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宣武糖尿病(宣武糖尿病神经病变专家排名)

医师报 0
文章目录:

宣武医院鲁梅花主任:中国糖尿病患友太难了,提高服药依从性要有新方法

《医师报》融媒体记者 荆冰


中国已成为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数最多的国家,患者总数达1.16亿。糖尿病病程长、监测和管理难度大,还会伴随多种合并症和并发症出现。其中,终身服药问题已成为患者治疗依从性差、达标率低的关键因素之一。

随着糖尿病治疗领域创新药物的不断突破,患者们有了更多的治疗选择。针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以及预防等问题,近日《医师报》记者采访了宣武医院内分泌科鲁梅花主任。

心声:中国糖友太难了!


“糖尿病是一个无法根治的疾病,糖尿病的治疗也是一个综合性的治疗。” 鲁梅花主任表示。无论是政府层面,还是患者教育,即使社会对于糖尿病的关注力度不断增加,新药层出不穷,但糖尿病发病率依然逐年上升。饮食、运动、药物、糖尿病科普教育以及血糖监测被称为糖尿病治疗的“五驾马车”,每一项都很重要,而且须按照正确的、科学的方法进行综合治疗,这对中国“糖友”提出了挑战。

这是为什么呢?鲁梅花主任详细做了解析。

鲁梅花主任

难点一:生活方式调整难


“无论是美国糖尿病协会(ADA),欧洲糖尿病学会(EASD),还是国际糖尿病联盟(IDF),以及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指南推荐的第一条就是生活方式的干预,可以说,生活方式干预是糖尿病管理的核心。”但是,知易行难,完全依靠改善生活方式达到逆转在普通人当中很难做到。

鲁梅花主任说,生活方式管理,其实就是6个字:“管住嘴,迈开腿”。许多糖友或家属会说,这很简单,我平时都有管住嘴,迈开腿。但是,测量数据显示大部分人既管不住嘴,也迈不开腿。

评价“管住嘴”的标准是体重是否有下降。根据糖尿病预防项目(DPP)研究的结果,6个月内体重下降达到7%,才能预防糖尿病。进一步为期4年的观察显示,体重下降7-10%,预防糖尿病效果最明显。

鲁梅花主任坦言,中国是美食大国,糖友要管住嘴,拒绝美食诱惑,确实“太难了”。

那怎么样才算“迈开腿”?许多人每天都走10000步以上,但仔细询问,原来去超市逛、去市场买菜、在公园边走边欣赏美景。这种散步算“迈开腿”吗?指南建议,运动目标是每周至少消耗700千卡热量以及每天30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每周适量进行抗阻训练(2-3次);减少久坐时间等。简单换算,相当于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鲁主任强调,生活方式管理一直强调中等强度运动,是因为研究证实,中等强度运动可以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减少内脏脂肪,而低强度运动没有类似效果。

难点二:按时服药难


鲁梅花主任建议上了年纪或者记忆力差的患者养成一个习惯,就是按表格服药。“画一个表格,早上吃完药打个勾,中午吃完再打个勾,这样一天吃没吃药,哪顿忘了吃一目了然,简单实用”。


无论是口服降糖药或者是注射针剂,是靠对胰岛素的影响来产生药效。不同的药物机制决定了糖尿病药物服用时间不同:胰岛素需要按其不同制剂类型及疗效选择注射时间及注射次数,磺脲类、格列奈类需要饭前服用,二甲双胍按其剂型需要饭前、饭中或饭后吃,糖苷酶抑制剂需要随餐服用等等。另外,还有一些药会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像二甲双胍,部分人会有胃肠道反应, 这些都造成了患者服药的依从性并不太好,漏服忘服现象非常普遍,从而使患者的血糖控制一直处于波动状态,而长期反复的血糖波动会引发糖尿病酮症等严重后果。可以说,相对复杂的用药方式以及一天多次服药,是导致患者依从性比较低的原因之一。

后果:管理不当,引发的并发症有多可怕?


