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失眠文案(糖尿病人失眠的危害)
请收礼:糖尿病患者必知的20个励志金句,请您笑纳
糖友的抗糖过程很苦,常常感觉到很孤独、无助,今年我们为广大糖友编辑了20个励志的句子,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里一切都顺心如意。
1.知识就是力量
英国的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认为,人的知识(认识)只有通过感性经验从客观外界获得。他说蜜蜂采蜜,原料来自花圃、田间的花丛,蜜蜂采集到花粉后,必须经过自己的加工制作,才能造出香甜可口的蜂蜜。
人的认识也一样,信息只能通过感官从外界获得,但这还不等于已经获得真正的知识,人还必须通过自己的大脑,把这些从外界获得的信息材料,“加以改变和消化而保存在理智中”,这样才能形成真正的知识。
糖友学习糖尿病防治知识也是一样,只有通过多方面、多渠道获得的信息,经过消化、整理、吸收变成自己的知识,才能很好地控制血糖。当然,我们在学习中还得对那些虚假的、伪科学的信息进行鉴别,并给予摒弃。
2.不当寒号鸟
大家一定都学习过一篇小学课文《寒号鸟》,那最后一段“天亮了,太阳出来了,喜鹊在枝头呼唤寒号鸟。可是,寒号鸟已经在夜里冻死了”。
你是不是这样的人:想做个积极主动的人觉得好难,每天习惯晚睡,经常喜欢发呆,做什么事都没有坚持的动力,自己制定的运动计划不去坚持,今天告诉自己明天要努力,明天起来一如往日的模样,你无法忍受现在的自己,却没毅力改变现在。
越习惯,一切也就越糟糕,所有的无能为力,只因为你是寒号鸟!!
糖友在运动时,一定不要当寒号鸟。
3.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在我们这个世界上,很多人都只是在盯着鱼看想吃鱼,明白点说就是,他们想着发家致富,想着郎才女貌,也想着顺心如意、左右逢源;可是呢,只有一小部分人通过学习、模仿、创新和协调实现了在自己的愿望,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控制血糖也是一样,经常有糖友不认真学习、不积极行动,只是在每次的糖友抗糖交流会上,一味的羡慕他人的血糖控制得好,那是消极的态度。只有努力学习,积极行动,才能控制好血糖。
4.乐观向上的态度
简单事不争吵,复杂事不烦恼,发火时不讲话,生气时不决策。一个人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去伤害他人,不给自己找麻烦,常怀感恩之心,就是顶级的修养。掌控好了情绪就能掌控好人生。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才会活得更轻松、更幸福。
控制血糖,除饮食、运动、药物等治疗外,一个好的心情也是很重要的,心情不好血糖也会控制不佳。
5.鸭子定律
大家都见过鸭子(鹅)游水时的真实模样,通常人们只看到鸭子在水面上悠闲安逸地游动。但潜入水下后你就会发现,原来它的鸭蹼一直都在拼命地划动着,没有一刻停歇。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就像水中的鸭子,每一个光鲜亮丽的背后,都隐藏着你无法想象的坚持和拼搏。那些漫不经心的轻松与自在,不过都是短暂的错觉。唯有没日没夜的努力,才是生活的真谛。
糖友控制血糖也是一样,对待生活就得像鸭子游水那样,你必须非常努力地驾驭好“五驾马车”,才能管理好血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才能在外人看起来毫不费力的生活着。优雅需要底气,华丽需要实力。
6.自己创造奇迹
人与人之间的差异,说起来很简单。你在赖床,他在锻炼;你在混日子,他在过生活;你在应付任务,他在用心钻研。圆规可以画圆,因为脚在走,心不变。为什么有些人不能圆梦?因为心不定,脚不动。奇迹还有个名字,叫努力。
控制血糖也是这样,“管住嘴,迈开腿”,只有不断的努力,才能创造奇迹。
7.尽己力,听天命
人的一生都是尽己力,听天命,无愧于心,不惑于情。顺势而为,随遇而安,知错就改,迷途知返。在喜欢自己的人身上用心,在不喜欢自己的人身上健忘。在自己的事情上多用心,对别人的看法少纠结,做一个积极向上的人。
多数管理不好糖尿病的糖友,都存在不尽已力、不知错就改、不懂迷途知返,最终血糖控制不好,并发症早早出现。
8.贵在坚持
一口井,挖三天还没出水,你很可能会放弃希望,但如果再给自己一次机会,你或许会在第四天看到井水喷薄而出。许多人并不是运气不好,也不是不够努力,而是过早放弃。
