到资源。”为了给生产做好保障,公司多部门联动,立即对接相关产品的供应商,甚至联系了国外的资源,千方百计调配物料。

来到诺和诺德的厂区,发现每个更衣室的门上都贴了纸条,提示容纳人数上限,这就是厂务部门为了避免人员聚集而专门设置的。在其他公共区域,也能经常看到清洁人员的身影。

在王欣看来,她承担的工作既普通又重要。“我们是药厂,在清洁方面尤其要做到非常细致,没有任何疏漏,这样才能为企业生产提供支持保障。”

对话

胰岛素包装操作协调员刘丽

坚守岗位 保障供应

刘丽是诺和诺德(中国)制药有限公司的一名胰岛素包装操作协调员,除了每天在流水线上参与生产,还肩负着承上启下,前后协调的重任,其所在班组生产中的人员调配和异常问题都由她来解决。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刘丽一直关注着疫情相关的各类新闻,等候公司的通知,随时准备返岗复工。“在家休息的这段时间大家一点也没闲着,每天都会在部门和班组的两个微信群中分享一些防疫知识和措施,并且向主管汇报自己的身体健康情况。”刘丽告诉记者,“部门主管会在微信群里向我们及时告知公司正在为安全复工复产着手准备的各项防疫措施,让大家安心在家等候复工的消息。”

因为主管部门针对疫情期间的情况,适当放宽了慢性病的开药量,所以患者对于诺和诺德所生产的胰岛素需求量也跟着增加。“复工首日,大家都按要求戴着口罩开展工作,多少还有些不适应,而且对于疫情的发生,心里多少有些莫名的紧张。”刘丽说,“不过,甭管有什么困难,我相信班组的同事们都能一起努力克服。当天,我们不但加快了生产速度,保障市场供应,达到了比较高的产能,前几天更是创了单日产量的历史新高。”

对话

空调工程师张相东

保障环境安全是我们的责任

“诺和诺德本身就是一家制药企业,在日常的生产中,我们对于环境的要求是非常高的,特别是对于空气环境的标准更加苛刻。”

对于整个天津生产厂楼宇内的空调和新风系统,诺和诺德空调工程师张相东不仅在安全方面信心满满,更是对整个系统的每个环节如数家珍。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诺和诺德天津生产厂在第一时间便开始着手进行应对并逐步为春节后复工复产做准备。张相东作为负责厂区空调管控的工程师,更是在生产线复工前就和同事们来到工厂,对空调系统进行更换调试。

“楼内的中央空调分为初效、中效和高效三段过滤,疫情发生后,我们把这三段的过滤器全部进行了更换,涉及几十个滤芯。”张相东告诉记者,“在员工餐厅和办公区域,我们还特别加大了新风系统的换气次数,确保各区域的空气安全。”

“短时间内更换全厂区的几十个空调过滤芯,确实是一个不小的工程,但是在疫情发生期间,保障生产环境安全和员工健康安全更是来不得半点马虎。”张相东说,“现在,工厂已经在安全的环境下逐步复工复产,接下来,我也将和同事们一起遵循公司安排,进行居家弹性办公和厂区轮流值守,确保环境安全万无一失。”

来源:综合自《天津日报》《滨海时报》

企业复工 | 保障全国糖尿病药品供应 诺和诺德有序复工复产

诺和诺德(中国)制药有限公司

从开发区企业诺和诺德(中国)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诺和诺德”)了解到,该公司在充分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已于2月10日正式开始有序复工复产,以保障全国糖尿病人的胰岛素成品及注射器械供应。

诺和诺德是全球糖尿病治疗领域的领导者,25年前进入中国,在上世纪90年代就完成了生产、研发、销售的全产业链布局。位于开发区的天津生产厂1995年成立,是诺和诺德公司战略性生产基地之一,面向中国及全球市场供应胰岛素耐用注射器械和胰岛素成品,并向中国市场供应公司其他生物制药产品。

