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骨缺失(糖尿病骨质疏松怎么补)
出现牙缺失就选种植牙?技术虽好却非人人适合
万元种植牙诞生记:种植牙几乎被进口产品所垄断(尹志烨/人民图片)
(声明:凡带有“人民图片”字样图片,系版权图片,受法律保护,使用(含转载)需付费,欢迎致电购买:010-65368384或021-63519288。)
牙缺失是最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一旦出现牙缺失就应及时进行修复,而种植牙是目前口腔医学界公认最佳的缺牙修复方法,也广泛受到牙齿缺失者的认可。那么,什么是种植牙?它为何受到大家的青睐?是否人人都能通过种植牙来修复牙齿呢?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口腔修复科主任医师杨亚东在接受《中国医药报》采访时介绍,种植牙由固定在牙槽骨内的种植体和上部的人工牙冠两部分组成,种植体一般为纯金属钛制成,形态主要是近似牙根的螺纹柱状,通过手术方法把种植体植入缺失牙部位的牙槽骨组织内,再通过特殊的装置连接和支持上部的人工牙冠修复体。
相较于其它修复牙齿的方法,种植牙为何受到青睐呢?据《北京晨报》报道,目前常见牙齿缺失修复方法包括活动假牙、烤瓷牙和种植牙三种。相比较传统的牙齿修复方法,种植牙依靠种植体与牙槽骨结合固位,既不需要损伤相邻牙齿,也不受口腔内余留牙数量影响,克服了活动假牙不美观、不舒适、每天需清洗与烤瓷牙打磨邻牙的不足。
然而,种植牙在实现过程中也有一定的条件限制,并非所有人都适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口腔科副主任医师李斌在接受《生命时报》采访时指出,种植牙就像盖楼,要先有稳定的地基和足够的支撑。所以,牙齿缺失后应尽快到口腔医疗机构进行缺牙修复。若长时间缺牙,牙槽骨骨量不足,就难以支撑种植牙。准备做种植牙前,可以先测骨量,如果骨量不足,则考虑先植骨或采用其它修复方式。除了测量牙槽骨量之外,还要看全身条件是否合适。杨亚东在接受《中国医药报》采访时建议,如果患者全身健康状况不良或患有严重的内分泌代谢障碍(如糖尿病)、凝血机制障碍、血管系统疾病等,则不适合种植牙。(齐颖)
本文由空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颌面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陆斌进行科学性把关。专家擅长领域:口腔科常见疾病诊疗;唇腭裂序列治疗;牙槽突裂植骨修复
牙齿修复方式如何选
受访专家
杨亚东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口腔修复科主任医师、副教授
现在有一种广为人知的、有关牙齿健康的说法“8020”,即80岁的老人至少应有20颗功能牙(即能够正常咀嚼食物、不松动的牙)。而在我国,老年人群中普遍存在牙齿缺失现象。牙齿缺失不仅影响老年人的口腔健康,可能导致邻近牙齿的倾斜、移位和伸长,还影响发音和面容美观,而且对全身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缺牙会使食物得不到充分咀嚼,加重消化系统的负担,因此牙齿缺失一定要尽快治疗修复,对于牙齿修复方式,患者应该如何选择呢?记者就此采访了口腔修复专家,为患者进行解读。
种植牙:功能接近天然牙
近年来,种植牙比较火热,因为种植牙在功能、结构以及美观效果上与天然牙最为接近。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口腔修复科主任医师杨亚东介绍说,种植牙由固定在牙槽骨内的种植体和上部的人工牙冠两部分组成,种植体一般为纯金属钛制成,形态主要是近似牙根的螺纹柱状,通过手术方法把种植体植入缺失牙部位的牙槽骨组织内,再通过特殊的装置连接和支持上部的人工牙冠修复体。
