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最高的(糖尿病最高的是多少)

内分泌糖大夫 0
文章目录:

医学界惊人发现:能活过80岁的糖尿病人,身上一定有这5个特征

#暑期创作大赛#

确诊了糖尿病,你以为长寿是靠天命?还是后天努力?

根据《人生百岁不是梦》的记载显示:美国1300万糖尿病人中有30%能活到80岁以上。中国80岁、90岁的高寿糖尿病人也不罕见,这些数据都在说明糖尿病人同样能够长寿!

如何能成为长寿糖友?联合医学界的众多真实案例,综合遗传、心理、生活习惯、饮食、环境等多个因素,最终我整理了这5个长寿的抗糖秘诀,或许能给你带来帮助。

1,生活方式调整

我们知道糖尿病是遗传基因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共同作用的结果,遗传基因改变不了,但生活方式是可以改变的。

糖尿病患者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了饮食治疗、运动、戒酒、戒烟、控制体重等。如果做到自觉管住嘴、增加运动、控制体重、戒烟限酒,即使糖尿病不能根除,心脑肾等重要脏器也不会受到很大伤害。

2,保持好心态

我接触过的活的长寿的糖尿病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心态好。历史上知名的宋代诗人——陆游,给我们留下了9000多首诗词,可谁能想到,这位名垂青史的作诗家的另一面竟是一个86岁的长寿糖友呢?

他的一生活的痛苦又积极,痛苦的是病痛折磨,积极的便是他苦中作乐、顽固不屈的心态。

3,不擅自停药

糖尿病是慢性病,彻底根治很难,所以要做好长期坚持服药的准备。

血糖降下来以后,可以考虑停药,但不能盲目,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将药物、胰岛素逐渐减量,直到停药。如果在医生的指导下仅通过饮食治疗和运动治疗,血糖即可控制在目标范围内,是可以慢慢停药的。

4,做好血糖监测

我们都知道糖尿病最可怕的是并发症,并发症的引发又是因为血糖波动大,长期高血糖导致的,所以,定期监测好血糖水平是防治并发症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一步。

血糖监测建议遵循每天空腹、2次餐后、晚间、夜间5次血糖测量,根据血糖测量结果可判断自己药物是否需要调整和时刻知道自己的血糖情况。

5,常看医生、相信医生

得了糖尿病,一日没逆转,就会有数不清的复诊,所以最好是找个固定的医生,这样更利于了解病情帮助糖尿病人控制血糖,切不可这月在这看病,下月又换了,这样对糖尿病这样的长期管理的慢病来说,肯定不好,而且糖尿病还需要做检查,查眼底,查糖化血红蛋白、做血脂化验,尿化验等。做完得找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你们的空腹血糖现在是多少呢?欢迎评论区交流讨论!

#糖尿病##暑期创作大赛##好医生为健康护航#

全球糖尿病患病率排名,数据有些吓人

以下是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统计,2023年糖尿病患病率最高的前十个国家列表:

排名

国家

糖尿病患病率 (%)

1

巴基斯坦

30.8

2

科威特

24.9

3

瑙鲁

23.4

4

新喀里多尼亚

23.4

5

北马里亚纳群岛

23.4

6

卡塔尔

22.5

7

巴林

22.2

8

阿联酋

21.9

9

沙特

21.8

10

汤加

21.7

其它主要国家的数据

国家

糖尿病患病率 (%)

美国

10.3

英国

9.3

法国

8.8

意大利

8.4

日本

7.5

中国

10.9

  • 糖尿病患病率是将糖尿病患者人数除以总人口

数据点评:

  1. 总体比例感觉非常高,阿拉伯世界的数据有点吓人了
  2. 饮食习惯看来影响很大,要多吃素,食物种类要多样化。日本、意大利和法国,都属于饮食比较健康的地区,意大利和法国属于地中海饮食。研究长寿的机构基本都推荐日本料理和地中海饮食。
  3. 中国数据偏高,有可能和人口老龄化有关,不过中国可能有不少患者自己还不知道患了糖尿病

