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注射泵(糖尿病注射泵用什么药)
胰岛素泵治疗究竟是什么?
对于因血糖控制不达标、来我科住院的糖友患者,主管医生一般建议短期胰岛素治疗,以强化血糖控制,让患者带上一个类似BB机的小装置,这就是胰岛素泵治疗。胰岛素泵治疗概述胰岛素泵治疗是采用人工智能控制的胰岛素输入装置,通过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的方式,模拟胰岛素的生理性分泌模式从而控制高血糖的一种胰岛素治疗方法。胰岛素泵由泵、小注射器和与之相连的输液管组成。小注射器最多可以容纳3毫升的胰岛素,注射器装入泵中后,将相连的输液管前端的引导针用注针器扎入患者的皮下(常规为腹壁),再由电池驱动胰岛素泵的螺旋马达推动小注射器的活塞,将胰岛素持续地推注到使用者的皮下,以达到控制糖尿病的目的。
泵中常用的胰岛素是短效胰岛素或速效胰岛素类似物,不能使用中、长效鱼精蛋白锌胰岛素或超长效胰岛素类似物。短效胰岛素是六聚体结构,在体内解离成单体需要一定时间,而速效胰岛素类似物是以单体和双体的混合物形式存在,在体内发挥作用快,因此使用胰岛素泵最好用速效胰岛素类似物。
胰岛素泵治疗的优点1.由于胰岛素泵夜晚仅输出微量胰岛素,不再使用中效或长效胰岛素,没有这两种长效制剂夜晚的高峰降糖作用,减少了夜间低血糖,后半夜又能自动增加胰岛素输入降低凌晨的高血糖,使空腹血糖及白天血糖正常化,并减少了全天胰岛素用量。
2.不需每天多次注射,减少了注射带来的疼痛。
3.避免了大剂量短效、中效胰岛素注射后在体内的重叠作用,减少了低血糖的发生。
4.使用泵后可有效地降低1型糖尿病(T1DM)患者的餐后血糖。
5.有效避免血糖波动,从而延缓甚至防止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与进展。
6.增加了糖尿病患者进食的自由,对一些生活工作无规律,如经常加班、旅行、飞行的糖尿病患者,改善了生活质量。
7.增强了身体的健康与营养状态,提高了患者战胜疾病的勇气与生活信心,显著减轻心理压力。
8.在受过良好培训教育的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泵后可以获得完全正常的代谢状况及几乎正常的血糖水平。
胰岛素泵治疗的适应症1.短期胰岛素泵治疗的适应症
作为一种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CSII)的装置,胰岛素泵原则上适用于所有需要应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以下情况,即使是短期使用胰岛素泵治疗,也可以有更多获益:
(1)T1DM患者和需要长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在住院期间可通过胰岛素泵治疗稳定控制血糖、缩短住院天数,并为优化多次胰岛素注射的方案提供参考数据。
(2)需要短期胰岛素治疗控制高血糖的T2DM患者。
(3)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血糖控制,如接受较大外科手术时。
(4)应激性高血糖患者的血糖控制。
(5)妊娠糖尿病或糖尿病合并妊娠者。
不宜短期应用胰岛素泵治疗者:
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非酮症性昏迷、伴有严重循环障碍的高血糖者,不推荐皮下胰岛素泵治疗。
2.长期胰岛素泵治疗的适应症
以下人群使用胰岛素泵获益更多:
(1)T1DM患者,尤其是那些病情“难以控制”、“易变”、“脆性”的患者,包括正在或将要进行胰岛素治疗的孩子与青少年、胰岛素治疗但持续高血糖的儿童青少年、已尽最大努力(包括每天多次监测血糖、调整胰岛素剂量、控制饮食等)仍难以使高血糖得到控制的儿童青少年等;
(2)需要长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的T2DM患者,特别是:①血糖波动大,虽采用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方案,血糖仍无法得到平稳控制的糖尿病患者;②无感知低血糖者;③频发低血糖者;④黎明现象严重导致血糖总体控制不佳者;⑤作息时间不规律,不能按时就餐者;⑥要求提高生活质量者;⑦胃轻瘫或进食时间长的患者。
不宜长期应用胰岛素泵治疗者:
