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催生(孕期糖尿病催产)

中国优生优育协会 0
文章目录:

高血糖孕妇的产房趣事分享——记住这4点,轻松生个健康宝宝

在妊娠期被查出血糖高,并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可能会让每一位孕妈妈都很糟心。孕妈妈担心因为血糖问题控制饮食,会影响到胎宝宝的发育。或在临产前,因血糖高而被医生要求提前催产,会不会对胎宝宝造成伤害?今天有很多高血糖的孕妈妈分享了一些自己的生产小经历,帮助正在待产的你解除心中小顾虑。

瑶瑶:妊娠期糖尿病真的会让我很害怕,还没足月就被催产,之前担心会很疼,真正开始了,到也能接受,不是特别疼!

dudu:快进产房的时候时候为了补充能量,忘记不能吃糖分高的,准备的红牛和巧克力也都没用上,开指的时候要检查血糖,不合格的话要用胰岛素,宝宝出来就进重症监护室,真的是心惊胆战,还好宝宝健康。

辛格瑞拉:好多血糖高的孕妈妈基本都在40周不到的时候,结束妊娠,我是39周就安排住院催产了,不严重可以拖一两天,运气好拖个三四天,最后还是要催产。

夏天:37周以后可以喝茉莉花苞,宫颈情况要是好就会生的快,如果不好就要用的久,进入待产室以后,大夫会检查宫颈情况,如果条件好,估计当天能生,就会先人工破水,然后注射催产素,基本上当天下午就都能生了。 如果不能生的就不会破水,而是直接滴催产素,可能就会催不止一天。所以可以提前做点软化宫颈的功课,我是37周后喝茉莉花苞的,我也不知道是不是这个起的作用,我是当天下午5点之前就生了。

叮当:带进待产室的杯子,如果是夏天就别用太保温的了,悲催的我带了一个超级保温的杯子,生怕杯子里的水凉了,结果一杯水根本不够,时不时会有阿姨来填热水,我的水倒进杯里很久都喝不了,直接导致下午没喝水,测尿的时候不合格,差点又给注射胰岛素,悲催啊。

看了这么多孕妈妈的生产经验,是不是安心了很多,其实血糖高也没那么可怕~孕妈妈们可还得继续认真地往下看哦!敲黑板,记住这些知识点,帮你生出个健康的宝宝~

妊娠期糖尿病孕妈妈如何学会数胎动?

血糖高的孕妈妈需要注意,如果血糖过高会导致胎宝宝在子宫出现酸中毒,这很有可能会让胎宝宝缺氧,对胎宝宝很不安全。所以在妊娠晚期,孕妈妈一定要学会如何数胎动,确保胎宝宝的安全。

数胎动是孕妈妈平时自我检测的方式之一。孕妈妈在每天的早、中、晚各数一次胎动,可以在三餐后,小宝宝最活跃的一小时内,如果宝宝每小时大于三次胎动,那就很安全哦~孕妈妈也可以安心啦~

妊娠期糖尿病孕妈妈如何自我测血糖?

孕妈妈日常监测血糖的标准:餐前4.4~5.3mmol/L左右,餐后小于等于6.7mmol/L,空腹小于5.1mmol/L。孕妈妈严格监控血糖,血糖稳定,宝宝在子宫内自然也安全,这样最后分娩结局会很完美哦~

妊娠期糖尿病什么时间分娩较好?

妊娠期糖尿病分娩时间要根据情况而定,一般来讲,没有任何并发症的,等到足月自然临产就可以了,如果无法自然临产,等到四十一周也就是过了预产期一周就需要给采取干预措施了。妊娠期糖尿病的妈妈胎盘功能有异常,干预过晚的话,容易胎儿缺氧甚至胎死宫内。所以一般来讲在整个孕期血糖控制比较好的孕妈妈也不会让她过预产期。到了四十周还没有自然临产的话,就要及时地做一个人工干预临产。还有一种就是糖尿病合并妊娠,在怀孕之前就有糖尿病的孕妈妈或虽然是妊娠期糖尿病的需要胰岛素治疗的,病情会更严重一些孕妇群体,一般到三十九周就会终止妊娠。

妊娠期糖尿病需要剖宫产么?

