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怎么段(糖尿病怎么段练)
糖尿病能被“逆转”了,不吃碳水就可以?医生实话告诉你
相信大家对于糖尿病一定不陌生,虽然他本身不算危险,但是如果自身的血糖值,长期得不到控制,可能就会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从而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很多人都知道,一旦患上糖尿病,就需要终身服用药物,是一种无法逆转的疾病。
不过有传言说,糖尿病可以被“逆转”,只要日常饮食中,不摄入含碳水的食物就可以。听到这个传言后,很多人一开始不相信,但是经过一番解释之后,就会认为这个说法是正确的,但事实真是如此吗?下面医生就带大家了解一下。
糖尿病能被“逆转”了,不吃碳水就可以?医生实话告诉你
之所以会出现这个说法,我们需要从糖尿病与碳水的关系讲起。我们日常摄入的食物当中,存在着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它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因为其在进入人体之后,会转化为血糖,从而提供生理活动所需能量。
虽然碳水的摄入,对人体健康有益,但是并非摄入越多越好。摄入过多可能会导致血糖水平飙升,从而对心血管造成不良影响。不过身体也有一定的保护机制,也就是分泌胰岛素,从而维持正常的血糖水平。但如果超出了身体的承受范围,此时就有可能导致糖尿病的产生。
由此可以看出,其实糖尿病的发生,与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存在着一定的关系。所以有人就得出结论,如果不吃或者少吃碳水,就可以逆转糖尿病。不过医生要告诉大家,其实这个说法并不靠谱,因为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少,同样不利于血糖的控制。
不吃碳水“逆转”糖尿病的说法,为什么是不靠谱的呢?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我们平时的主食都是米饭、馒头等食物,其中含有的碳水含量较高。因此可能会出现血糖水平升高的问题,但一般来说,身体都会加倍分泌胰岛素,从而使身体保持在健康状态。不过在人体减少碳水摄入后,胰岛素分泌也会随之减少,此时血糖水平得不到胰岛素的控制,身体同样会处于血糖水平失衡的情况。
上文也提到了,碳水的摄入为的是给身体提供能量,如果身体处于能量缺乏的状态,有些生理活动可能无法完成。这个时候身体同样会开启保护机制,提升自身的血糖水平,以免因为身体能量不足,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如果此时还是不能及时补充碳水,身体就会通过转化脂肪,但此时需要胰岛素的参与。若是长期不能改善,就有可能造成胰岛素抵抗的问题,出现这样的问题后,血糖水平可能不再受胰岛素的抑制,此时就有可能患上糖尿病。
由此可以看出,通过不吃碳水的方式,“逆转”糖尿病这个想法,或许有一些天真。虽然摄入过多碳水,会导致糖尿病的发生,但是摄入过少碳水,也同样有可能患上糖尿病。所以大家在患上糖尿病之后,应该正确应对,不要轻易相信没有依据的说法。
患上糖尿病之后,只能终身服用药物吗?
对于这个问题,其实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来看,相信大家都知道,糖尿病分为1型、2型。如果确认自身患有的是1型,患者的胰岛功能存在问题,应当坚持应用胰岛素。以免胰岛功能过低,从而导致酮症酸中毒的问题。
但如果患者是2型糖尿病,则需要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来看。临床上,对于血糖水平不算太高的患者,一般都会建议通过改善生活的方式调理,例如饮食、运动、减重等。若是无效后,才建议服用药物。属于这种情况的患者,如果改善生活的方式有效,那么并不需要终身服用药物。
不过需要提醒大家,即使不需要长期服用药物,也应该定期前往医院检测自己的血糖水平。并且在生活中,应当在多个方面加以重视,以免再次出现血糖升高的情况,此时就得考虑继续用药治疗了。
综上所述,对于高血糖患者来说,肯定想要逆转自己的病情,有人提出不吃碳水,就能逆转糖尿病。但是医生告诉大家,这个说法其实并不靠谱,我们还是应该正确认识糖尿病,不能轻信可以逆转的传言。除此之外,可能很多人觉得,患上糖尿病,就一定要长期服用药物,不过这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来看,也有一些患者并不需要终身用药治疗。
戒主食能治糖尿病?