(1)不需要长期胰岛素治疗者;(2)对皮下输液管过敏者;(3)不愿长期皮下埋置输液管或不愿长期佩戴泵者;(4)患者及其家属缺乏胰岛素泵使用相关知识,接受培训后仍无法正确掌握如何使用胰岛素泵者;(5)有严重的心理障碍或精神异常者;(6)无监护人的年幼或年长患者,生活无法自理者。
胰岛素泵的使用较普通胰岛素注射更为复杂一些,需要精细的操作步骤,因此对病人也有一定的要求:
1.能够经常进行血糖自我监测(每天至少4次)。
2.要有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和控制血糖的主动性。
3.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和理解能力,能够听懂培训人员的讲解,在医生指导下学会胰岛素泵的基本操作,如更换电池及贮药器等,出一些小问题,能够自己处理。并能够遵照医生的要求,按时就医,同时与医务人员随时保持联系。
4.要有一定的经济能力,因为胰岛素泵价格比较贵,平均为2万~6万元人民币。
可穿戴式胰岛素泵,又出新品
文章来源:思宇MedTech ;编辑:豆豆
转载要求:首发24小时后可转载,需注明来源
2022年7月1日,CeQur公司宣布对Simplicity设备进行一定范围的市场发布,这是一种可穿戴的一次性胰岛素敷贴泵。CeQur公司上个月刚刚结束从2021年初开始对这款通过FDA认证并获得CE认证的设备进行的商业化试点,现在该公司正在进入下一个阶段。去年4月,该公司筹集了1.15亿美元,以支持这一发布和扩大生产规模。
关于CeQur
CeQur总部位于瑞士,是一家新兴的为糖尿病患者的餐时胰岛素输送进行革新的医疗设备公司。该公司致力于让糖尿病患者能够轻松坚持胰岛素治疗方案,使他们的血糖得到良好控制。该公司的旗舰产品Simplicity™是一种便利、无需注射的胰岛素输送方案,并有多年的研究、病人试验和临床数据支持。
什么是Simplicity
当谈到管理糖尿病时,CeQur希望使胰岛素治疗尽可能地方便。对于那些想要更好地管理自己的胰岛素注射的患者来说,Simplicity设备有着很大的帮助。
Simplicity设备是一种敷贴式胰岛素泵,它可容纳200个单位的胰岛素,每侧有两个小按钮,每按一次就可提供两个单位胰岛素。该一次性设备佩戴时间为三天,三天期满后,患者将装置丢弃,再填充另一个装置并将其放在腹部。
Simplicity的优势包括减少注射时的痛苦,减少用餐时的麻烦,改善葡萄糖控制,鼓励坚持使用,改善范围内的时间等等。
患者可以在佩戴着胰岛素的情况下洗澡游泳,做正常的日常活动。Simplicity设备提供了便利,也非常谨慎,能够使病人在用餐时注射胰岛素,而不会错过任何剂量。
目前的技术提供了一个可能改变规则的胰岛素管理途径,而CeQur仍有可能在未来进一步发展,比如开发不同剂量和持续三天以上佩戴时间的设备。CeQur也可能在未来延伸生产线和扩张市场,将设备连接到智能手机。
可穿戴胰岛素贴独树一帜
虽然市场上有大量不同的胰岛素输送设备可供选择,而且糖尿病患者在使用方法上也有许多不同的道路可走,但CeQur的Simplicity却独树一帜。
CeQur表示不认为自己有任何竞争,市场上虽然有一个其他的三天可穿戴式胰岛素输送设备,即Insulet的自动给药式Omnipod胰岛素敷贴泵,但对于那些认为自己不需要自动输送胰岛素的人来说, Simplicity设备仍然有一种吸引力。
CeQur瞄准的大部分患者都不属于自动胰岛素输送市场,因此该公司认为自己是Omnipod的补充,而不是与之竞争。CeQur认为病人喜欢这种设备的低调和轻巧,因为它可以穿在衣服里面,而且感觉不到。而且,另一个重要的特点是CeQur提供简单的培训,使病人上手容易。
CeQur认为Simplicity是一种以消费者为导向的产品,直接面向消费者的广告已证明对吸引患者的兴趣非常有效。通过其药房渠道的接入,CeQur可以很容易地让患者使用该产品。
CeQur的CEO Paddock说:“我们知道95%的病人不需要或不想要胰岛素泵,他们想要的是能在他们需要输送胰岛素时,以方便和谨慎的方式帮助他们输送胰岛素——一种非常简单的方式。患者只是改变了一件事,他们不再用笔来提供长效胰岛素,而是用贴片来提供。他们使用同样的、相等剂量的胰岛素,并且在同一时间使用。对病人来说,除了他们使用的输送设备外,几乎没有什么变化,它使整个过程变得非常简单。”
有“人工胰腺”之称的胰岛素泵,有何优势又适合哪些糖尿病患者?
一直以来,胰岛素治疗都是糖尿病管理当中的重要一环。但是,每日反复、多次的皮下注射;血糖剧烈波动甚至出现低血糖等问题,却经常阻碍大家使用普通胰岛素。
那么,有没有比普通胰岛素注射更好一些,更方便使用并且能够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的医学技术呢?
