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妈妈确诊糖尿病(妈妈得糖尿病,我该怎么办)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1岁宝宝确诊糖尿病,妈妈:一颗糖都没吃过!医生重要提醒

综合:浙大儿院、央视新闻、浙江之声记者吴迪

1岁的妮妮(化名)是家里的第一个孩子,全家宝贝的不得了。前两天妈妈发现妮妮出现了不爱喝奶,精神萎靡的症状,呼吸也变得越来越急促,吓得一家人赶紧带着孩子到了浙大儿院。

内科医生给妮妮做了初步检查并开具了常规化验检查。半小时后,化验结果出现了危急值报告,妮妮的血糖竟高达30mmol/L,远远超过了正常值。接诊医生马上给妮妮办理了入院手续,并告诉他们,孩子可能得了糖尿病,需要胰岛素治疗。

1岁宝宝确诊糖尿病

妈妈纳闷:

孩子连一颗糖都没吃过,怎么会?

妮妮很快入住浙大儿院内分泌科,经过多次血糖监测,妮妮的血糖数值都明显高于正常值,胰岛素自身抗体阳性,被确诊为1型糖尿病。

听到这个消息,一家人感到震惊的同时,又表示难以理解:孩子还这么小,连颗糖都没吃过,怎么会得糖尿病?这诊断真的对吗?

“这些年浙大儿院每年都会接诊约200名糖尿病患者,其中90%是1型糖尿病。”浙大儿院内分泌科主任董关萍表示,很多人的印象中,糖尿病都是吃糖吃出来的,但其实在儿童患者中,多数都是1型糖尿病,跟吃糖并无直接关系。

她表示,1型糖尿病目前确切的发病机制还不是很清楚,可能是在遗传易感性基因的基础上由于环境因素(比如一些病毒感染、化学毒物等)的作用,体内产生了会破坏胰岛β细胞的抗体,导致胰岛素不能产生,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没办法降血糖了,体内血糖越来越高,最终表现为糖尿病。所以吃糖本身并不会增加儿童得1型糖尿病的风险。

其实,社会大众对1型糖尿病还是缺乏了解,很多人印象中的糖尿病,其实是2型糖尿病,病因是体内发生胰岛素抵抗,而肥胖(特别是中央型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等,是发生胰岛素抵抗的主要原因,所以儿童2型糖尿病大多是吃出来的,儿童1型糖尿病却不是吃出来的。

这么小就得糖尿病

这辈子就完了?

“孩子才1岁啊!”“未来怎么办?还能正常长大、正常上学吗?”

妮妮的诊断结果,犹如一座大山,瞬间压倒了爸爸妈妈。在他们的认知中,糖尿病可不是简单的疾病,这么小的孩子就得了糖尿病,意味着未来都是灰暗的。

浙大儿院内分泌科主任董关萍表示,像妮妮家长这样的反应,其实很正常。在临床中碰到的家长,大部分在刚开始接触儿童糖尿病时都惊讶不已,想不通为什么孩子也会得,还有的听到“终身治疗”就吓坏了,觉得孩子这辈子就完了。

她表示:孩子得了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不了解糖尿病。从临床诊治疗效来看,只要血糖控制好,就像正常孩子一样,我们有些患者现在已经成人,正常工作,也有几个已结婚生子。

浙大儿院院长、亚太儿科内分泌学会(APPES)候任主席、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组长傅君芬教授长期以来致力于儿童糖尿病及相关研究。

她也表示,糖尿病并不可怕,只要积极面对,持之以恒按照医嘱坚持,控制好血糖,完全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目前糖尿病的治疗主要包括“五驾马车”:药物治疗、饮食管理、运动、血糖监测和健康教育。在日常生活中,糖尿病患儿要少吃高热量的食物,注意膳食均衡,并适量运动。如果已经确诊了糖尿病,要根据医嘱,该打针还是要打针,该吃药还是要吃药,家长千万不能疏忽管理。早期发现糖尿病,提高对糖尿病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可以减少许多初期症状不明显的患者首次就诊出现严重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的发生率,大大提高患者的健康。

“既然事已至此,也没法改变。”在听完内分泌科医护团队的宣教后,妮妮爸爸妈妈目前已逐渐接受孩子得病的事实,除了严格按照医嘱进行治疗,自己也积极参与疾病的家庭管理。

大约每8人里就有一人患病

防治糖尿病,你应该这样做

今天(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当前我国成年人糖尿病发病率约为12%,且患病率总体呈升高趋势,大约每8个成年人里就有1名糖尿病患者。在患者群体中,2型糖尿病患者占90%以上。糖尿病有哪些典型症状?怎么做才能远离糖尿病?看图,了解↓↓↓

来源: 浙江之声

准妈妈的血糖偏高——是糖尿病吗?

孕妇高血糖情况相对复杂一点,在临床上可以分为3种: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显性糖尿病、孕前糖尿病。其中“妊娠期糖尿病”最为常见,占比超过8成。具体的诊断标准是:怀孕期间任何时候作“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如果空腹血糖检测值为5.1-7.0mmol/L或试验1小时后血糖≥10.0mmol/L,即可确诊。

孕妇长期血糖偏高危害很大,因为过多的糖分不仅导致宫内营养失调,还会输送给胎儿,比如生下巨大儿甚至胎儿畸形等,同时母亲并发高血压和感染的几率也会增高。有些女性朋友觉得妊娠期血糖偏高是难免的,待生产完之后就消除了。其实不然,相关研究指出:放任妊娠期高血糖不管,即便顺利生完健康的宝宝,母儿患糖尿病的风险也会明显高于正常人。且孕期控制得越差,将来的影响也就越深远。(via 北京医院)

来源: 北京12320在聆听

生了两个胖娃,妈妈得了糖尿病!医生:警惕胖娃妈妈患糖尿病

来源:【华声在线】

华声在线9月23日讯(全媒体记者 李传新 通讯员 雷静 王霞)宁乡37岁的李女士的两个孩子出生时都胖乎乎的,大宝体重4公斤,二宝更是体重高达5.6公斤。没想到在一次就医过程中,李女士的血糖高达17.5mmol/L,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湖南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专家今天接受记者采访时提醒,生出巨大婴儿的妈妈是糖尿病潜在的患病人群,要特别注意监控血糖,以减少糖尿病带来的危害。

巨大儿是指出生体重大于4公斤的新生儿。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越来越多的孕妈妈生育巨大儿。该院内分泌一病区主任张弛介绍,生出巨大儿的妈妈患上糖尿病的几率远远大于正常人群,这种妈妈容易出现胰岛素抵抗和糖耐量异常,属于糖尿病潜在的患病人群,也容易患上肥胖症和“三高”类疾病。

张弛提醒大家,孕妈妈在怀孕期间应当控制体重的增长速度,限制脂肪和热量的摄入,防止巨大儿的产生。李女士是否患过妊娠期糖尿病已经无从考究,但有巨大儿分娩史的女性朋友们应该定期监测血糖,如果空腹血糖超过7mmol/l,餐后2小时血糖超过11.1mmol/l,或者随机血糖超过11.1mmol/l,糖化血红蛋白大于6.5%,就要考虑诊断为糖尿病,进行相关治疗,避免出现更严重的急性糖尿病及慢性并发症。

(一审:李传新;二审:刘文韬;三审:杨又华)

本文来自【华声在线】,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