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会得糖尿病吗(减肥会得糖尿病?)
两个月瘦了27斤,血糖却达到34.2,为啥不吃主食也会得糖尿病?
在杭州工作的乔女士最近遇到一件揪心事,让她万分后悔,“早知道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当初就老老实实地跑步减肥了。”
乔女士说自己太胖想减肥,朋友喊她一起去健身房锻炼,可是乔女士嫌太苦太累就拒绝了,自己在网上找到了一种“零压力”的减肥方法,那就是生酮饮食 断糖。起初她也有点怀疑,但是看到网友的分享,一个个都变瘦了,自己便下定决心跟着做。为此,她把自己爱吃的甜食和奶茶都戒掉了,还买回来很多牛肉、鸡肉,不吃米饭、面食等碳水等食物。
就这样2个月过去了,乔女士站到电子秤上一秤,她发现自己瘦了27斤,怪不得牛仔裤都变松了,她觉得都是减肥的功劳。可惜好景不长,很快乔女士就出现频繁喝水、上厕所的症状,她心里一咯噔,隐隐觉得不妙,到医院一查,血糖高达34.2mmol/L,而正常人应该在7mmol/L以下。
医生的话让乔女士后悔万分,原以为瘦下来是好事,没想到给自己带来这么大一个麻烦。但是她心中一直有个疑问,为啥不吃主食也会得糖尿病?
很多患者错误地以为不吃碳水可以减肥,却不知道不吃碳水意味着什么。碳水为身体供能,如果它的摄入量不足,身体就会想办法通过其他方式供能,这个时候高脂饮食正好参与其中,用脂肪代替碳水供能。
理论上用脂肪供能是可行的,但是它却会带来一个问题,那就是酮体水平升高,后果就是酮症酸中毒,所以,健康的人不适合高脂低碳水饮食,糖友就不更适合了。现在的年轻人为了瘦根本不顾健康,不管是低碳水也好,还是高脂肪,都不是健康的减肥方法,若是长期坚持下去,身体很容易出问题。
不吃主食能减肥,不吃主食能降糖,是我们对主食的误解我们平常吃的白米饭、面条之类的主食,在食用后血糖确实上升得比较快,但是不能把主食和糖尿病直接挂钩,因为你吃其他的碳水类食物也会产生糖,照样会使血糖升高,所以,即便你不吃主食,也不能帮你降糖。
近几年受减肥的影响,很多人放弃主食,前期确实产生了效果,但是三个月后减肥的效果就减弱很多,有的人控制不住恢复主食,结果发现体重涨得比以前还多。在不吃主食的日子里,你虽然瘦下来了,但是你的消化能力、皮肤代谢能力、毛囊生长能力、抵抗力、记忆力等等都变差了,还会影响月经和情绪。
所以,主食能吃,其他碳水类食物也能吃,重要的是要把握好摄入量,正常人每天吃一碗米饭或一碗面条没什么问题,稍微活动一下就能消耗掉能量,可是如果你不吃,反而会带来各种各样的问题。
和伴侣一起减肥——研究发现和伴侣一起减肥效果比自己一个人减肥高了近3倍。他/她可以帮你加油打气,可以负责监督,可以和你相互合作,比如说背靠背扭转、交替前屈式等等。
多喝水促进减肥——“胖子喝口水都胖”这句话是假的,事实上多喝水能帮你减肥,首先它能补充水分,让你感觉肚子饱了,还能促进代谢,增加排泄次数。平时喜欢喝饮料的人应该改成喝白水,或许能让你更快变瘦。
减重运动排行榜——排在第一位的是跳绳,只需要你准备一根绳子即可,每天跳15分钟。排在第二位的是快速跑,可以在操场上进行,最后400米冲刺跑。第三是动感单车,可以在健身房进行,以快速骑半分钟,再以中速骑半分钟。
体重指数=体重(kg)除以身高(m)的平方
算出的结果超过24才需要减重,如果符合标准,就不要为了迁就自己的审美去减肥了,身材匀称健康才是最好的。另外,你也可以通过自己的腰围尺寸来判断是否需要减肥,男85厘米,女80厘米,若是超过这两个数字就要减肥了。
总之,大家在减肥前应该先判断一下自己胖不胖,如果不胖何必去减肥?然后要学会正确的减肥方法,不要盲目断食、节食,在进行任何一种饮食模式前,都要对它的概念有所了解,以免走进认知误区,最后受苦的是自己的身体。
“断糖”瘦了30斤,竟得了糖尿病,这找谁说理去?