欸,还真有!这就是有“人工胰腺”之称的智能胰岛素泵。
这篇文章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胰岛素治疗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胰岛素泵,看看它有哪些优势以及适合哪些患者使用。
胰岛素泵 功能与发展胰岛素是胰腺当中胰岛β细胞分泌的一种主要起降血糖作用的激素,在生理状态下,胰岛素的分泌有两种状态:
第一,是“基础胰岛素分泌”,是一种不依赖于进餐的持续、微量的脉冲式分泌,一天24小时都存在,主要维持空腹和基础状态下的血糖水平;
第二,则是“餐后胰岛素分泌”,是由进餐所引起的大量胰岛素分泌,主要为了控制住餐后血糖水平。
而胰岛素泵就是由电脑程序或人工智能控制的一种胰岛素自动输注装置,是利用人类技术最大程度地模拟胰岛素的生理性分泌,以此来实现更高效、更平稳的血糖控制。
听上去似乎很“前沿”、很“先进”,对不对?但其实,这个概念早在上个世纪的60年代就被提出来了。
在20世纪60年代,首先有人提出了“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的概念;
到20世纪70年代,就已经出现了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的皮下输注装置,但操作复杂、体积很大;
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胰岛素泵的体积明显缩小,操作也更加简便;
而在进入21世纪以后,拥有持续血糖监测功能的胰岛素泵开始出现,这使得在后来,逐步开发出了可以根据实时血糖监测数据来自动计算并调整胰岛素输注剂量的“闭环式”胰岛素泵;
此外,无导管式的胰岛素泵也逐渐发展起来,所谓“无导管式胰岛素泵”也叫“贴敷式胰岛素泵”。它与有导管的胰岛素泵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它去除了“输液管”这个结构,让整个胰岛素泵的泵体可以直接贴敷佩戴在皮肤表面,通过无线蓝牙技术与便携式控制器来实施操控。
2012年,拥有持续血糖监测功能的胰岛素泵在中国上市;
2017年,首款国产的贴敷式胰岛素泵正式上市;
2020年,高级混合闭环式胰岛素泵(全自动剂量调节)在全球上市。
也就是说,现如今,已经有不少带持续血糖监测功能的智能化贴敷式胰岛素泵,可以供我们使用。
大量的临床研究发现,相较于普通的每日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通过胰岛素泵来实现的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可以给糖尿病患者带来更多的好处。
第一,无论是对于1型糖尿病还是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胰岛素泵的治疗都能够更快地让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达标;
第二,胰岛素泵尤其是带有持续血糖监测功能的胰岛素泵,可以极大地减少低血糖事件的发生;
第三,智能化的胰岛素泵可以有效地减少黎明现象和餐后高血糖等引起的血糖波动,使得血糖控制更加平稳;
第四,普通的胰岛素皮下注射容易造成胰岛素在皮下堆积并形成“胰岛素池”,这种现象会造成皮下脂肪的增生,从而影响胰岛素的吸收效应。
而胰岛素泵可以实现微量、脉冲式胰岛素输注,减少了胰岛素在皮下的堆积,降低了吸收变异的风险;
第五,有研究发现,达到相同的血糖控制水平,胰岛素泵向身体里注入的胰岛素总剂量会低于普通胰岛素注射。这意味着胰岛素泵治疗的效率更高,并且还可以减少因胰岛素过多而引起的体重增加效应;
第六,胰岛素泵的使用更能够延缓视网膜病变、周围神经病变以及肾脏损伤等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它可以让糖尿病患者在进食、运动等方面有更多选择,保留更灵活的生活方式;
第七,是从经济层面来看这个问题。确实,乍看上去,胰岛素泵的使用价格要明显高于普通胰岛素。不过,有药物经济学研究指出,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而言,胰岛素泵可以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减少并发症治疗的相关费用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具有更好的成本效益比;而对于需要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胰岛素泵则可以更快地控制住血糖、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总的住院费用。
所以,对于确实适合使用胰岛素泵的糖尿病患者而言,是建议大家优先选择胰岛素泵来进行治疗的。不过,并不是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需要胰岛素泵的治疗,接下来我们就来说一说到底哪些患者比较适合。
胰岛素泵 适应人群2021年,由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以及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共同发布的《中国胰岛素泵治疗指南》当中是这样描述的:
其实,原则上,所有需要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都可以使用胰岛素泵。
不过,在临床上,一般主要会分两种情况来看:一种是短期胰岛素泵的使用;另一种则是长期胰岛素泵的使用。
短期胰岛素泵的使用,主要适合于以下三类患者:
第一类是需要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的患者。临床上,需要胰岛素“强化治疗”的患者,多见于两种:一是血糖水平很高或波动很大,需要住院强化控制血糖的患者;二是刚确诊2型糖尿病,通过短期强化胰岛素治疗有望让胰岛分泌功能快速恢复的患者。
第二类是伴有应激状态的2型糖尿病患者。所谓“应激状态”,主要指的是在受到一些外界刺激以后,体内的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等激素分泌增加,使得血糖骤然升高的一种状态。
第三类则是与妊娠相关的,比如妊娠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孕前准备等。
而长期胰岛素泵的使用,则主要适合于1型糖尿病患者以及需要长期多次注射胰岛素的2型糖尿病患者。
1型糖尿病患者往往自身胰岛分泌功能衰退明显,胰岛素泵就类似于一个可以模拟生理胰岛素分泌的“人工胰腺”,因此,自然是很适合的;
而在需要多次注射胰岛素的2型糖尿病患者当中,像这些血糖波动很大、黎明现象严重、经常发生低血糖、作息用餐不规律以及不愿意每日多次皮下注射的患者,则尤其适合使用胰岛素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