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酮症痛(糖尿病酮症引发哪个部位感染)
甜到痛,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古人云,“苦尽甘来”,意思是艰苦的日子过去,美好的日子就会到来。反过来,“甘尽痛来”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是成立的,无休止的“甜度”诱惑或不控制,会导致最终的痛苦不堪言,这个痛可能来势凶猛,亦可缓慢加重,今天我们要讲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就是一场来势凶猛的“痛”。
什么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DKA)是由于胰岛素严重缺乏和升糖激素升高引起的糖、脂肪、蛋白质、水和电解质代谢严重紊乱综合征,临床以高血糖、酮症和代谢性酸中毒为主要表现。好发于1型糖尿病患者,2型糖尿病发病常由诱因诱发。
发病机制
DKA时,由于胰岛素作用明显减弱,升糖激素作用增强共同使脂肪组织分解为游离脂肪酸,释放入血液循环,并在肝脏氧化分解产生酮体,包括β-羟丁酸、乙酰乙酸和丙酮,造成酮血症及代谢性酸中毒。
诱因
- 感染(最常见)
- 胰岛素治疗中断或不适当减量
- 各种应激(急性胰腺炎、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创伤、手术、妊娠等)
- 酗酒
- 药物(如糖皮质激素、拟交感药物、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等)
- 原因不明(2%~10%)
临床表现
- 前期:三多一少症状(多尿、多饮、多食、体重减轻)加重,乏力、口干
- 消化道症状: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腹胀
- 呼吸改变:呼吸深快,呼气中有“烂苹果”味儿
- 神经系统:头痛、头晕、萎靡、烦躁、胡言乱语、嗜睡,甚至昏迷
- 脱水、循环衰竭:如皮肤干燥、眼窝下陷、心率加快、血压降低
- 诱发脑栓塞、心肌梗塞:尤见于中老年人,机体脱水、血液粘稠,动脉内斑块脱落,易引起脑栓塞;血液浓缩,循环容量不足,心肌供血不足,诱发心绞痛、心肌梗塞等。
实验室检查
- 尿 尿糖强阳性,尿酮阳性,可有蛋白尿和管型尿。
- 血 (1)血糖增高,一般为16.7~33.3mmol/L,有时更高。(2)血酮体升高,>1mmol/L为高血酮,>3mmol/L提示可有酸中毒。(3)血pH<7.3,剩余碱负值增大,阴离子间隙增大。
诊断
早期诊断是决定治疗成败的关键,临床上对于原因不明的恶心、呕吐、酸中毒、失水、休克、昏迷的患者,尤其是呼吸有酮味(烂苹果味)、血压低而尿量多者,不论有无糖尿病病史,均应想到本病的可能性。
诊断标准:血糖>11mmol/L伴酮尿和酮血症,血pH<7. 3及(或)血HCO3-<15mmol/L可诊断为DKA。
鉴别诊断
- 其他类型糖尿病昏迷:低血糖昏迷、高渗高血糖综合征、乳酸性酸中毒。
- 其他疾病所致昏迷:尿毒症、脑血管意外等。部分患者以DKA作为糖尿病的首发表现,某些病例因其他疾病或诱发因素为主诉,有些患者DKA与尿毒症或脑卒中共存等使病情更为复杂,应注意辨别。
治疗
治疗原则:补液、小剂量胰岛素静点纠酮、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寻找和消除诱因,防治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1)补液:是关键。病情较轻的鼓励多饮水,有恶心、呕吐的患者则选择静脉输液,日补液量2000~6000ml不等。
(2)小剂量胰岛素静点纠酮:杀手锏。体内胰岛素分泌严重不足是发生DKA根源,当发生酮症酸中毒后提示我们必须要接受胰岛素治疗啦,没有对抗疾病的有利武器,怎么能保护我们的身体呢。
(3)其他: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寻找和消除诱因、积极防治并发症。锕
预防
- 加强宣教,使病友充分了解糖尿病相关知识,提高对疾病的认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 规律饮食,限制饮酒,避免暴饮暴食,或依靠饥饿控制血糖。
- 规律用药。1型糖尿病患者不能随意中断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合理用药,不随意停、减、换药。
- 加强日常监测,家中配备血糖仪,规律监测血糖,及时了解血糖变动情况。
- 当出现感染、发热、大量出汗、持续呕吐、腹痛或腹泻等,尽快医院就诊。
作者介绍:马娜敏、副主任医师、北京老年医院内分泌科
擅长糖尿病及其急慢性并发症、甲状腺疾病、高尿酸血症、骨质疏松及水电解质紊乱的诊断、鉴别及防治。长期从事老年疾病管理,对老年慢性病防治、代谢综合征等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糖友肚子疼,医生提醒:可能不是胃肠炎,而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最近科室收治了一名年轻的女性糖尿病患者,因为肚子疼被误诊成胃肠炎,直到她昏迷入院,才被发现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什么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为什么会引发肚子疼,如何自己识别是否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本文为你一一解答。
病例分享
李某某,女,25岁,因“腹痛1周,意识障碍8小时入院”。
患者1周来出现腹痛,伴恶心、呕吐,在当地诊所就诊,按“急性胃肠炎”治疗,症状无好转,伴口干及多饮症状。
8小时前逐渐出现意识障碍,昏迷不醒急诊入院。
入院后经检查,随机血糖30mmol/L, β-羟丁酸18mmol/L(正常值0.03-0.26 mmol/L),明显升高;动脉血气PH值为6.9(正常值7.35-7.45),明显降低。患者被诊断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
Part1
什么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是由于体内胰岛素不足、胰岛素拮抗激素增加,引起的糖、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而出现的临床综合征。
通常病情危重,需要及时诊断与治疗,否则会危及生命。建议每一位糖尿病患者都要学会如何预防及早期识别糖尿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Part2
如何早发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在不同阶段,常表现为不同症状:
01
早期
表现为糖尿病典型的多饮、多尿、多食及体重下降症状的加重。
02
中期
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出现食欲减退,同时伴有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血压下降、腹泻等,呼吸可呈烂苹果味。
03
晚期
晚期可出现意识改变、脱水、昏迷、休克,从而危及到生命,进一步发展有可能导致死亡。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早期发现,早期诊治很重要,糖尿病患者一但出现糖尿病症状明显加重或者血糖明显升高(超过11.1mmol/L),应当尽早到医院诊治。
Part3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为什么会引起腹痛?
