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喝酒后(糖尿病喝酒后皮肤瘙痒)

人民网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人喝酒会有哪些影响?4大危害不可轻视

酒是很多场合不可缺少的一种饮品,如应酬、亲朋好友相聚上,这些场合都免不了要喝酒,而很多人应该知道如果经常喝酒会给自己对身体带来伤害,特别是糖尿病的糖尿病人,在平时如果经常喝酒容易导致一些副作用的发生。

广东省中医院内分泌专科主任医师赵玲在此前接受采访表示,对于糖尿病人来说是不建议喝酒的,比如在平时喝一些啤酒,啤酒当中含有一定量的糖分,喝了之后会引起血糖波动。还有大部分糖尿病人合并有高尿酸血症,喝了啤酒之后会对尿酸造成影响,所以糖尿病人为了健康着想一定要戒酒,不管是啤酒还是白酒最好是远离。

糖尿病人喝酒会带来哪些副作用?

一、会导致肝脏的负担加重

由于酒精在进入身体后是会通过肝脏分解的,而对于正常的人来说,适当的喝酒并不会给肝脏带来太大伤害,但是由于糖尿病人的肝脏解毒能力比较弱,如果在平时经常喝酒就会导致肝脏的负担加重,从而导致肝损伤,进而容易引起糖尿病肝病。

二、导致血糖不能稳定

由于酒精本身是一种高热量食物,如果糖尿病人没有控制的饮用就容易导致身体热量过多而让血糖不稳定,另外如果是经常空腹喝酒也容易导致低血糖的发生。由于酒精在进入身体后会抑制肝脏分解糖原,就会让血糖一度下降而导致低血糖的发生,在低血糖过于严重的时候就会让身体分解大量酮体堆积在身体内,进而出现酮症酸中毒严重,会让患者出现昏迷。而且一次低血糖的发生比高血糖更严重,它会让身体的一系列器官受到伤害,更加容易引起一些并发症。

三、刺激胰腺

有一些糖尿病对身体胰岛素分泌会出现障碍,如果长期的喝酒就会在酒精刺激下促进胰腺分泌,就很容易导致胰腺炎的出现。

四、会引发糖尿病肾病

由于糖尿病人会因为长时间的高血糖让肾脏更容易受到伤害,而长期喝酒会让酒精进入到肾脏,由于酒精进入身体是需要肾脏进行排泄的,如果长期喝酒就会加重肾脏的负担,如果糖尿病人肾脏不是很好,这些酒精没办法及时排泄出体外,久而久之就容易导致肾脏发生病变而引发糖尿病肾病。

温馨提示,糖尿病人要知道在平时要避免喝酒,才能够避免血糖出现波动或者让酒精给身体带来伤害,而如果自己是在需要的情况下喝酒就要特别的注意,要尽量选择一些热量比较低的酒,可以选择红酒,另外尽量不要空腹喝酒,空腹喝酒容易导致低血糖,在喝酒前可以适当的补充一些食物,避免酒精造成低血糖,让低血糖给身体带来伤害。

糖尿病患者喝酒,到底对身体有没有影响?忍不住的话要正确应对

说起喝酒,追溯到我国古代人们就有喝酒的习惯,通过自己酿造,深埋在土地里,时间越长酒香味越浓。随着科技发达,酒文化源远流长,人们不再自己酿酒,工艺上的手法让我们喝酒更方便,可酒真的是好东西吗?

几乎到现在都有人怀疑这个问题,可以给大家肯定的答案,在世界卫生组织下的国际癌症机构,把酒精以及酒精饮料,列在1类致癌物的名单中,说明它有明确对人体致癌的物质。

可以和酒精相媲美的还有烟草、黄曲霉毒素、中式咸鱼、二噁英、苯并芘、槟榔等等。

那我们还能喝酒吗?为什么有很多糖尿病喝酒都没事?

虽然酒精是致癌物,但现实生活中依旧有很多人喝酒,为了应酬、解压等等,在各大场合喝酒都不会有人阻拦。如果你身体健康良好,在我国膳食指南中,确实有健康的饮酒量标准。除了不喝的做法以外,不超出机体耐受范围即可。

针对糖尿病患者,最建议的方式是不饮酒。如果一定要饮酒,或者是你犯酒瘾了,也要用科学的办法。

第一,看病情情况。有些糖尿病患者病情不稳定,处于低血糖、并发症状态,为了病情考虑,就需要远离酒精类饮品。一旦超纲饮用,酒精一方面容易影响体内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物质的代谢,增加血液中葡萄糖含量,让葡萄糖经过血管壁时刮伤血管,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另一方面,糖尿病患者每日服用的降糖药,酒精还可能与其发生反应,降低药效或者是使糖尿病患者短时间血糖水平骤降,引发严重的低血糖反应,甚至是晕倒、休克。