戒主食能治糖尿病?
有流言称,戒掉淀粉类食物、少吃果糖含量高的水果、不喝饮料、拒绝加工食品,就能治好糖尿病。真相是,大多情况下,病情好转是饮食、运动、药物等多种方法共同作用的结果,不能片面夸大某种特定方法的功效。
18世纪末,英国一位医生率先注意到低碳水饮食对糖尿病的治疗价值。他让人们认识到高碳水饮食对于糖尿病的不利影响,但这也是当前众多饮食误区的思想源头,比如“糖尿病患者不能吃水果”“随便吃菜不要紧”等。
如过度限制主食,长期不进食或极少进食碳水化合物,脂肪不得不过度提供热量,这对以葡萄糖供能为主的大脑和心肌代谢会带来不利影响。同时,高脂、高蛋白的过量摄入加重肝肾代谢负荷,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病率也有可能因此升高。
科学的糖尿病饮食模式并不是绝对、单一的,而是在专业人员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个性化饮食,而不能盲目追求某种饮食“特效”。 据人民网
起搏器可降解
美国西北大学和乔治·华盛顿大学研究人员研制出据称全球首个可生物降解的短期起搏器,轻薄且无需电极导线或电池,理论上数周内可被人体吸收,适用于心脏需要临时支持的患者。
起搏器由柔性材料制成,缝两针即可固定在心脏外壁。它包括两个金属电极,由外层涂钨的镁制成,可溶解,不会产生有毒物质。线圈也由外层涂钨的镁制成,用于收集外部天线的信号。其他部分使用的材料多为聚乳酸,聚乳酸外壳厚度决定起搏器在体内存在时长。聚乳酸是以乳酸为主要原料的新型生物降解材料,可用于生物医药领域,如可吸收手术缝合线、人造皮肤等。
研究人员说,目前医生为患者安装临时起搏器,需要经手术将金属电极缝在患者心肌上,电极导线从胸口伸到体外与起搏器连接,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取出,但这些金属丝“可能移位或成为感染源”。相比之下,新型起搏器优势明显。 据新华社
来源: 浙江老年报
糖尿病患者一块糖都不能吃?医生:长期服用降糖药,这些最好控制
声明:本文均是结合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为了方便大家更好的理解,部分情节存在“艺术加工”,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
冬天的早晨,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桌上,空气虽然有些寒冷,但依旧充满了清新的气息。
老李是附近一家超市的收银员,平时每天工作从早忙到晚,身体也没有太多运动,几个月前,体检结果一出来,他才知道自己竟然得了糖尿病。
这可真是晴天霹雳!刚开始时,他对糖尿病这事不太重视,觉得也就控制一下饮食,按时吃点药就好了,没什么大不了的。
可没想到,糖尿病这个“小毛病”不但不给他“放水”,反而越发让他感到身体的各种不适。尤其是看到电视广告上各种糖尿病患者的生活方式,什么不敢吃这个不敢吃那个的,老李有些发愁了。
他坐在我的诊所里,双手交叠在一起,一脸无奈地问我:“医生,糖尿病真的不能吃糖吗?我这么喜欢甜食,到底能不能吃点儿?”我看着老李,无奈又好笑地摇了摇头。
糖尿病能不能吃糖,这问题可真是让很多人头疼。看着老李那一脸的困惑,我决定给他讲讲糖尿病到底是什么,糖尿病患者到底能不能吃糖,吃了糖会怎么样,又为什么很多人吃糖之后总是出问题。
其实,这个问题不仅仅是老李的困惑,很多人都有类似的疑问。尤其是那些正在服用降糖药的糖尿病患者,面对食物的诱惑,心里更是五味杂陈。
糖尿病,听起来是不是让人一脸懵逼,感觉就是个“糖”字带来的噩梦?一提到糖尿病,大家都会想:完了,糖果都不能碰了,连甜点都要告别了,简直是生活的一大悲剧。
它到底是怎么回事?简单来说,它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意思就是你的血糖水平老是跑得太快、太高,控制不住。
你吃饭时,食物中的糖分经过消化后,会进入血液,然后通过胰岛素的帮助,送到细胞里,转化成能量——让你有力气去做所有的事情,从洗衣服到吃火锅,都离不开这个能量。
糖尿病的患者,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胰岛素不够,另一种是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