妊娠期糖尿病不是剖宫产的手术指征,孕妈妈如果血糖能够维持在稳定的状态,也能够自然地、顺利地分娩的。对于血糖过高,又合并有其它的一些疾病,比如妊娠期高血压的妈妈,有的时候血糖高了,也对血压有影响。所以如果合并了高血压的情况,一定要综合分析孕妈妈的身体状况以及胎宝宝在子宫内的状况。子宫内的状况,通过胎心监护来反映,如果监护不好,血压不稳定,血糖也不稳定,该做剖宫产的话也应该做剖宫产,这样是为了保证妈妈和孩子的安全。

孕妈妈如果想了解更多妊娠期糖尿病的专业小知识,一定要点击“了解更多”关注朝阳区妇儿医院产科主任医师乔晓林专业视频解答—妊娠期糖尿病。

希望所有孕妈妈都能生个健康的小宝宝~记得下载“中优摇篮”APP,了解更多育儿小秘笈~

别轻易求发动,遇到这种情况孕妈才需要催产

后台有许多孕妈每天都跟菌菌念叨:“菌菌求发动啊~”,“预产期就两天了怎么还不生,我要求催产”!对于这菌菌想说:“你们这些一顿能吃三碗饭、离预产期还有八丈远的就不要天天求发动啦”!

遇到这些情况的孕妈才最该呼天唤“医生”的来进行催产呢!

过期妊娠

妊娠达到或超过42周称为过期妊娠。

过期妊娠会造成羊水减少、胎盘老化,

不能正常提供胎儿所需的氧气与营养,严重时可导致胎儿死亡。

胎儿过大

宝宝发育过大,容易发生难产的情况,

所以羊水、胎盘情况良好时,就需要催产了。

早期破水

一般情况下破水后会造成孕妈子宫收缩,

如果宝宝已经发育完全,破水24小时后还没有阵痛,

就要及时进行催产,避免造成胎儿缺氧。

妊娠期糖尿病

血糖控制良好,且没有母婴并发症的情况下,

为了避免出现胎儿窘迫等情况,应在孕38-39周时就进行催产;

如果妊娠糖尿病合并母儿并发症,如孕妈合并重度子痫前期、胎儿窘迫、

生长受限等情况时就要适时进行催产。

催产大法

当孕妈要进行催产,但宫颈还未成熟时,一般使用促宫颈成熟的阴道用药,加快宫颈变软、缩短及扩张,利于孕妈生产。

如果孕妈宫颈已经成熟,则要采用缩宫素静脉滴注来加速子宫收缩,达到催产的目的。

十月菌:在开始催产之前,孕妈最好不要进食,避免在催产过程中发生呕吐。另外,在整个催产的过程中,医生或护士会时刻监护胎心,防止胎儿发生窘迫、缺氧等情况。

催产之后多久能生?

咳咳,对于上图,菌菌表示:即使进行了催产,也不意味着会立即开始宫缩和分娩,一般在催产后的数个小时后才会临产,也有孕妈在催产后仍然没有变化,医生可能就会视情况而采取剖宫产了。

催产药物对宝宝有影响吗?

催产药物本身是不会影响宝宝的,但是在催产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一些风险,比如子宫强烈收缩、破裂,胎儿缺氧等情况。不过现在进行催产时,医务人员都会时刻观察母婴的状态,所以孕妈也不用太担心。

十月菌:最后菌菌还是要啰嗦一句,无论进行催产与否,都应该选择设备及人员充足的正规医院,一旦发生意外情况,也能在最快时间内保障孕妈及胎儿的安全!

没什么事儿能比孕妈和胎宝的事儿大吧?

打开微信,搜索十月呵护公众号,这里有最全最靠谱的育儿和孕产知识。

走过路过别错过十月菌的每条孕期提醒!

2型糖尿病 开始威胁年轻人健康

来源:新民晚报

定义一种疾病发病年轻化是需要有循证医学证据的。从临床积累的病例来看,年轻的2型糖尿病患者越来越多,临床医生已经观察到曾经被认为只有老年人才会罹患的2型糖尿病萌生年轻化的趋势,值得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是时候遏制趋势演变成事实了。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中青年人群应该如何迎战糖尿病来袭呢?