#头条文章养成计划#

糖尿病早期的几大症状 早发现早预防

说到糖尿病,很多人都认为只有中老年人才会患上该疾病,但根据数据显示,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患上了糖尿病,因此即使再年轻,我们也要需要引起重视,做好预防措施。

该如何预防糖尿病?出现哪些症状预示着糖尿病的发生?别着急,接下来就为大家解答这几个问题。

哪些症状可以预示糖尿病的发生

糖尿病的病因是由于体内的胰岛细胞出现功能障碍,引起胰岛素分泌下降,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症状。

而糖尿病在前期时常没有症状出现,但是如果出现了以下症状,就需要注意了,这些症状有很大概率是糖尿病造成的。

01

尿多

尿多是糖尿病的主要症状之一,糖尿病患者之所以会出现尿多的情况,是因为患者的体内胰岛素功能出现异常,导致身体的组织器官无法有效使用葡萄糖,从而导致血糖浓度增高。

而血糖浓度增高会使尿中的糖含量也升高,尿液渗透压也因此变高,人体的水分就会被吸入到尿液之中,引起患者出现多尿的症状。

02

喝得多

由于尿多的症状,患者体内的水分会大量丢失,导致细胞内发生脱水,进而刺激渴觉中枢,令患者产生口渴感,从而增加了患者的饮水量和饮水次数。

因此,喝得多和尿多是互相关联的,喝得多也会促进排尿增多,反之亦然。

03

吃得多

如果得了糖尿病,患者会很容易感到饥饿感,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患者体内的糖分利用过快,引起组织细胞处于饥饿的状况,从而引起患者的饥饿感。

另一个原因是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细胞无法有效使用糖分,进而刺激了大脑的饥饿中枢,引起患者出现饥饿感,但是进食后往往没有饱腹感,导致患者会不断进食。

04

体重下降

糖尿病患者尽管食欲和食量正常,甚至增加,但体重下降,主要是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产生能量,致脂肪和蛋白质分解加强,消耗过多,呈负氮平衡,体重逐渐下降,乃至出现消瘦,一旦糖尿病经合理的治疗,获得良好控制后,体重下降可控制,甚至有所回升,如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体重持续下降或明显消瘦,提示可能代谢控制不佳或合并其他慢性消耗性疾病。

05

乏力

在糖尿病患者中亦是常见的,由于葡萄糖不能被完全氧化,即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和有效释放出能量,同时组织失水,电解质失衡及负氮平衡等,因而感到全身乏力,精神萎靡。

06

视力下降

不少糖尿病患者在早期就诊时,主诉视力下降或模糊,这主要可能与高血糖导致晶状体渗透压改变,引起晶体屈光度变化所致,早期一般多属功能性改变,一旦血糖获得良好控制,视力可较快恢复正常。

如何预防糖尿病

由于糖尿病的发病率在逐年升高,因此做好预防工作就显得很有必要,而预防糖尿病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

☆控制高糖类物质的摄入

想要避免患上糖尿病,我们在饮食上就需要严格控制糖类的摄入,避免造成血糖升高。

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高糖食物有蛋糕、饼干、雪糕、冰淇淋、山楂片、糖果、果味饮料等,这些食物要严格控制食用量。

☆适当进行锻炼

很多人喜欢一直待在椅子上、沙发上或是床上,而不花点时间进行锻炼,而缺乏锻炼会增大糖尿病的风险。

因此,想要预防糖尿病,就需要每天抽出时间进行锻炼,帮助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如果有以上症状发生,需要及时采取治疗手段。

而预防糖尿病的方法也很简单,只要做到控制糖量的摄入和多加锻炼,就能起到不错的预防作用,同时还可定期体检,从而掌握自己的身体状况。

来源: 吉林12320