抗糖的路上不也是这样,你努力了,但是你没坚持,结果你没成功。
9.世上没有后悔药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世间就是这样,谁也逃不过两样东西,一是因果,二是无常。人世间,除了生死,都是小事。好好对待你身边的人,好好对待自己,别让自己留下遗憾,后悔药买不到,预防药自己找。
得不得糖尿病是因果,努不努力控制血糖是无常,只有好好对待自己的疾病,努力学习糖尿病防治知识,控制好血糖,防止并发症,才不会给自己留下遗憾。
10.容易走的都是下坡路
1.容易走的都是下坡路。2.自由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是想不干什么就不干什么。3.命,乃失败者借口;运,乃成功者的谦词。4.打动人心的最佳方法,是谈他最珍爱的东西。5.品格不由你占有的东西决定,而是由你匮乏的东西塑造。6.郁闷时,坐下来犒劳自已,原谅别人也放过自己。
抗糖的路上很艰难,但是决不能走下坡路,不要把抗糖失败归结于命运,是你不够努力!
11.珍惜生命,珍爱家人
假如你病倒了或者猝死了,你服务的单位会第一时间找到人替代你,一切如常运作,你没想像得那么重要;而对于你的家人、爱人,那就是天都会塌下来。
所以再别秉持家人生病不回家、父母死了不奔丧、老婆分娩不去陪而“坚守岗位”的变态价值观了。适度工作,多陪家人,爱惜自己!
经常会有血糖很高而需要住院治疗的糖友,总是以工作走不开,放不下为由而拒绝。这是对家庭很不负责的态度,只有自己身体健康,才能撑起自己的家庭的那片天。
12.每一个稳定的血糖,都是你的坚持
每一个清晨记得鼓励自己,没有奇迹只有你努力的轨迹,没有运气只有你坚持的勇气,每一份坚持都是你成功的累积,只要相信自己总会遇到惊喜,且行且珍惜。
当你在抗糖的路上坚持不下去了,请记住这段话:每一个稳定的血糖,都是你努力坚持的结果。
13.人生就是减法
人生就是减法,见一面少一面。所以说当今最流行的一句话,不是现在你有多少钱,而是你还能活多少年。每个人的路都得自己走,累不累,只有自己知道,任何人也无法代替你走下去。
要想活得潇洒、活得有质量,必须认真管理好血糖。
14.究竟应该放弃什么
人生总会遇到些迷茫彷徨的时刻,但迷茫从不是自暴自弃的借口,更不是停滞不前的阻力。当你在迷茫中不能自拔时,不妨静下来问问自己,是要放弃对成功的搏击,还是放弃那个庸碌的自己。
愿你告别迷茫,找到前路,在抗糖路上不断前行。
15.正确面对生活
糖友在生活中总会有很多的挫折,生活中总会经历艰难的时刻,总会有无奈的选择。只有走过崎岖,才能抵达平坦的道路;只有经历风雨,方能见到美丽的彩虹。要学会在阴霾中找寻温暖,在暗夜中探求光明,走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路。
16.珍惜每个机会
机会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面对机会,你没有准备、缺乏能力,它就会擦身而过。与其在眼睁睁看着机会溜走时怨天尤人,不如在平日里打磨自己、提升能力,以最好的姿态迎接任何可能的机会。
糖友平时应该做好准备,提高自己的能力,才能做好自己的血糖管理。
17.感到前路艰难是一种进步
如果,感到此时的自己很辛苦,那告诉自己:容易走的都是下坡路!坚持住,因为你正在走上坡路,走过去,你就一定会有进步。祝坚持走上坡路的糖友,身体健康。
18.努力才会有收获
春来花开,夏来蝉鸣,秋来叶归,冬来飘雪。生活就是一场场花开花落;人生就是一场场无悔穿越。静静的走,默默的看,无论风雨,无论坎坷,慢慢品味人生的青涩与成熟。
历经生活的艰辛与繁华,始终相信,抗糖的路上努力就会有收获,付出就会有得到。
19.没心没肺,活着不累
人活一世,也就短短几十载。与其事事较真,让自己难受,不如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反倒乐得自在。俗话说:路宽不如心宽,命好不如心好。余生,做个心宽的人。你若心宽似海,生活便温暖向阳。
别太纠结药物的副作用,计较太多,生活没了乐趣。没心没肺,才能活着不累。
20.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人生下来就是来受苦的,于是所有的孩子都是哭着出来的。成长苦,读书苦,求学苦,工作苦,患病更苦。人在经历痛苦中成长,好身体都是苦出来的。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糖友更苦,只要我们不怕苦,就一定能获得一个很好的结局。与君共勉。
恭祝读者朋友们新春快乐,阖家幸福!