对话诺和诺德全球公司副总裁兼天津生产厂总裁尼尔森

逐步恢复正常生产

在津发展充满信心

“在疫情防控期间,诺和诺德从未中断产品的交付。”在无尘车间内,诺和诺德全球公司副总裁兼天津生产厂总裁尼尔森表示,作为一家医药公司,诺和诺德以确保患者健康为核心宗旨,员工的健康安全也至关重要。春节前,公司已经成立了应急响应小组,着手采购防护物资,也得到了诺和诺德丹麦总部以及全球同事的全力支持。"我们每天为员工和现场供应商提供口罩。在生产线上,特别是需要面对面工作的环境下,我们也为员工提供了护目镜,还安装了临时的隔板。"

“在整个防疫和复工复产的过程中,公司得到了天津开发区、滨海新区和天津市层面的及时指导,让我们的安全和供货有了强大的支持。”尼尔森说,“公司制定了逐步恢复到正常生产的计划,既确保中国糖尿病患者的用药安全,也保障员工的健康和安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中国政府采取了前所未有的应对措施,良好的趋势已经呈现。对诺和诺德在中国和天津未来的发展,我们充满信心。去年,公司新投资的生产线已经到厂,接下来,在逐步恢复到正常生产的同时,我们也将稳步推进新生产线的各项工作。”

对话行政专员袁方

解决员工“吃饭问题”

春节期间,一直关注着新冠肺炎疫情新闻的袁方心里有些不安,作为负责食堂管理的行政专员,她早早意识到,这会影响公司员工的吃饭问题。

诺和诺德的厂区里共有两个食堂,分别能容纳300人和240人,通常在午餐时,每桌都会坐满,员工来来往往,是典型的人员聚集区。

根据滨海新区的防疫规定和公司安全管理专家的意见,袁方把所有可行的方案都汇总在一个表格中,从卫生、品质、低风险等几个层面评估,达到标准就打钩,优中选优。最终,食堂里的每张餐桌都被编号并装上了蓝色的隔断,确定了“定点定时定位”的用餐模式。为进一步降低风险,原先的自助餐也改为了套餐,袁方和厨师长、食堂经理多次沟通,重新设计了菜单和装盘方法,水果也要保证是带皮的整果。

2月10日,公司第一批员工复工,“改造”之后的食堂迎来首次考验。午餐时间被分为了5个时段,员工分批用餐、固定座位,避免了人员聚集。然而,也有一些小问题显现出来:有的员工忘了自己的座位号,在门口查询时耽误了时间;有的在排队领餐时忽略了保持安全距离……

方案还要再细化。为了让员工迅速对号入座,袁方想到了发卡片的办法。“不同颜色对应不同时段,像工作证一样,上面写着座位号和用餐时间,也能方便食堂登记人员分辨。”此外,地面上的排队指示线也迅速画好,间隔为1.5米。

随着越来越多的员工陆续复工,企业的用餐人数已经由2月初的40多人增加到目前的150多人,供餐也从刚开始的一个食堂只提供午餐变为两个食堂提供每日4餐,居家办公的袁方比平时更忙了。

现在,袁方手里的“疫情期间食堂管理方案”已经足足写到了15页,还有14个表格记录方案的执行,直到现在仍在不断修改完善中。“我们要为全面复工做好准备。”她说。

对话厂务专员王欣

为生产提供支持保障

1月24日零时,天津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当天下午,厂务专员王欣就拿到了公司最新的任务清单,开始布置升级消毒、生产消耗品保障等工作。她立即协调了一批消毒用品,放置在前台、保安室等区域。

1月底,公司上下已经在为防疫持久战做准备。疫情对厂区的清洁工作更是一大考验,去哪里筹集足够的物料是当时摆在王欣和同事们面前的最大难题。

“我们梳理了物料的库存,有些只能维持两三周,真的是很着急。”她告诉记者,当时所有人的状态都非常紧张忙碌,“要迅速响应,做出决定,拿到资源。”为了给生产做好保障,公司多部门联动,立即对接相关产品的供应商,甚至联系了国外的资源,千方百计调配物料。