糖尿病对健康的最大影响并不是高血糖本身,而是长期在高血糖影响下造成的多器官并发症。

鲁梅花说,70%的糖尿病患者最后都是死于心脑血管病。大血管并发症和微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里最常见的。脑梗塞、脑出血、冠心病、冠状动脉狭窄、心绞痛、心衰可能都和高糖有关,高糖引起的肾动脉狭窄可以导致肾衰,被称为 " 人体炸弹 "的主动脉夹层,也是糖尿病最为凶险的并发症之一。


微血管并发症通常会引发视网膜病变、肾小球病变,视网膜的终极损害可以导致失明,肾小球病变之后则会导致尿毒症。


另外跟微血管病变密切相关的是糖尿病患者还会出现神经病变,比如糖尿病足。植物神经病变不太容易被人感知,也不太容易诊断出来,但是其实很多患者会存在像心脏植物神经病变,表现为心率变异性下降、体位性低血压,胃肠蠕动缓慢至胃轻瘫、便秘,导致患者无法排尿的神经性膀胱等。


酮症或酮症酸中毒、高渗昏迷、酮症昏迷、低血糖昏迷等则是最常见的急性并发症,还会伴发一些严重的感染,肝脓肿,肾脓肿、肌腱脓肿等。

解惑:“仙儿药”为啥还会被拒绝?


二甲双胍是治疗2型糖尿病最常用的处方药,因为它是通过抑制肝脏葡萄糖的产生而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二甲双胍最早于1957年在英国被正式应用于临床。在我国已经有20多年的临床应用经验,是目前全球应用最广泛的口服降糖药之一。

作为一个老药,与阿司匹林一样,二甲双胍也被称为神药。鲁梅花主任介绍,二甲双胍片用于单纯饮食控制不满意的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人,尤其是肥胖者,用本类药物不但有降血糖作用,还可能有减轻体重的作用。对某些磺酰脲类无效的病例有效,如与磺酰脲类降血糖药合用,有协同作用,较各自的效果更好。


另外,近年来,大量的研究显示,二甲双胍除了具有降血糖作用外,还有减肥的功效。许多临床前研究还观察到二甲双胍在抗衰老和治疗多种疾病(如认知障碍、癌症和心血管疾病)方面具有有益作用,但是具体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尽管二甲双胍有多种功效,愈发显得“仙”,但是在血糖控制上,患者依从性还有待提升。常规的一天多次服药,患者容易忘服、漏服。同时,大约30%的患者在服用二甲双胍时可能会遇到胃肠道副作用,例如腹泻、恶心和呕吐。


鲁梅花主任说,现在各类药物的剂型都在不断向长效和缓控释方向改进,药物安全性高,疗效好,患者的依从性自然就高了。

#超能健康团##医师报超能团#

糖尿病患者宜吃的家常菜

【糖尿病患者宜吃的家常菜】首先蔬菜的选择,最主要的原则就是含糖低,常见的叶类、茎类、瓜类、甚至花类的蔬菜可以灵活的选用,如菠菜、油菜、小白菜、大白菜、油麦菜;菌藻类的食物,如鲜蘑、香菇、海带、木耳;含糖量高的蔬菜主要是根类的蔬菜如土豆、山药、芋头等就要少选用。当然,家常菜仅有蔬菜是不够的,也要搭配上蛋白质类的食物,包括各种肉、水产品、蛋类、豆制品等。(来源: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糖尿病、高血压……这些疾病早期能逆转,关键是抓住逆转最佳时机

糖尿病、高血压……很多人对于这些疾病的认知就是“一旦拥有,终身相伴”。但是,这些疾病早期是可以被逆转的,关键是抓住逆转最佳时机!

2型糖尿病:有些早期可以逆转

糖尿病,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一旦患上就再难摆脱的慢性疾病。但并不是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无法逆转。

上海市代谢与甲状腺疾病研究中心主任邹大进2021年在健康时报刊文指出,早期预防2型糖尿病,可实现病情缓解和逆转。糖尿病逆转分三种:

(1)部分逆转:不用任何药物至少一年,糖化血红蛋白<6.5%,空腹血糖<7毫摩尔/升;

(2)完全逆转:不用任何降糖药至少1年,糖化血红蛋白<5.7%,空腹血糖<5.6毫摩尔/升;

(3)长期逆转:完全缓解状态持续超5年。

实现逆转,要先治胖,后降糖!研究显示,减重5个月后,第一时间胰岛素分泌量增加,并在研究两年期间一直维持。同时,胰腺的脂肪也明显减少。

而另一项研究显示,减重10公斤的人约57%可完全逆转2型糖尿病。因此,符合条件的超重2型糖尿病患者应先制订体重管理计划。

高糖的毒性对胰岛β细胞的损害是非常大的。因此,应当尽早强化降糖治疗,把血糖降到合适的范围,尽快缓解糖毒性。①

高血压:新发高血压3个月内有机会逆转

新发现高血压,血压没有超过160/100毫米汞柱,且没有症状,没有任何糖尿病、心脑肾等血管疾病,那么就可以暂时不吃药。因为高血压也与生活习惯有关。

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三医院心血管科副主任医师王星2021年在健康时报刊文谈到,高血压早期是有3~6个月的生活方式改善的“黄金期”。

