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HF糖尿病(is糖尿病)
科学家揭示糖尿病传代“记忆”新机制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李剑平)北京时间5月18日,浙江大学一项成果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在线发表。该成果找到了糖尿病的代际传播新机制,为人类认识和防控糖尿病等成年慢性疾病提供了最新的科学视角。
该研究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黄荷凤院士与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徐国良院士团队合作,研究中首次揭示了糖尿病的卵母细胞起源,即母体不良环境可以通过卵母细胞影响子代糖代谢功能,并阐明了其表观遗传调控机理。
教育部生殖遗传重点实验室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陈宾博士、中科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杜雅蕊副研究员、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朱虹博士、中科院分子细胞卓越创新中心孙美玲博士和王超博士为共同第一作者。共同通讯作者为黄荷凤院士和徐国良院士。参加这项研究的单位有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和英国阿尔斯特大学,浙江大学为论文第一单位。
对糖尿病的治疗,通常是通过胰岛素来控制血糖的增高,缓解糖尿病引起的各种并发症。但如何预防糖尿病的发生一直困扰着科学界和医学界,从生命早期找到疾病起源进行早期干预已成全球研究的热点。黄荷凤院士是一名妇产科医生,在一次次诊疗后,她常常思考母亲对子代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为此,她带领团队致力于开展母体不良环境因素导致的子代成人疾病研究,发现高糖/高雄激素等不良因素暴露能够通过改变宫内胚胎/胎儿DNA甲基化谱式,或者通过影响精子/卵子表观修饰而引起慢性疾病的代间/代际遗传。
浙江大学团队与徐国良院士课题组展开深入合作,进一步证实由于糖尿病雌鼠体内的高糖环境,让卵母细胞中具有重编程DNA甲基化谱式功能的TET3蛋白剂量不足,进而使得TET3在受精后进入雄原核中推动重编程的潜能不足,导致“去甲基化不足”或 “高甲基化”。这好比原来有十个农民耕地(TET3介导氧化去甲基化),现在少了一部分人(TET3不足),很多地就没有开垦完全(DNA甲基化重编程未完全),影响未来的收成(子代健康受到影响)。
针对这项研究,《自然》同期配发了瑞士弗里德希-米斯科舍生物医学研究所Antoine H. F. M. Peters的评述。美国科学院院士Marisa Bartolomei和美国国家生殖表观基因学研究中心主任Wei Yan教授在《生殖生物学》(Biology of Reproduction)杂志上为该工作撰写评论。
“这个研究的结果,为我们对慢病的源头防控提供了变革性思路,从发育源头,配子发生阶段防控慢病,降低出生缺陷、提高我国人口健康水平提供了全新视角和策略。”黄荷凤院士说,针对糖尿病、高血压常在家族中聚集发生的现象,未来也要注意生殖环境所致的传代作用,在关心自己本身健康的同时,还有一个意义要保护她(他)的下一代。
浙江大学 供图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CHG指数——诊断2型糖尿病的新指标?
医脉通编译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2024年11月21日,内分泌领域知名学术期刊Journal of Diabetes Investigation发表了一项题为《一种诊断2型糖尿病的新指标: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和葡萄糖(CHG)指数》的研究报告。
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总胆固醇(Cholesterol)、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和葡萄糖(Glucose)的新型指数——CHG指数,用于诊断2型糖尿病,这可能为低收入国家提供一种更经济、易于实施的诊断方法。
在全球范围内,2型糖尿病是一种日益严重的健康问题,而传统的诊断方法往往成本高昂,不适用于资源有限的环境。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伊朗马什哈德医科大学的研究团队开发了CHG指数,旨在提供一种成本效益更高的替代方案。
该研究基于Mashhad卒中和心脏动脉粥样硬化疾病(MASHAD)研究队列,共招募了9704名35至65岁的参与者。通过比较CHG指数和现有的TyG指数(甘油三酯和葡萄糖水平指数),研究者发现CHG指数在诊断2型糖尿病方面表现出更高的效率。
CHG指数是如何计算的?
CHG指数=Ln [TC (mg/dL)×FBG (mg/dL)/2×HDL (mg/dL)]
注:
➤TC代表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FBG代表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
➤HDL代表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糖尿病诊断最佳切点——CHG指数5.57!
