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听力(糖尿病听力减退是第几期症状)

健康报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患者请注意!小心疾病偷走您的听力

听力下降可造成身体、情绪和认知障碍,对社会沟通、生活质量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世界卫生组织估计,超过3.6亿人患有听力下降,而且由于人口老龄化、长期暴露在过量噪声中,听力下降的患病率正在增加。

为什么糖尿病会偷走听力

糖尿病可合并多种微血管、神经病变等并发症。除了熟知的糖尿病肾脏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糖尿病还可导致内耳血管、神经病变,进而影响听力,导致听力下降。

糖尿病患者(俗称“糖友”)的听力下降发病率在35%~50%,甚至有研究发现其患病率高达90%,但其早期症状隐匿,因此,常被医生及糖尿病患者忽视。有调查数据发现,糖尿病和听力下降之间存在关联,在控制听力下降相关的危险因素(如年龄、噪声影响等)后,成年糖尿病患者发生听力下降的风险是没有糖尿病者的2倍。而糖尿病所致听力下降是双侧的进行性轻至中度感觉神经性聋,通常影响高频听力。

治疗听力下降有哪些方法

糖尿病患者一旦发现自己听力下降,要尽快到医院进行筛查和诊断,并遵医嘱进行治疗。一般来说,听力下降的糖尿病患者可采取以下几种治疗方法:

第一,改善生活方式。

通常建议采取健康的饮食和生活方式以延缓糖尿病和听力下降的进展。

一项长达20年的研究发现,坚持地中海饮食、富含膳食纤维饮食和食用低加工食品的参与者更不容易出现听力下降。

另有研究发现,维生素D缺乏是糖尿病患者听力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且与听力正常的受试者相比,听力下降患者的维生素D水平显著降低。因此,可对糖尿病患者适当补充维生素D进而降低其听力下降风险。

此外,有研究表明,萝卜硫素可以上调体内硫氧还蛋白表达,进而抑制糖尿病所致耳蜗毛细胞损伤。因此,可以每天吃一些含有抗氧化剂的食物,如富含萝卜硫素的甘蓝、西蓝花和萝卜等,预防耳蜗毛细胞减少,减轻未来的听力损害。

第二,控制血糖。

有研究发现,良好的血糖控制可以降低听力下降的风险。

目前控制血糖的方式主要由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降糖药物两部分组成。生活方式主要包括膳食均衡,坚持运动。

降糖药物包括口服药物和注射类药物。有研究者发现,二甲双胍对神经和听力具有保护作用,但其具体机制尚未明确。虽然还无其他降糖药物与听力下降的相关研究,但因降糖药可控制血糖,改善患者体内高糖环境,进而改善血管、神经等功能,最终使得听力受到保护,因此,能较好控制血糖的方式和药物均有利于降低听力下降的风险。

第三,改善循环。

糖尿病可致微血管病变,进而造成内耳血管病变,最终导致双侧的进行性轻至中度感觉神经性聋,因而,使用改善循环的药物可改善糖尿病患者的听力情况。如银杏叶提取物可扩张内耳血管,改善内耳血液循环,使内耳血管含氧量增加,进而缓解内耳缺氧情况,改善听力。

第四,营养神经。

神经损伤也是糖尿病患者出现听力下降的可能原因之一,使用营养神经的药物也可以改善患者听力状况。如脑苷肌肽具有神经修复和再生、保护神经、营养及供能等作用,能促进受损的内耳神经功能恢复。甲钴胺是一种辅酶型维生素B12,同样能够营养内耳神经,改善内耳神经功能。

特别提醒

听力下降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糖尿病患者的听力下降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其中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发生听力下降的风险更高,但糖尿病听力下降的知晓率并不高。

因此,需要在筛查糖尿病并发症时,也常规进行听力的筛查,做到早筛查早防治;若有听力下降也不用担心,在有效控制血糖及服用改善循环、营养神经等药物后,也能改善听力情况,避免严重的听力损失。

文:南部战区总医院内分泌科 李佳 刘明玉

编辑:刘洋 李诗尧

校对:马杨

审核:徐秉楠 王乐民

景玉萍医生:糖尿病患者“听力受损”,如何应对?

本期作者 景玉萍

云南省荣军优抚医院耳鼻咽喉科主治医师

本期要点

1. 糖尿病的病因及危害

2. 2型糖尿病对听力的影响

3. 听力损失分级及助听器佩戴时机

导语

据国际糖尿病联盟统计,我国糖尿病患者达1.41亿人,还有约3.5亿人处于糖尿病前期状态。

2019年国际糖尿病联盟数据显示,中国≥65 岁的老年糖尿病患者数约3550 万,居世界首位,占全球老年糖尿病患者的1/4 ,且呈现上升趋势。


糖尿病已然成为当下的一种“流行病”,我们应该如何正确认识并积极防治病情发展?对于其对听力的影响我们又该如何正确应对呢?

