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垄断股(中国垄断性最强糖尿病的医药股)

寻找翻倍股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三大慢性病龙头股票分析

作者:价值金牛组合

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三大具有成瘾性慢性病上市公司龙头分析

3大慢性病: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对应的A股公司分析。

糖尿病

国际胰岛素厂家以诺和诺德、礼来、赛诺菲为代表,国内以通化东宝(600867.SH)、联邦制药(03933.HK)和甘李药业为代表,甘李药业是非上市公司,去年6月向上交所递交了IPO招股书。

胰岛素的发展历经四代,根据国金证券研究,以诺和诺德、礼来和赛诺菲为代表的国际公司生产的胰岛素占据了国内70%的市场份额。目前市场上已经很少有一代胰岛素(动物源胰岛素),在二代胰岛素(重组人胰岛素)梯队,外资企业近年来让渡市场份额,国内企业加速崛起,这其中通化东宝的二代胰岛素价格体系维护最好。

三代胰岛素(胰岛素类似物)目前是国际市场的明星产品,占据全球胰岛素市场85%的份额,被外资企业牢牢捍卫。

四代胰岛素(超长效)特指诺和诺德的德谷胰岛素。胰岛素的迭代基本意味着越往后定价越高,利润空间越大。

二代胰岛素2017年新进入国家甲类医保目录,具有价格优势,主打基层市场,而这一梯队外资企业在逐渐收缩。

国内二代胰岛素市场中,通化东宝是龙头,公司在三代胰岛素领域也在积极布局。甘李药业是国内唯一一个拥有三代胰岛素上市产品的制药企业,公司产品以三代胰岛素为主,占比达到95%。据通化东宝公告,公司研究开发的重组赖脯胰岛素原料药和重组赖脯胰岛素注射液临床试验申请获得受理;公司还公告,其甘精胰岛素、甘精胰岛素注射液申报生产的申请也获受理;此外,公司近期获得地特胰岛素及注射液的临床试验批件,公司门冬胰岛素、门冬胰岛素50临床试验已进入后期阶段,预计明年完成临床试验。这些都是三代胰岛素的明星产品,如此种种都表明通化东宝三代胰岛素市场的布局全面铺开。

用中成药治疗糖尿病 高血压 本质上只是安慰剂的作用。目前他们销量好是因为背后有利益推动 让临床医生有动力去使用这些药而不是药本身有什么特殊疗效。这种东西就是泡沫,只要利益变了,跌成渣都不奇怪。

糖尿病目前看胰岛素是比较稳定的。胰岛素相对口服药优点是副作用小,效果明确,而且所有糖尿病的终末期都必须用胰岛素支持,包括后期并发的感染。缺点是国人的用药习惯不喜欢用。很多已经达到使用条件的病人都拒绝用。未来随着科普的开展,胰岛素的用量只会越来越多。

华东医药:阿卡波糖 利拉鲁肽

通化东宝:胰岛素王者

高血压的用药更新换代比较快。

目前看沙坦类,地平类,普利类这些都各有临床适应症,没有谁有绝对的垄断性。高血脂 目前只有他丁类是切实的临床价值。未来看能替代的药品目前还没有看到。相对临床周期应该比较长。找目前临床有垄断性的企业即可。

慢性病立足性价比,暂不考虑中成药。

信立泰:创新药阿利沙坦 贝那普利

华海药业:ARB类王者高血脂

京新药业:瑞舒伐他丁 匹伐他丁

乐普医疗:阿托伐他丁

德展健康:阿托伐他丁

心脏病

心脏手术类

信立泰:氯吡格雷、比伐卢定

乐普医疗:氯吡格雷和各种支架

投资慢性病因为基本都是老药,相对比较low,因为不像创新药肿瘤药那样有爆发力,属于细水长流这就需要重点关注性价比,好公司也要有好价格,卖的贵就算了。

心脑血管领域中成药

份额 第一的是 同仁堂安宫牛黄丸,占10%;第二,就是天士力的复方丹参滴丸。步长品种占5%;然后速效救心丸排第七4%;以岭的品种份额小 2%,但上升最快,可跟踪。以上数据基本这个排名,有误差。

然后根据公司业务分析,中新药业品种最多,但是管理层垃圾 ! 步长负面新闻多,从营收增长率来看2014年就不再增长了,然后一个雷就是销售费用占比太多!达到55%左右;以岭,成长还行,就是搞什么饮料、房地产。