作者:向建平 主任医师
怀化市糖尿病康复协会会长
作者单位:湖南省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国家代谢性疾临床医学中心怀化分中心
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MMC)怀化分中心
送您25个管理糖尿病的金句,照着做血糖棒棒的,无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总是不请自来,出人意料,有时来得蹑手蹑脚、悄无声息,只有查了血糖才会知道;有时又来得大张旗鼓、动静不小,用“三多一少”或恶心、呕吐等症状拉响警报。
“请神容易,送神难”,想必您一定知道,尽管您打心眼里不愿意接受糖尿病这个“大神”,但是该来的,总会来,又怎能容您轻易地说不要。
既然来了,就应安之若素,请您记住25个金句,正确认识糖尿病,避免步入误区,用知识的力量真正保卫您的健康。
1.糖尿病最常见的症状是没有症状
只有约30%的糖友表现有所谓 “三多一少”(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减少)的典型症状。70%的糖尿病都是通过检查血糖被发现的,所以定期体检,特别是有糖尿病患病风险的人群定期体检很有必要。
2.腰带越长,寿命越短
中心型肥胖(男性腰围≥90厘米,女性腰围≥85厘米)人群是2 型糖尿病主要的高危人群。
3.糖尿病是和冠心病一样危险的疾病
不要认为得了糖尿病只是血糖高一点、无所谓,通俗地说,得了糖尿病就相当于得了冠心病,70%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最终死因都是心血管疾病。
4.父母有糖尿病,孩子并不一定就会得糖尿病
但是孩子以后患糖尿病的概率会大大增加,从小培养孩子健康的生活习惯,可以有效地抵御糖尿病的到来,把糖尿病拒之门外。
5.糖尿病最可怕的是并发症
糖尿病不仅仅是控制血糖那么简单,血脂、血压、血糖、体重以及尿酸的管理一个都不能少。
6.糖尿病目前仍然不能被治愈
任何宣称能够治愈糖尿病的秘方、药品、神器都是骗人的。
7.糖尿病患者其实什么都可以吃
糖尿病并不是说这个不能吃、那个不能吃,但什么都要少吃一点,适可而止,做到均衡营养就好。
8.没有任何食物吃进去是降糖的
那些所谓的有利于降血糖的食物只是不会导致血糖明显升高或是让血糖升高的程度低一些而已。
9.运动提倡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运动不可取,容易出现运动损伤不说,更重要的是容易导致血糖波动。运动提倡135原则,饭后1小时进行运动,每次运动30分钟以上,每周保持5次以上的运动。
10.饮食和运动是治疗糖尿病的根基
任何宣称可以不控制饮食、不需要运动就可以治好糖尿病的办法,都是耍流氓。什么时候我们都不能丢掉饮食控制和合理运动。
11.饮食和运动不是万能的
不是所有的糖尿病都能够靠饮食和运动搞得定。大多数糖尿病需要在饮食和运动的基础上,合理使用药物来控制血糖。
12.熬夜和睡懒觉都会升血糖
