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甜豆(糖尿病甜豆浆可以喝吗)

糖尿病之友 0
文章目录:

实测7款粽子热量,糖尿病人一次最多能吃几个粽子?

端午节来了,糖尿病患者朋友您打算吃粽子吗?

粽子外包装上的营养成分标示,包括每份重量或每100克所含的能量(热量)、碳水化合物含量等。

其实不光是粽子,糖尿病患者平时买食品都要学会看营养成分表,这样才能心中有数,吃得放心,血糖更棒。下面我们看看7款不同口味粽子的营养成分表。

蛋黄猪肉粽子火腿猪肉粽子红烧排骨粽子八宝粽子豆沙粽子甜豆粽子蜜枣粽子

以上100克粽子的热量从862-1119千焦不等,换成大家熟悉的千卡大概是200千卡-260千卡。

100克米饭的热量大约是115千卡,粽子的热量大约是米饭的2倍。粽子热量高的原因主要是里面有脂肪,有油,或者是甜粽子加了糖等等。

粽子的主要配料是糯米,糖尿病人吃粽子就要把它当成主食,由于粽子中的糯米升高血糖的速度高于大米,所以,食用粽子的量应稍少于每餐摄入的米饭量,大约减少1/4

比如你平时饮食定量,早上能吃100克馒头,那换成粽子就吃75克。


这么大的一个粽子是140克(边上是一个手机)。早上吃一半就好。

中午你平时能吃200克米饭,换成粽子是150克,就是上面这么大小的一个粽子。千万可别一次吃俩,超量了哦

另外,生活中很多糖尿病人常常存在一个误解,认为营养标识上的数据就是一个粽子提供的热量与营养素。正确的方法是以每份的重量或每100克为标准,换算为1个粽子的实际重量。

作者:营养师 张正虹

豆类升糖指数低,为什么吃了血糖还是升高了?

某糖尿病患者:医生,不是说豆类的升糖指数低吗?但我吃了之后测血糖发现还是升高了,这是为什么?

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为什么豆类的升糖指数低?它的作用有哪些

豆类富含膳食纤维、蛋白质和缓释碳水化合物,有助于降低胰岛素抵抗[1]。此外,豆类中包括蛋白质、纤维和脂肪在内的营养素被认为有助于控制体重、延缓胃排空、减少饥饿感、增加饱腹感[2]。豆类的消耗也与降低心肌梗死率和预防心血管疾病有关[3]。

在第六版《中国食物成分表》中我们可以看到,豆类的升糖指数(GI值)是一个固定值,常见的豆类GI值如下:

豆类GI值

大豆 18

红小豆 26

四季豆 27

干蚕豆 40;蚕豆(五香) 17

鹰嘴豆 33;鹰嘴豆(罐头)42

芸豆 24

扁豆 38;扁豆(红,小) 26;扁豆(绿,小) 30;扁豆(绿,小,罐头)52

绿豆 27

豌豆 42

但在2020年最新的一篇综述中发现[4],豆类的GI值并非一个固定的值,而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范围值。这就是为什么有的患者吃豆类后,血糖波动会较大。

那么影响豆类GI值的因素有哪些?

1

制备方法、加工方法和热处理方式都会影响豆类GI

发酵过的或者罐装的豆类被认为具有更高的GI值[5]。经过了发酵或者罐装化学添加剂的作用下,豆类变得更容易消化,升糖也更快。

烹饪的过程也使淀粉分子更易于消化,热会改变淀粉的性质,使淀粉颗粒分裂,导致糊化,变得更容易消化[6]。

2

去外皮、搅拌混合、碾碎、磨粉、研成糊状、减小颗粒大小,可促进快速消化和吸收豆类碳水化合物,升高GI

一项国外研究表明[7],蚕豆仁的GI值比全蚕豆高,GI值分别为66.0和53.0。另一项研究也发现了这一点,整个豇豆比碾成糊状的食物具有更低的GI[8]。

(去皮豌豆)

同时也有研究证实,在烹饪扁豆之前先进行烘烤,冷冻和喷雾干燥扁豆会增加GI值。其中喷雾干燥扁豆粉的GI最高,为66.0±6.0。这可能是因为面粉粒径较小,导致淀粉糊化,从而导致血糖反应增加[12]。

这表明去外皮、或者磨粉、研成糊状或者减少颗粒的大小等加工方式,会使得豆类增加了接触消化酶的面积,从而更容易被消化,使得GI值升高。

3

高温烹饪会增加淀粉凝胶化使GI升高,但冷藏后食用可降低GI

研究发现,煮沸、储存在冰箱中并重新加热的豆子的GI低于煮沸后立即食用的豆类[9]。例如鹰嘴豆在烹调和立即食用时的GI为34.0±4.0,烹调、储存(-20℃)、在微波炉中重新加热然后食用时的GI为22.0±2.0。由于回生作用,冷却与抗性淀粉(RS)的形成有关,这可能会减少消化率[9],降低GI值。

与烹调后立即食用的豆类相比,在食用前将豆类储存在冰箱(冷却)中,由于抗性淀粉的重组,会降低GI值

4

豆类可以降低膳食中的总GI 指数

研究所示[10],当整个豌豆被添加到意大利面条中时,GI值会从56.0(意大利面)降至38.0(意大利面和豌豆)。GI值从72.0(马铃薯)降至53.0(马铃薯和豌豆),GI值从48(大米)降至38.0(大米和豌豆)。