主要企业及产品

1、贵州百灵(002424)治疗糖尿病:糖宁通络

2、华润三九(000999)治疗高血压、心脏病:血栓通软胶囊、益血生胶囊

3、易明医药(002826)治疗心脏病:瓜蒌皮、复方丹参滴丸

4、信立泰(002294)治疗高血压、心脏病:沙库巴曲阿利沙坦钠片

5、华东医药(000963)治疗糖尿病、心脏病:HD118、吲哚布芬

6、华润双鹤(600062)治疗糖尿病、高血压:厄贝沙坝、硝本地、复穗悦

7、通化东宝(600867)治疗糖尿病:甘精胰岛素、门冬胰岛素注射液

8、天士力(600535)治疗高血压、心脏病:普佑克、复方丹参滴丸

9、中新药业(600329)治疗心脏病:速效救心丸

10、以岭药业(002603):治疗心脏病:通心络胶囊

我自己的总结:

糖尿病龙头:通化东宝

每个牛股后面都有一个牛气的公司,每个牛气的公司必定是这个行业的龙头。通化东宝就是国内治疗糖尿病的龙头,公司在1998年就成功研制出,具有中国独立知识产权的高科技制剂药品“甘舒霖”,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生产和销售重组人胰岛素的国家,并获得国家科学进步二等奖。甘舒霖作为第二代胰岛素的代表产品,让深耕市场多年的通化东宝获益颇丰,成为其公司利润的主要来源,从2007年到2015年,连续8年35%的销售复合增长,在带动业绩大幅增加的同时,也让股价翻了14倍还多。看看公司财务报表,其净利润增速比营业总收入增速要快,这说明公司费用控制的好,也说明公司市场逐步打开,进入收获期。

稳定的业务收入,需要的是广大的市场空间和公司在市场竞争中处的位置。下面,题材君带大家看一看市场。国内胰岛素市场近170亿,大约1.1亿糖尿病患者,1.5亿糖尿病前期患者,诊断糖尿病患者约5400万人,治疗糖尿病患者约3000万人,胰岛素使用者约800万人。

糖尿病前期患者会逐渐发展为糖尿病,糖尿病发展到后期大都需要胰岛素控制,从胰岛素使用人群来看,存在4.6倍空间,即未来胰岛素使用人群可高达3700万人。公司作为国内最早研发成功胰岛素、胰岛素市占率最高的企业,先发优势明显,成长确切。

心脏病龙头:乐普医疗

乐普医疗这支个股上市以来从没有停止增长的步伐,值得关注的是,2014年业绩增长17%、2015年业绩增长23%、2016年业绩增长30%、2017年前三季增长35%,这个增长的势头是不是持续加速了呢?!这种净利增长来源于营收同比增长。这证明了,公司在不断进行内外延扩张的同时,也保持了公司净利的稳定成长,足以说明公司管理层的优秀和经营策略的正确。我不想再说可降解支架以及其他重磅产品的市场前景了,因为我不懂,也没有心脏病,我只是知道心脏病国内太常见了,而乐普医疗在这方面又做得最好了。

高血压龙头:华海药业

浙江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海药业)创立于1989年,是一家集医药制剂和原料药为一体的制药企业。公司是国内特色原料药行业的龙头企业,特别是心血管普利类、沙坦类药物领域,公司拥有核心技术,目前在国际上生产品种最多,技术水平领先,是全球最大的普利类和沙坦类药物供应商。

糖尿病龙头药企“双雄争霸”:未来谁主沉浮?

作者 | 格隆汇 粽哥2025

数据支持 | 勾股大数据

在人口老龄化的大趋势、大背景下,“银发市场”成为了重要的消费市场。由于老年人疾病较多,而且大多是慢性病。目前,全球药企主要竞争的市场是三大慢性病(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其中,由于糖尿病的治疗具有“成瘾性”,同时又是仅次于肿瘤学之后的第二大治疗市场,因此也被资本市场认为是药企稳定盈利的“印钞机”。

目前糖尿病的治疗主要是用胰岛素,要么就是吃药。一旦患者得了糖尿病,就需要终身用药,所以具有成瘾性,其表现在价值投资理念上,就是护城河足够宽。而且糖尿病行业的研发门槛是非常高的,需要制药企业具有足够强大的研发团队,所以安全边际也足够大。

因此,从事糖尿病领域的上市公司也就自然而然的成为了资本市场的“香饽饽”。接下来,就带大家来解读一下糖尿病领域和A股药企的投资价值分析。

1

糖尿病的发展和国内市场情况

从糖尿病用药胰岛素的发展来看,经过近百年的临床应用之后,到现在已经历经四代。

一代胰岛素(动物源胰岛素),是几乎都是从动物中提取的,因此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治疗效果不明显,目前已经很少在市场上使用。

二代胰岛素(重组人胰岛素),初始是在20世纪80年代由丹麦的诺和诺德公司研制而成,其产品诺和灵解决了免疫原性问题。之后发展非常迅速,全球市场由外资药企垄断。但在上世纪90年代末,通化东宝也成功研制出了二代胰岛素,经过多年的发展,国内药企已经能够实现国产替代。但是因为患者在使用人胰岛素后容易出现血糖波动,而且注射时间不灵活等问题,二代胰岛素正在被三代胰岛素所取代。