按时起居、规律生活很重要。
13.所谓降糖药伤肝伤肾是糖尿病领域最大的冤案
合理使用降糖药物不会伤到肝和肾。恰恰相反,合理地使用降糖药物,血糖控制平稳是对肝、肾最好的保护。
14.降糖药物没有好坏之分,也不以贵贱论英雄
引起糖尿病的原因有很多,所以可以从很多方面入手来治疗糖尿病,正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降糖药物种类繁多,各有优势,也各有不足,适合你的就是最好的。
15.国外的月亮不一定比国内的圆
特别是在糖尿病治疗方面,国内的治疗一点不比国外落后,糖尿病治疗的药物和方法基本做到了同步,因此不推荐国外代购治疗药物,国外药物的剂型并不一定适合中国人,糖尿病药物需要长期使用,方便获得和经济实惠更重要。
16.胰岛素真的不会成瘾,但也有不良反应
在糖尿病患病时间不长,高血糖明显的情况下,短期使用胰岛素,血糖控制理想后,撤停胰岛素治疗的大有人在。适当的时候使用胰岛素非常有必要。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低血糖和体重增加是胰岛素使用过程中要面临的两个主要不良反应,使用时要加以防范。
17.用了胰岛素仍可能需要口服药
在没有口服药物使用禁忌证的情况下,即便是使用了胰岛素,也建议适当保留口服降糖药物,如二甲双胍等,这样可以减少胰岛素的用量,减少低血糖的发生,更好地平稳控糖。
18.每天一针的胰岛素不能解决所有的高血糖
每日一针的胰岛素即长效或基础胰岛素,的确为糖友带来便利。对于餐后血糖很高的糖友来说,每日一针解决了空腹高血糖,未必能够解决餐后的高血糖,还需要联合其他的治疗办法或是更换为预混胰岛素的治疗方案。
19.低血糖的危害要比高血糖的危害严重得多
控制血糖并不是越低越好,年老体弱者应适当把控制血糖的标准放宽些。控制血糖的原则是在尽可能没有低血糖的前提下,使血糖控制平稳达标。
20.血糖是糖尿病的标尺
血糖监测的多少与糖尿病控制的好坏密切相关,同时也是防治低血糖和血糖波动的最有效办法。要记住不能只测空腹血糖,餐后血糖也很重要。此外,还应定期检测糖化血红蛋白。
21.防并发症比治更重要
定期筛查并发症,及早发现并发症的蛛丝马迹,治未病岂不更好。
22.眼睛是肾脏的“小窗户”
眼睛和肾脏都属于微血管病变,定期进行眼底血管检查,可以及早发现微血管受损的苗头,也可以一定程度上预见到肾脏的损伤。此外,尿微量白蛋白的检测也是早期发现肾脏损害的好办法。
23.糖友的脚比脸重要
全球每30秒就有一例是因糖尿病而截肢,每天多看看自己的双脚,选择合适的鞋和袜,脚上有伤及时治疗非常必要。
24.吸烟、嗜酒有害健康
吸烟对心血管不利,另外不少糖友的截肢是因吸烟而引发。此外,对于正在使用降糖药物或是胰岛素的糖友,饮酒是危险性极高的行为,应尽量避免。
25.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
学习糖尿病的必备知识相当重要,知识掌握得越多,健康才会把握得越牢。至少糖友应该把吃进嘴里的药,或打在身上的胰岛素的名字和用途要了解和记牢。
如果您觉得有用,多多转发哦!
