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子面糖尿病(糜子面含糖高吗)
肖战尝的老北京小吃 哪家做得最好?
几天前微博上有段视频,肖战分别品尝了几种老北京小吃。
当然啦,人的口味各异。肖战也一样,有些觉得好吃,有些则接受不了。
尤其是尝到豆汁的时候,他用“尊重这一枚小吃”来形容了自己的感觉。
哈哈,“尊重”这个词很到位。
于是猫哥我想到,确实应该把几样小吃对比一下。
小吃是北京文化的重要一部分,此处省略唱高调10000字。
经过仔细权衡,我选择了三样小吃进行横向对比。分别是:面茶,豌豆黄,驴打滚。原因后面会说。
而我选择的五家店铺分别是:锦芳小吃(磁器口总店)、护国寺小吃(护国寺总店)、牛街洪记、牛街白记(输入胡同门脸)、南来顺(大观园总店)。原因也会在后面说。
为什么选择这些店铺和小吃?护国寺小吃店总店的柜台。
解释一下为什么选择三样小吃和五家店铺。
护国寺小吃是北京商业上相当成功的小吃老字号,店铺最多。我习惯叫它“护小”。
锦芳小吃名气也不错,但与护国寺相反,它没走上“扩张”的道路。并且价格一直在小吃界里更亲民。
南来顺名气大,既有小吃店也有大饭庄支撑。十多年前猫哥我上学的时候,放学晚路过南来顺,常买驴打滚、炸糕。
锦芳小吃门脸。
牛街则是清真食品的聚集地,口碑一向很好。
洪记是牛街街面上最大的小吃店,而白记门前不仅排长队,风评也相当不错。
所以猫哥选择了这些小吃店。
锦芳小吃柜台。
至于选择三样小吃,除了这三样本来也都挺经典,还有:
豌豆黄:我自己感觉,现在常常可以在北京风味饭馆吃到它,但味道不敢恭维,有些豌豆黄甚至做出了“冻儿”的质感,与小时候吃的相去甚远。
肖战评价他吃到的豌豆黄:固体的豆浆。
驴打滚:糯米、豆馅,都是最常见的北京小吃食材。炸糕虽然做法不同,但也是使用这两样。没有选择炸糕,是因为很多北京炸糕都已参考了天津做法,与老北京做法略有区别。
面茶:最便宜的北京小吃之一。面茶上面有一层芝麻酱,而芝麻酱也是北京小吃甚至北京菜肴常用的食材。比如乾隆白菜、涮羊肉、北京麻酱凉面,都离不开它。
牛街输入胡同白记,盘子里面黄色的就是出售中的驴打滚。
此外我对面茶还有点儿私心。
本来我对面茶并无兴趣。但多年前的一个晚上我做了个梦,毫无原因地吃面茶,梦里的面茶和之前的印象并没什么区别,但就是觉得很香。
醒了之后我就去吃面茶了,并且一发不可收拾地喜欢上它。
被南来顺的豌豆黄吓到了为了公平,我决定快速采购所有小吃带回家,在安静的环境下品尝。
于是我花了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开着车冒着超速、乱停车被贴罚单的危险,逛了上述五家小吃店。回到家的时候,面茶都还是热的。
护国寺小吃店总店。
过程还挺有趣的。护国寺小吃店摆着柜子,我确认了这里出售的和店里出售的完全是相同的东西之后,提出买三样小吃。
结果售货员打了一碗面茶,并拿出一个盒子。
护小的小吃组合套餐。
居然有了组合套餐,可见旅游经济的影响。
可这驴打滚还没乒乓球大呢。工作人员解释,疫情以来,店里就一直没做大的驴打滚。
既然如此,可以理解。里面还有豌豆黄,也省得再多花钱了。
接着我来到了锦芳。没想到,锦芳的驴打滚也大不到哪去。
锦芳的柜台上,除了小吃,还有……鸡腿饭??
