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泵剂(糖尿病给药泵)

大表姐说呼吸机 0
文章目录:

什么是1型糖尿病\u0026#34;胰岛素泵\u0026#34;

1型糖尿病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当您的血糖水平过高,您的身体就会无法产生一种称为胰岛素的激素。 发生这种情况是因为您的身体攻击胰腺中产生胰岛素的细胞,这意味着您的身体根本无法产生任何胰岛素。

所以糖尿病患者都需要胰岛素才能生存。它是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能使我们血液中的葡萄糖进入我们的细胞并为我们的身体提供能量。

当您患有1型糖尿病时,您的身体仍会分解食物和饮料中的碳水化合物并将其转化为葡萄糖。但当葡萄糖进入您的血液时,就没有胰岛素允许它进入人体细胞。就会产生越来越多的葡萄糖在您的血液中积聚,所导致高血糖。

1型糖尿病严重吗?

在中国,大约有10%的糖尿病患者患有1型糖尿病,每10个人中就会有一个人患有糖尿病。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现象。

随着时间流逝,高血糖会损害您的心脏,眼睛,脚和肾脏。这些被称为糖尿病并发症。但只要通过获得正确的治疗和护理,您可以预防许多长期问题。这可以帮助您管理血糖水平,血压和胆固醇。

1型糖尿病可以逆转吗?

目前尚无治疗1型糖尿病的方法。但我们的科学家正在寻找一种称为免疫疗法的新疗法,该疗法可以帮助预防,停止和治愈该病。 我们还需要更多的研究,研究1型人群免疫系统的状况,以便我们可以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找到更好,更易获得的治疗方法。

1型糖尿病的症状

在被诊断为1型糖尿病之前,您的身体将试图通过肾脏清除葡萄糖。这使您感到疲倦,并且是糖尿病的主要症状之一。您还需要注意其他症状包括;口渴,尿频和不刻意减肥就减轻体重。这些症状往往会在几天或几周内迅速出现。在儿童中也是如此。如果您发现自己身体有以上症状,那么您需要尽快去医院做个血糖监测,来判断您是否患有糖尿病。

1型糖尿病治疗

患有1型糖尿病的患者都需要服用胰岛素。有些人会注射它,有的人会使用胰岛素泵来注射并控制血糖水平。但大多数人都会选择使用胰岛素泵来治疗,为什么呢?

主要因为胰岛素需要注射到身体里,不使用胰岛素泵的人需要每天给自己打入胰岛素,有的人会比较恐针,对自己的身体下不去手或者怕疼等情况。

胰岛素笔缺点

有的人使用胰岛素笔每天给自己注射胰岛素时,会给自己扎针部位留下一个针眼,一天扎三针一周就是21针,那么一年就是上百针,长期以往下来的话,我们注射的部位就会形成一个硬块。会导致胰岛素打不进去不吸收的情况,从而会导致血糖不稳定就会发生低血糖或高血糖症状。

胰岛素泵

佩戴胰岛素泵有很多好处

1.减少扎针次数

2.更方便的注射血糖

3.可以更好地控制血糖

4. 还可以查看每日胰岛素注入剂量

如果您患有1型糖尿病,则每日都要使用胰岛素,那么小编会建议您使用胰岛素泵来更好的注入胰岛素,还可以更好地控制您的血糖水平。如果没有胰岛素您的健康就会受影响,还会导致血糖水平过高,还会患有糖尿病酮症酸(DKA)中毒的风险。您若是不及时治疗就会危及到您的生命,所以胰岛素对您的身体是至关重要的。

以上为大家介绍什么是1型糖尿病"胰岛素泵",想想了解胰岛素泵可评论在下方或关注小编私信。祝您身体康健(*^▽^*)~

#糖尿病#胰岛素泵

胰岛素泵可使I型糖尿病死亡率降低

新华网维也纳9月20日电(记者刘向)瑞典研究人员近日在奥地利维也纳举行的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年会上公布的研究结果显示,使用胰岛素泵治疗Ⅰ型糖尿病,总死亡率要比胰岛素注射疗法降低近30%。

胰岛素泵可以由患者自行控制,将特定剂量的胰岛素注射到体内以调控血糖水平。瑞典哥德堡大学的研究人员用7年时间追踪了1万多名Ⅰ型糖尿病患者,其中2400多名I型糖尿病患者使用了胰岛素泵,其他患者则接受传统的每日多次注射胰岛素治疗。

结果显示,与接受传统疗法的患者相比,使用胰岛素泵治疗患者的死亡率要低29%,而且发生致死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可能性也减少了。

有“人工胰腺”之称的胰岛素泵,有何优势又适合哪些糖尿病患者?

一直以来,胰岛素治疗都是糖尿病管理当中的重要一环。但是,每日反复、多次的皮下注射;血糖剧烈波动甚至出现低血糖等问题,却经常阻碍大家使用普通胰岛素。

那么,有没有比普通胰岛素注射更好一些,更方便使用并且能够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的医学技术呢?

