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三号(糖尿病3+怎么治疗)
市三院内分泌科不断完善糖尿病的全程管理机制
糖尿病的治疗是一个综合性的治疗,包括控制血糖、血压、血的粘稠度、体重等方面,糖尿病目前没有根治办法,但是可以通过各种手段控制好血糖,保护身体的重要器官组织,避免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糖尿病治疗的五驾马车——
第一,指导饮食和运动。
第二,血糖的监测。
第三,药物的治疗。
第四,饮食治疗。
第五,运动治疗。
五驾马车权衡坚固,才能达到一个全面的控制。
每年11月14日为“”联合国糖尿病日”,由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糖尿病联盟于1991年共同发起,宗旨是引起全球对糖尿病的警觉和醒悟,将专家、学术行为上升为各国的政府行为,促使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加强对糖尿病的控制,减少糖尿病的危害。
在今年第13个联合国糖尿病日宣传活动期间,市三院内分泌科加强了对糖尿病全程管理长效机制的完善,围绕“防控糖尿病、保护你的家庭”这个主题,内分泌科的医护人员们除了为广大群众普及健康知识、解答糖尿病问题、进行血糖筛查、指导个性化饮食、运动、检测、宣教和药物指导外,最重要的是为目标人群发放糖尿病自我管理手册及血糖记录日志,每周二、周四开设糖尿病专科门诊,坚持每两周周三的14:30-15:30在三号住院楼二楼医生办公室举办糖尿病健康课堂活动。
这个长效机制的建立无疑将极大的提升糖尿病患者全程管理的依从性,构建良好的医患沟通平台,让每一位前来咨询的群众能够知晓如何判断血糖是否正常、糖尿病的危害、健康的生活方式对家庭成员的重要性;让每一位前来咨询的患者知晓血糖异常常伴有脂肪、蛋白质代谢异常,长期高血糖可引起多种器官,尤其是眼、心、血管、肾、神经损害或器官功能不全或衰竭,导致残废或者过早死亡,糖尿病常见并发症包括卒中、心肌梗死、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等,告知患者血糖控制的重要性及综合治疗降压、调脂、控制体重、抗血小板聚集等必要性。
每个人是自己和家庭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糖尿病控制的五驾马车需要病人和医生共同驾驭,选择市三院内分泌科作为您糖尿病管理的长期医疗照护者,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真正做到防控糖尿病、保护你的家庭!
专家介绍:闫俊芳
内分泌科/心内科主任医师
大理学院、海源医学院兼职副教授
云南省女医师协会高血压分会委员
云南省中西医结合脑心同治专业协会委员
国际血管联盟中国分部云南分会内分泌委员会委员
云南省女医师协会糖尿病分会委员
昆明医学会内分泌学专科分会委员
昆明医学会糖尿病专科分会委员。
擅长心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对心内科各种急、危、重症患者救治有丰富经验,对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危重患者有独到的诊治经验。
糖尿病人挑含糖量低的西瓜部位吃
常言道,西瓜是天然白虎汤,解暑作用最强,夏季几乎家家不离开它。每100克可食部西瓜约含有25千卡能量,西瓜不含脂肪和胆固醇,除含糖和水分(西瓜90%以上为水分)外,还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成分,如维生素C、维生素B族和矿物质,以及抗氧化成分番茄红素。既然西瓜这么好,那糖尿病患者能吃吗?不同种类的西瓜含糖量有什么区别?