三代胰岛素(胰岛素类似物),2001年12月26日诺和诺德对外宣布,首个且唯一可进行胰岛素泵治疗的胰岛素类似物门冬胰岛素通过FDA审批。2010年2月26日,长效胰岛素类似物地特胰岛素获得CFDA批准,获准在中国上市。因其使用方便、疗效更好,能够解决二代胰岛素低血糖风险高的问题,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也因此成为了目前国际市场上的明星产品。但由于技术壁垒非常高,不易研发,目前还是被外资药企所垄断,而且占据着全球胰岛素市场85%的市场份额。

但国内药企也不甘落后,最近几年也在发力抢占这块蛋糕。甘李药业是目前国内唯一一个拥有三代胰岛素上市产品的制药企业,公司产品以三代胰岛素为主,占比达到95%。但是由于公司曾经的商业贿赂风波使得公司的IPO上市计划一拖再拖,截至目前还没有获得实质性的进展。

如果看目前国内三代胰岛素的市场情况,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的是诺和诺德的门冬胰岛素和地特胰岛素两款拳头产品,合计占有41%的市场份额。其次是赛诺菲的甘精胰岛素(25%),礼来的赖脯胰岛素(19%),而甘李药业的甘精胰岛素和赖脯胰岛素则占比15%。

四代胰岛素(超长效基础胰岛素类似物),能够降低空腹血糖,仍然是由这家全球糖尿病领域的龙头药企诺和诺德研发,德谷胰岛素(商品名:诺和达)于2012年9月在全球首次获批,并且在2018年3月在中国正式上市。

可以说,由于技术的不断革新,胰岛素的迭代也就意味着越往后定价越高,利润空间也越大。二代胰岛素2017年新进入国家甲类医保目录,具有价格优势,主打基层市场,而这一梯队外资企业在逐渐收缩。目前我国上市药企也主要集中在二代和三代胰岛素市场与外资药企展开激烈的竞争。

从全球的糖尿病整体市场来看,根据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糖尿病药物市场规模超过700亿美元,全球患者人数达4.25亿人。其中,我国是全球糖尿病人数最多的国家,2017年糖尿病人数就已经达到1.14亿,患病率高达11.6%,位居世界第一。印度(7290万人)和美国(3020万人)分别位居第二、第三位。同时,根据米内网的数据统计,我国糖尿病化药总体市场将近500亿元。可见,糖尿病市场是非常大的。

2

A股糖尿病龙头公司简介

目前,A股市场有多家公司涉足糖尿病业务,其中通化东宝和华东医药是该领域的典型龙头。所谓“选股选龙头”,通化东宝是二代胰岛素的龙头,而华东医药是国内糖尿病口服药的龙头,虽然都是从事糖尿病业务,但是销售的产品却不尽相同。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解读下这两家公司。

首先来看下通化东宝(600867.SH)的公司简介。

通化东宝,始建于1985年,坐落于中国著名的“医药城”吉林省通化市,公司主要从事糖尿病药物领域、中成药、化学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于1994年8月24日在A股上市。公司目前生产并销售的产品为二代胰岛素,三代胰岛素类似物和未来的第四代胰岛素公司均有布局,主要产品包括重组人胰岛素原料药、重组人胰岛素注射剂(商品名:甘舒霖)、镇脑宁胶囊、医疗器械等。

通化东宝是国内二代胰岛素的龙头。早在1998年公司就研发出了重组人胰岛素(商品名:甘舒霖),从而填补了国内市场的空白。因为在该产品上市之前,国内的市场份额都是被诺和诺德、礼来、赛诺菲这几家国际制药巨头所垄断,当通化东宝的重组人胰岛素上市之后,使我国成为继美国、丹麦之后的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生产重组人胰岛素的国家,同时也打破了长期依赖进口的垄断格局。

经过公司多年的努力,截止2018年底,通化东宝的重组人胰岛素已占国内市场份额的25%以上,排名第二位。其余的是第一名是诺和诺德,市场占比52%,其次是礼来13%,联邦8%,拜耳2%。

目前,通化东宝已经完成了第三代重组人胰岛素--甘精胰岛素(商品名:长舒霖)、地特胰岛素(商品名:平舒霖)、赖脯胰岛素(商品名:速舒霖)、门冬胰岛素(商品名:锐舒霖)的研究开发,并于2014年获得甘精胰岛素、门冬胰岛素两大类似物的临床批件,现在已经全面的进行临床研究。

其中,甘精胰岛素注射液完成了临床研究工作,审核查验中心于2018年12月已完成临床数据的核查,等待最终的生产现场检查;门冬胰岛素注射液2019年3月申报注册生产,并于2019年4月10取得受理通知。2018年通化东宝与法国Adocia公司合作,共同推进第四代胰岛素--超速效赖脯胰岛素及甘精胰岛素与超速效胰岛素预混制剂的研究,正式进军国际化。