糖尿病对听力的影响

糖尿病患者早期即可并发血管病变,尤其是营养神经的小血管病变,导致这些小血管管腔的狭窄或闭塞,从而引发神经的缺血性改变而损伤神经。

另外,长期处于高糖状态可能导致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作用增强,进而使内耳组织受损,出现神经功能障碍。

此类病变发生于耳蜗,即导致神经性耳聋,此种耳聋多为双侧对称性发生、起病缓慢、隐匿。如病变发生在前庭等部位时,必然引起耳鸣、耳聋、眩晕等,因此国外学者把糖尿病患者出现的这种耳部症状称其为"代谢性耳病"。

我们在日常诊疗中经常可看到许多患者,尤其是患有糖尿病的老年患者,看电视声音开得很大,说话时需用很大声音才听得见,他们自诉是在不知不觉中丧失听力的,有的患者甚至会因为血管痉挛缺血缺氧发生突发性耳聋。

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中约有30%~50%存在听力损失,在2021版《 美国糖尿病学会糖尿病诊疗标准》中显示,糖尿病患者患上听力损失的概率是正常人的2倍。

听力损失分级及助听器佩戴时机

按听力损失严重程度不同分为五个等级,通常频率阈值平均值越大,听力损失程度越重:

1.听力正常

平均值为<25dB时,说明听力正常,无需佩戴助听器。

2.轻度听力下降

平均值在26-40dB之间,患者主要表现在耳语声、小声讲话时出现听力困难,稍微加大声音可以听到,可佩戴助听器。

3.中度听力下降

平均值在41-60dB之间,患者日常言语交流困难,多数情况可能需要讲话人经常重复讲话内容才能听清,需佩戴助听器。

4.重度听力下降

平均值在61-80dB之间,通常对日常生活中影响较大,非常需要佩戴助听器。

5.极重度听力下降

平均值>81dB,基本需要在患者耳边喊或大声喊才能听懂部分内容,急需佩戴大功率助听器,甚至需要植入人工耳蜗。

医脉通健康关爱俱乐部成立啦!

<加入社群、获得帮助、相互支持>

加入疾病群

①目前已有患者群:糖尿病群、心血管健康群、宝妈育儿群、亚健康养生群、肿瘤患者群、心理健康群;

②群内公益活动包括:专科医生答疑、营养师饮食指导、免费线上问诊,每日健康科普更新;

和医脉通一起守护健康,欢迎您的加入!

糖尿病对听力的影响 , 如何正确应对?

鉴于糖尿病与听力损失之间的内在联系,建议患者当确诊糖尿病时,应到专业的听力机构进行听力检查,尤其是60岁以上的患者。如确诊为不可逆的听力损失,建议及时选配合适的助听器。

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糖尿病导致的听力损失呢?患者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做:

1. 积极控制血糖

糖尿病患者应该定期监测血糖,遵医嘱服用降糖药物或注射胰岛素,把血糖控制在目标范围。

2. 健康饮食

注意饮食均衡,避免高脂肪、高糖和高盐的食物,多吃绿叶蔬菜、含糖少的水果和粗粮。

3. 适量运动,保持身体健康

适量运动可增强免疫功能,改善组织血液循环。

4. 减少噪声暴露

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噪音环境中,如听音乐、看电视等要控制音量大小。

5. 定期检查

定期进行听力检查可及时发现并处理听力问题;同时保存好听力检查结果,以便长期监测随访。

总结

糖尿病是可防可控的,不要听“糖”色变,通过积极生活方式的干预和对血糖的良好管理,糖尿病患者能够延缓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也能保有良好的听力健康,享受美好生活。

本期专家

景玉萍医师

  • 景玉萍,中共党员,在读硕士研究生

  • 云南省荣军优抚医院耳鼻咽喉科主治医师

  • 曾发表多篇国家级期刊论文,多篇科普文章

问诊可覆盖疾病的整个康复过程,相当于身边有个贴心可靠的家庭医生。针对病情变化,你可多次提问,获得医生循证规范解答。

温馨提示:科普文章不提供专业诊疗意见,具体诊疗请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图片来自摄图网

糖尿病与听力健康:不可忽视的隐形联系

在公众对糖尿病的认知中,视网膜病变、心脑血管病变、糖尿病肾病以及糖尿病足等并发症广为人知。然而,有一种并发症却常常被人们忽视,那就是糖尿病引起的听力障碍,包括耳鸣、耳聋等。本文将深入探讨糖尿病与听力健康之间的隐形联系,帮助糖尿病患者更好地认识和管理这一并发症。

糖尿病与听力障碍的紧密联系

据统计,约35%-50%的糖尿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听力受损,且以高频听力损失为主。这种听力损失不仅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交流,还可能伴随头晕、恶心等不适症状。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听力下降的风险也会显著增加。

听力障碍的潜在危害

听力障碍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社交能力,降低生活质量,还可能增加跌倒、交通事故等意外事件的风险。对于老年人来说,听力下降还可能加速认知衰退,增加患痴呆症的风险。因此,糖尿病患者应高度重视听力健康,及时干预和管理。

听力受损的主要表现

糖尿病患者听力受损的主要表现包括:在安静环境下难以听清他人谈话,尤其在多人同时说话时;需要频繁请求他人重复所说内容;在嘈杂环境中交流困难;对女性或儿童的高频声音难以辨识;以及可能出现眩晕、恶心等不适感。

听力保护的重要性与措施

为了保护听力健康,糖尿病患者应采取以下措施:

  1. 严格控制血糖:高血糖是损害听力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合理饮食、规律运动和必要时的药物治疗,将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内,有助于降低听力受损的风险。
  2. 定期监测听力:糖尿病患者应定期进行听力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听力问题。一旦发现听力下降,应尽快就医,以便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
  3. 避免长时间暴露于噪音环境:长时间接触高分贝噪音会加速听力损失。糖尿病患者应尽量远离噪音环境,或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如佩戴耳塞等。
  4. 注意药物使用:某些药物可能对听力产生不良影响,如某些抗生素、利尿剂等。在使用这些药物时,患者应咨询医生,了解药物的潜在风险,并遵医嘱用药。
  5.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烟限酒、保持充足的睡眠、均衡饮食和适度运动等健康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护整体健康,包括听力健康。
结语

糖尿病与听力健康之间存在着紧密的隐形联系。作为糖尿病患者,应高度重视听力健康,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和管理策略,以降低听力受损的风险。通过合理控制血糖、定期监测听力、避免噪音暴露、注意药物使用以及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糖尿病患者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听力健康,享受更高质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