为什么说糖尿病患者能吃西瓜
西瓜的血糖生成指数是72%,平均而言,100克西瓜中含碳水化合物5.5克,200克西瓜含碳水化合物是11克,那么200克西瓜的血糖生成负荷是7.92,约为8,所以西瓜属于低血糖生成负荷食物。可以这样说,吃200克西瓜,对血糖的影响不大。即使含糖量不同的西瓜,上下也不会差别很大。
所以说,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控制稳定情况下,两餐之间吃200克西瓜,对血糖影响不大。如果大量进食,必然会引起血糖剧烈波动。
市场上常见的海南墨童西瓜、宁夏的硒砂西瓜、特小凤西瓜、无籽西瓜、冰淇淋西瓜、京欣西瓜等,它们的含糖量各不相同。糖尿病患者应尽量选择含糖量低的西瓜吃。
海南的墨童西瓜:每个约2~3斤,含糖量高达12%。
无籽西瓜:常见品种如黑蜜二号、新一号、翠宝五号、黑蜜五号等,含糖量高达11%以上。
宁夏的硒砂西瓜:中心糖含量平均11.9%,边糖平均含量10.2%,因为它特殊的生长环境,富含微量元素硒。
特小凤西瓜是黄瓤小型西瓜的代表:它所含的β胡萝卜素较红瓤西瓜多,番茄红素的含量较红瓤西瓜少。含糖量不低于11%。
冰淇淋西瓜:黄色和红色相融在一起,中心含糖量12%~13%,边糖(靠近皮的位置)含糖量10%。冷藏后味道更佳。
京欣一号西瓜的含糖量7.9%,郑州三号西瓜的含糖量5.5%,忠于6号黑皮西瓜的含糖量6.4%。
除了西瓜的品种影响其含糖量外,西瓜成长的土壤(也就是产地环境),雨水量,施肥,采摘时机等都会影响西瓜的甜度,文中所列出的数据仅供参考。糖尿病患者应尽量选择含糖量较低的西瓜,根据自己一日所需的能量和食物交换份的原则适量吃西瓜。
不同部位含糖量不同
西瓜不同部位的含糖量也不同,呈梯度变化,中心含糖量最高,越往边缘含糖量越低。这就是为什么有的西瓜第一口比较甜,但越吃甜度越差的原因。糖尿病患者吃西瓜不要把靠近皮的红瓤丢弃,因为这个部位不仅口感不错,而且含糖量比中心部位低。
有的大西瓜一个有10几斤,一次不能吃完。为适应市场需要,商贩会把一个西瓜分两半出售,这时选西瓜就要注意了,西瓜贴地的一面含糖量低于另一面。一般,贴地的那个部位颜色非常淡,购买时注意分辨。
六步买瓜法
一看外观:挑选对称的西瓜,这种瓜质量好。不要选择畸形瓜。
二看瓜皮:瓜皮光滑,有光泽,硬而有弹性,在侧面摸有棱,有明显波浪感,瓜纹理较宽。无光、发软的瓜皮,可能是由于放置时间过长导致失水所致。
三看瓜把:成熟西瓜采摘的瓜把长而新鲜,由粗到细,上面的绒毛少而稀疏。瓜把干瘪或短小,说明放置时间较长时间。
四看瓜脐:瓜脐相对小而凹陷,按起来有弹性,说明成熟度较好。如果凹陷很大,说明瓜可能熟过了。
五要掂:同样大小的瓜,放在手里掂一下,较重的瓜为好西瓜。
六要拍:一手托住西瓜底部,一手在上面拍一下,如果下面的手有震动感,说明是沙瓤西瓜。
冰箱存放西瓜不要超过4个小时
西瓜的甜味主要来自果糖,果糖喜欢凉,温度越低甜度越大。所以有人说西瓜冰一下好吃。西瓜在冰箱中存放3~4个小时口感最好。如果打开的西瓜在冰箱中存放时间过长,容易滋生细菌。
本文为《糖尿病之友》原创,关注糖尿病之友公众号(tnbzy2013),欢迎转发收藏,转载需注明出处,未经授权禁止用于商业目的。
上海用20多年培育了一种新稻米,为了让糖尿病患者敞开吃米饭
糖尿病患者往往对白米饭望而却步,因为白米饭容易被消化,餐后血糖迅猛上升,患者体内却没有足够的胰岛素应对,容易引发高血糖。于是,糖尿病患者不得不使用糙米、燕麦、杂粮等替代主食,但它们的口感味道和稻米不同,满足不了部分患者对稻米的“胃口依赖”。
但好消息来了。经过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20多年的攻关,成功培育出有助于控制餐后血糖的水稻新品种“降糖稻1号”“优糖稻2号”“优糖稻3号”。其中,“优糖稻”不仅通过农业农村部新品种认证,而且突破了种源、栽培、加工等关键难题,具备了产业化应用基础。即日起,使用“优糖稻”加工的大米产品“优糖米”将与市民见面,并于年内实现批量上市。
即将上市销售的优糖米产品
糖尿病患者能吃“抗性淀粉”