公司2014年6月投资近10亿元开工建设的甘精、门冬胰岛素工程已全部竣工,届时将年增加收入60多亿元。同时,通化东宝建设的胰岛素和胰岛素类似物已经形成了一期、二期、三期、四期的规模,人胰岛素产业园建成后,将成为亚洲最大的人胰岛素生产基地。

然后再来看下华东医药(000963.SZ)的公司简介。

华东医药成立于1993年,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于1999年12月在主板上市。公司是集医药研发、制造和销售、药品分销及零售、医药现代物流、健康产业、医疗美容产品制造和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医药公司,也是中国远大集团旗下的医药健康板块核心企业。

华东医药也是国内糖尿病口服药的龙头。2017年,国内口服降糖药市场份额排名第一位的是阿卡波糖,其次是盐酸二甲双胍、格列美脲。其中,阿卡波糖和二甲双胍都是我国糖尿病用药指南推荐的一线用药。

国际上最先研制出可以通过口服来降血糖的药企是德国的拜耳医药,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发明出了Glucobay阿卡波糖(商品名:拜唐苹),1990年在德国率先上市,1994年通过批准注册在中国上市,1995年获得美国FDA批准上市。至今仍然保持着非常高的销售额,2017年业绩为5.63亿欧元(折合人民币约44亿元),2018财年业绩6.23亿欧元(折合人民币约49亿元),同比增长10.7%,并且创造了销售峰值。其中,阿卡波糖2017年在中国的销售额就已经突破了40亿元。

目前国内阿卡波糖片仅有两家药企获得上市许可,除了拜耳之外,就是华东医药的全资子公司中美华东,公司的阿卡波糖片(商品名:卡博平)是国内首仿药。华东医药的阿卡波糖是公司其中两款核心品种之一,并且在2018年12月通过了一致性评价。公司还有另外一款同样是销售额突破20亿元的大单品百令胶囊,除此以外,还拥有其余五个销售规模超过亿元以上的产品。

3

糖尿病龙头基本面对比分析

了解完两家公司的介绍之后,我们来解读一下它们过去五年以来的经营数据。

首先来看下华东医药和通化东宝的总营收及其增长情况对比:

从以上两图可以看出,在公司体量上,华东医药的营收规模远远大于通化东宝,这主要是由于华东医药在中国远大集团的加持下,除了经营药品研发的业务以外,还有医药流通、国际医美等业务。而且,2014-2018年华东医药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0.11%,而通化东宝则达到13.17%,增速比较快。

从总营收的增速来看,2014-2017年通化东宝高于华东医药,这主要是源于公司的二代胰岛素产品销量增长非常快,但是从2017年开始,营收增速却急剧下滑,2018年同比增长只有5.8%,这是由于从2018年第三季度开始,为了减少渠道库存积压的风险,公司主动进行了去库存的策略调整,导致单季度营收下降18.72%,业绩同比下滑36.65%,从而影响了全年的业绩增长。而且,因为受到2018年渠道压货的影响,加上由于持续受到房地产和中药业务下滑的影响,导致2019年前三季度的业绩并不理想。

而华东医药之所以从2016年开始总营收增速下滑,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2017年11月浙江省“两票制”正式实施,致使公司商业分销中的调拨业务第四季度损失10亿元以上,同时,由于华东医药的医药流通业务占总营收的比重最大,所以才会导致公司的业绩增长放缓,从两位数跌到了个位数。2017年财报公布之后,由于业绩不达市场预期,股价出现连续下跌。

为了应对“两票制”的影响,华东医药调整了营销策略,从2018年开始重点开展纯销业务,直接将药品销售给亿元及总代理总经销业务,以此来提高市场占有率,所以从2018年开始增速有所改善。

根据财报数据显示,2016-2018年华东医药阿卡波糖的销售收入分别为15亿元,20亿元和25亿元,平均保持30%左右的同比增长率,毛利率也保持在80%左右。未来,在国产替代进口药物的背景下,华东医药有希望会占领拜耳的市场份额。同时,华东医药的另一款“重磅炸弹”百令胶囊也是一款销售额超过20亿元的产品。

目前公司的主营业务占比最大的还是医药商业板块。截止2019年上半年,医药商业的营业收入为122.87亿元,占总营收的比例为67.33%(低于2018年72.89%的营收占比),其次为医药制造业务,在多款拳头产品的销量推动下,营业收入达到57亿元,占比31.22%(高于2018年26.87%的营收占比)。

这主要是由于公司这几年进行了战略调整,在“两票制”政策的推动下,很多经营医药流通业务的公司都受到了极大的影响,这也使得华东医药2018年的毛利率下降到只有7.47%,所以公司在进行了产品结构和销售模式的调整之后,业绩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药品研发和销售业务的毛利率也高达86.94%。同时,公司在2018年8月底公告了以15亿元收购英国一家亏损企业来发展医美业务。今年上半年业绩也获得平稳增长,国际医美业务营业收入达到2.65亿元,占营收比重为1.45%,毛利率也高达72.25%,而且医美业务不受带量采购的影响,未来有望给公司贡献利润。