研究结果显示,CHG指数的最佳临界值为5.57,具有70.38%的敏感性和89.82%的特异性。相比之下,TyG指数的临界值为8.9,敏感性为72.29%,特异性为79.15%。此外,CHG指数的AUC(曲线下面积)为0.864,高于TyG指数的0.825,表明CHG指数在诊断2型糖尿病方面更为准确。
图1 CHG指数与TyG指数的ROC曲线对比
“我们的发现表明,CHG指数可以作为一种新的、成本效益高的诊断工具,特别是在那些无法负担传统诊断方法的国家和地区。”研究的主要作者Amin Mansoori表示。
尽管CHG指数显示出潜力,但研究者也指出了其局限性。CHG指数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未与HOMA-IR(胰岛素抵抗的稳态模型评估)、HbA1c(糖化血红蛋白)和胰岛素血清浓度等金标准进行比较。研究者呼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以评估CHG指数与传统诊断方法的一致性。
本文小结
随着全球2型糖尿病患者数量的不断增加,寻找经济有效的诊断工具变得尤为重要。CHG指数的提出,不仅为医疗资源有限的地区带来了希望,也为全球糖尿病的防控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随着未来研究的深入,我们期待CHG指数能够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得到应用和验证。
信 源
Mansoori, A., Nosrati, M., Dorchin, M., Mohammadyari, F., Derakhshan-Nezhad, E., Ferns, G., Esmaily, H., & Ghayour-Mobarhan, M. (2024). A novel index for diagnosis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Cholesterol,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and Glucose (CHG) index. Journal of Diabetes Investigation. https://doi.org/10.1111/jdi.14343
本视频/资讯/文章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老年糖尿病(2024)指南解读:更新要点与防治策略
1.老年糖尿病的流行现状
根据最新统计,中国65岁及以上的老年糖尿病患者数量已经突破3550万,占全球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四分之一。这个数字令人震惊,它不仅反映了我国老年人口的庞大基数,更暴露了老年健康管理中的巨大挑战。
为什么老年人更容易患上糖尿病?这与年龄增长导致的生理变化密切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胰腺功能逐渐下降,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也会降低。同时,很多老年人的活动量减少,加上饮食习惯的改变,都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
2.老年糖尿病的特点与风险
老年糖尿病患者往往面临着多重健康挑战。他们不仅要应对血糖控制的问题,还常常伴有高血压、心脏病等多种慢性病。这种情况下,疾病的管理变得更加复杂。
举个例子,王大爷今年72岁,除了糖尿病,他还有轻度的心脏问题和关节炎。这种情况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非常普遍。多种疾病的叠加不仅增加了治疗的难度,还大大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更值得警惕的是,老年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出现低血糖。低血糖可能导致头晕、跌倒,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因此,在制定治疗方案时,我们必须权衡利弊,找到最适合每位老年患者的个体化方案。
老年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老年糖尿病的全面评估与个体化管理1.健康状态综合评估的重要性
面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我们不能简单地只关注血糖指标。每位老人的身体状况、生活能力、认知功能等都可能大不相同。因此,《中国老年糖尿病诊疗指南(2024版)》特别强调了全面评估的重要性。
这种评估就像是给每位老人量身定制一份"健康档案"。我们会评估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认知功能、营养状况等多个方面。比如,我们会询问老人是否能独立完成穿衣、洗澡等日常活动,是否经常忘记事情等。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实际上能帮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
基于评估结果,我们将老年糖尿病患者分为三类:健康状态良好、中等和差。这种分类不是为了给老人贴标签,而是为了制定更加精准的治疗方案。
老年糖尿病患者健康状态综合评估
2.血糖控制目标的个体化制定
在血糖控制目标的制定上,新版指南采取了更加灵活的策略。我们不再追求"一刀切"的标准,而是根据患者的健康状态来个体化设定目标。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标
举个例子,对于健康状态良好的老年患者,我们可能会建议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5%以下。而对于健康状态较差的患者,我们可能会放宽标准到8.5%以下。这种做法的目的是在控制血糖的同时,尽量减少低血糖等风险。
▲临床治疗路径
- 不合并ASCVD或高危因素、HF或CKD的老年T2DM患者非胰岛素治疗路径图;
不合并ASCVD或高危因素、HF或CKD的老年T2DM 患者非胰岛素治疗路径图
注:ASCVD 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HF 为心力衰竭;CKD为慢性肾脏病;T2DM为 2型糖尿病;HbA1c为糖化血红蛋白;MET 为二甲双胍;DPP‑4i 为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SGLT2i 为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 2 抑制剂;GLP‑1RA 为胰高糖素样肽‑1 受体激动剂;AGI 为 α‑糖苷酶抑制剂;SU为磺脲类;TZD为噻唑烷二酮类。aDPP‑4i与GLP‑1RA均为肠促胰素类药物,格列奈类与 SU均为胰岛素促泌剂,应避免同类药物联合使用。此路径图适用于健康状态良好(Group 1)和中等(Group 2)的老年患者。