我在锦芳的柜台上还看到了鸡腿饭。之前还真没注意过有这个。
在这一点上,猫哥坚持一贯的观点,如果能保证传统小吃质量,多增加一些盈利项目完全可以理解。
锦芳的柜台上,还有熏鹌鹑蛋、炸小鱼……
接下来是输入胡同的牛街白记。
最直观的感觉是:我总算见着真驴了。哦不,驴打滚。如果护国寺的驴打滚算是小吃,那么白记的驴打滚真算得上一匹大驴。
洪记也是大块头。区别是,排队时间较长……
牛街输入胡同的白记门脸。
洪记则常年排队。
需要说明的是,白记没有面茶,而洪记则只有在早餐时间提供面茶,我也没有买到。
接着,南来顺。门口也有熟食柜台,但大都是熟肉类制品。于是还是到店里买。
大观园的南来顺,一边是饭馆,另一边是小吃店。
我说了要这三样小吃,售货员问我:豌豆黄要哪种?
啊?豌豆黄还有几种?我回答,要传统的。
结果售货员给我拿出了这货。
如同西点布丁般的小杯,这是南来顺的“传统”豌豆黄。
我说,这是传统的?那还有啥样的?
售货员一指柜台,还有带馅儿的。
实话实说,北京小吃品类众多,连猫哥我也不敢说百分之百说得上名字。于是我也问了身边的人,带馅儿的确实也叫豌豆黄。
售货员右侧下层中间,就是带馅豌豆黄。
但我拿着一小杯豌豆黄走出南来顺的时候……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
算了,味道决定一切。尝尝再说。
面茶pk:锦芳&南来顺win回到家。肯定要先品尝面茶,因为面茶是有温度的。
三份面茶,从左到右分别是南来顺、锦芳、护国寺小吃。
其中护国寺小吃的面茶,打包时候是不放椒盐的,而是如方便面般另附一袋椒盐调料。
那么问题来了,我tm放多少合适?纠结半天,放了半袋。
半袋还真的合适。幸亏没都放。
从外观上看,三种面茶已有区别。
锦芳的面茶,麻酱颜色较浅。
南来顺的面茶,麻酱颜色深,并且带有黑芝麻,可能是随椒盐一起添加的。
护小的面茶,麻酱颜色深。
北京人常吃的麻酱,一般都不是纯芝麻酱,因为纯芝麻酱味道偏苦。多少都会掺一些花生酱,味道也更好。
一般认为,花生酱的颜色偏浅。如果芝麻酱里的花生酱掺多了,颜色也会变浅。
通过品尝我感觉,颜色较浅的锦芳面茶,与南来顺面茶差距不大,酱香都不错。
而护国寺小吃的面茶,麻酱香味稍差。
从左到右,锦芳、南来顺、护国寺。
另一个区别是,护国寺的面茶,麻酱下面的糊糊略有一丝甜味。
关于它的来源我也请教了身边的老北京人。面茶的糊糊,应该是以糜子面加少量其他粮食面一起熬成。而好的糜子面会带有一丝甜味。
但护小的甜味是否来自糜子面,抑或有糖,因为味道很淡,我无法确定。
按理说,喜欢面茶的老年人居多,很多老人因糖尿病不能吃糖,护小应该也不会放糖。
即便如此,护小面茶较淡的麻酱香味,让我认为它输给了锦芳、南来顺。
肖战吃第一口面茶,面露难色。我猜测,他可能吃到了麻酱和糊糊,并没有尝到椒盐。被麻酱糊嘴了。
接着,肖战说他认为下面的糊糊还不错。嗯,看来是个好养活的明星呢。
豌豆黄pk:牛街lose在品尝豌豆黄之前,我就可以给好的豌豆黄一个定义:
