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妊娠糖尿病血(妊娠糖尿病血糖控制范围)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为什么孕期糖耐检查要抽3次血?医生:这是对你负责

说起孕期的各项检查,准妈咪的“牢骚”肯定是最多的。从得知“好孕”开始,新晋准妈咪就开始不停地“检查检查检查”,去医院就跟串门子似的,隔几天就要跑一趟。所以有些孕妈咪总想“偷个懒”,对宝宝没有影响的“小检查”能省就省了吧。比如糖耐,很多孕麻麻觉得自己血糖平时就不高,甚至还有的有低血糖问题,这个小检查直接省掉就可以了。

糖耐可以不查吗?

what?“糖耐”是小检查?省略掉?柏柏只能说,孕妈你的心不要太大哦,这可不是小检查,无论孕麻麻之前是否有高血糖问题,这个项目都是“必查项”。因为孕期体内糖分的代谢可能会发生变化,说不定原来是血糖低,现在就超标了呢。尤其是家族本来就有这方面问题的或者是年纪比较大的孕麻麻,就更要注意了,血糖高的概率会更大。如果一旦出现了妊娠糖尿病,胎宝发生畸形的概率就会大幅提升,同时孕妈自己也会面临更多的并发症。

美国一家研究机构表示,孕期发生过糖尿病的妈妈,老年发生此病变的概率要比没有得过此类疾病的人平均高20-30%。所以这个预防性的检查还是必须要按时做的。

糖耐检查的时间选择

根据医生建议一般会让孕麻麻在24-28周时来做检查,这个时间段都是可以的。但是小编觉得若时间充裕,最好选择24周,早检查、早预防、早治疗,这样对孕妈和胎宝都更好。

糖耐检查流程

1. 挂号开单

孕妈可提前网上挂号或现场挂号,为了减少等待时间,小编建议孕妈最好网约,这样能为孕妈节省不少时间。在医生开单后,孕妈需要先去缴费,然后再领取糖粉。

2. 第一次抽血

孕妈在喝糖粉前,需要进行抽血,孕麻麻确保自己是空腹,同时也要取尿进行化验。这次抽血主要目的是测量孕妈血糖的正常数值。

3. 喝糖水

抽完血后,孕妈需将糖粉混匀加入300ml水,然后在5分钟内喝光。糖粉配置孕麻麻可自己完成也可让医护人员帮忙。总之要控制好时间,在喝完后开始计时1小时。

4. 第二次抽血

在快一小时的时候,孕麻麻要提前去抽血出抽血,前后不能超过3分钟,这个时间把控必须严格些,为得是保证检测数值的准确。若时间确实来不及了,孕麻麻可以向前面排队的人说明情况,插个队,相信大家都会理解你的。这时候,孕妈喝下糖水进入血液中,会达到峰值,此时抽血的目的就是查看峰值数据。

5第三次抽血

在喝完糖水后的第2个小时,孕麻麻还要去抽血,时间点还是要严格控制,为什么还有抽血呢?其实正常来说经过两个小时的代谢,血糖数值会恢复到正常,所以此时抽血就是为了检测孕妈的血糖数值是否正常了。若此时数值仍然过高,有时医生还会建议再次抽血检验。

6.取结果

正常情况孕麻麻会在上午十一点左右完成三次抽血的工作,而结果会在当然下午三四点出来,拿到结果后孕妈需要找大幅确认血糖含量是否正常,一般正常值范围是空腹时为3.9-6.1,1h在8.8-10.2之间,2h时在6.7-7.8之间。若孕妈数值超标,需按照医生建议积极配合治疗。

糖耐检查的注意事项

1. 检查前 空腹时间保证超过10小时,前三天少吃糖分高、热量高的食物和水果。

2. 检查时 喝糖水后可来回运动,促进糖分代谢,但不可进食,可适当饮水。

3. 血糖高时 若结果显示血糖略高,尽量从饮食上进行控制,如少吃糖分高的水果,少吃面食,平时不要吃得太饱等。

想要保证血糖数值在“安全的范围内”,其实孕妈平日的饮食、作息都非常关键,要懂得科学调理饮食,并适当增加运动量,降低变成“糖妈咪”的风险。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什么怀孕容易引发糖尿病?带您全面了解妊娠糖尿病

随着糖尿病发病率日益升高,以及妊娠糖尿病筛查诊断受到广泛重视,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不断增多。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的数据显示,约1/6的母亲在孕期处于高血糖状态,其 中84%为 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

今天笔者带您了解妊娠糖尿病相关知识。

哪些属于孕期糖尿病?