- 合并ASCVD或高危因素、HF或CKD的老年 T2DM 患者非胰岛素治疗路径图。
合并ASCVD或高危因素、HF或CKD的老年 T2DM 患者非胰岛素治疗路径图
- 老年T2DM患者的胰岛素治疗路径图与老年T2DM患者短期胰岛素治疗路径见图3,4。
老年T2DM患者的胰岛素治疗路径图3
老年T2DM患者短期胰岛素治疗路径图
- 单药治疗>3个月仍血糖控制不佳,联合应用不同机制的药物治疗,尽量避免低血糖及其他不良反应风险叠加的药物联用。
- 经过规范的非胰岛素治疗无法达到血糖控制目标的老年患者应及时启动胰岛素治疗,使用胰岛素治疗方案应加强患者低血糖防治及胰岛素注射方法宣教,以减少低血糖的发生和胰岛素注射相关的不良反应。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还特别关注血糖的波动。过大的血糖波动可能会增加并发症的风险。因此,指南建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使用连续血糖监测等先进技术来更好地掌握血糖变化趋势。
1.合理膳食:营养均衡是关键
说到糖尿病的管理,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少吃糖"。但实际上,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饮食管理远不止于此。我们提倡的是"合理膳食",强调营养均衡。
对于老年人来说,适度增加蛋白质的摄入尤为重要。蛋白质不仅能帮助维持肌肉量,还能提高饱腹感,有助于控制总热量摄入。我们建议健康的老年人每天摄入1.0~1.3克/千克体重的蛋白质,而对于有慢性病的老年人,这个数字可以提高到1.2~1.5克/千克。
同时,我们也要注意碳水化合物的质量和摄入顺序。选择全谷物、蔬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可以帮助稳定血糖。有趣的是,研究发现,如果在用餐时先吃蔬菜和蛋白质,最后再吃主食,可以有效减少餐后血糖的波动。
2.适度运动:安全有效的运动指导
运动是控制血糖的有效手段,但对于老年人来说,安全性是首要考虑的因素。我们推荐的是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比如快走、健身舞、骑自行车等。
如何判断运动强度是否合适呢?一个简单的方法是:运动时能够说出完整的句子,但无法流畅地唱歌。我们建议每周运动5~7天,最好每天都活动,每次持续20~30分钟。
特别要提醒的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在运动时要格外注意预防低血糖。建议在运动前、中、后都要监测血糖,并随身携带一些含糖食物,以防不时之需。
3.健康教育: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知识就是力量。我们鼓励老年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积极参与健康教育活动。这些活动不仅包括传统的面对面讲座,还可以利用现代科技,如微信公众号、手机应用等方式进行。
健康教育的内容应该涵盖糖尿病的基本知识、血糖监测技巧、用药指导、并发症预防等多个方面。通过这些教育,我们希望患者能够成为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和信心。
1.降糖药物的选择原则
当谈到老年糖尿病的药物治疗时,我们必须谨慎而周全。新版指南强调,药物选择应遵循"简约治疗理念"和"去强化治疗策略"。这意味着我们要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尽量简化用药方案,减少不必要的药物负担。
对于大多数老年糖尿病患者,二甲双胍仍然是首选药物。它不仅能有效控制血糖,还具有心血管保护作用。但是,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我们需要谨慎使用或调整剂量。
除了二甲双胍,新型降糖药物如DPP-4抑制剂、SGLT2抑制剂等也在老年患者中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这些药物不仅能控制血糖,还可能带来额外的心血管和肾脏保护作用。
2.注意事项和用药监测
- 定期监测肝肾功能,及时调整用药。
- 警惕药物相互作用,尤其是同时服用多种药物的患者。
- 对于使用胰岛素等容易导致低血糖的药物的患者,要加强血糖监测,预防低血糖。
我们建议患者或家属记录用药情况和血糖变化,定期与医生沟通,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记住,最好的治疗方案是既能有效控制血糖,又能保证生活质量的方案。
1.常见并发症的筛查与管理
糖尿病的可怕之处在于它的并发症。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我们特别关注以下几种并发症:
- 心血管疾病:这是老年糖尿病患者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我们建议定期检查血压、血脂,必要时进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
- 糖尿病肾病: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尿微量白蛋白和肾功能检查。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每年进行一次眼底检查。
- 糖尿病足:每次就诊时都应检查足部,教育患者日常如何护理双脚。
早期发现、及时干预是预防并发症进展的关键。我们鼓励患者积极配合各项检查,不要因为"没有症状"就掉以轻心。
2.提高生活质量的综合措施
提高生活质量是老年糖尿病管理的终极目标。除了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外,我们还需要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社会功能。
- 心理健康: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出现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我们建议医疗机构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患者积极面对疾病。
- 社交活动:鼓励患者参与社区活动,保持良好的社交关系。这不仅有利于心理健康,还能增加患者的依从性。
- 家庭支持: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至关重要。我们建议将家属纳入健康教育的范围,共同参与疾病管。
#糖尿病##关注糖尿病#
#头条创作挑战赛##妙笔生花创作挑战##冬日生活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