“医生,我这么年轻,而且又断糖三个月,怎么会得糖尿病呢?您是不是弄错了?”
王先生今年28岁了,他平时工作比较忙,因此很少有时间运动。运动量不足,再加上吃得多,所以王先生的体重也是一直上涨。在这期间,王先生多次相亲,都因为肥胖而导致失败,对此他也比较苦恼。
相亲
几次的相亲经历,逼得他不得不下定决心减肥。于是,他就上网查询了一些减肥方法。当看到“断糖减肥法”的时候,他如获至宝,开始了他的减肥之路。在减肥期间,他一点碳水化合物都不吃,主要吃一些蔬菜、瘦肉、豆腐、牛肉等食物。不知不觉三个月过去了,王先生的体重从87公斤瘦到72公斤,足足瘦了15公斤。
通过自己的努力,王先生实现了瘦身的目的。然而,他发现自己最近总是感觉到口渴,而且小便次数多、乏力、食欲减退。没有办法,王先生就去医院寻求诊治。到了医院后,门诊医生充分了解了他的情况以后,就给他开了血糖和血酮的检查。检查结果出来以后,发现血糖高达15.6mmol/L、血酮3mmol/L,初步诊断为糖尿病合并酮症。当王先生得知了自己的情况以后,就特别疑惑,因此他就问了文章开头的那个问题。
可能大家也和王先生有一样的疑惑:明明断了糖,为何还是偏偏得了糖尿病呢?为了让大家对“断糖”有更多的认识和了解,今天医者良言就跟大家好好聊一聊相关的知识。
1.“断糖”三个月,为何会引起血酮升高呢?可能大家根本不知道“血酮”是啥,其实血酮是指血液中的酮体。酮体主要包括三种类型,即乙酰乙酸、β-羟基丁酸、丙酮。
王先生实行的“断糖减肥法”从本质上来说就是“生酮饮食”,这种饮食方式需要严格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小于50g/天)。
在人体内存在着三大营养物质,即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能量的消耗顺序依次也是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当在人正常饮食的时候,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就会被转化为葡糖糖供人利用。
如果摄入的碳水化合物很少,那人体就不得不消耗体内的脂肪供能,而脂肪在分解的过程中就会产生酮体。一般来说,人体内的酮体轻微升高,并不会产生什么不适感。
乏力
当人体内的酮体再升高一些,就可能会引起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乏力、犯困、烦躁等症状。如果血酮的水平特别高的时候,那就可能会引起酮症酸中毒。这类患者可表现为深大呼吸、呼出的气体有烂苹果味。酮症酸中毒在临床上属于一种危重疾病,如果抢救不及时,那可能会丢掉性命。
2.为何“断糖饮食”会瘦得比较快呢?上面已经说了,在人体内存在着三大营养物质,即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能量的消耗顺序依次也是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
人想要减肥,肯定是想多消耗脂肪。如果不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那就很难消耗到脂肪。举个例子,如果你吃一碗米饭,那要想把这一碗米饭的能量消耗完,需要慢跑30分钟左右。然而,当你慢跑了30分钟后,肯定就会容易感觉到劳累。这个时候,如果没有毅力,就很难再继续运动了。
在减肥期间如果严格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那人体就会直接消耗脂肪。长此以往,体内消耗的脂肪就会逐渐增多,人就会慢慢地瘦下来。
另外,当人在摄入了碳水化合物以后,就会使得血糖升高。人体为了维持血糖的稳定,就会分泌大量的胰岛素,而胰岛素降低血糖的机制之一就是把血糖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如果限制了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以后,那人体内的胰岛素的量就会降低,这样无疑更容易瘦下来。