一共包括三种情况:

1.妊娠期糖尿病(GDM):指妊娠期间发生的糖代谢异常,但未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约占孕期糖尿病的80-90%。

2.妊娠期显性糖尿病:指孕期任何时间被发现且达到非孕状态人群的糖尿病诊断标准。

3.孕前糖尿病:指妊娠前即已知患者糖尿病。

为什么怀孕容易引发糖尿病?

由于怀孕后身体发生很大变化,随着体重增加及胎盘产生的一些激素及细胞因子会阻止体内的胰岛素正常工作,尤其在孕24周后会更明显,可在妊娠晚期使胰岛素敏感性下降约40%,导致部分孕妇最终患上妊娠期糖尿病。

1.人胎盘催乳激素:妊娠2周开始分泌,分泌量与胎般面积有关,为主要抗胰岛素因素。

2.孕酮、雌激素:外用性对抗胰岛素。

3.催乳素:孕晚期增加5-10倍,影响胰岛细胞。

4.胎盘胰岛素酶:使胰岛素降解为氨基酸及肽而失活性。

5.肾上腺皮质激素:促进内生性葡萄糖产生。

孕期糖尿病对孕妇造成哪些影响?

1. 妊娠期高血压或子痫前期

2. 可致羊水过多,发生率10%,影响孕妇正常呼吸

3. 难产并易致产伤

4. 增加产后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

孕期糖尿病对胎儿及后代造成哪些伤害?

孕前期(12周以前)发生孕期糖尿病,可导致自然流产、胎儿畸形。

孕中晚期(12周以后)发生孕期糖尿病,易致胎儿胰岛素过度分泌,进一步导致巨大儿,宫内发育异常。这些孩子出生时体重过大,将来肥胖和患糖尿病的几率也会增加。

哪些人容易患孕期糖尿病?

1. 有糖尿病家庭史者、糖耐量异常史、妊娠期糖尿病病史者

2. 年龄≥35岁,孕前超重或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者

3. 既往出现不明显原因的死胎、流产史、巨大儿分娩史、胎儿畸形和羊水过多史

4. 本次妊娠发现巨大胎儿、羊水过多

如何对妊娠糖尿病进行筛查

首次孕检时检查空腹血糖,若正常,需在孕24-48周进行75克口服葡萄糖耐量检测(OGTT)。近亲属有糖尿病者,孕期血糖偏高或糖化白蛋白或糖化血红蛋白偏高,需要尽早进行OGTT。

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妊娠妇女在妊娠24-28周进行75gOGTT,以下任意一点血糖异常,即可诊断:

1.空腹血糖≥5.1mmol/L;

2.服糖后1h血糖≥10.0mmol/L;

3.服糖后2h血糖≥8.5mmol/L。

怀孕前要做好哪些准备工作?

1. 孕前糖尿病妇女:积极控制血糖,将HBA1c<6.5%,使用胰岛素治疗者HBA1c<7%,使用口服药的患者应咨询医生是否继续使用,目前只有二甲双胍一个口服降糖药可继续使用,其它口服降糖药均不应继续使用。同时应评估是存在并发症。

2. 产后1年以上的的妊娠期糖尿病妇女:再次妊娠时需做OGTT检查。

3. 妊娠前和妊娠早期应及时补充含叶酸、维生素D及加碘盐。

孕期控制目标是多少?

空腹血糖<5.3mmol/L,餐后1小时血糖<7.8mmol/L,餐后2小时血糖<6.7mmol/L。同时应避免发生低血糖(<4mmol/L)。

饮食指导原则

1.控制总热量:

每日饮食量适当,满足母亲和胎儿必需能量需要。妊娠早期(12周前)所需的能量和非孕期相当。妊娠中晚期(12周以后)增加能量300千卡/天。妊娠早期应保证不低于1500kcal/d,妊娠晚期不低于1800 kcal/d。

2.均衡营养,合理控制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的比例:

推荐饮食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占总能量的50%~60%为宜,每日碳水化合物不低于150g对维持妊娠期血糖正常更为合适。

3.少量多餐

少量多餐、定时定量进餐餐对血糖控制非常重要。可将原有三餐增加至六餐,加餐将正餐主食的1/3 至1/2分流到加餐。

4.高膳食纤维饮食

膳食纤维是不产生能量的多糖。水果中的果胶、海带、紫菜中的藻胶、某些豆类中的胍胶和魔芋粉等具有控制餐后血糖上升程度、改善葡萄糖耐量和降低血胆固醇的作用。推荐每日摄人量25~30g。饮食中可多选用富含膳食纤维的燕麦片、荞麦面等粗杂粮,以及新鲜蔬菜、水果、藻类食物等。

5.维生素及矿物质:

