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排尿无力(糖尿病人小便无力)

大众健康杂志 0
文章目录:

小便无力,也许是糖尿病惹的祸

本文作者:李剑波,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研究生导师

糖尿病患者发生逼尿肌无力后,首先表现为腹部胀满不适、排尿困难、每次尿量少;以后随着病情发展,会出现尿频、小便失禁的表现。

陈先生是一名糖尿病患者。近来,他总感觉小便无力,小便时还会疼痛,于是,陈先生前往江苏省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就诊。泌尿外科医生询问并作相关检查后,建议他到内分泌科看一下,说他的症状也许是糖尿病导致的。

那么,小便无力真的会跟糖尿病扯上关系吗?

“糖尿病患者出现小便无力,有可能是糖尿病导致的逼尿肌无力引起的。”江苏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李剑波解释说。糖尿病患者发生逼尿肌无力后,首先表现为腹部胀满不适、排尿困难、每次尿量少;以后随着病情发展,会出现尿频、小便失禁(即充盈性尿失禁)的表现。

糖尿病为什么会引起逼尿肌无力呢?

糖尿病会引起外周神经病变,导致膀胱逼尿肌病变而造成逼尿肌无力,又称神经源性膀胱。该病除了因尿液储留在膀胱中引起上述的不适外,还容易形成尿路感染,若不及时处理,感染可逆行向上导致肾炎;严重的话,细菌可进入血循环形成败血症。

李剑波主任医师建议,长期血糖控制不好的糖尿病患者若出现小便无力等症状,要及时就诊查明原因,可通过B超做膀胱残余尿测定,如果充分排尿以后残余尿数值>50ml,说明残余尿过多,有可能是膀胱外周神经病变累积造成的逼尿肌无力,但对于男性患者,同时要排除前列腺肥大导致的尿储留和排尿不畅。

对于糖尿病神经病变引起的逼尿肌无力,主要治疗方法以下几点:

一是控制血糖,将糖化血红蛋白降到7%以下,使神经病变的血糖毒害作用减轻。

二是神经营养治疗,使糖尿病神经病变得到修复。

三是对症处理,通过使用胆碱能神经药物增加逼尿肌的张力,使小便得以顺利排出。

四是手术治疗。如果上述途径还不能解决,就要通过外科手术行耻骨上膀胱造瘘,将膀胱内多余的尿液排出体内。

对于逼尿肌无力,多数情况下,通过前三种保守治疗都是有效果的,而且药物的治疗效果远好于手术治疗。

李剑波主任医师提醒,预防逼尿肌无力的关键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防止糖尿病产生神经病变。同时,如果老年患者出现小便无力的症状,也有可能是老年性肌张力减弱导致的小便困难,这种情况可以通过锻炼逼尿肌来逐步改善症状。

声明:大众健康杂志原创作品,未经允许,禁止转载。版权必究。

微信号:dazhongjiankangzazhi

糖友总是没劲儿是为什么?

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浑身没劲儿、疲乏无力的症状,不少人的第一反应是低血糖了。实际上,糖尿病患者出现此类症状的原因很多。

血糖高 如果血糖控制得不好,过高的血糖会使人出现没劲儿的感觉,这是因为血糖升高会导致渗透性利尿,体内的水分大量丢失。另外,胰岛素的缺乏会造成体内葡萄糖不能被利用,蛋白质和脂肪消耗增多,均会引起乏力症状。因此,糖尿病患者出现没劲儿的感觉,首先要查一查血糖,如果血糖过高,要积极寻找原因并治疗,如控制饮食、适当运动、常测血糖,以及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药物治疗。

血糖低 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低血糖,多数是因为药物治疗的副作用,或者饮食控制过于严格。另外,2型糖尿病患者因为存在胰岛素释放的高峰时间延迟,常在餐后3~5小时出现反应性低血糖。此类患者要做好预防,防患于未然,如按时按量进餐、出门时携带单独包装的小糖块或饼干等。一般来说,低血糖时最好选择能快速升高血糖的食物,比如糖水、果汁、蜂蜜、糖块、饼干等,尤其是葡萄糖,可迅速被胃肠道所吸收,使血糖在短时间内得到纠正,但不宜食用含有很多脂肪或者蛋白质的食物。需要注意的是,有的糖尿病患者认为即便吃得很少,也并不会觉得饿。实际上,不饿并不代表吃够了,比如很多患者服用二甲双胍,就会不觉得饿。如果总没劲儿,可以尝试稍微多吃一点,然后观察血糖变化,如果血糖升高不多,比如仅升高0.5或1毫摩尔/升,而疲乏症状消失了,就可以多吃一点儿。

血糖正常 有的老年朋友监测血糖接近正常值,但仍会出现疲乏无力的现象,这可能是因为身体不适应这个血糖值,需要适当放宽血糖标准,不要控制得太严格。比如对于正常人来说,餐后2小时血糖应控制在7.8毫摩尔/升以下;但对于不少年龄大的老人来说,因为机体组织利用糖的能力降低,如果血糖控制严格,身体得不到充分的糖,就会出现没劲儿、劳累。对于年龄超过70岁,或伴有高血压、冠心病等的老人,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规定合理的血糖值范围。

血压低 血压偏低也可导致疲乏无力,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体位性低血压,这是因为高血糖导致植物神经病变的并发症,内脏血管收缩障碍所致。此类患者除了严格控制血糖,晚上睡觉时还应将床头适当抬高,有利于减轻白天的低血压。在改变体位时动作宜慢,从卧位起立过程中,特别是早晨起床时(此时对体位改变的耐受性最低),应在床边稍坐片刻再站立起来活动,穿衣最好在卧位时进行。另外,伴有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不适当地服用降压药物,也会造成低血压,如果年龄较大,血压控制范围可适当放宽。

周海宁/文 陈海/图

糖尿病人为什么会身体无力呢?

药物和胰岛素治疗都是建立在严格饮食控制的基础上,使用胰岛素的副作用之一就是体重增加。具体机制包括增加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胰岛素介导的葡萄糖利用。答有些病人刚发现糖尿病的时候,由于饮食不节制,大量吃甜食,血糖显著升高。

乏力的主要原因有

第一胰岛素受体不足:

一提到脂肪肝,人们势必会想到身体肥胖,但这并不是唯一原因,还跟大量喝酒、营养不良以及药物有关,不妨具体来了解一下脂肪肝的原因。无糖食品的关键在于不添加蔗糖,但不能因为标记了“无糖”就随意摄入。当患有败血症、结核和细菌性肺炎时可导致脂肪肝。

第二严重的高脂血症:

当体内血糖水平升高,机体会分泌胰岛素以调节血糖水平,但胰岛素也会促进糖原、脂肪的合成,特别是血糖升得太快、太高时,很容易转化为脂肪,堆积在体内。

第三低血糖:

空腹喝酒可加快身体对酒精的吸收速度,更容易醉。少见大便异常、低血糖、肌痛、头晕、指甲异常、皮疹、出汗增加、味觉异常、胸部不适、寒颤、流感症状、潮热、心悸、体重减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