据统计,国外糖尿病性酮症酸中毒以腹痛为首发症者为22%,国内为5.4%。主要下面这4个原因有关:
01
电解质失衡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低钾、低钠等电解质紊乱致胃肠道痉挛、胃扩张,甚至麻痹性肠梗阻导致腹痛。
02
酸中毒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体内高浓度的氢离子刺激胃肠黏膜神经、或破坏胃肠道黏膜引起炎症,导致腹痛。
03
缺血缺氧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氧释放明显减少,导致末梢微循环障碍加剧,破坏胃肠道黏膜屏障,出现急性胃肠黏膜糜烂、应激性溃疡等而诱发腹痛等症状[1-2]。
04
代谢毒性产物作用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胰岛素缺乏,机体处于应激状态,一些代谢产物对腹腔壁脏层腹膜的刺激进一步诱发腹痛,导致“假性腹膜炎”。
糖尿病并发酮症酸中毒时,糖尿病患者腹痛的特征可为全腹痛,但也可上腹痛、脐周痛,呈钝痛、绞痛或隐痛,少数人有呕吐、腹泻等症状。
Part4
做好4点,远离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1型糖尿病患者有自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倾向,2型糖尿病在一定诱因下也可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因此要避开那些能引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因素:
01
远离感染
感染是最常见的诱因,约占30%-50%,最常见的是泌尿系感染与肺部感染。
02
不要自行中断胰岛素治疗
部分患者中断胰岛素治疗或者不合理胰岛素减量,导致体内胰岛素缺乏或者不足,易导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03
出现应激因素,勤测血糖
各种严重创伤、手术、心肌梗塞、中风、急性胰腺炎,也会诱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需要勤测血糖,警惕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04
遵医嘱用药
某些药物(如抗肿瘤药物、激素)也会诱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如果使用这些药物,要监测血糖,并警惕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梅高财主任医师提醒大家:
典型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诊断比较容易,而以腹痛为主要症状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无特异性症状,诊断较困难,容易延误诊治。
需要广大糖尿病患者及医务人员提高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认识,从而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佟平丽,扬辉,扬平.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急性胃粘 膜病变的内镜观察与分析[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9,29(1):102-104.
[2]Clark KH,Stoppacher R.Gastric Mucosal Petechial Hemorrhage-s(Wischnewsky Lesions),Hypothermia,and Diabetic Ketoacidosis[J].Am J Forensic Med Pathol,2016,37(3):165—169.
糖友急腹痛四个原因
来源:人民健康网
受访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内分泌科主任 王世东
腹痛很常见,但是在糖友身上,有些腹痛要尤为谨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王世东告诉记者,糖尿病患者发生急性腹痛,主要有以下四个原因。
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酮症酸中毒是由于人体内的胰岛素严重不足引起的急性代谢并发症。患者早期会出现如全身无力、多饮、多尿等情况,随着病情的进展开始出现严重的消化、呼吸系统症状以及轻微的神经系统症状;晚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反射迟钝,甚至昏迷。需要注意的是,此病容易被误诊为急腹症或肠胃炎,从而耽误抢救时间。因此,糖友在出现不明原因腹痛时,首先应警惕是否发生了酮症酸中毒。
2.降糖药物副作用。α糖苷酶抑制剂因其会抑制小肠对葡萄糖的吸收,导致肠道内糖分过多,在肠道细菌的作用下产气,从而引起腹胀、排气增多、轻微腹痛、腹泻等问题。此外,二甲双胍对胃肠道有一定的刺激性,也会引发轻微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3.慢性胰腺炎。胰腺“隐居”在胃脏的后面,胰岛素就由它生产。胰岛功能是否正常,是糖尿病的致病因素之一。正因为如此,糖友需防范胰腺炎的发生,而慢性胰腺炎患者因分泌胰岛素的功能可能受损,容易发展为糖尿病。因此,糖尿病患者一旦出现消化不良、上腹痛、腰背痛、厌食等症状,应该及时前往医院就诊,谨防胰腺炎的发生。
4.植物神经病变。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其发生与糖尿病病程长短、血糖控制好坏等密切相关。据统计,糖尿病病程为5年、10年、20年者,神经病变的患病率分别达30%~40%、60%~70%和90%。当胃肠的植物神经发生病变时,患者可出现胃蠕动减弱、排空延迟,医学上称为“胃轻瘫”,表现为胃部胀满、嗳气、呕吐等。此外,肠功能紊乱可引起便秘、腹泻或二者交替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