1粉质感相对强,也就是在嘴里略有咸蛋黄般的颗粒质感;2豆香浓郁,这个自不用说;3甜度适中。
我先品尝了这四种,左上菱形白记,右上护小,左下洪记,右边长条锦芳。
结果非常令我意外:锦芳与护国寺难分伯仲,均符合我上述的三个要求。
然而牛街两家店铺的味道则在我看来稍差,二者均偏甜。
并且,二者均有“冻儿”的那种质感,洪记的尤其明显。如果说白记的勉强还能接受,那么洪记的在我这儿不及格。
解释一下。豌豆黄以豌豆面制成,如果不加琼脂等凝结物,则需要控制好浓度等指标。
而一旦加入琼脂,则不需要高浓度的豌豆面,且加工难度大幅度下降。然而更多的糖,却意味着更高的成本。所以难以从成本上评价洪记。
我反复品尝、比较这四种。洪记确实是我个人无法接受的味道和质感。
别忘了还有南来顺。拿起小杯一尝……
简直是惊喜。
比起另外四家略沙口的质感,很淡很合适的甜度,以及浓郁的豆香。
几乎达到了我这么多年吃过的豌豆黄的最高水平。这个味道我可以再来两碗儿。
很意外,没想到风骚的外表下还有一颗朴实的心灵。
这一环节的结论:南来顺得分最高,其次是不相上下的锦芳、护国寺,接下来是牛街白记,牛街洪记则垫底。
驴打滚pk:白记win面对一群驴打滚我发起了愁。
买这么多,我tm吃不完啊。
先来一张全家福吧。好歹猫哥也费了半天劲才把你们哥儿几个凑齐。
先来一张全家福吧。好歹猫哥也费了半天劲才把你们哥儿几个凑齐。
驴打滚,左上护国寺,左中锦芳,左下南来顺,右上白记,右下洪记。
由于驴打滚很软糯,带回家的过程中略有形变,各位谅解。
拿着大块的驴打滚我发愁吃不下去,拿着小块儿的则担心如同猪八戒吃人参果——尝不出味儿来。
护小的驴打滚。
吃之前讲一个笑话,是前几年猫哥在工作中写稿子时候看到的。
当时有人在网上吐槽说,你们北京小吃不厚道,炒肝儿里面没有肝儿。
网友回复:那您可千万别吃驴打滚,那里面没有驴。
虽然没有驴,但是有豆馅儿啊。这是洪记的。拍照之前我用刀片了一下侧面,因为豆馅太多,都溢出来了。这一点
驴打滚的面皮,虽然各家有大有小,但我没感觉出明显差距,软糯程度都挺好。
而豆香嘛,外面一层豆面,也都很浓郁。
豆馅,则有着明显的差别。
锦芳的驴打滚。
抛开体积因素不说,锦芳、南来顺、护国寺三家的驴打滚,甜度明显较牛街两家低。
而牛街两家确实也并没有甜到无法接受的程度。相比之下,我还是认为洪记的最甜。
洪记的售货窗口。
大家对甜食的喜爱程度不同,我也无法以此作为评判标准。
而且洪记的驴打滚确实没有甜到豌豆黄那种让我觉得无法接受的程度。
但是吃白记的时候,还是让我有了不一样的感觉。
带回来的路上,白记被我扭曲了。不重要,好吃最重要。
白记的豆馅除了甜度让我喜爱外,还有一种额外的香味儿。
我有点儿怀疑是桂花香,而且豆馅加桂花也是经典配方,但很淡,让我无法确定是不是桂花香。总之吃起来感觉最好。
因此在这一回合,白记胜出。
肖战说,驴打滚就像他故乡的糯米糍粑。糯米豆馅类小吃全国都很常见。
期待更完美的北京小吃其实,驴打滚的豆馅还有一个重要的细节,那就是究竟应该用“豆馅”还是“豆沙”?
