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脸发青(糖尿病脸发青啥原因)

老神中医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血糖正常,为什么还有并发症

糖尿病人群中:

有的人严格控制饮食,血管管理得非常好。

但是却出现了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有的人饮食马马虎虎,血糖管理迷迷糊。

但是却是健健康康的,没有并发症!

血糖控制的很好,为什么还出现并发症?

有的人年纪轻轻,20多岁,眼底出血了;

有的人耄耋之年,80、90岁,健健康康。

有的人体重正常,但是尿毒症了;

有的人肥肥胖胖,除了血糖高,没有任何问题!

有的老人活到八九十岁,健健康康。

出院的时候医生告诉我,控制好血糖就没有并发症了。

可是我血糖控制的很好,但是今年检查有并发症了。

以上种种,都是我们经常看到的,也是让很多糖友困惑的。

那到底是什么决定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呢??

视网膜病变、神经炎、糖尿病肾病是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老神是中医,从1999年就开始接触糖尿病。

在诊疗过程中老神发现几个让人深思的病例。

大约2008年,老神收治一个保定雄县患者。

患者60多岁,女性。

主诉是糖尿病、手脚指发青冰冷、下肢无力。

老神诊断为血痹,给予金匮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

服用中药2月,十指发青冰冷消除,唯下肢无力尔。

患者儿子邀老神上门复诊,当时老神刚好在北京。

于是坐车直接去了雄县,上门,视其舌,诊其脉,

又详细问询四诊情况以及是否有脑血管病史。

脉象舌苔都接近于正常,为什么下肢无力。

老神百思不得其解!

恰好他们家准备老人的晚饭,我就又问询了下。

结果发现老人不吃肉,只吃鸡蛋豆腐,主食还是荞麦面。

当时脑子灵光一闪,好像找到了原因。

汤药照旧,加食疗。

1、牛肉10斤,一个月吃完,一天大约吃150g。

2、蚕蛹一天吃3、5枚。

汤药里加入健胃消食的焦三仙,助其脾胃运化。

之后患者三个儿子请老神吃饭,宾客尽欢,次日老神返回北京。

一个月后患者家属联系老神,患者已经下肢无力已经恢复。

非常感谢,邀请老神再次去雄县。

从这个病例开始老神就开始注意糖尿病患者的饮食结构。

发现只要是不吃肉的糖尿病,要么没有并发症,一旦有并发症,几乎都比较严重。

多肉菜少主食——老神控糖减肥六字真言

之后老神不断总结,慢慢形成了老神独特的糖尿病饮食控制理论。

多肉菜少主食——老神控糖减肥六字真言。

老神的观点,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是否出现取决于2点:

1、血糖控制是否相对合理,也就是空腹7以内,餐后10以内。

2、患者元气气血是否充足。

老神用20年时间推演出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公式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公式:

血糖控制良好 元气充足 = 身体好

血糖控制不好 元气亏虚 =100%并发症

血糖控制不好 元气充足 =不容易出现并发症

血糖控制良好 元气亏虚 = 容易出现并发症

大家可以根据这个公式来评估是否有并发症的风险。

总结:元气是否充足,全看饮食是否满足。

如果纯素食,没有肉,基本上100%元气不足。

所以糖尿病要想没有并发症,饮食搭配均衡营养是必须的。

具体饮食方案请点击:

多肉菜少主食——老神控糖减肥六字真言。

糖友们,教如何看皮肤变化

微信公众号:fji365

进入8月中旬,炎热的天,仍居高不下,人们晚上喜欢开上空调,冷冷地睡上一觉,这个时候,我们的皮肤像是在冬天里的汽车。潮湿寒凉的外部环境,容易加速车漆老化、开裂。人体的皮肤就像是汽车的表面,一旦机体内部出现健康问题,或遇到变化极大的外部因素,也容易导致各种皮肤病变,糖尿病患者更是如此。

1、莫名其妙的痒

有种爱叫放手,可不舍而丢不掉。有种痒发起飙来,想甩也甩不掉。它有时会蔓延至全身,有时会骚扰女性私处,但它从来不会偷摸而至,常常和局部皮肤干燥、脱皮为伍。假如长期有剧烈瘙痒的,我们会建议去做个血糖检查。

因为体内的血糖水平升高时, 皮肤组织含糖量也相应增高, 当然这不是好事,他可以直接刺激皮肤,导致瘙痒发生。当然,糖尿病并发血管病变也可引起汗腺萎缩导致皮肤干燥,越发干燥的皮肤就更容易发痒。因此,患者在控制血糖的同时,可外涂一些羊脂乳类的油性品。

另外,高血糖还会并发血管营养和微循环障碍等等,使得皮肤的天然屏障能力削弱。身体出汗一旦增多, 在身体潮湿的部位很容易发生真菌感染,如足癣等也会让患者产生难以忍受的瘙痒。

一般情况下,腿部与足部是引发皮肤瘙痒最重的部位。患者不妨试试中药泡脚:热毒炽盛型糖尿病患者,取金银花30克,蒲公英30克熬水,洗泡双足,水温适宜,可活血通络,防治瘙痒。也进行药浴:取黄芪、细辛、红花、川芎、白芷各20克,入锅熬成水,洗药水浴,可解毒化湿,缓解瘙痒。