接下来,我们看下净利润及其增速情况对比:

从上面两图可以看到,过去五年间两家公司的净利润都保持平稳增长,其中,由于“两票制”的影响,华东医药2016-2018年增速有所放缓,但是由于糖尿病业务的销量保持稳定增长,增速仍然保持在23%以上。而通化东宝从2015年开始增速出现了急剧下滑的态势,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在于库存的压力,同时,也是由于没有新产品的替代,单靠二代胰岛素的“老产品”很难使得业绩在短期内放量。

但好在过去五年以来,华东医药和通化东宝的净利润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高达24.53%和24.54%,两家公司的净利润增速都高于总营收增速,这主要是由于从2014年以来两家公司的销售毛利率都保持在稳健水平,而一直专注糖尿病主业的通化东宝自然销售毛利率更高,多年保持在74%左右,可见二代胰岛素是个不错的“印钞机”。

而且,从通化东宝未来的产品展望来看,研管线最快的甘精胰岛素和门冬胰岛素预计在2020年获批上市;门冬30和50预计在2020年申报生产,2021年陆续上市,其余产品也在逐步步入收获期。所以这两年公司一直在控制发货节奏,消化渠道库存的压力,从而为后续二代胰岛素的健康发展扫清障碍,从这里就可以看出管理层的格局和远见。

反观华东医药,库存一直处于平稳上升的态势,这主要是由于公司的业务规模在不断扩张,相应的增加了备料备货,同时,结合从公司的负债率来看,华东医药的负债率多年保持在46%的水平居高不下,加上负债没有减少,库存积压又超过正常值,说明公司的资金流动性是比较差的,同时管理层的运营能力也是相对较差,这样就会使得公司的经营会面临一定的风险。

反过来看一下通化东宝,由于实施了去库存的策略,再加上公司很少去做外延式扩张的战略,因此没有因为过多并购而导致商誉增加的情况,所以就使得公司的负债率非常低。

通化东宝更多的是走内生性增长的策略。2019年前三季度公司的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高达9.47亿元,同比增长32.48%,按照公司公告称,“主要系吉林银行通化分行期限为343天的其他结构性存款1.00亿元到期收回及购买商品支付款项较上期减少所致。”同时,公司的营运水平不断提升,2019年前三季度公司净营业周期为430.06天,同比下降52.88天,其中存货和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分别同比下降29.69天和0.66 天,应付款周转天数同比提高22.53天,存货周转水平的提升对整体营运水平的提高贡献明显。从这些运营能力的靓丽指标就能够看出,通化东宝管理层实施的销售模式调整得到了很好的成效。

最后,我们来看下两家公司的研发费用。2018年华东医药也投入了7.06亿元的研发费用,2019年前三季度也投入了7.12亿元,这两次的金额虽然都排在了A股医药上市公司的前列,但是研发费用占总营收的比重仅有2%-3%左右,不是很高。

而通化东宝在2017年、2018年分别投入了9678万元和9765万元的研发费用,占总营收的占比分别为3.8%、3.6%,相对国内其他制药巨头来说,研发投入比较少。这主要是因为目前公司更多的是把钱花在建设产业园,扩大规模生产的项目上,这跟糖尿病用药的“成瘾性”有关,患者一旦得病,就要终生用药,二代胰岛素也能够满足基本需求。

因此,如果对比国外的制药巨头所投放的动辄占比百分之二三十的研发实力,两家公司的研发投入还有待提高。

4

风险分析

华东医药的风险点:目前资本市场对于华东医药最担忧的风险点就在于带量采购政策的影响。虽然目前从公布的财报数据来看,华东医药的业绩并未受到太大的影响,但是投资者对于公司未来的成长性会受到带量采购和限制辅助用药的政策影响还是非常担心的。

特别是公司主打产品阿卡波糖的集采,市场预期会在2020年的第二、三季度被纳入,加上目前华东医药的产品研发还是以仿制药为主,在创新药发展趋势的背景下,未来公司的增长压力非常大。这些因素都导致2019年以来公司的股价表现并不理想。

但是如果从目前阿卡波糖的市场竞争格局来看,华东医药还是具有相对大的优势。2018年,中美华东已经提前跟丽珠集团签订了长期原材料采购的合作,而其他竞争对手尽管有研发同类型的产品,但是对于成本的把控,目前暂时不具备原料制剂的经营模式。因此,在供应链的管理上,华东医药有一定的定价权。而且对于带量采购政策,我一向把它当做是利好大于利空,因为从短期看,公司产品被纳入,产品会降价,但是“以价换量”,后续公司能以此扩大市场份额,这对业绩的利空影响其实是有限的。否则,也不会有这么多制药公司争破头的去进行一致性评价。这其实是国内医药行业未来的趋势,不可逆。