来到诺和诺德的厂区,发现每个更衣室的门上都贴了纸条,提示容纳人数上限,这就是厂务部门为了避免人员聚集而专门设置的。在其他公共区域,也能经常看到清洁人员的身影。

在王欣看来,她承担的工作既普通又重要。“我们是药厂,在清洁方面尤其要做到非常细致,没有任何疏漏,这样才能为企业生产提供支持保障。”

对话胰岛素包装操作协调员刘丽

坚守岗位 保障供应

刘丽是诺和诺德(中国)制药有限公司的一名胰岛素包装操作协调员,除了每天在流水线上参与生产,还肩负着承上启下,前后协调的重任,其所在班组生产中的人员调配和异常问题都由她来解决。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刘丽一直关注着疫情相关的各类新闻,等候公司的通知,随时准备返岗复工。“在家休息的这段时间大家一点也没闲着,每天都会在部门和班组的两个微信群中分享一些防疫知识和措施,并且向主管汇报自己的身体健康情况。”刘丽告诉记者,“部门主管会在微信群里向我们及时告知公司正在为安全复工复产着手准备的各项防疫措施,让大家安心在家等候复工的消息。”

因为主管部门针对疫情期间的情况,适当放宽了慢性病的开药量,所以患者对于诺和诺德所生产的胰岛素需求量也跟着增加。“复工首日,大家都按要求戴着口罩开展工作,多少还有些不适应,而且对于疫情的发生,心里多少有些莫名的紧张。”刘丽说,“不过,甭管有什么困难,我相信班组的同事们都能一起努力克服。当天,我们不但加快了生产速度,保障市场供应,达到了比较高的产能,前几天更是创了单日产量的历史新高。”

对话空调工程师张相东

保障环境安全是我们的责任

“诺和诺德本身就是一家制药企业,在日常的生产中,我们对于环境的要求是非常高的,特别是对于空气环境的标准更加苛刻。”

对于整个天津生产厂楼宇内的空调和新风系统,诺和诺德空调工程师张相东不仅在安全方面信心满满,更是对整个系统的每个环节如数家珍。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诺和诺德天津生产厂在第一时间便开始着手进行应对并逐步为春节后复工复产做准备。张相东作为负责厂区空调管控的工程师,更是在生产线复工前就和同事们来到工厂,对空调系统进行更换调试。

“楼内的中央空调分为初效、中效和高效三段过滤,疫情发生后,我们把这三段的过滤器全部进行了更换,涉及几十个滤芯。”张相东告诉记者,“在员工餐厅和办公区域,我们还特别加大了新风系统的换气次数,确保各区域的空气安全。”

“短时间内更换全厂区的几十个空调过滤芯,确实是一个不小的工程,但是在疫情发生期间,保障生产环境安全和员工健康安全更是来不得半点马虎。”张相东说,“现在,工厂已经在安全的环境下逐步复工复产,接下来,我也将和同事们一起遵循公司安排,进行居家弹性办公和厂区轮流值守,确保环境安全万无一失。”

疫情后恢复运动要循序渐进 人人都需要一张“运动处方”

当前我国疫情防控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社会生产生活秩序进一步恢复,在长时间的居家隔离后,运动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5月9日,上海复旦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所长、中华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主委,上海市政府参事陈世益教授做客“复星健康 ”名医直播间,介绍了疫情过后如何逐步恢复运动,如何预防运动损伤以及运动处方是怎样辅助治疗的。