2忽来不走的皮肤变色

如果发现腿部的皮肤被上了色,出现了色素积淀、青紫,要留意下自己的血管是否发生了闭塞。常见年纪大、病期长的糖尿病患者出现此类情况,同时还会伴发下肢发麻、走路疼痛等其他症状。

其实,当糖尿病患者的皮肤出现色素沉淀时,不仅遵医嘱治疗,还可用饮食帮助调理,比如平时多选择纤维素丰富的蔬菜和水果,多喝富有矿物质的矿泉水,小分子水充当了人体血管的“清道夫”,能帮助疏通血管,改变血液循环,对人体皮肤来说是天然的滋养品了。

需要注意的是,不及时处理的话,糖尿病血管病变的下一步就是糖尿病足,因此,患者最好平时穿宽松舒适的鞋,特别是袜子要干净完整,破袜子很可能会引发糖尿病足。怎么办?方法很简单——多买几双白色的棉质袜子,不管是破了、有脏东西,都能看到。

3、汗一直流

经常流汗的人不仅要注意到自己爱出汗,还要特别留意这汗出得是否有规律。比如,足部出汗减少或停止,而头胸背部却出汗增加,这就很可能是糖尿病植物神经病变的早期表现之一。病变严重者还会出现下肢甚至是下半身出汗减少。

出汗异常是糖尿病植物神经病变一个重要的机体信号。糖尿病之所以会影响到汗腺的正常分泌,归根结底还是在于患者本身的高血糖,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交感神经兴奋,最终导致汗腺分泌增加而多汗。因此,排汗异常者需要及时做血糖检查。

关注微信公众号:fji365,更多健康知识,有你好看!

由表识里-糖尿病的皮肤信号

皮肤病变在糖尿病患者群体中极为多见,包括感觉异常、水疱病、皮肤瘙痒、糖尿病足等多种类型,其特点为病变范围比较广,种类较多,可发生于糖尿病的各个时期,损害全身任何部位的皮肤。此类病变会导致糖尿病病情加重,而病情加重又会引发更多的皮肤病变,产生恶性循环,严重危害患者人际交往和生活质量。注意皮肤的表现,可为糖尿病的早期发现提供重要的依据。

1皮肤瘙痒 自觉皮肤瘙痒,且难以忍受,无原发性皮肤损害。瘙痒较严重时可见皮肤抓痕、血痂、皮肤肥厚、苔藓样变、色素沉着等。

2感染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升高,皮肤组织的糖原含量也较高,这就给霉菌、细菌、病毒创造了良好的感染环境。

(1)细菌感染 糖尿病患者容易伴有皮肤细菌感染,可以发生蜂窝织炎、颈部毛囊炎、足溃疡、褥疮溃疡、疖肿、痈、脓疱病等。

(2)真菌感染 足部、腹股沟或腋下、乳房下方、阴道或肛门区域严重、持续的真菌感染。最常见的是念珠菌性擦烂、龟头炎、女性阴道炎、甲沟炎、甲真菌病、舌炎、口角炎等。手癣多局限于一侧,足癣多为双侧,根据临床表现又可分为:

① 水疱鳞屑型:好发于指(趾)间、掌心、足跖及足侧。皮损初起为散在或群集的水疱,疱液清,可融合成多房性大疱。疱液干涸后可见脱屑,瘙痒明显。

② 角化过度型:好发于足跟及掌趾部。皮肤角化过度、粗糙、脱屑、干裂、出血。一般无瘙痒,有皲裂时疼痛。

③ 浸渍糜烂型:好发于指(趾)缝,尤以第 3~4 和 4~5 指(趾)间多见。表现为皮肤浸渍发白,搔抓后,表皮脱落露出潮红糜烂面。可伴瘙痒,继发细菌感染时有恶臭味。

(3)病毒感染 糖尿病患者也容易发生病毒感染性皮肤病,主要是带状疱疹(表现为发热、乏力、局部淋巴结肿痛、患处皮肤灼热、感觉过敏、神经痛以及沿神经走行分布的红斑上出现成簇不融合的粟粒至黄豆大丘疹)、单纯疱疹(表现为皮肤黏膜处散在的水疱,少数患者会出现发热、肌肉酸痛等症状)和疣(主要有皮肤疣生殖器疣。皮肤疣是人乳头瘤病毒( HPV)感染导致的皮肤疾病,常见于面部、肢端、生殖器和脚掌。皮肤疣一般不会导致疼痛或不适,但会严重破坏患者的容貌;生殖器疣即尖锐湿疣,具有传染性,其他部位的皮肤疣则一般不会传染)。

3 糖尿病足 轻者皮肤会干燥、脱屑和感觉异常(麻木、刺痛感、发凉),严重者因脚趾离心脏最远,血液循环最差,血管闭塞现象,皮肤极易缺血发紫、水肿、发黑、腐烂坏死,形成坏疽溃疡。

4 其他 皮肤发红,主要见于久病的患者,好发于面部。有时也可在手足出现特殊的玫瑰色红斑,出汗反常,黄色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