通化东宝的风险点:目前来看,通化东宝存在的问题就在于新产品的更新迭代速度比较慢,新产品的研发以及审批上市的进度低于预期,而且胰岛素的招标降价,这不利于公司提升盈利空间。公司未来应该着重于三代胰岛素的研发和销售,才能使业绩放量,从而做大做强企业的营收规模。

总体来看,两家公司都存在各自的“闪光点”和“风险点”。从股价的表现来看,今年以来两家公司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跌,这无疑会给管理层增加很多压力,这是实实在在的影响投资者不能乐观看好公司的潜在的“雷”。关键就在于未来管理层能否找到更好的突破口,来应对带量采购和市场对仿制药企业的看空情绪。

从长远来看,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不可逆,“银发市场”对于糖尿病用药的需求不会减少,作为该领域的两大龙头,通化东宝和华东医药,都曾经是A股市场赫赫有名的“大牛股”,至于未来是否能够延续优秀公司的基因,就静待后续的表现了。

概念股解读:什么是代糖概念?代糖概念股龙头一览表

什么是代糖?

代糖是可以提供甜味的可食用合成化学品,对于糖尿病人或需要减肥的嗜甜人士,代糖几乎是不可或缺的,因为代糖热量超低,甜度超高。

代糖,顾名思义,就是不加糖(如:白糖、砂糖、蔗糖、葡萄糖等),而以代糖材料代替,使食品同样有甜味。当前市场常见的代糖有目三氯蔗糖(蔗糖素)、阿斯巴甜、安赛蜜和甜蜜素等人工合成的非营养型甜味剂;甜菊糖苷、罗汉果甜苷等天然来源的非营养型甜味剂和山梨糖醇、木糖醇、赤藓糖醇等糖醇类天然营养型甜味剂。

代糖概念股如何

其实这代糖概念股的解析是:从全球甜味配料市场占比情况看,蔗糖依然是主流,代糖空间发展巨大。随着人们日常生活健康意识的提高,糖/低糖产品占普通产品的比例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

近年来,全民刮起“无糖”风,从外资食品饮料巨头到本土传统企业和新锐品牌,纷纷推出多种新型代糖甚至是零糖产品。全球已有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征严格的糖税,我国也频繁出台了多项政策文件提倡减糖生活,倡导使用食品安全标准允许的天然甜味物质和甜味剂取代蔗糖。

一、什么是“糖”?

1. 糖的分类

从化学上来讲,糖类是自然界广泛分布的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日常食用的蔗糖、食物中的淀粉、植物体内的纤维素、人体血液中的葡萄糖等均属于糖类。从分子结构上看,糖类可定义为多羟基醛、多羟基酮及其缩聚物和它们的脱水缩合物。根据能否水解以及水解后的产物,糖类可分为单糖、低聚糖(其中以双糖最为重要)和多糖。

  • 单糖:不能再水解成更简单的糖,包括葡萄糖、果糖及半乳糖。
  • 低聚糖:每摩尔糖水解后可产生2-10摩尔单糖。其中以双糖(二糖)最为重要,常见的双糖包括蔗糖、麦芽糖、乳糖。
  • 多糖:每摩尔多糖可水解成多摩尔单糖,如淀粉、纤维素。

我们平时所说的糖,通常指食糖,即狭义概念上的糖,泛指具有甜味的可溶于水的有机化合物晶体,即单糖和双糖,其中最主要是双糖中的蔗糖,蔗糖存在于大多数植物体中,甜菜和甘蔗中含量最丰富,平时食用的白糖、红糖都是蔗糖。而广义上的糖类除了包括这些含有甜味的物质,也包括无嗅无味的淀粉、纤维素等这类多糖物质。本文中我们讨论的糖指狭义概念上的糖,即食糖,主要以蔗糖为主。

2. 当我们谈减糖,减的究竟是什么糖?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分别来看一下世界卫生组织和我国在各自的减糖建议中对糖的定义。

在世界卫生组织2014年更新的《成人与儿童糖摄入指南》中,建议将游离糖摄入量降至摄入总能量的 5%以下。根据世卫组织在《世界卫生组织简报》中的解释,这里的“减糖”建议只针对游离糖,不包括完整水果和蔬菜中的糖。水果和蔬菜中的糖被称为内源性糖,这些糖由一层植物细胞壁包裹,消化起来更为缓慢,进入血流所需的时间比游离糖更长。按照世卫组织的定义,游离糖是指厂商、厨师或消费者添加到食品中的单糖和双糖,加上蜂蜜、糖浆和果汁中天然存在的糖。