又轮到专家出场了。韩硕说,豆馅其实更多是平民百姓的吃食,古代没有食品加工机械,因此豆沙乃是宫廷等高档场合才能吃到的。
要搁过去,豆馅也不能这么撒开了吃吧。
我仔细观察了一下牛街两家的豆馅。都能看到小块的红豆皮。
买的时候我也问了一下白记,师傅回答,是机械打过豆子做出来的,并没有去皮。
而豆沙与豆馅最大的区别在此。豆沙是把豆馅放在筛子或者筛布上反复挤压,挤去豆蓉剩下豆皮。
韩硕认为,现代食品加工机械的能力,已经足以让含有粉碎豆皮的豆馅媲美传统手工豆沙了。
孰好孰坏,很难评判。
南来顺里,还有小盒包装的曲奇饼干。
此外,现代人对糖爱恨纠结,这也是工业发展的结果。倒退几十年,糖都算得上是略微奢侈的调料。
而甜口小吃众多,它们的味道不可能没发生变化。
精工细作的年糕,曾经是人们过年过节才能消费的食物,现在则想吃就能吃。此年糕已非彼年糕。
牛街白记的年糕,很多人都喜欢。
在锦芳、护国寺内我看到,大部分消费者都是中老年人。
而在牛街,年轻人更多一些。
这可能也是豌豆黄、驴打滚等小吃在牛街偏甜的原因吧。
幸运的是,如今交通便捷,我们有着更多选择的余地。
但客观地评价某一种小吃仍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锦芳小吃店里。
比如豆汁。猫哥我并非没有想法,只是喝了这么多年的豆汁,现在我却没有找到我印象中最好喝的豆汁。
时代变了,我们变了,小吃当然也在变。
肖战拿着豆汁,眼中充满怀疑。
为您附上一张表格,为猫哥此次评测的结论。结果仅供参考,可能受个人口味等因素影响。
未来猫哥将继续做一些饮食类的对比。朋友们若有感受与发现,欢迎随时给猫哥留言。
希望北京的小吃,能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
食在西安,本地人带你在永兴坊,探访传统小吃
来西安去哪里吃美食?如果有人告诉你回民街,那他一定不是一个地道的西安吃货。随着时间的流逝,回民街已经完全商业化,变成了一条游客街。小编带您去品尝地道的陕西美食,去西安人都会去的美食街——永兴坊。
永兴坊属于正规化管理的统一制式陕西小吃街。说是街,实际让已经可以算上一个集市了。分为关中街,陕南街,陕北街。
在永兴坊消费需要在永兴坊一卡通处办理用餐卡。共有7处地点可以办理。押金10元,20元起冲,人均消费在50元左右。用不完的余额可以在办理处退款。(现金办卡可以退余额,微信支付宝不能退余额的哦)
Tips:
办卡充值地点:
关中楼一楼收银台
陕南楼一楼收银台
陕北楼一路收银台
陕西特产中心收银台
永兴坊街区正门牌坊通道处售卡亭
永兴坊街区入口西南角售卡亭
永兴坊街区入口东北角售卡亭
图:永兴坊地图。
全是硬菜的——关中街澄城羊肉泡一碗热气腾腾的水盆,两个半月形的烧饼,一份清爽可口的小菜,瞬间唤醒了人的味觉。夹几片羊肉于馍中,就一口生蒜,喝一口汤,擦一把额头的汗,眉眼间全是滋润和舒坦!
饱腹指数:★★★★★
美味程度:★★★★★
推荐指数:★★★★★
图:澄城羊肉泡。
长安搅团入口即化啊!根本不用嚼,软糯,伴着浆水的味道下肚美爆了……真的是让人垂涎三尺。不管是吃水围城还是切块后凉拌,味道都撩滴很。
饱腹指数:★★★★
美味程度:★★★★★
推荐指数:★★★★★
图:长安搅团。
岐山大刀哨子面陕西省臊子面历史悠久,尤以宝鸡市岐山县的岐山臊子面最为正宗。岐山臊子面因其九大特色酸、辣、香、薄、筋、光、煎、稀、汪而居陕西面食之首,一碗好的岐山面其中的臊子是非常重要的。