妊娠期铁、叶酸和维生素D的需要量增加了1倍,钙、磷、硫胺素、维生素B。的需要量增加了33%~50%,锌、核黄素的需要量增加了20%~25%,维生素A、B、C、硒、钾、生物素、烟酸和每日总能量的需要量增加了18%左右。因此,建议妊娠期有计划地增加富含维生素B、钙、钾、铁、锌、铜的食物,如瘦肉、家禽、鱼、虾、奶制品、新鲜水果和蔬菜等。

血糖监测

1.自我血糖监测:每周至少测定1次全天4次血糖,包括空腹和三餐后2小时血糖。

2.动态血糖监测:适用于血糖控制不理想、波动较大或1型糖尿病患者。大多数孕妇并不需要进行动态血糖监测。

3.糖化血红蛋白:反映2-3月血糖平均水平,因受孕中晚期红细胞转换速度加快影响,应用价值有限。

4.糖化白蛋白监测:因为变化迅速可反应孕期血糖的近况(2-3周血糖平均水平),有应用价值。妊娠期应控制在正常范围的中位值以下。

孕期糖尿病的药物治疗

大多数妊娠期糖尿病通过生活方式的干预即可使血糖达标,不能达标的孕妇应首先推荐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

  • 胰岛素:

我国药监局只批准胰岛素治疗孕期糖尿病。胰岛素属于大分子蛋白质,不能穿过胎盘进信胎儿体内,不能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

1.使用时机:孕前糖尿病在准备怀孕前即可开始使用胰岛素;妊娠期糖尿病经饮食运动后血糖控制未达标即可开始使用胰岛素。

2.注射部位:孕16周前注射部位同非孕人群,孕16周后要避开腹部。

  • 口服降糖药物:

口服降糖药能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对胎儿营养代谢及生长发育可能有不良影响。目前,口服降糖药物二甲双胍和格列本脲在GDM孕妇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不断被证实。但我国尚缺乏相关研究,且这2种口服降糖药均未纳入我国妊娠期治疗糖尿病的注册适应证。但考虑对于胰岛素用量较大或拒绝应用胰岛素的孕妇,应用上述口服降糖药物的潜在风险远远小于未控制的妊娠期高血糖本身对胎儿的危害。因此,在知情同意的基础上,部分GDM孕妇可慎重使用二甲双胍和格列本脲。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妊娠合并糖尿病诊治指南(2014).中华妇产科杂志

#家庭医生超能团##关注妊娠糖尿病##健康科普排位赛##守护她健康#

产科医生提醒:符合这5个条件的孕妇,易得妊娠糖尿病

很多人怀孕之前并没有糖尿病,但是在怀孕之后反倒检查出糖尿病,这就是妊娠糖尿病,是一种因为怀孕而导致的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如果严重的话,对孕妇和肚子里面的胎儿都会有一定的危害。所以很多人怀孕之前就很担心,很害怕自己会得妊娠糖尿病。那么,哪些孕妇更容易得糖尿病?

1、身体比较肥胖的准妈妈。

如果是肥胖的人,哪怕没有怀孕都有得糖尿病的风险。所以,在血孕之前,对于一些身体比较胖的女性朋友,最好是通过合理的饮食和运动来减肥,只有把体重降下来,在怀孕后才会降低得糖尿病的风险。

2、家族有糖尿病遗传史的孕妇。

如果家里面的亲戚有得糖尿病,而且有糖尿病家族遗传史,那么孕妇得糖尿病人机率也会高很多。特别是一级亲属中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得糖尿病的风险比没有家族糖尿病的人的风险高2.89倍。因此,这一类孕妇如果怀孕,要尽早去医院进行血糖筛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调整饮食结构,通过运动来降低妊娠糖尿病对孕妇和胎儿的危害。

另外,一些在上一次怀孕也有妊娠糖尿病史的人,那么也有可能在这一次怀孕也会导糖尿病。这一类人,相对以前没有妊娠糖尿病的人来放讲,风险也会越大。

3、高龄产妇。

调查总结出,35岁怀孕比25岁的孕妇得糖尿病的风险要高很多,差不多是25岁孕妇的2倍。这是因为,人的年纪越大,其体内胰岛素下降,胰动脉硬化,这些都会增加孕妇患糖尿病的风险。

4、怀孕后迅速变胖的人。

有一些人担心孕期营养不够,所以在怀孕后就大吃特吃,造成体重增加过快,体内的胰岛素就会产生抵抗,从而导致发生妊娠糖尿病。

5、多囊卵巢综合征。

这一类孕妇是妊娠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因为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孕妇本身就有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的代谢紊乱现象。怀孕后更容易发生胰岛细胞失代偿,导致糖尿病的发生。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