在我国2019年出台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中指出,目前我国人均每日添加糖(主要为蔗糖即“白糖”、“红糖”等)摄入量约30g,其中儿童、青少年摄入量问题值得高度关注。提倡成人人均每日添加糖摄入量不高于25g;鼓励消费者减少蔗糖摄入量;倡导食品生产经营者使用食品安全标准允许的天然甜味物质和甜味剂取代蔗糖。由此可见,我国提倡的减糖中的“糖”指人工添加糖,最主要的是蔗糖。

虽然世卫组织和我国政策中对减糖的定义不完全相同,但我们仍然可以得出共性的结论:我们平时说的糖或者说食糖,是指人工精制糖,其中最主要就是蔗糖,包括白糖、红糖等。各项政策中提倡的减糖,也主要是指减少蔗糖等人工精制糖的摄入量。


对于生产人工精制糖的制糖业来说,其主要以甘蔗和甜菜为原料生产蔗糖,我国是产糖大国,同时也是食糖消费大国。蔗糖(以其中的白砂糖为主)作为重要的甜味食品原料,广泛存在于各类包装产品中。除了饼干面包、饮料等这些有明显甜味的产品,膨化食品、辣条等咸味、辣味零食中也含有白砂糖。

3. 代糖是指什么?

近年来,随着高糖能量饮食的摄入,糖尿病、超重、肥胖、龋齿比率不断上升。人们逐渐意识到过多摄入糖对体内的危害。但数百万年对环境的适应,塑造了人类的基因结构,人们对甜味的偏好刻在其演化的基因里。虽然知道吃糖不健康,但吃糖可以减压,带来放松愉悦的感受,因此大多数人还是难以戒除甜食。

一方面是人们健康意识的觉醒,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另一方面,人们又难以戒除糖对味蕾上的诱惑。因此,既可以满足人们少摄入糖,又可以给予人们味觉上满足的代糖产品需求应运而生。

代糖,更准确地应该称为甜味剂,指能够赋予食品以甜味、能量很低或者不含能量的物质。甜味剂在满足消费者对甜味觉需求的同时,又没有糖的高能量,也不会迅速升高血糖,所以成为了糖的替代品,正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食品饮料中。


虽然关于甜味剂的安全性时有争议,但是随着生产工艺和研发技术的进步,口感好和安全性更高的新型甜味剂逐渐应用,早期安全性能低的甜味剂会不断退出。我国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4)中,对允许使用的甜味剂品种以及使用范围和最大使用量做了具体规定。按照相关法规标准使用甜味剂,是有安全保障的。在后文我们会具体解析各类甜味剂的特点及发展现状。

为国民健康减糖上升至国家层面,我国陆续出台多项政策倡导减糖生活

在国务院发布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数据显示,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导致的负担占总疾病负担的70%以上,成为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人均每日添加糖(主要为蔗糖即“白糖”、“红糖”等)摄入量约30g(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人均每日添加糖摄入不超过25g),其中儿童、青少年摄入量问题值得高度关注。《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也明确提倡城市高糖摄入人群减少食用含蔗糖饮料和甜食,选择天然甜味物质和甜味剂替代蔗糖生产的饮料和食品。

深圳卫健委发布了《深圳市酒精饮料碳酸饮料健康提示标识制作标准和设置规范(试行)的公告》,正式公布相关标识,这在全国尚属首创。按照《健康条例》规定,2021年1月1日起,对含糖饮料销售场所的标识进行了明确规范,如果商家不设置相关标识,则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予以警告和设置相应处罚规则。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政策条例都格外强调了,对中小学校及托幼机构限制销售高糖饮料和零食,建设健康校园。从小给中小学生传递和培养无糖少糖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也会影响其成年后的消费习惯。从长远来看,饮食少糖化是大势所趋。


从全球来看,早在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就建议将成人和儿童游离糖摄入量降至摄入总能量的10%以下;此后经过十年的研究更多的证据显示,降低游离糖对人体健康有益,2014年,世界卫生组织进一步提出建议将游离糖摄入降低到总能量摄入的5%以下。

随着国内无糖市场的快速发展,国内赤藓糖醇消费量也呈现快速增长。根据LP Information.Inc研究数据,2019年全球赤藓糖醇市场规模约为2.3亿美元。根据沙利文数据显示,2015-2019年国内赤藓糖醇消费量CAGR为53%;从产量上来看,2015-2019年全球产量CAGR为14.5%,而我国为29.9%,我国赤藓糖醇产品增速远超全球增速。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赤藓糖醇生产国。

从细分品类产量增速上来看,赤藓糖醇2015-2019年CAGR为29.9%,其增速明显快要阿斯巴甜、安赛蜜及三氯蔗糖等人工甜味剂。在这三类人工甜味剂中,三氯蔗糖的增速显著,2015-2019CAGR为18.9%,其次是安赛蜜为9.8%,而阿巴斯甜则为-14.1%。