"面白薄筋光,油汪酸辣香"。面条细长,厚薄均匀,臊子鲜香,红油浮面,汤味酸辣,筋韧爽口,老幼皆宜。
饱腹指数:★★★★★
美味程度:★★★★★
推荐指数:★★★★★
图:岐山大刀哨子面。
老潼关肉夹馍老潼关肉夹馍最具特色。馍干、脆、酥、香,肉是肥而不腻,老潼关肉夹馍原名烧饼夹馍,传说当年李世民食过连赞"妙、妙、妙,吾竟不知,世间有此美食矣"。
饱腹指数:★★★
美味程度:★★★★★
推荐指数:★★★★★
图:老潼关肉夹馍。
蓝田荞面饸络蓝田苦荞麦饸饹条细,色泽黄亮,棉软筋韧,清香利口。因糖分含量少,粗纤维多,利于消化,对糖尿病有明显的疗效,此品为陕西著名小吃。
蓝田荞面饸饹可以两吃:一种是吃凉的,另一种是吃热的。夏季一般是凉吃,调入精盐、香醋、芥末、蒜汁、芝麻酱和红油辣子。有时师傅芥末下得多了点,一入口,不由浑身一颤,感觉七窍六神都通了,是消夏祛暑的好东西。冬季多是热吃,先用热骨头汤把饸饹浇热,再在饸饹碗里浇上臊子,撒入香菜、蒜苗丝和胡椒粉。吃起来汤鲜饸饹筋,通体舒畅。
饱腹指数:★★★★★
美味程度:★★★★★
推荐指数:★★★★★
图:蓝田荞面饸饹。
泾阳石子馍泾阳石子馍是本县民间古老食品。以精粉、植物油、鸡蛋、白糖等原料掺揉烘烙而成。其特点是干、酥、香、甜,便于携带久放,为招待贵客、馈赠亲朋、外出旅游携带的佳品。
饱腹指数:★★★
美味程度:★★★★
推荐指数:★★★★
图:泾阳石子馍。
关中biangbiang面Biángbiáng面是陕西关中特色传统风味面食,是传统的陕西裤带面。因为制作过程中有biang、biang的声音而得名。由上等面粉精制而成,用酱油、醋、味精、花椒等佐料调入面汤,捞入面条,淋上烧热的植物油即成。酸辣鲜香,利湿暖胃。
饱腹指数:★★★★★
美味程度:★★★★★
推荐指数:★★★★★
图:Biangbiang面。
别具特色的——陕南街陕南炖菜不加一滴水做出入味儿十足的温暖炖菜。最喜欢的吃法,农家一锅炖就着大米干饭吃,咸香入味儿,能多吃一碗饭。
饱腹指数:★★★
美味程度:★★★★★
推荐指数:★★★★
图:陕南炖菜。
礼泉醪糟陕西礼泉醪糟传承弘扬中华酒糟文化,酿造历史悠久,被誉为"三秦第一家"。
醪糟(láo zāo),源于汉,盛于清,有史记载"甜酒亦以糯米酿成,和糟食用,故名醪糟",是中华民族传统特有食品之一。素有"天降甘露,地出醴泉"的美誉。传承千年历史、弘扬酒糟文化,以传统手工酿造制作技艺沿用至今,口味香甜,酒香醇厚,原汁原味。
饱腹指数:★★
美味程度:★★★★
推荐指数:★★★★★
图:礼泉醪糟。
宁强核桃馍宁强核桃馍,陕西宁强著名的传统特色面食,将核桃仁去皮后与椒盐、芝麻等一起制成馅泥,再将油面经过三次发酵后,抹上核桃泥,放入烤炉里烘烤后制得的糕点。本品口感酥脆,味道香甜。
饱腹指数:★★
美味程度:★★★★
推荐指数:★★★★
图:宁强核桃馍。
汉中热米皮汉中面皮,是陕西南部汉中地区著名特色小吃。相传始于秦汉,一般是把大米浸泡后磨成米浆,上笼蒸成薄皮儿,趁热抹上菜籽油,切成条状,依个人口味调入油辣子、味精、精盐、醋、酱油、蒜泥水等佐料,拌匀即可食用。口感软糯,香辣。
饱腹指数:★★★
美味程度:★★★★
推荐指数:★★★★
图:汉中热米皮。
柞水洋芋糍粑洋芋糍粑用洋芋蒸熟捣烂后所制成的一种传统小吃。糍粑是用熟洋芋放到石槽或石板上用木槌捣成泥状制作而成,味道清香,甜润可口,舒气和胃,百吃不腻。
