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胃堵(糖尿病人胃里不舒服)

中医李隆文主任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患者,感觉这里也堵,那里也堵,多半是气机不畅了

糖尿病是现在很常见的一种疾病,现在通常的治疗方法就是以降低血糖为主要目标,以达到预防并发症,减少并发症的目的。

然而,很多患者在经过一系列治疗之后,效果并不理想,血糖总是忽高忽低,而且总是感觉身体似乎被什么堵住了。

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其实,这在中医看来,就是体内气机不畅了,一般这种糖尿病患者,无论是口服降糖药,还是注射胰岛素,效果都不会很理想,很难达到治疗预期。

这类糖尿病患者,身体感觉像是被什么东西勒住了,整个人感觉很堵,血糖也一直居高不下。

那么怎么解决呢?在中医看来,人体气机通畅,才能百病不生。气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贯穿于全身经络之中,推动物质的运行,从而维持身体的正常运行。

如果气机受阻或者紊乱,就很容易导致脏腑失调,从而影响胰岛素的正常分泌,进而导致血糖居高不下。

具体要怎么解决呢?我们首先要改善的就是身体的脏腑功能,疏通气机,从根本上解决,这样才能够把身体气机打通,使胰岛素能够正常分泌,从而达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个案例:

之前门诊有这样一个患者,男性,60岁,糖尿病5年,他的血糖一直控制的不好,空腹血糖11mmol/L,餐后血糖16mmol/L。

服用西药降糖,但是效果很一般,血糖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

后来他找到我,寻求中医药的帮助,经过详细辨证以后,用中药给他调理身体,疏通气机,一段时间以后,空腹血糖恢复正常了。

患者还跟我说,感觉中药真的很神奇,之前三餐都按标准吃,运动也没落下,但是血糖就是不平稳。

中药调理之后,感觉身体轻松了,现在偶尔馋了,吃的多了,血糖也不见反复,特别开心自己能够恢复正常人的生活。

另外我还叮嘱患者,恢复正常以后,也不要太过于放肆,饮食和运动还可以继续坚持,以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

当然,每个人的情况不尽相同,请在专业中医师的辨证下对症用药,切勿胡乱自行盲目用药,以免加重病情。

糖尿病“祸根”是三焦被堵了!重用1块钱的丝瓜烙,帮患者停药

糖尿病,尤其是2型糖尿病,往往与日常不良饮食习惯密切相关。这样的饮食习惯首先会损害脾胃健康,当脾胃功能失常时,食物中的营养和水分无法正常输送,最终可能导致"消渴"的发生。

三焦的阻塞与脾胃功能紊乱有着密切的联系。

下面我要分享的是一种常见且价值低廉的药材——丝瓜络!

丝瓜络在日常生活中常被用作清洁工具,但在中医药中,它是一味具有通络活络功效的药材,被赞誉为中药界的"通络高手"。

丝瓜络不仅能促进全身气机的流通,还能帮助气血顺畅,它还具有通经活络、渗透肌肉组织的特殊能力。

在临床治疗中,我经常将丝瓜络与其他药材结合使用,帮助了许多糖尿病患者缓解了病情。

夏季,一位患有糖尿病六年的患者前来求医。他告诉我,他每天都感到极度疲惫,头昏眼花,精神不振,口干舌燥,食欲不佳,体重急剧下降。

尽管他一直在服用降糖药物,但血糖控制并不理想。最近一次检查,空腹血糖达到13,餐后血糖高达18,还伴有头晕和肠胃不适。

诊断时,我发现他的舌头颜色偏红,舌苔白厚,脉搏快速有力。

根据他的症状和舌象,我判断他的糖尿病是由于肝气郁结,导致大脑神经受阻。

我的治疗方案是疏肝解郁,健脾化痰,安神醒脑。

用药方案包括:通草、丝瓜络、猪板油、乌梅、僵蚕、柴胡、香附、枳壳、陈皮、茯苓、石菖蒲、焦三仙、栀子、黄连。

患者服用14剂后,口渴和食欲都有了明显的改善。

在此基础上,我对药方进行了调整,让他继续服用。

经过三次调整,患者在最后一次复诊时,不适症状几乎完全消失,血糖也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为了巩固疗效,我建议他继续服用10天,并嘱咐他要保持良好的饮食和运动习惯。

中医认为,糖尿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肝气郁结,导致心脏和肺部无法有效协助气血运行,脾胃无法正常消化吸收,三焦系统无法顺畅排泄多余水分,从而导致血糖水平异常升高。

只有当经络通畅,肝气郁结的问题才能得到解决。

药方中的通草、丝瓜络、猪板油等药材有助于打通三焦系统,防止痰湿和瘀血聚集;乌梅、僵蚕能够化解已形成的痰湿和瘀血;而柴胡、香附、陈皮等则能疏肝解郁,理气畅中。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治疗强调对症下药,文中提到的方法并不适用于所有人,务必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辨证施治,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身体损伤。

本文旨在传播中医的调理思路,并无误导之意。由于中医讲究辨证施治,故未提供具体剂量。

“胃不好”也是糖尿病的一种并发症?

我们都知道糖尿病的并发症有心脑血管病、肾病、眼病、足病,难道糖尿病人胃不好也是并发症吗?

很多糖尿病患者胃不好,不想吃东西、餐后上腹胞胀、恶心、发作性干呕、呕吐、腹泻、便秘、体重减轻等,大多数人都认为是吃降糖药导致的胃肠道副作用,也就听之任之不予治疗。其实,这些症状并不都是药物副作用,很可能是糖尿病的又一并发症。

胃肠道的活动方式是“蠕动”,功能就是完成对食物的消化吸收,从而给人提供营养,以维持生命活动。胃蠕动功能正常,吃进去的食物才能正常消化吸收,而这一功能是由一种叫做“自主神经”的神经控制的。高血糖会损害血管,导致给自主神经供应血液的微血管硬化堵塞,自主神经供血不足,就会失去调节胃肠道蠕动的功能。胃肠道蠕动功能变差,食物积存在胃肠道消化不了就会出现腹胀、早饱、嗳气、不想吃东西、恶心、呕吐等症状,刚吃完饭后症状尤其明显,这在医学上叫做“糖尿病性胃轻瘫”,是糖尿病的消化道慢性并发症之一。据资料统计, 至少有50%以上糖尿病患者伴有胃轻瘫。如果不加治疗,长期发展下去,不但影响血糖的控制,还容易导致贫血、营养不良、神经性厌食、肿瘤等。

所以治疗糖尿病不但要盯着血糖,还要关注并发症,软化疏通血管,减少血糖对血管、神经的损害,才能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