作者:厦门弘爱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 田建卿
好好睡觉,是治愈生活的良药
就在前不久,某科技公司在网上发起针对年轻人的睡眠调查,结果正如大家所想:
在所有调查人群中,仅有21.9%的人能在晚上一沾枕头就睡着,并能在白天保持活力,其余70%左右的人都存在各种各样的睡眠问题。
10.3%的人能在23点前入睡,超过80%的人会熬到凌晨才入睡。
熬夜的人越来越多。
有人白天工作繁忙,晚上熬夜刷手机。
有人睡眠习惯不好,还容易受睡眠环境的影响,即便很早躺在床上,也迟迟睡不着。
也有人因为白天工作没有完成,即便想早睡,也只好熬夜加班。
失眠、睡眠不足、睡眠质量低下、白天精神状态不佳、身体渐渐吃不消等副作用也随之显现。
“睡眠是我们为那笔在死亡时才收回的资本付出的利息。”
利息率愈高,支付愈按时,偿清的日期就推得愈迟。
晚上熬夜拖延,迟迟不去入睡,都是在给生命的消逝增加价码。
有智慧的人都懂得,后半生最舒服的生活方式,是好好睡觉。
好好睡觉,是对自己身体的爱惜,也是对自己人生的负责。
好好睡觉,你就赚了
微博上有个问卷调查:你习惯在睡前玩手机吗?
结果显示在被调查人群中,九成以上的人,都有这个不好的习惯。
明明已经很困了,却还是舍不得放下手机;白天信誓旦旦要早睡,晚上又陷入电视剧和游戏中无法自拔。
除此之外,某项科学研究还显示:视网膜的内生感光视神经细胞只要受到手机屏幕蓝光的8分钟刺激,就会让身体持续兴奋超过1小时,造成生物钟的混乱。
也就是说,睡前玩手机8分钟,身体增加1小时兴奋。
自以为短暂的休闲和放纵换来的是自由,却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时间去弥补。
放下手机,好好睡觉,才能为自己赢得更多精力做有价值的事。
作家村上春树称得上是全球的高产作家之一,他出版的作品有四十多部,早睡早起、规律的生活保证他每天高效地创作输出。
他每天晚上九点准时就寝,早上四五点起床,泡上一杯咖啡、吃点糕点就马上开始工作。
作家郑渊洁,是《童话大王》36年间唯一的撰稿人,依靠的也是良好的作息习惯。
他连续三十多年每天晚上九点半之前睡觉,凌晨四点起床,写作两个半小时,从不间断。
即便后来杂志因一些原因停刊,他也仍坚持每天早睡早起的习惯。
就像渡边淳一说的:“睡眠良好,是一种真正的才能。”
没有睡眠能力的话,人们就不能保持健康的身体,就不能专心致志地工作。
真正懂得好好生活、高效工作的人,都懂得拥有“睡眠能力”的重要性。
能够抵住电子产品的诱惑,按时睡觉;能够合理规划生活,保证睡眠充足。
早睡早起,根据自己的目标去做有价值的事,是一种自律,更是对自己时间价值的珍重。
好习惯,才有好状态
看了一个TED演讲,很受震撼:
白天大脑高速运转,大脑细胞会产生大量废物,并且进入脑脊液。
只有在睡眠中,大脑中脑脊液才会流动,带走垃圾废物,让我们的大脑保持清晰、思维保持敏锐。
这也是为什么大家在晚睡起床后,并没有感到精力充沛,反而身心疲倦、头脑昏沉、浑浑噩噩的原因。
晚睡晚起的坏习惯,直接影响我们白天的精神状态。
知乎上有个提问:“坚持每天早睡,你发生了什么变化?”