饱腹指数:★★★
美味程度:★★★★
推荐指数:★★★★
图:柞水洋芋糍粑。
网红摔碗酒千呼万唤始出来,红遍抖音的摔碗酒!这个还用说吗?不喝上五碗摔个痛快?大口喝酒然后摔碎手中的酒碗,简直不要太爽快。
饱腹指数:★
美味程度:★★★
推荐指数:★★★★★
图:摔碗酒。
原汁原味的——陕北街子长煎饼子长煎饼是陕西省子长县著名的传统小吃。饼薄如纸,银白透亮。根据不同需要和不同口味,可制成大饼或小饼,大饼与小盖一样,小饼与手掌一般。其种类有豆腐干煎饼、热豆腐煎饼、凉菜煎饼、稣肉煎饼、鸡肉煎饼等。食用时,根据各自的喜好,配以醋、蒜汤、辣油或凉汤等醇香扑鼻,酸辣味浓,久食不厌。
饱腹指数:★★★
美味程度:★★★★
推荐指数:★★★★★
图:子长煎饼。
绥德黄馍馍"黄馍馍"是流行于陕北地区的一种风味食品,原料由糜子面发酵,包裹蒸煮好的红枣、豆类挤压掺合成的豆枣泥馅蒸制而成,口感松软带甜,营养丰富易消化。
饱腹指数:★★★
美味程度:★★★★
推荐指数:★★★★
图:绥德黄馍馍。
镇巴炕洋芋镇巴地道的绿色无公害洋芋,用"炕"这种介于煎和炸的特殊料理方式制作,外皮软酥酥的,芝麻的香气带有微微的麻辣。嚼劲儿十足,绝对让你口水直流。
饱腹指数:★★★
美味程度:★★★★
推荐指数:★★★★
图:镇巴炕洋芋。
彬县御面彬县御面是陕西省咸阳市彬县著名的传统小吃。御面,又称玉面、淤面,是一种有别于凉皮的面粉特制食品。以其制作方法称为"淤面",以其色亮如玉称为"玉面",以其为宫中贡品而称为"御面"。佐以蒜泥、姜末、陈醋、精盐、香油,即可食用。御面筋光柔软,光滑爽口。
饱腹指数:★★★
美味程度:★★★★★
推荐指数:★★★★★
图:彬县御面。
以上这些就是美食街"永兴坊"的最佳吃货攻略。在这里你可以不用跑遍整个陕西,就能吃到整个陕西最地道的美食。
当然来到西安不止是为了吃遍这些美食,更要深入的了解这座十三朝古都,了解历史。下附小编的西安旅游攻略一篇,希望可以帮助各位吃货,吃好玩好~
如何抵达永兴坊永兴坊,位于西安市新城区东新街中山门里,东临顺城巷,是唐代108坊之一,昔日魏征府邸。
一是西线(城内):乘117路、236路至终点站"西华门",再换乘102路到"东新街",还要步行约350米才到;
二是东线(城外):乘263路至"中山门"后步行约150米即到。
图:门楼。
食在西安,在永兴坊探访西安传统美食
来西安去哪里吃美食?如果有人告诉你回民街,那他一定不是一个地道的西安吃货。随着时间的流逝,回民街已经完全商业化,变成了一条游客街。小编带您去品尝地道的陕西美食,去西安人都会去的美食街——永兴坊。
永兴坊属于正规化管理的统一制式陕西小吃街。说是街,实际让已经可以算上一个集市了。分为关中街,陕南街,陕北街。
在永兴坊消费需要在永兴坊一卡通处办理用餐卡。共有7处地点可以办理。押金10元,20元起冲,人均消费在50元左右。用不完的余额可以在办理处退款。(现金办卡可以退余额,微信支付宝不能退余额的哦)
Tips:
办卡充值地点:
关中楼一楼收银台
陕南楼一楼收银台
陕北楼一路收银台
陕西特产中心收银台
永兴坊街区正门牌坊通道处售卡亭
永兴坊街区入口西南角售卡亭
永兴坊街区入口东北角售卡亭
图:永兴坊地图。
全是硬菜的——关中街澄城羊肉泡一碗热气腾腾的水盆,两个半月形的烧饼,一份清爽可口的小菜,瞬间唤醒了人的味觉。夹几片羊肉于馍中,就一口生蒜,喝一口汤,擦一把额头的汗,眉眼间全是滋润和舒坦!
