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4期还能控制吗(糖尿病肾病4期诊断标准)
糖尿病肾病三期:警惕恶化,积极干预是关键
糖尿病肾病,作为糖尿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其发展过程往往隐匿而迅速。
其中,糖尿病肾病三期被视为一个关键的转折点,虽然在这一阶段,患者可能还没有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比如水肿,肾小球滤过率明显的下降,肌酐和尿素氮的升高。
但糖尿病肾病三期会进入微量蛋白尿期,主要是尿蛋白排泄率达到20~200微克/分钟;微量蛋白尿是糖尿病肾病早期的重要信号。
糖尿病肾病三期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预示着病情即将进入更严重的阶段。
如果在这一阶段不能进行有效的干预和治疗,患者很快就会进入糖尿病肾病四期。
在四期,患者会出现明显的肾病综合征症状,如蛋白尿、低蛋白血症等,同时血压升高,肾功能进一步减退。
一旦进入这一阶段,病情将难以逆转,治疗难度也会大大增加。
因此,面对糖尿病肾病三期的挑战,患者和医生都需要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干预。
首先,患者需要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以控制血糖、血压等指标,减轻肾脏负担。
同时,患者还需要注意调整饮食,减少高蛋白食物的摄入,以减轻肾脏的排泄负担。此外,适当的体育锻炼也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延缓病情进展。
除了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外,患者还需要定期进行肾功能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通过与医生的密切合作,患者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并随时调整治疗策略以适应病情的变化。
总之,糖尿病肾病三期是一个需要高度警惕的时期,不可轻视。
与尿毒症非常近的慢性肾病4期,仍有治疗机会,4个措施都很重要
周逊 肾内科主任医师
一般将慢性肾脏病(CKD)分为五期:肾小球滤过率(GFR)大于90ml/min即为CKD 1期,患者的肾功能是正常的,与血肌酐超过707μmol/L的尿毒症最远,且多数与尿毒症无缘;GFR介于60-90ml/min即为CKD 2期,患者的肾功能已减退,血肌酐多已超过正常,与血肌酐超过707μmol/L的尿毒症的距离较远,部分患者仍有希望与尿毒症无缘;GFR介于30-60ml/min即为CKD 3期,患者的肾功能已明显减退,血肌酐已明显升高,与血肌酐超过707μmol/L的尿毒症的距离在缩短,仍有少数患者与尿毒症无缘;肾小球滤过率(GFR)小于15ml/min即为CKD 5期,患者已处于肾衰竭最为严重阶段,血肌酐多已达到、接近或超过707μmol/L的尿毒症。
如上说的是CKD 1-3期及CKD 5期,今天重点谈一谈CKD 4期。当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至15-30ml/min时,即为CKD 4期,此时患者的肾功能已严重减退,慢性肾功能不全已到了肾衰竭期,检测的血肌酐数值在250-700μmol/L之间,多处于400-600μmol/L。患者健全肾单位或称为有功能肾单位多不足10%,或为5%左右,即大约有95%的肾小球已完全硬化,肾小管与肾间质也已广泛纤维化。或许患者的排水功能尚可,但其排毒功能已非常差。患者可出现多种并发症,也会有合并症,这些并发症与合并症又会反过来加速慢性肾脏病的进展,并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增加死亡风险。
因此,就会有人说:已与尿毒症非常近的慢性肾脏病4期,估计没什么治疗机会了,准备透析或肾移植吧!然而,我们遇到的之前被诊断为CKD 4期患者,情况并非都是如此,不少患者仍有治疗机会,如下四个措施都很重要。
一.别把CKD 2-3期并AKI当成CKD 4期