这表明豌豆可能会降低膳食中的总GI指数。

相似的一项研究也证实了,当作为一顿饭的一部分食用时,芸豆在降低GI指数方面起着作用[11]。

一顿饭对血糖的影响不单单取决于主食的升糖效果,还包括我们吃的食物种类,食物种类越丰富,这一餐整体的升糖作用就更缓和。

5

糖尿病患者对豆类的消化速率影响GI值

糖尿病患者表现出胰岛素抵抗和胃排空延迟,这可能会影响血糖反应[13]。

因此,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豆类的GI值会有波动。我们对豆类的制备方法、加工处理、烹饪方式等都会影响豆类GI值。那么,关于糖尿病患者如何吃豆类有哪些建议呢

1. 选择豆类原型,尽量不选择去皮、磨粉、碾碎等减小豆粒的方式;

2. 发酵豆类或罐装豆类本身虽然对降低这一餐的血糖指数作用不大,但可以作为配菜食用,是很好的消化酶及维生素K2等营养素的来源;

3. 烹煮后,待冷却或冷藏后再回锅煮食,可降低豆类升糖指数;

4. 搭配其他食物一起吃,先吃肉菜类,再吃豆类。

我们不能因为豆类GI值有所波动而排斥它,相反,在膳食中添加豆类可以降低这一餐的总GI指数,有助于更好地控制餐后血糖。

总之,糖尿病患者重要的不是指着眼于某一类低升糖指数的食物,而是要注意均衡的饮食,才能更好地控制血糖。

最后,没有什么食物是糖友的绝对禁忌,只要聪明选择,正确地吃,多多积累经验,就能吃得美味又能控制好血糖。

参考文献:

[1] Fujiwara, N., C. Hall, and A. L. Jenkins. 2017. Development of low glycemic index (GI) foods by incorporating pulse ingredients into cereal-based products: Use of in vitro screening and in vivo methodologies. Cereal Chemistry 94 (1):110–6.

[2] Schneeman, B. 2002. Gastrointestinal physiology and functions. British Journal of Nutrition 88 (S2): S159–S163.

[3] Kabagambe, E. K., A. Baylin, E. Ruiz-Narvarez, X. Siles, and H. Campos. 2005. Decreased consumption of dried mature beans is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urbanization and nonfatal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The Journal of Nutrition 135 (7):1770–5.

[4] Singh, M., Manickavasagan, A., Shobana, S., & Mohan, V. (2020). Glycemic index of pulses and pulse-based products: a review. Critical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 1–22.

[5] Batra, M., S. Sharma, and V. Seth. 1994. The glycaemic index of fermented and non-fermented legume based snack foods.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3 (4):151–4.

[6] Bishnoi, S., and N. Khetarpaul. 1993. Effect of domestic processing and cooking methods on in-vitro starch digestibility of different pea cultivars (Pisum sativum). Food Chemistry 47 (2):177–82.

[7] Thannoun, A. M. 2005. Blood glucose response and glycemic index of some dried legumes in normal human subjects. Mesopotamia Journal of Agriculture 33 (3):8–18.

[8] Oboh, H. A., and K. Agu. 2010. The effects of various traditional processing methods on the glycemic index and glycemic load of cowpeas (Vigna unguiculata). Journal of Food Biochemistry 34 (6):1332–42.

[9] Carreira, M. C., F. M. Lajolo, and E. W. De Menezes. 2004. Glycemic index: Effect of food storage under low temperature. Brazilian Archives of Biology and Technology 47 (4):569–74.

[10] Dodd, H., S. Williams, R. Brown, and B. Venn. 2011. Calculating meal glycemic index by using measured and published food values compared with directly measured meal glycemic index.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94 (4):992–6

[11] Udani, J. K., B. B. Singh, M. L. Barrett, and H. G. Preuss. 2009. Lowering the glycemic index of white bread using a white bean extract. Nutrition Journal 8 (1):52–56.

[12] Ramdath, D., T. Wolever, Y. Siow, D. Ryland, A. Hawke, C. Taylor, P. Zahradka, and M. Aliani. 2018. Effect of processing on postprandial glycemic response and consumer acceptability of lentil-containing food items. Foods 7 (5):76.

[13] Hettiaratchi, U. P. K., S. Ekanayake, J. Welihinda, and M. S. A. Perera. 2011. Glycemic and insulinemic responses to breakfast and succeeding second meal in type 2 diabetic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abete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31 (4):199–206.

美食 时尚超可爱棒棒糖

甜甜的童年

美美的回忆

喜爱吃棒棒糖的男孩女孩看过来!还记得小时候妈妈要是买一支棒棒糖给我就会开心得不得了,即使长大后,偶尔还是喜欢吃着棒棒糖, 一边享受嘴里满满的甜味,一边又彷彿回到当年有着童稚心情般的年纪。如果你也喜爱吃棒棒糖,那么你一定会爱上来自立陶宛设计师Martynas Kazimierenas 和 Egle Opeikiene所创作的Jollypop棒棒糖!喜欢不断尝试新鲜创意的两人,今年推出这款手工制作的棒棒糖系列,选用全素的食材制作出色彩鲜艳造型独特的超时尚棒棒糖,黄色的甜豆、红色的莓果口味、绿色的新鲜苹果口味、以及粉红色的葡萄柚口味,甜美可爱,看完真的就想马上来一只啊!

甜食好吃但少吃

糖尿病风险很高

编辑 / jun

艺术百科 | 展览活动 | 商品导览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 国内投稿及合作邮箱:hi@artvoi.com

* 海外投稿及合作邮箱:hello@artvo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