3.“断糖饮食”三个月,为何会引发糖尿病呢?如何科学减肥呢?一般来说,人在“断糖饮食”以后,血糖都是降低的。但是,在现实中,依然会有一些人出现血糖升高,甚至糖尿病的情况。究其根本,主要是两大原因所致,具体总结为以下2点:
❶断糖饮食会产生一些诱发炎症反应的物质:
人在断糖饮食以后,相对地会增加肉类的摄入,比如猪肉、牛肉、家禽、鱼、蛋类等。
这类食物中含有的饱和脂肪酸、血红素铁、N-乙酰神经氨酸等物质的含量是比较高的,而它们本身就可以诱发炎症反应,进而增加糖尿病的风险。
❷断糖饮食造成某些营养元素的缺乏:
我们都知道,谷物、某些蔬菜和水果等含有的碳水化合物的量是比较多的,因此不少减肥者为了快速减肥就干脆不吃这些物质。殊不知,这些食物中含有的营养元素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降低糖尿病的风险。#健康明星计划#
与此同时,一些研究表明,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和糖尿病之间呈现的是一种U型的关系。当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控制在50%左右的时候,糖尿病的风险是最低的。
在减肥期间确实需要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但是这并不是说一点也不吃碳水化合物。我们可以吃一些高质量的碳水化合物,比如全谷物、非淀粉类蔬菜、甜度不高的水果等,尽量少吃或者不吃精制的碳水化合物。#健康2022#
另外,还需要注意每天摄入足量的开水,不要喝任何的饮料。开水的摄入量可以控制在2500ml左右。每天应该在11点之前睡觉,尽量不要熬夜(熬夜会影响褪黑素的分泌,而褪黑素能帮助减肥。)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每天坚持运动。#健康科普大赛#
我是医者良言,致力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分享健康知识、做您身边的健康小助手!如果大家觉得写得还不错,对您有益,就点个赞,转发给您身边同样有需求的人,以此让更多的人受益吧!两位24岁女孩节食减肥引发「糖尿病」,吃什么吐什么
节食一向是减肥人士最为爱好的选择之一。
不过,有研究表明,对于绝大多数减肥者而言,节食后体重很容易反弹,患中风、心肌梗塞和糖尿病的风险也随之激增,健康受到很大威胁。节食导致体重在短时间内反复上升和下降,会使减肥者因为心脏病发作,包括心肌梗塞,而死亡或过早死亡的几率激增一倍。
看起来,挺吓人的,但最近节食引发糖尿病真的让身边同事“眼见为实”了。
也就前几天,同事带着老母亲去做检查,在病房小住了几天,临床的两位女孩子,年纪都不大,看起来也就20出头的样子,聊起来才知道,俩人都是糖尿病,起因都是节食减肥,还都不满24岁,程度远比同事母亲严重的多,右床的女孩子,已经发病了一段时间才就医,吃什么吐什么,很多人都以为糖尿病是“老年病”“肥胖病”,哪想到过会跟20出头,瘦小的女生有关。
肥胖虽然是糖尿病的祸首,但女性即使还没达到过重或肥胖标准,也得警惕体重增加的危险性,平时就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与饮食习惯,别总是胖了就节食,瘦点再多吃,使体重上下振荡。而且平时工作不要那么拼命,要“悠着点”。
万事讲究适量,适量少吃,适量运动,适量补充营养,就连吸脂量都有“适量范围”
为安全考虑,一次脂肪抽吸量不能过多。目前国内比较认可的一次脂肪抽吸安全量为3000ml以下,而对于体重较重的求美者,脂肪抽吸量可以放宽到4000ml,而5000ml是一次脂肪抽吸量的极限(国内也有专家认为3000ml是上限)。
而且吸脂量过大,没有合理保留浅层脂肪的女性在35岁以后臀部、腹部都衰老很快,下榻,但现在很多女性却不自知,一味要求抽多狠抽。
合理的皮下浅层脂肪的保留对塑造女性柔美形象和形体美感至关重要。所以,变美时一定不要盲目追求吸脂量,健康匀称的体态美更符合人体美学。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