镍与糖尿病
重金属增加糖尿病风险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营养科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大规模人群的研究中首次发现,镍暴露水平的增加与2型糖尿病患病率增加间的相关性。
研究人员运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平台检测了参加“中国老龄人口营养与健康状况追踪研究”项目的2115名人群尿液样本中28种矿物元素的离子谱,数据检测分析得出:(1)在55~76岁的京沪老年居民中,随着尿液中镍浓度的增加,空腹血浆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以及胰岛素抵抗指数也随之升高;(2)与尿镍水平最低组的个体相比,最高组个体的糖尿病患病风险增加了约70%;(3)尿镍与2型糖尿病患病率之间的显著相关性,独立于其他多种已知的糖尿病风险因素。
重金属镍不仅被广泛用于工业生产过程,如电镀、合金生产加工、含镍电池制造业等;而且在日常生活中通过煤、石油和香烟等的燃烧,接触牙科或矫形外科中的植入物、廉价不锈钢厨具、珠宝、受损的硬币、废水,以及燃烧废弃物等也会释放少量的镍。该研究为有效预防2型糖尿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1 / 1
矿物元素直接影响血糖水平
糖尿病已经成为威胁中国人健康的大问题,防治糖尿病的五架马车分别是饮食、运动、合理用药、自我监控和糖尿病知识教育,其中饮食治疗可谓是重中之重,也成为临床营养学家和内分泌学家共同关注的问题。
近年来,临床研究结果证实,微量元素在糖尿病的临床治疗中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对改善血糖、改善血压、调节血脂、减少脂蛋白氧化易感性、改善蛋白尿、降低同型半脱氨酸水平、减少感染的发生率等都有一定帮助。
微量元素对胰岛素的合成、分泌、贮存、活性以及能量底物代谢起着重要作用,而胰岛素分泌的绝对或相对不足也影响微量元素的体内平衡。影响胰岛素活性和糖代谢的微量元素主要有:铬、锌、锰、锂、铁、硒、钒、硼、锗、铜、镍。
1、铬:是胰岛素发挥作用的辅助因子,在糖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给糖尿病患者补充适量铬,可改善由铬缺乏引起的胰岛素抵抗。糖尿病患者补充铬,可降低对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的需要量,也可改善血脂水平,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脂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铬的作用机理是增加胰岛素的结合、增加胰岛素受体数和增加胰岛素受体磷酸化作用。
2、锌:锌影响胰岛素的合成、贮存、分泌以及结构的完整性,锌也是许多葡萄糖代谢酶的构分及脂质和蛋白质代谢酶的辅助因子。缺乏时敏感性降低,表现为胰岛素有抵抗作用。锌缺乏损伤碳水化合物代谢。糖尿病人普遍缺锌,几种糖尿病并发症或合并症也与细胞锌或锌依赖抗氧化物酶的降低有关。
3、锰:通过影响胰岛素的代谢而影响糖代谢,直接影响葡萄糖的生成。锰对胰岛素合成量的影响可能是通过胰岛素β细胞进行的,导致自由基受到损伤。动物实验证实,缺锰胰腺发育不全,糖耐量异常,血糖升高,糖的利用率降低。
4、锂:锂对内分泌系统有着广泛的影响,对细胞有直接刺激作用,这些作用会相互抵抗。因此,治疗剂量的锂可以降低血糖,也可使血糖升高。锂单独使用或与钒、锌、镁合用均可使胰岛素灵敏度和肌糖原合成正常化。
5、铁:功能性铁存在于血红蛋白、肌红蛋白和许多酶中,参与一系列代谢过程,特别是三羧酸循环中。机体铁含量下降,损害糖的分解,导致血糖升高。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增高,组织缺氧,血清铁降低。
6、硒:硒具类胰岛素样作用。硒能促进葡萄糖转运、激活cAMP磷酸二脂酶和刺激核糖体S6蛋白的磷酸化作用,并能通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直接发挥清除自由基的作用,保证胰岛素分子的结构完整和功能。
7、钒:钒酸盐具有胰岛素样作用,并能增强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大量体外实验、动物模型证明,不论是1型或2型糖尿病,钒酸盐均显示降糖效果。
8、硼:硼能影响能量底物,例如葡萄糖和脂肪的代谢。在人体研究中发现,缺硼时血清葡萄糖浓度显著升高,补充硼可使血糖和甘油三脂水平显著降低。