饱腹指数:★★★★★
美味程度:★★★★★
推荐指数:★★★★★
图:澄城羊肉泡。
长安搅团入口即化啊!根本不用嚼,软糯,伴着浆水的味道下肚美爆了……真的是让人垂涎三尺。不管是吃水围城还是切块后凉拌,味道都撩滴很。
饱腹指数:★★★★
美味程度:★★★★★
推荐指数:★★★★★
图:长安搅团。
岐山大刀哨子面陕西省臊子面历史悠久,尤以宝鸡市岐山县的岐山臊子面最为正宗。岐山臊子面因其九大特色酸、辣、香、薄、筋、光、煎、稀、汪而居陕西面食之首,一碗好的岐山面其中的臊子是非常重要的。
"面白薄筋光,油汪酸辣香"。面条细长,厚薄均匀,臊子鲜香,红油浮面,汤味酸辣,筋韧爽口,老幼皆宜。
饱腹指数:★★★★★
美味程度:★★★★★
推荐指数:★★★★★
图:岐山大刀哨子面。
老潼关肉夹馍老潼关肉夹馍最具特色。馍干、脆、酥、香,肉是肥而不腻,老潼关肉夹馍原名烧饼夹馍,传说当年李世民食过连赞"妙、妙、妙,吾竟不知,世间有此美食矣"。
饱腹指数:★★★
美味程度:★★★★★
推荐指数:★★★★★
图:老潼关肉夹馍。
蓝田荞面饸络蓝田苦荞麦饸饹条细,色泽黄亮,棉软筋韧,清香利口。因糖分含量少,粗纤维多,利于消化,对糖尿病有明显的疗效,此品为陕西著名小吃。
蓝田荞面饸饹可以两吃:一种是吃凉的,另一种是吃热的。夏季一般是凉吃,调入精盐、香醋、芥末、蒜汁、芝麻酱和红油辣子。有时师傅芥末下得多了点,一入口,不由浑身一颤,感觉七窍六神都通了,是消夏祛暑的好东西。冬季多是热吃,先用热骨头汤把饸饹浇热,再在饸饹碗里浇上臊子,撒入香菜、蒜苗丝和胡椒粉。吃起来汤鲜饸饹筋,通体舒畅。
饱腹指数:★★★★★
美味程度:★★★★★
推荐指数:★★★★★
图:蓝田荞面饸饹。
泾阳石子馍泾阳石子馍是本县民间古老食品。以精粉、植物油、鸡蛋、白糖等原料掺揉烘烙而成。其特点是干、酥、香、甜,便于携带久放,为招待贵客、馈赠亲朋、外出旅游携带的佳品。
饱腹指数:★★★
美味程度:★★★★
推荐指数:★★★★
图:泾阳石子馍。
关中biangbiang面Biángbiáng面是陕西关中特色传统风味面食,是传统的陕西裤带面。因为制作过程中有biang、biang的声音而得名。由上等面粉精制而成,用酱油、醋、味精、花椒等佐料调入面汤,捞入面条,淋上烧热的植物油即成。酸辣鲜香,利湿暖胃。
饱腹指数:★★★★★
美味程度:★★★★★
推荐指数:★★★★★
图:Biangbiang面。
别具特色的——陕南街陕南炖菜不加一滴水做出入味儿十足的温暖炖菜。最喜欢的吃法,农家一锅炖就着大米干饭吃,咸香入味儿,能多吃一碗饭。
饱腹指数:★★★
美味程度:★★★★★
推荐指数:★★★★
图:陕南炖菜。
礼泉醪糟陕西礼泉醪糟传承弘扬中华酒糟文化,酿造历史悠久,被誉为"三秦第一家"。
醪糟(láo zāo),源于汉,盛于清,有史记载"甜酒亦以糯米酿成,和糟食用,故名醪糟",是中华民族传统特有食品之一。素有"天降甘露,地出醴泉"的美誉。传承千年历史、弘扬酒糟文化,以传统手工酿造制作技艺沿用至今,口味香甜,酒香醇厚,原汁原味。
饱腹指数:★★
美味程度:★★★★
推荐指数:★★★★★
图:礼泉醪糟。