杨亚东指出,目前单牙缺失、多牙缺失及无牙颌患者理论上均可接受种植修复治疗,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种植牙。种植前要综合评估,了解患者口腔及全身的具体状况,考虑患者是否适合种植。一要看牙床是否有足够的骨量;二要看全身条件,如果全身健康状况不良,有严重的内分泌代谢障碍(如糖尿病)、凝血机制障碍、血管系统疾病等不适宜进行手术等情况,就不适合种植牙。
种植牙的优点是多数为固定修复,不需要取下来,体积较小,感觉比较舒适,接近天然牙。缺点是费用高,对牙槽骨及全身的健康状况要求高。种植修复的治疗周期比较长,多数患者从拔牙到修复完成,需要半年以上的时间。
此外,种植牙成功后仍需要好好维护,定期复查。种植牙使用期限没有明确说法,严格来讲不可能用一辈子。
固定假牙:两侧搭桥来固定
固定假牙适合牙缺失少的患者,缺失牙的邻牙要健康,修复体粘固在缺失牙两侧预备好的基牙上,不需要每天摘下。固定假牙如同搭了一座桥梁,利用缺失牙两侧的牙作为桥基,来获得修复体的固位和支持。因此需要将两侧牙齿磨除大量牙体组织,然后做牙冠,和缺失牙的人工牙冠连成一个整体。杨亚东介绍,目前选择做这种方式的患者越来越少。
杨亚东指出,只要缺牙数目不多,周围两侧的基牙条件符合要求,都可以选用固定假牙修复。但这种方式对旁边两侧基牙的要求比较高,如果旁边牙齿不结实,有牙周疾病、牙齿松动等情况,做固定假牙会加重邻牙的负担,导致邻牙坏得更快。所以民间有“镶牙做不好的话会镶一颗坏三颗”的说法。
固定假牙包括基牙牙体制备、印模及灌模、固定桥制作、固定假牙试戴几个步骤,比种植牙相对简单一些。
杨亚东指出,固定假牙一般不太适合老年人,因为老年人常有牙周病、牙槽骨吸收、牙松动等问题。但这也不是绝对的,应视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如果老年患者全身及口腔情况良好,除个别牙缺失外,余留牙健康、稳固,原则上也可以做固定假牙。
活动假牙:价格亲民更普及
杨亚东介绍,现在患者中做活动假牙的还是大多数,活动假牙相对更普及一些。定制式假牙通过卡环固定在余留的牙齿上,患者可以自己摘戴。由于进食后食物残渣、软垢容易积存在假牙和余留牙之间,因此需要在进食后将假牙摘下进行清洁。每天要睡前摘下假牙,做好清洁和保养后,将假牙浸泡在水中(最好是纯净水)。按照制作方法和材料,活动假牙分为塑料基托和金属铸造支架式两种。塑料基托活动假牙价格低廉,但体积大,舒适性和强度差,适合作为短期戴用的过渡性修复。金属铸造支架式活动假牙坚固耐用,体积稍小,适合做长期戴用的正式假牙。
需要注意的是,活动假牙初戴入口腔,可出现唾液增多、发音不清晰、恶心等不适。这是常有的现象,经过一段短暂时间适应,上述现象一般可以逐渐消失。
活动假牙的其他常见问题还有疼痛、固位和稳定不良、咀嚼功能差、摘戴困难、食物嵌塞等,出现问题应及时到医院复诊,切不可自己处理。使用活动假牙后要每年到医院复查,如果出现假牙与口腔组织不合,或假牙磨耗严重,即使患者没有感觉,也需更换或修改。
活动假牙的使用年限因人而异,什么时候更换活动假牙,需根据口腔内余留牙和组织的变化情况,以及假牙的磨损和材料老化情况决定。一般情况下,3年~5年要更换一次活动假牙。
精神疾病生活不能自理者、生活不便的患者、对假牙材料过敏者、异物感明显无法克服者以及严重的牙体、牙周或黏膜病变未得到有效治疗控制者,都不宜采用活动假牙。
对于上述三个方式如何选择,杨亚东指出,如果患者在费用、时间和身体条件等方面可以接受,种植修复牙齿缺失一般是首选。其次,如果缺牙少,剩余牙齿健康,建议选择固定假牙;如果缺牙多,再加上剩余牙齿不健康,建议做活动假牙。
也可根据患者情况采取种植固定假牙、种植牙与活动假牙相结合的方式。比如连续缺三颗牙齿,可以选择种两个种植体,搭桥修复第三颗缺失牙,以减少种植费用;还有一种缺牙特别多的,可以种植和活动假牙结合起来,用种植体来增加活动假牙的固位和支持,用按扣或磁铁相连,既可改善活动假牙的修复效果,又能减少费用。
此外,杨亚东强调,所有的修复治疗都要定期复查,保健和治疗同等重要。 (于娟)