戴口罩运动不可取 运动恢复要循序渐进

受疫情管控影响,大多数人都长时间处于居家隔离的状态,对于恢复运动,陈世益表示,居家期间运动量减少了,心肺功能会下降,如果开始就进行高强度的运动会造成一些伤害,也会增加心血管方面的负担,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较低强度逐渐进展到中等、高等强度,逐渐增加运动量。针对居家锻炼以及工作繁忙的人群,陈世益现场演示了风靡全球的每天三分钟“321健身法”,通过针对上半身体能、下半身体能和核心控制能力的高强度间歇性训练(high-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HIIT),这种高强度运动和低强度运动交替的锻炼方式既提高了机体代谢功能,又增加了脂肪的消耗,从而达到提高心肺、燃脂塑形的效果。

对于逐步恢复的中小学生体育课,陈世益表示,大部分的运动需要氧气充足的支持,口罩会阻挡呼吸道氧气的增加,尤其是孩子的心肺功能没有完全发育好,容易造成呼吸疲劳,出现大脑供氧不足的情况,可能会造成休克,严重会导致猝死,建议运动时不要佩戴口罩,并选择在空旷的场地运动,远离人群聚集的地方。

运动是把“双刃剑” 运动处方需因人而异

陈世益提出,运动是把“双刃剑”,运动对心肺功能、肌肉骨骼的强壮有一定的帮助,但是也对体能消耗以及某一器官过度使用会造成器官的过度使用性的损伤。因此在锻炼的时候,应避免单纯某一个姿势动作,遵守运动的规则,不要造成恶意的损伤。

现在大多数医生都会叮嘱病人多做运动,但是具体的运动内容和运动强度患者自己难以把握,通过运动处方,可以挑选出适合病人的运动,对疾病采取治疗,对普通人起到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效果。陈世益表示,运动处方可以针对每个人开出不同的预防或是指导的方子,以处方的形式,将运动的一些要素组成一个处方,里面包括了品种、剂量、强度、时间以及注意事项等等。运动处方具有个性化的特点,适合不同年龄的人群,特别是有慢性疾病的人群,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等慢性病、呼吸系统疾病,类似哮喘以及代谢内分泌系统疾病,比如肥胖、糖尿病都可以通过运动处方进行治疗。

“运动处方其实是一个个性化的、复杂的治疗方案。”陈世益介绍,“我们感冒时去医院开处方,医生会根据不同症状开药并说明用药剂量、强度、时间以及注意事项等。运动处方与此类似,以处方的形式,将运动的一些要素——包括运动种类、频率、强度、时间以及注意事项等等,开成处方给有病的人或者是没有病的人,有病的人可以起到治病作用,没有病的人可以起到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作用。所以运动处方的目的是:有病治病,无病防病。”

至于运动处方可由哪些人开具,陈世益表示,运动处方需要由运动医学医生,或者有运动处方资质的运动生理师或者是经过专门培训的运动康复师开具。

百场公益直播 “复星健康 ”打造私人家庭医生服务

此次陈世益教授做客的名医直播间,是“复星健康 ”近百场公益直播活动中的一场。

“复星健康 ”是一款以家庭为中心的在线医疗健康平台,它通过整合国内及全球医疗资源,汇聚数万名医生,为广大家庭提供在线问诊、名医直播、私人家庭医生(HMO)产品等医疗健康线上服务。“复星健康 ”依托复星医疗集团,联合线下成员及合作医疗机构的医生注册成为平台医生,快速建立起覆盖慢性病、常见病的30多个科室,各家医院明星科室及优秀专家资源实时在线问诊。疫情期间,复星健康 联合“人民好医生”客户端推出多城市新冠核酸检测在线预约服务,用线上预约的方式帮助复工复学、商务出行等跨城出行人员将基于核酸检测的健康确认过程压缩到一天以内。

近期,复星邀请了近百位名医专家在“复星健康 ”直播,围绕大众普遍关心的健康需求,组织了近百场公益直播活动,为大众提供最新、最权威的健康知识,努力搭建一个便捷的医患交流和问诊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