欸,还真有!这就是有“人工胰腺”之称的智能胰岛素泵。

这篇文章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胰岛素治疗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胰岛素泵,看看它有哪些优势以及适合哪些患者使用。

胰岛素泵 功能与发展

胰岛素是胰腺当中胰岛β细胞分泌的一种主要起降血糖作用的激素,在生理状态下,胰岛素的分泌有两种状态:

第一,是“基础胰岛素分泌”,是一种不依赖于进餐的持续、微量的脉冲式分泌,一天24小时都存在,主要维持空腹和基础状态下的血糖水平;

第二,则是“餐后胰岛素分泌”,是由进餐所引起的大量胰岛素分泌,主要为了控制住餐后血糖水平。

胰岛素泵就是由电脑程序或人工智能控制的一种胰岛素自动输注装置,是利用人类技术最大程度地模拟胰岛素的生理性分泌,以此来实现更高效、更平稳的血糖控制

听上去似乎很“前沿”、很“先进”,对不对?但其实,这个概念早在上个世纪的60年代就被提出来了。

在20世纪60年代,首先有人提出了“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的概念;

到20世纪70年代,就已经出现了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的皮下输注装置,但操作复杂、体积很大;

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胰岛素泵的体积明显缩小,操作也更加简便;

而在进入21世纪以后,拥有持续血糖监测功能的胰岛素泵开始出现,这使得在后来,逐步开发出了可以根据实时血糖监测数据来自动计算并调整胰岛素输注剂量的“闭环式”胰岛素泵

此外,无导管式的胰岛素泵也逐渐发展起来,所谓“无导管式胰岛素泵”也叫“贴敷式胰岛素泵”。它与有导管的胰岛素泵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它去除了“输液管”这个结构,让整个胰岛素泵的泵体可以直接贴敷佩戴在皮肤表面,通过无线蓝牙技术与便携式控制器来实施操控。

2012年,拥有持续血糖监测功能的胰岛素泵在中国上市;

2017年,首款国产的贴敷式胰岛素泵正式上市;

2020年,高级混合闭环式胰岛素泵(全自动剂量调节)在全球上市。

也就是说,现如今,已经有不少带持续血糖监测功能的智能化贴敷式胰岛素泵,可以供我们使用。

胰岛素泵vs普通胰岛素

大量的临床研究发现,相较于普通的每日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通过胰岛素泵来实现的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可以给糖尿病患者带来更多的好处

第一,无论是对于1型糖尿病还是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胰岛素泵的治疗都能够更快地让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达标

第二,胰岛素泵尤其是带有持续血糖监测功能的胰岛素泵,可以极大地减少低血糖事件的发生

第三,智能化的胰岛素泵可以有效地减少黎明现象和餐后高血糖等引起的血糖波动,使得血糖控制更加平稳

第四,普通的胰岛素皮下注射容易造成胰岛素在皮下堆积并形成“胰岛素池”,这种现象会造成皮下脂肪的增生,从而影响胰岛素的吸收效应。

胰岛素泵可以实现微量、脉冲式胰岛素输注,减少了胰岛素在皮下的堆积,降低了吸收变异的风险

第五,有研究发现,达到相同的血糖控制水平,胰岛素泵向身体里注入的胰岛素总剂量会低于普通胰岛素注射。这意味着胰岛素泵治疗的效率更高,并且还可以减少因胰岛素过多而引起的体重增加效应;

第六,胰岛素泵的使用更能够延缓视网膜病变、周围神经病变以及肾脏损伤等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它可以让糖尿病患者在进食、运动等方面有更多选择,保留更灵活的生活方式

第七,是从经济层面来看这个问题。确实,乍看上去,胰岛素泵的使用价格要明显高于普通胰岛素。不过,有药物经济学研究指出,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而言,胰岛素泵可以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减少并发症治疗的相关费用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具有更好的成本效益比;而对于需要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胰岛素泵则可以更快地控制住血糖、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总的住院费用

所以,对于确实适合使用胰岛素泵的糖尿病患者而言,是建议大家优先选择胰岛素泵来进行治疗的。不过,并不是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需要胰岛素泵的治疗,接下来我们就来说一说到底哪些患者比较适合。

胰岛素泵 适应人群

2021年,由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以及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共同发布的《中国胰岛素泵治疗指南》当中是这样描述的:

其实,原则上,所有需要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都可以使用胰岛素泵

不过,在临床上,一般主要会分两种情况来看:一种是短期胰岛素泵的使用;另一种则是长期胰岛素泵的使用。

短期胰岛素泵的使用,主要适合于以下三类患者:

第一类是需要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的患者。临床上,需要胰岛素“强化治疗”的患者,多见于两种:一是血糖水平很高或波动很大,需要住院强化控制血糖的患者;二是刚确诊2型糖尿病,通过短期强化胰岛素治疗有望让胰岛分泌功能快速恢复的患者

第二类是伴有应激状态的2型糖尿病患者。所谓“应激状态”,主要指的是在受到一些外界刺激以后,体内的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等激素分泌增加,使得血糖骤然升高的一种状态。

第三类则是与妊娠相关的,比如妊娠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孕前准备等

长期胰岛素泵的使用,则主要适合于1型糖尿病患者以及需要长期多次注射胰岛素的2型糖尿病患者

1型糖尿病患者往往自身胰岛分泌功能衰退明显,胰岛素泵就类似于一个可以模拟生理胰岛素分泌的“人工胰腺”,因此,自然是很适合的;

而在需要多次注射胰岛素的2型糖尿病患者当中,像这些血糖波动很大、黎明现象严重、经常发生低血糖、作息用餐不规律以及不愿意每日多次皮下注射的患者,则尤其适合使用胰岛素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