三大原因催生年轻人发病

■ 工作压力大,常有抑郁情绪

国外一项统计数据显示,抑郁症患者患糖尿病的几率是正常人的2倍。国内虽然没有数据统计,但部分临床医生证实,年龄在30-40岁患糖尿病的白领不少确实伴有抑郁症。抑郁症和糖尿病的发生,与白领长期处于焦虑的生活状态密不可分。

■ 工作应酬多了容易高血糖

有些职业族久坐懒动,加班熬夜,加之应酬多,不注意控制饮食,容易营养过剩,促使胰岛每天都超负荷运作。久而久之,胰岛负担过重,导致血糖不能正常控制,结果在“应酬族”中糖尿病患者明显增多。尤其是那些大腹便便的男性,更容易被糖尿病“盯上”。

建议“应酬族”在应酬时,可先吃些蔬菜和主食,不要空腹进食高糖分或太油腻的食物,也不要暴饮暴食,避免积聚过多热量。营养要均衡,多吃高纤维食物,比如蔬菜、水果等。增加运动,坚持定期体检,糖尿病患者或糖代谢异常者还要定期进行血糖监测。

■ 糖尿病常常“青睐”不吃主食者

为了减肥,许多人养成了“只吃菜、不吃饭”的饮食习惯,不但将米饭剔除出日常食谱,更将一切淀粉含量高的食物拒之门外。“只吃菜、不吃饭”可能会导致热量摄入超标,长期营养失衡的不良习惯不仅起不到减肥的效果,反而埋下糖尿病发病隐患。

“年轻人得糖尿病,你怎么看?”

调查显示,80%的年轻人对糖尿病有一些了解,5%的年轻人选择不知道,另有15%的年轻人对糖尿病很了解。不过,具体到细节问题,很多年轻人对糖尿病误解重重。

误解一:身体没有异样,不可能患糖尿病。

75%的年轻人不知道糖尿病的症状表现,更不知道一部分糖尿病的发病可能没有症状,因此他们认为身体没有不适,就不可能患有糖尿病。一般说来,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即吃得多、喝得多、尿多,但人很瘦。实际上,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上述表现不明显,往往起病隐匿,等有了并发症,如视力急剧下降、容易感染、性功能障碍等,到医院其他科室看病,查到血糖才发现患有糖尿病。

误解二:亲戚(有血缘关系)患有糖尿病,与我无关。

调查中,12%的年轻人家中有亲戚患有糖尿病,但是68%的年轻人都认为亲戚患有糖尿病并不会影响自己患糖尿病的几率。其实,糖尿病家族史是糖尿病高危因素之一,患病几率高于无家族史人群。

误解三:糖尿病是老年病,与我无关。

60%年轻人认为糖尿病是纯粹的老年病。事实上,糖尿病并不是老年人的专利。近年来,日本的统计资料显示,在新诊断的年轻糖尿病患者中,2型糖尿病的比例竟高达80%。出现这种情况主要与年轻人超重和肥胖日益增多,高脂肪、高热量饮食以及体力运动减少有很大关系。因此,年轻并不能与糖尿病绝缘。

误解四:糖尿病很恐怖或糖尿病没什么大不了。

有些年轻人对待糖尿病会出现两种极端:一种是超级重视以致产生恐惧,另一种是特别不重视以致蔑视,其实这两种态度都是对待糖尿病的大忌。糖尿病可以被很好地控制,因此患者没必要增加自己的心理负担。当然,一旦忽视糖尿病,它就会随着毫无节制的不良生活方式而缠上你。因此,对待糖尿病最好的方法是:在战略上蔑视它,在战术上重视它。

预防糖尿病从年轻时做起

在日常生活中,饮食的搭配非常重要,在家中一定要选用有营养的搭配,如果外出吃饭,要选择新鲜的食品,注意烹饪方式,尽量不要喝汽水,不吃甜品。选择有机食物,少吃加工食品。每天吃3-5种不同的蔬菜。注重高纤、低饱和脂肪、无转化脂肪、低精炼碳水化合物和全谷物。

定期去正规的医院接受检查,是早期发现年轻人群中2型糖尿病的重要手段。除查空腹血糖外,还应检测餐后两小时血糖,并对伴有糖代谢异常者及早进行干预治疗,以防止年轻人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

科学适度的锻炼可以有效预防2型糖尿病和控制1型糖尿病,同时避免肥胖。运动可以改善身体对胰岛素分泌的敏感性,增加肌肉对葡萄糖的利用,有效改善糖代谢,达到降糖目的。

翟华玲(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