“糖尿病患者不宜多吃米饭,因为米饭里的淀粉含量较高,消化后致使血糖升高。而优糖米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的最主要原因是,这种稻米里的‘抗性淀粉’含量很高。通俗地说,就是患者吃了米饭后,米饭里的淀粉不能被小肠中的淀粉酶水解,不会引起血糖应答。”市农科院作物所特种稻研究团队博士杨瑞芳介绍说,她是新品种水稻的主要研发人员之一。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教研室教授厉曙光表示,抗性淀粉含量高的食物确实比较适合糖尿病患者。他解释说,抗性淀粉的定义是“不被健康人体小肠吸收的淀粉及其分解物的总称”。从营养学的角度看,淀粉可分为快速消化淀粉、缓慢消化淀粉和抗性淀粉。
快速消化淀粉能迅速在小肠中消化吸收,血糖应答高;缓慢消化淀粉在小肠中缓慢消化,血糖应答低;抗性淀粉不能被小肠中的淀粉酶水解,不引起血糖应答,但能在人的结肠中与发挥性脂肪酸起发酵反应,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
进一步看,抗性淀粉和膳食纤维的功能有些相似,但两者结构特性不同。最大的区别是,膳食纤维被食用后由人体原样排出;抗性淀粉能实现很多功能性转化,有助于通便等。
使用优糖米烹饪的米饭
包括马铃薯、香蕉、大米等天然植物中都有抗性淀粉。但普通大米的抗性淀粉含量很低,其中热米饭中的抗性淀粉含量一般低于1%,冷米饭中也只有1%至2.1%,米饭中大部分淀粉属于快速或缓慢消化淀粉。因此,医生建议糖尿病患者少吃米饭。
但农业专家觉得,中国人把“用餐”称作“吃饭”,是对米饭有天然的依赖。糖尿病患者群体庞大,他们的对米饭的需求不容忽视。所以,市农科院的特种稻研究团队从20多年前启动特种水稻品种选育。
2009年,第一个育种成功的品种问世,命名为“降糖稻1号”,这是国内首个高抗性淀粉粳稻新品系,并有了对应的大米产品“优糖米”。2012年,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对优糖米米饭进行了血糖指数测试。实验结果表明,优糖米米饭血糖指数为48.53,属于低血糖指数食物,具有控制糖尿病人餐后血糖、改善血脂、饱腹耐饥饿等功效。
从“有的吃”到“吃得好”
2014年至2016年,降糖稻1号累计生产了32.66万公斤优糖米,受到不少糖尿病患者欢迎。但降糖稻1号也有短板,最主要的问题是产量低、熟期晚、不抗病、不抗倒伏,出糙率和出米率低。这就导致每公斤优糖米的市场售价超过100元,影响品种推广和普通消费阶层食用。
所以,农业专家并不满足于降糖稻1号这一成果,而是以它为供体,利用分子育种技术结合传统育种技术,再次选育出 “优糖稻2号”和“优糖稻3号”两个新品种。这两个新品种的抗性淀粉含量平均可达13%以上,是传统水稻品种的20倍;亩产量达到了500公斤上下,为优糖米降价和普及提供了基础。
有了新米种,“怎么烧饭”成为农业专家的新课题。原来,用不同方式处理米饭,会影响抗性淀粉的含量高低。
使用优糖米加工成米粉后,可以提高抗性淀粉含量,且进一步提升口感
通过科企合作,农业专家先是发明了一种全新的高抗性淀粉大米加工方法:将精米洗淘后,沥干至含水量15%至30%,焙炒至熟,然后粉碎过筛,得到降糖米粉。降糖米粉的抗性淀粉含量远高于用蒸煮方式制作的米饭,而且口感风味明显提升。之后,农业专家又将优糖米与青稞麦配比,形成“麦稻米”,能用常规方式做饭,既不降低抗性淀粉含量,又有不错的口感。
这些都为优糖米的产业化铺平了道路。为进一步加快优质科研成果产业化进程,市农科院与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上海新成食品有限公司于6月24日签署合作协议,将优糖稻成果以独占许可方式转让给新成公司;通过科企合作,在浦东祝桥镇建立1000亩优糖稻种源基地,计划在5年内将种植规模扩大到10万亩。这意味着,历时20余年研发的优糖米真正迈出了产业化、规模化的大步。
市农科院党委书记、院长蔡友铭表示,上海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之一,是满足人民群众对健康产品的需求,优糖米只是农科成果之一。农业专家正紧紧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还将推动更多品种的特种水稻、食用菌、西甜瓜等优质农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支撑引领上海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
栏目主编:吴卫群 文字编辑:任翀
来源:作者:任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