别把CKD 2-3期合并AKI当成CKD 4期,指的是:别把慢性肾脏病2-3期合并急性肾损伤当成慢性肾脏病4期来治,这里的AKI 即急性肾损伤。在慢性肾脏病漫长的病程中,经常会合并急性肾损伤(AKI),多与某些诱因有关,包括感染与发热、缺水与失水、熬夜与劳累、剧烈运动及高盐与高蛋白饮食等。如果以如上这些情况下检测的血肌酐值来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其结果往往明显低于慢性肾脏病患者实际情况,再以此作为慢性肾脏病(CKD)分期依据,就可能造成诊断上的分期错误,制定的治疗方案也会错过纠正上述可逆或诱发因素的机会,从而造成急性肾损伤(AKI)无法逆转。因此,当患者的血肌酐明显升高或肾小球滤过率明显下降时,一定要先排除是否合并有急性肾损伤(AKI),并给予积极治疗。如果其基础慢性肾病处于CKD 2期或3期,则还有机会避免尿毒症,治疗更需积极,千万不能错过机会。
二.不要过分执着于降低尿蛋白治疗
处于CKD 4期,或许患者的尿蛋白还很高,有些患者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为≥1.0克的中等量蛋白尿,有些患者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为≥3.5克的大量蛋白尿。而这么高的尿蛋白,还会进一步促进慢性肾脏病继续向前发展。因此,有人就会认为把尿蛋白降下来才好。有这样想法,不能说完全错误。然而,这里面临的问题也不算小,即如果使用“作用强”的降蛋白药物(如激素与免疫抑制剂),其副作用一定也是非常大的。权衡利弊之后,降蛋白所带来的“益处”与药物引起的“坏处”相比,或许并不划算。而更多情况是,所使用的降蛋白药物根本看不到什么效果或效果不明显,反而会引起慢性肾病加速进展。多数情况下,患者可选择某些作用较弱及副作用较小的药物,如沙坦/普利类药物或列净类药物等。因此,到了慢性肾脏病4期,就算尿蛋白高,也不要过分执着于降低尿蛋白治疗。
三.治疗合并症与并发症才是重点
到了慢性肾脏病4期,患者更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如肾性高血压、肾性贫血、高钾血症、高磷血症、高尿酸血症、代谢性酸中毒、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心功能不全与脑血管病变等,也会合并其它疾病,如感染性疾病及肿瘤等。相对于血肌酐与尿蛋白等指标,治疗这些并发症与合并症才是重点,不仅可延缓病情发展,而且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减少死亡风险。
四.为肾脏替代治疗作一些准备
并非等到了慢性肾脏病5期或尿毒症时,患者才想到或准备透析或肾移植,而应该提前做一些准备。这是因为,当到了慢性肾脏病4期,或许一次感冒或其它感染,就能让患者的血肌酐升高到707μmol/L以上的尿毒症水平。对于特殊类型的慢性肾脏病,如糖尿病肾病,更要考虑提前行左前臂动静脉内瘘成形术等血透前的准备工作。有肾移植条件的肾病患者,可以先去肾移植中心抽血行组织配型。不要拒绝谈论透析或肾移植,至少先做好心理上的准备。就算到了“以后”,不管是透析还是肾移植,都可以长期存活下去,只要好好配合治疗,预期寿命并不比普通人群差很多。透析或肾移植,或许只是换一种生活方式而已。
因此,就算到了慢性肾脏病4期,咱们肾友也绝不能放弃,抓住机会,以后的生活并非有些人想象的那么糟糕,一样可以继续。
与同名《肾为先》微信公众号同步首发,文章为作者周逊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糖尿病肾病也有逆转的机会,大家好好控糖,人人享有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并非注定无法逆转。
糖尿病肾病是有可能被逆转的,但前提是要了解自己的病情分期,并与医生进行详细的交流。
·第一阶段:尿液中出现泡沫,尿蛋白开始增多,检测尿微量白蛋白在30-300μg/min,这是糖尿病肾病的2~3期,此时病情尚处于早期阶段。若能及时控制血糖等不良因素,则有可能逆转或停止进展。若未引起足够重视,继续破坏肾脏,则病情将逐渐恶化。
·第二阶段:肌酐开始升高,糖尿病肾病进入第4期,此时肾脏功能已受损过半,病情较为严重。若不加以控制,则将威胁到脏器功能。虽然肾病无法被逆转,但仍需控制病情发展,避免出现肾衰竭等症状。
·第三阶段:肌酐进一步升高,肾小球滤过率eGFR小于15,糖尿病肾病进入第5期,也称尿毒症期,此时肾脏基本已坏死,病情已完全不可逆转,需进行血液透析治疗。
因此,我们必须坚持控制血糖和防治糖尿病肾病,无论处于哪个阶段,都应采取规范、科学的治疗方法。目前还没有特效药物可以立即逆转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