宁强核桃馍宁强核桃馍,陕西宁强著名的传统特色面食,将核桃仁去皮后与椒盐、芝麻等一起制成馅泥,再将油面经过三次发酵后,抹上核桃泥,放入烤炉里烘烤后制得的糕点。本品口感酥脆,味道香甜。
饱腹指数:★★
美味程度:★★★★
推荐指数:★★★★
图:宁强核桃馍。
汉中热米皮汉中面皮,是陕西南部汉中地区著名特色小吃。相传始于秦汉,一般是把大米浸泡后磨成米浆,上笼蒸成薄皮儿,趁热抹上菜籽油,切成条状,依个人口味调入油辣子、味精、精盐、醋、酱油、蒜泥水等佐料,拌匀即可食用。口感软糯,香辣。
饱腹指数:★★★
美味程度:★★★★
推荐指数:★★★★
图:汉中热米皮。
柞水洋芋糍粑洋芋糍粑用洋芋蒸熟捣烂后所制成的一种传统小吃。糍粑是用熟洋芋放到石槽或石板上用木槌捣成泥状制作而成,味道清香,甜润可口,舒气和胃,百吃不腻。
饱腹指数:★★★
美味程度:★★★★
推荐指数:★★★★
图:柞水洋芋糍粑。
网红摔碗酒千呼万唤始出来,红遍抖音的摔碗酒!这个还用说吗?不喝上五碗摔个痛快?大口喝酒然后摔碎手中的酒碗,简直不要太爽快。
饱腹指数:★
美味程度:★★★
推荐指数:★★★★★
图:摔碗酒。
原汁原味的——陕北街子长煎饼子长煎饼是陕西省子长县著名的传统小吃。饼薄如纸,银白透亮。根据不同需要和不同口味,可制成大饼或小饼,大饼与小盖一样,小饼与手掌一般。其种类有豆腐干煎饼、热豆腐煎饼、凉菜煎饼、稣肉煎饼、鸡肉煎饼等。食用时,根据各自的喜好,配以醋、蒜汤、辣油或凉汤等醇香扑鼻,酸辣味浓,久食不厌。
饱腹指数:★★★
美味程度:★★★★
推荐指数:★★★★★
图:子长煎饼。
绥德黄馍馍"黄馍馍"是流行于陕北地区的一种风味食品,原料由糜子面发酵,包裹蒸煮好的红枣、豆类挤压掺合成的豆枣泥馅蒸制而成,口感松软带甜,营养丰富易消化。
饱腹指数:★★★
美味程度:★★★★
推荐指数:★★★★
图:绥德黄馍馍。
镇巴炕洋芋镇巴地道的绿色无公害洋芋,用"炕"这种介于煎和炸的特殊料理方式制作,外皮软酥酥的,芝麻的香气带有微微的麻辣。嚼劲儿十足,绝对让你口水直流。
饱腹指数:★★★
美味程度:★★★★
推荐指数:★★★★
图:镇巴炕洋芋。
彬县御面彬县御面是陕西省咸阳市彬县著名的传统小吃。御面,又称玉面、淤面,是一种有别于凉皮的面粉特制食品。以其制作方法称为"淤面",以其色亮如玉称为"玉面",以其为宫中贡品而称为"御面"。佐以蒜泥、姜末、陈醋、精盐、香油,即可食用。御面筋光柔软,光滑爽口。
饱腹指数:★★★
美味程度:★★★★★
推荐指数:★★★★★
图:彬县御面。
以上这些就是美食街"永兴坊"的最佳吃货攻略。在这里你可以不用跑遍整个陕西,就能吃到整个陕西最地道的美食。
当然来到西安不止是为了吃遍这些美食,更要深入的了解这座十三朝古都,了解历史。下附小编的西安旅游攻略一篇,希望可以帮助各位吃货,吃好玩好~
如何抵达永兴坊永兴坊,位于西安市新城区东新街中山门里,东临顺城巷,是唐代108坊之一,昔日魏征府邸。
一是西线(城内):乘117路、236路至终点站"西华门",再换乘102路到"东新街",还要步行约350米才到;
二是东线(城外):乘263路至"中山门"后步行约150米即到。
图:门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