为何绝经后的2型糖尿病病人,更需要关注骨骼健康?医生讲清楚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是常见的代谢性骨病,主要发生于绝经后女性,由于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骨吸收活动增强,导致全身骨量下降,骨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继发骨质疏松性骨折,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和病残率,增加社会家庭的经济和心理负担。骨绝经后骨质疏松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公共问题之一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全身代谢性疾病,可导致外周血管,神经末梢等发生病变,引发多系统并发症,主要包括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中国是世界上2型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2013年统计数据提示,我国大约有1.36亿2型糖尿病患者,占全球总数的1/3.。
近年来多项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有较高的髋部及椎体骨折风险。特别是患有2型糖尿病的绝经后女性患者。可以说集合了各种高危因素。糖尿病患者更易患上骨质疏松,主要与以下5种因素相关:
糖尿病患者因胰岛素缺失或胰岛素功能欠佳,致使机体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而高血糖会从2方面影响骨骼健康,首先,高血糖会对钙、磷等骨骼所需矿物质的吸收及利用形成干扰,进而使骨形成受到抑制。
其次,高血糖还会产生利尿效果,这一点朋友们都很熟悉,糖尿病最经典的症状是3多1少,3多之中就有多尿,而尿液产生增加,会促使钙和磷的流失量增加。朋友们都知道,这两种物质都是骨骼的重要原料,丢失过多,就会影响骨的形成,危害骨骼健康。
胰岛素缺乏有一定医学知识的朋友都知道,胰岛素缺乏是糖尿病的重要原因,朋友们不知道的是,胰岛素除了可以影响血糖水平以外,对于骨骼的生长发育,也具有非凡的意义,胰岛素的缺乏会致使成骨细胞的数目减少,同时,活性也会随之降低,对骨的形成与转化产生影响。胰岛素缺乏还会引发维生素 D 的缺乏,而维生素 D 对于钙的吸收和利用举足轻重。
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朋友们都非常熟悉,它可以对身体内的多个器官造成损害,从而影响器官的功能,其实,糖尿病对微血管的影响是全身性的,能够直接致使骨营养出现障碍,对骨重建造成影响。除此之外,微血管并发症导致的糖尿病肾病,会对维生素 D 的活化与合成形成干扰,降低肠道对钙质的吸收能力,也会影响骨骼健康。
慢性炎症和氧化应激糖尿病患者往往伴有慢性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正常情况下,这些反应对身体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是,长时间的出现这些变化,就会对身体健康形成负面影响,对于今天的话题来说,这些因素会进一步对骨骼健康造成损害。
除了疾病本身的影响外,治疗疾病的药物,也会对骨骼健康造成负面影响,部分降糖药物,例如胰岛素增敏剂,会导致成骨细胞数量减少,从而提升骨质疏松的风险。
总的来说,糖尿病朋友由于高血糖、胰岛素缺乏、微血管并发症、钙和磷的流失、慢性炎症和氧化应激以及药物影响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更易发生骨质疏松。这时候再加上更年期,更是雪上加霜。所以,这类朋友一定要关注自己的骨骼健康,不要等到骨折了,再后悔莫及。
今天的内容就聊到这里,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关注我,我会带您了解国内最前沿的医学知识,我是张医生,下次再见。
#头条首发大赛##头条创作挑战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