如果病情较为稳定,自身没有糖尿病并发症,忍不住想要喝酒时,可适量喝酒。

第二,看每日酒精摄入的总量。对血糖水平控制良好的糖尿病患者,男性女性饮酒范围不一样。男性全天酒精量不超过25g,也就是说啤酒最好在450ml以内,葡萄酒在150ml以内,在40度以下的白酒当天不要超过50ml,不建议饮用高度白酒。

在饮用各种酒类的同时,注意查看服用药物的说明书,看清服用禁忌,如果有不能喝酒这一项,就要注意饮酒时间,避免药物和降糖药冲突,引起较大的血糖波动。

各位朋友,你认为糖尿病患者可以饮酒吗?不妨在下方评论中留言,分享给我们的营养师。

为啥喝完酒血糖降了,却说糖尿病别喝酒?因为你不知道这5大危害

各位糖友们肯定听过无数遍来自家人、医生、和专家的劝告:别抽烟,别喝酒。

“吸烟有害健康”是印在烟盒上的,对于烟的危害大家肯定都知道。但酒对糖尿病患者来说,也是禁忌吗?

更有甚者,有的糖友发现喝完酒之后,测一下饭后血糖居然比平常还低了!这是怎么回事,难道酒能降血糖吗?

劝糖友们别喝酒并不是空穴来风,喝完酒血糖会降低的原因,今天都来解释清楚,看完,就知道能不能喝酒了。

为什么喝完酒,血糖降低了?

喝完酒后,通常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会这样变化:先猛降,然后反弹上升。

(1)第一阶段:血糖猛降

喝酒后,尤其是在没有吃多少主食的情况下喝白酒的话,会使血糖迅速降低。

这是因为当人体缺少葡萄糖来源时,会分解“肝糖原”来控制血糖水平,而酒精会抑制肝糖原的输出,使其无法顺利进入血液中,因此血糖水平就会迅速降低。

(2)第二阶段:血糖反弹上升

通常在喝酒后的3-8小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就会开始反弹升高。这时患者需要检测自己的血糖水平,并且正常用药来控制血糖,千万不要大意忽略血糖水平的反弹。

(3)喝完酒短暂性的降血糖是好事吗

当然不是!

首先,在一些情况下,低血糖可能比高血糖更危险,低血糖严重时会使大脑组织损伤,可能会诱发心血管急症,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死亡。

其次,血糖迅速降低,导致短时间内血糖水平波动大,也很危险。

为啥劝糖友别喝酒?主要是5大损害

(1)损伤肝脏

酒中都含有酒精,酒精进入人体后,会经肝脏代谢和解毒,转化为对身体无害的物质。

但酒精的代谢优先次序较高,会取代同餐摄入的葡萄糖功能,致使其滞留在血液中或被转化成为脂肪。而这些都会影响血糖控制。

除影响葡萄糖代谢外,酒精也是破坏身体能量、解毒中枢“肝脏”的一大利器。它本身就有肝毒性,会损伤肝脏功能,使其无法及时处理脂质、糖类,使血糖波动明显。

(2)空腹饮酒容易引起低血糖

如果空腹大量饮酒,还有导致低血糖的危险。由于能量代谢顺序优先,酒精会抑制肝脏糖原分解,这导致血液内的糖分逐渐下降,甚至出现低血糖的危险。

除此之外,酒精还会刺激胰岛素的分泌,这会加快血糖的去化速度,进一步增加低血糖的风险。

(3)酮症酸中毒

酮体是脂肪代谢的中间产物,它需要肝脏来处理。而饮酒导致的肝脏损伤,会使肝脏无法将所有酮体降解。

酮体在血液中积累过多,导致血液变酸而引起酸中毒,成为酮症酸中毒。

(4)糖尿病患者喝酒过多可能引发高脂血症

研究显示,酒精会使血液中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升高,容易导致高脂血症。另外,糖尿病患者的肝脏代谢能力较差,一旦出现高脂血症,可能会持续很长时间,尤其是不注意饮食的患者。

(5)酒精会干扰降糖药或胰岛素发挥作用

如果空腹饮酒,且在餐前服用了降糖药,这会大大增加出现低血糖的危险。如上文所述,在空腹状态下,喝酒会降低血糖,加上降糖药的作用,低血糖发生概率骤增。危险就在身边。

除低血糖外,作为有机溶剂的酒精,容易与某些降糖药物产生交互作用,轻则降低药效,重则损害身体、加重病情。

糖尿病人要怎样喝酒?

咦?不是说不要喝酒吗?

是这样没错!但我们知道肯定有很多朋友控制不住自己,实在想喝两口,怎么办?

所以给出以下建议:

(1)适量饮酒的条件

满足以下条件,可以适量饮酒

(2)适量饮酒的标准

适量饮酒,指的是遵循以下原则:


问上医,让更多人拥有健康,让健康更简单! 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有用,请不吝您的点赞评论,这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