对于这部分高血压,可以暂时不吃药(具体还需要根据自己病情咨询医生),通过生活方式改善加强运动来控制血压,比如饮食上要严格遵循低盐饮食,同时控制体重,坚持运动,戒烟戒酒,避免熬夜,减少压力等等方法。确实有一部分人血压能降到140/90以下;这部分人没有吃药,如果继续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后血压不高了,那么这部分人的血压就算是根治了。②

李蔚海 摄

阿尔茨海默病:无症状期能逆转

“无症状期诊断是逆转阿尔茨海默病的关键。”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疾病高创中心主任、中国医师协会认知障碍疾病专业委员会主委贾建平教授在2022年9月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早诊早智,关注早期阿尔茨海默病》直播节目指出,我国现有5000多万不同程度的认知障碍患者,其中1500多万是痴呆患者,无症状期的诊断提供了阿尔茨海默病治疗良好的窗口期,这时进行及时干预,是逆转的关键。

目前,65岁以上老年人做个常规筛查认知,如果主观感觉比前两年记忆力下降明显,需要去医院做认知评估。

特别是记忆力日渐衰退、语言沟通能力出现困难、情绪和个性有改变等早期阿尔茨海默病的预警信号值得关注。一旦发现早期阿尔茨海默病征象,一定要去医院的记忆门诊就诊。③

动脉斑块:早期有可能逆转

动脉斑块能缩小或者消退吗?有可能!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心脏科主任医师张瑞岩2022年10月在健康时报微信表示,尤其是早期软斑块的阶段,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可以使身体代谢发生变化,对斑块产生逆转作用。④

河北省人民医院副院长、老年心脏科主任郭艺芳2022年6月在“郭艺芳心前沿”微信公号刊文表示,想逆转动脉斑块,首先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降低胆固醇水平。胆固醇是形成动脉斑块的主要原料,没有胆固醇就没有动脉斑块,也就难以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例如心肌梗死和脑梗死)。有效降低胆固醇水平,可以预防或延缓斑块的发生发展。如果胆固醇降低幅度足够大、水平足够低,已经形成的斑块完全可能缩小甚至消失。⑤

脂肪肝:早期可以逆转

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外科学系主任陈孝平2020年在接受健康时报采访时表示,肝脏具有代谢、分泌胆汁、储藏糖原、解毒、造血、凝血等诸多功能,其再生能力很强,把健康的肝脏切掉80%,仍然可以恢复到原来的体积,但如果肝脏生了病,就失去了再生能力。

早期脂肪肝是可以逆转的,像之前著名的“暴走妈妈”,就是为了儿子在短时间内逆转了脂肪肝。但一旦脂肪肝发展成肝硬化,就不再可逆,并且会影响肝功能,因此一定要及时控制。⑥

子宫内膜癌:部分早期或能逆转

没生孩子就得子宫内膜癌,如把整个子宫切除,女性将永久丧失生育能力。通过控制雌激素可实现逆转治愈。但并不是所有子宫内膜癌都能用药逆转。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副院长王建六2021年在健康时报刊文表示,子宫内膜癌主要是由于雌激素大量刺激子宫内膜,导致子宫内膜发生病变而产生的。

子宫内膜癌发生的早期是有一些蛛丝马迹的,比如白带会发生异常。正常健康的白带是白色稀糊状或蛋清样的。如果出现脓性、血性和水样的白带和癌症相关。

通过一种药物治疗,可以不切除子宫,还能控制住肿瘤,甚至治愈。就是用另外一种激素——孕激素去对抗雌激素,超量的雌激素就是子宫内膜癌的“粮食”,控制雌激素就是给肿瘤“断粮”,从而实现逆转和治愈。

但并不是所有的子宫内膜癌患者都能用孕激素来治疗,必须全部符合以下几个条件才可以:

(1)肿瘤在早期,只停留在内膜层面;

(2)临床判断为比较好的类型的高分化内膜癌;

(3)对相关药物不过敏;

(4)无肝肾功能不全等问题;

(5)无精神心理异常等问题。①

本文综合自:

①2021-09-28健康时报《这些病早发现可逆转》

②2021-12-17健康时报《有些高血压可逆转》

③2022-09-21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直播节目《早诊早智,关注早期阿尔茨海默病》

④2022-10-06健康时报微信《血管钙化怎么办?记住这几点血管斑块可以解决!》

⑤2022-06-15微信公众号“郭艺芳心前沿”《颈动脉斑块能够缩小或者消退吗?有可能!》

⑥2020-09-18健康时报《院士眼中的健康经》

来源: 健康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