9、锗: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体内糖化最终产物(AGE)是糖尿病的起因及促进其发生并发症的主要原因,有机锗能抑制AGE的生成。多种试验表明,包括Ge-132在内的多种有机锗化合物能使升高的血糖恢复正常。
10、铜:铜对胰岛素和血糖平衡起一定作用。缺铜大鼠糖耐量异常,对胰岛素反应迟钝。在糖尿病患者的食物中加入少量铜盐(5~10mg硫酸铜/d)可使病人的一般情况有所改善,血糖和尿糖含量降低。
11、镍:镍可通过多种途径影响胰岛素的分泌,有人认为,镍是胰岛素分子中的辅酶。镍对血糖的影响与剂量有关,小剂量镍使血糖下降,随着镍剂量增加血糖升高。缺镍大鼠肝脏变小,呈暗褐色,糖原含量降低。
================
更多健康资讯,关注微信:悦糖订阅号(yuetangdyh)
英颂说说糖尿病与矿物质的那些事儿
饮食中的矿物质能影响胰腺的分泌功能或组织胰岛素敏感性,从而导致糖尿病的发生;糖尿病患者由于严格的膳食控制和体内代谢障碍,可造成多种饮食中的矿物质的吸收异常。
影响胰岛素活性和糖脂代谢的矿物质主要有:
铬、锌、铁、硒、钒、硼、锗、锂、铜、锰、镍、钨、钼和某些稀土元素,这些矿物质在糖尿病发病、并发症的发生和病程演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医学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铬、锌、硒、镁、铁水平有所降低,有并发症时更低;硒、铬、锌水平均显著低于无并发症者,铬及锌状态的受损被认为是糖尿病发病的损伤因素;镁摄入量与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及空腹胰岛素水平呈明显负相关;锰缺乏可导致糖耐量减退及类似糖尿病表现;硒可降低糖尿病人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钒缺乏对心血管的不利影响与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钙
糖尿病患者容易缺钙,主要是因为其血糖浓度较高,肾脏在排出过多葡萄糖的同时,对钙离子的滤过率也随之增加,长年累月就会导致大量的钙从尿中丢失,形成缺钙症状。糖尿病患者适量增加钙的摄入有助于预防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症。
铬
人体试验表明,糖尿病人通过饮食补铬能改善糖耐量异常,降低胰岛素抵抗,减少降糖药或胰岛素需要量,在糖和脂质代谢中能增强胰岛素作用。适量增加含铬丰富的食物有助于改善视力、保护视网膜、预防糖尿病并发眼病。含铬较多的食物有牛肉、黑胡椒、糙米、玉米、小米、粗面粉、红糖、葡萄汁、食用菌类等。
镁
人体内镁含量的减少会造成机体胰岛素敏感性下降,低镁饮食会造成胰岛素抵抗,而补镁可提高β细胞反应能力;镁含量的降低会产生血液高凝、脂质代谢紊乱、动脉粥样硬化、视网膜病变、血管紧张素Ⅱ作用增高和血压的上升。含镁丰富的食物有各种深绿色蔬菜、豆类杂粮等等,含镁丰富的食物比较容易吸收,但是需要控制油脂的使用量,否则会影响镁的吸收,所以糖尿病患者更要提倡低温烹调。
硒
硒具有类胰岛素样作用,能降低血糖,抗动脉粥样硬化(清除自由基,保护膜的结构和功能;减少脂质过氧化,增加前列环素合成,抗血小板聚集;抗高血压)。同时,硒还能刺激葡萄糖转运。
钒
钒具有类胰岛素样作用,能降低空腹血糖,增加胰岛素敏感性,降血脂。谷类制品、肉类、鸡、鸭、鱼、小黄瓜等食物中含钒。
锌
锌是体内160种酶(包括三大物质代谢酶和胰岛素)的组成成分,能影响胰岛素合成、贮存、分泌及胰岛素结构完整性,减少并发视网膜和周围神经病变。锌元素主要存在于海产品、动物内脏中。
铁
能减少自由基,减少糖尿病及并发血管病变。
锂
能阻断钙离子透过β细胞膜,使其不受类鸦片肽的影响,激活胰岛α2-肾上腺素能受体,从而增强胰岛素敏感性,使肌糖原合成正常化。含锂丰富的食物有糙米,谷类,芝麻。
铜
能降血糖,缺乏可以使胰岛细胞内超氧化物岐化酶活性下降更易受自由基损伤。含铜丰富的食物:动物肝、肾、心、牡蛎、鱼虾、瘦肉、豆类、芝麻、大白菜、萝卜苗等。
糖尿病人由于较多的饮食禁忌及生活中不合理的饮食控制,加之机体在代谢及吸收等方面的障碍,上述营养素的吸收无法满足身体的基本需要,就需要考虑补充营养素。
一般身体健康的人,通过正常膳食就可以达到中国营养学会对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推荐摄入量,但是病人、老年人,胃肠功能障碍吸收困难,或负担加重,通过普通饮食满足不了营养素的吸收,就需要考虑补充营养素。
(欢迎关注糖医生微信号Diabetes-doctor 加入糖医生糖友交流QQ群:437521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