网友Dawnsweet说:“我发现早睡后必然早起,然后生活里没有游戏、没有夜宵。黑眼圈少了,时间多了,不会迟到了,每天都有时间好好吃早餐。”
不同的习惯,带来不一样的人生。
正如一句话说:“起先是我们造成习惯,后来是习惯造成我们。”
好习惯,才有一整天的好状态。
再小的改变,日积月累下来,都会成为别人羡慕不来的资本和实力。
电视剧《人世间》里的演员宋佳,虽然已经42岁,但状态和身体一直很好,演技和实力也让人钦佩。
她在某节目中坦言自己保持饱满的工作状态得益于好的睡眠习惯。
她睡觉时从不把手机带进卧室,睡前不看手机、不玩游戏、不看资讯,正是因为这些好习惯保证了好的睡眠质量。
不透支睡眠,科学制定属于自己的起床和睡觉时间,好好睡觉,是善待自己的开始,也是热爱生活的体现。
选择怎么睡,就怎么过一天
看过一句话:“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都是在睡眠中度过的。”
三分之一的睡眠状态,直接影响白天三分之二的生活状态。
想在晚上睡一个好觉,就要尽量做到早睡早起、养成良好睡眠习惯、创造良好睡眠氛围。
如果你想拥有高质量睡眠,不妨尝试下面8个方法改善自己的睡眠质量。
来源:全景视觉
1. 临睡前不喝酒,可以喝杯热牛奶
酒精的确更容易让人产生困意,但也会增加肝损伤的风险,且酒精代谢很容易让人在后半夜醒来,影响睡眠质量,还会导致第二天头晕头痛、精神欠佳。
不妨在睡前喝点热牛奶,牛奶中含有的色氨酸会让人产生疲倦欲睡感,有助于快速入睡。
2. 保持卧室黑暗无光
调查显示,无论是卧室灯光,还是电子设备所放射出来的短波蓝光,都会导致褪黑素分泌受到抑制,进而影响睡眠质量。
入睡前保持卧室黑暗无光对进入深度睡眠、彻底放松以及保持生物钟规律至关重要。
睡前关闭或遮挡所有光源,如果做不到完全遮挡,也可选择佩戴眼罩。
3. 睡前不要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
研究证明,电脑、手机和平板屏幕所放射出来的短波蓝光对人体视网膜刺激最强烈,不仅对眼睛不好,且容易让人的大脑处于兴奋状态,迟迟无法入睡。
如果无法短时间内入睡,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籍作为睡前读物,比起使用电子设备,更能让人快速入睡。
4. 睡前情绪保持轻松,不带着emo睡觉
网络上有个热词,emo,即“emotional”情绪化的简称。
它代表心情低落。带着emo情绪躺下,更会加长入睡时间。
也正如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千金方》中写道:“能息心,自瞑目。”
来源:全景视觉
人在睡前要抛开各种杂乱思绪,让自己心情平静,心静才能入眠。
我们平日难免遇到不开心的事,也难免情绪低落,聪明人懂得在睡前处理和消化掉不良情绪。
控制情绪,才能掌控一生。
睡前保持好情绪,睡眠质量才能高。
5. 坚持按时早起
睡懒觉不仅会让人失去美好的早晨,还会增加患糖尿病、心脏病等风险,甚至产生记忆障碍,打乱人体的生物钟。
正确的做法是,即便前一天睡得晚了,早晨也要按时起床,确保生物钟运行正常。
利用中午或者晚上早睡的方式来恢复身体精力。
6. 白天高效完成工作
和打游戏、失眠等被动熬夜不同,有些人因为白天工作未完成需要被动熬夜。
晚上工作会让大脑始终处在高速运转状态,不利于成功入睡。
要想保证晚上准时睡眠,就要提高白天的工作效率,学会科学合理规划工作事项,做到白天事白天毕。
7. 白天适量运动
适量运动,可以让身体保持微疲劳状态,让人容易产生困意。
运动方式应以有氧运动为宜,如散步、快走、慢跑等,且睡前两小时应避免过量运动。
8. 除了该睡觉时,不要长时间待在床上
为了建立身体和床之间的条件反射,即身体沾到床就出现困意,需要我们把床当成唯一睡觉的地方。
除了该睡觉时躺在床上,其余事情不要在床上做,比如白天躺床上看电视、听音乐、看书等。
来源:全景视觉
并且做到仅在有困意时才上床睡觉。
通过这种反复训练,建立床和困意之间的链接,有助于我们在该休息时躺在床上就可以快速进入睡眠状态。
莎士比亚曾说过:一切有生之物,都少不了睡眠的调剂。
良好的睡眠,是身体恢复、保持健康的最好方式。
好好睡觉,也是呵护精力、提升生活热情的途径。
世界也一直在奖励懂得好好睡觉的人。
那些具备良好睡眠习惯的人,更容易保持自律,生活和工作效率也高出常人。
他们往往充满无限活力和充沛精力,支撑自己在人生长河中追求想要的东西。
愿每个人都可以作息规律、好好睡觉。人生是一场马拉松,坚持到最后的才是人生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