无糖饮料戒掉“糖”,在满足消费者之于甜味的需求下,各种甜味剂在当中充当了十分重要的角色。

甜味剂是指能赋予食品甜味的食品添加剂,按其来源可分为天然甜味剂和人工合成甜味剂。

天然甜味剂:是指从天然物质(通常是植物)中提取的,例如属于非糖类的甜味剂有甜菊糖苷、赤藓糖醇、木糖醇等。

人工合成甜味剂:是应用较多的甜味剂,如糖精、阿斯巴甜、甜蜜素、安赛蜜、三氯蔗糖等。

糖精:政策限制其应用,中国糖精需求量不断下滑。

阿斯巴甜:安全性问题广受质疑,将逐步退出甜味剂市场。

甜蜜素:近20年来,整体需求稳定。

根据Innova的数据,2017年有47%的食品饮料添加了三氯蔗糖,41%的食品饮料添加了安赛蜜,27%的添加了甜菊糖,前五名中人工合成甜味剂占了四个席位,其中天然甜味剂甜菊糖发展速度较快。

三氯蔗糖:市场需求向好,2018年全球需求增速15%-20%,有成本优势的头部企业选择扩张产能抢占市场份额。

安赛蜜:具备良好的稳定性、易用性和安全性,而且可以和其他甜味剂复配使用。行业经历了洗牌之后,目前呈现寡头垄断格局,龙头企业拥有定价权。

甜菊糖:纯天然,具有高甜度、低热能的特点,其甜度是蔗糖的200-300倍,热值仅为蔗糖的1/300。经大量科学实验及他国长期食用历史证明,甜菊糖苷无毒无副作用,无致癌物,食用安全,是一种可替代蔗糖非常理想的甜味剂。2016-2018年需求年复合增速达到30%,发展势头迅猛。

赤藓糖醇:做糖包用的,在代糖这个行业里,有点类似日常生活中淀粉的功用。

代糖甜味剂核心概念股梳理

当前沪深个股中,代糖概念板块共有8只个股,分别为保龄宝(002286.SZ)、丰原药业(000153.SZ)、晨光生物(300138.SZ)、莱茵生物(002166.SZ)、太阳纸业(002078.SZ)、华康股份(605077.SH)、金禾实业(002597.SZ)和醋化股份(603968.SH)。

保龄宝 002286:走势强劲,一个多月时间股价涨幅达3倍。公司主营低聚糖、果葡糖浆、赤藓糖醇等产品的生产与销售。公司在同行业率先通过了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等跨国公司的供应商资格认证,与雀巢,惠氏,吉百利,美国国际玉米制品公司,蒙牛,伊利,天狮生物,无锡健特等国内外知名厂商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

公司赤藓糖醇产线一直处于满负荷生产状态。为进一步满足市场需求,公司正积极推进实施技改扩建工程。公司赤藓糖醇下游客户主要包括元气森林、完美、美国SUNLAND、日本莎罗雅等。

莱茵生物 002166:罗汉果提取物作为天然非糖甜味剂产品,是公司首要的战略产品,公司在该品种上具有独特的产地优势。公司的另一大拳头产品是甜叶菊提取物;甜叶菊提取物是国内植物提取行业出口额最大的品种。

根据市场报道,全球甜菊糖市场预计将以超过8%的复合年增长率持续快速增长,到202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5.65亿美元,占据全球天然甜味剂市场15%左右的市场份额。

金禾实业 002597:截止2010年年底,公司已具备4000吨/年安赛蜜和4000吨/年甲、乙基麦芽酚产能,产能规模分别位居全球第二和第一。

丰原药业 000153:8月9日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利康制药新建年产30000吨赤藓糖醇、5000吨谷氨酰胺项目。

晨光生物 300138:6月16日回复称公司甜菊糖、菊粉、葡萄籽提取物等销量快速增长,是规模化生产的重点品种。

广州浪奇 000523:公司全资子公司广州华糖食品有限公司产品包括各类功能糖、代糖(赤藓糖醇罗汉果代糖木糖醇)等。华糖食品历经60多年发展,目前在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区拥有占地9万平方米的国内精制糖基地,并已成长为全球跨国大型食品公司和国内知名食品企业的主要食糖供应商之一,年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0亿元。

亚盛集团 600108:子公司甘肃普华是甜菊糖苷专业供应商。

醋化股份 603968:7月9日回复称公司安赛蜜项目目前已按计划在施工中。

值得注意的是,保龄宝是元气森林代糖甜味剂赤藓糖醇的供应商。尽管赤藓糖醇并不是其全部业务板块,但保龄宝不能否认的是,元气森林的火爆对其市场表现做出了贡献。

除了上述公司外,近期还有一家代糖概念的公司正在谋求上市。

公开资料显示,山东三元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元生物)的创业板IPO申请于2020年12月21日获深交所受理,公司是一家较早开始工业化生产赤藓糖醇的专业厂商,与元气森林、农夫山泉、统一等均有合作关系。其中,公司2020年上半年向元气森林销售的金额为546.6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