这就好比是你的胰岛素“钥匙”打不开细胞的“门”,导致血糖没有办法顺利进入细胞,结果血糖就一直在血液里“趴着”,不动弹。时间久了,血糖积攒得多了,身体就会出问题,搞得你身体“起火”。
大家都知道,糖果、甜点、巧克力,这些是糖分含量超高的东西,吃进去后血糖会瞬间飙升,糖尿病患者自然要避免。
不过,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糖都那么危险。比如水果,很多人可能会觉得糖尿病患者连水果也不能碰了,实际上并非如此。水果中的糖其实是天然的果糖,和那些添加糖比起来,对血糖的影响没有那么剧烈。
举个例子,你要是吃了一块巧克力,里面的糖分就像“直升机”一样,迅速飞进血液,血糖会急剧升高;但是,如果你吃一根苹果,苹果中的糖就像“滑翔机”一样,缓缓进入血液,血糖不会一下子升得那么快。
像苹果、梨这样的低升糖水果可以放心吃,但香蕉、葡萄这种糖分高的水果就要小心了,偶尔吃一小口,千万别当饭吃。
然而,问题来了,不少糖尿病患者会觉得自己要把所有的甜食都放弃了,结果开始狂吃水果。比如老李,他听了我的建议以后,一天到晚只吃水果,结果血糖还是不稳定,波动很大。
原因其实很简单,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要控制的不只是糖分,其他营养成分也得平衡。以老李为例,他的血糖波动其实和他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吃水果上有关系,他忽略了整个饮食的多样性。
而且,糖尿病患者的用药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很多人不知道,糖尿病患者需要通过药物来控制血糖,常见的降糖药物比如胰岛素、二甲双胍等,这些药物是帮助你调节血糖的,但它们并不是“万能药”。
低血糖的症状有很多,比如头晕、乏力、心慌,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昏迷。所以说,糖尿病患者在吃药的同时,得随时监测自己的血糖,不是说不吃糖就完事了,药物和饮食得配合得当。
想象一下,你开车的时候,如果一直猛踩油门,车子就会飞快地冲出去;但是如果你一直踩刹车,车子也会停下来。糖尿病的管理也是这样的:不能把糖完全断掉,也不能吃得过量。
最好的方式就是找个平衡点,既不过量吃糖,也不能压抑太久,让自己完全没有甜食。至于水果,你可以偶尔吃一点,但得掌握量。
比如,全麦面包、糙米、豆类,都是糖尿病患者可以吃的食物,它们消化得慢,不容易导致血糖飙升。而那些加工食品、快餐、甜点,能少吃就少吃,尤其是含糖饮料、果汁,最好完全避免。
糖尿病并不是要你完全放弃甜食,而是要你学会如何聪明地吃。只要你能够合理地控制糖的摄入量,选择对的食物,搭配合理的药物治疗,配合适当的运动,完全可以保持血糖稳定,过上健康的生活。
至于用药方面,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糖尿病的药物种类越来越多,很多药物的副作用已经大大减少,治疗效果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对于长期服用降糖药的患者来说,定期检测血糖水平,及时调整药物剂量,避免因药物不当导致的血糖波动,是保持健康的关键。
我告诉老李,糖尿病并不可怕,关键在于你如何控制它,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饮食,配合适当的药物和运动,完全可以过上正常的生活。而吃糖的问题,完全可以通过“合理适量”来解决,没有必要把自己逼得太紧。
糖尿病患者不必对一块糖恐惧万分,但必须保持理智,合理饮食,规律用药,定期监测血糖,才能真正过上一个健康、充实的生活。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关于糖尿病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1]吴霜,2型糖尿病合并肝损伤及其运动干预研究进展,第二届陕西省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专题九),2024-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